紀連海,CCTV-10《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院成員,中國青年網絡智庫成員,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師大二附中歷史教師。分別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上海電視臺《文化中國》、安徽電視臺《新安大講堂》、江蘇電視臺《萬家燈火》、山東衛視《新杏壇》、遼寧衛視錄製了《紀連海說收藏》等欄目擔任主講人;在貴州衛視《最愛是中華》和《歷史其實很有趣》、浙江衛視《向上吧,詩詞》、河南衛視王剛主持的《知根知底》、甘肅衛視《尋寶記》、中央電視臺《漢語橋》、山西衛視《英達故事會》、北京電視臺《星夜故事》、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和《成語天下》和江蘇衛視《小鎮故事》中擔任嘉賓。應邀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紀連海說春晚年俗》和遼寧衛視春晚小品的演出。在喜馬拉雅主講《紀連海說西遊》先後出版了多本圖書。
酒也確實是個好東西,不管是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還是黎民百姓,幾乎都好酒。
這不,近日,紀連海工作之餘,突發興致,於頭條號裡,「開講」自己的彩陶坊情結,頓時火了一把。
紀連海贊仰韶
「天天在家忙,很累很累,都快得頸椎病了!吃飯的時候,發現飯桌上沒酒了。手一懶,讓助理給開了一瓶酒,沒想到的是,居然開了一瓶仰韶酒業出品的53°彩陶坊天時酒,好喝是好喝了,可是內心真是捨不得啊!實話說,論酒瓶,彩陶坊是最有文化的,真的對得起「仰韶」二字,對得起七千年前仰韶先民!陶泥發酵、陶甑蒸餾、陶壇儲存、陶瓶盛裝的『四陶工藝』,也讓世人品味到了中國白酒的『精髓』:大道至簡,天人合一」
紀連海,何許人也?
「百家講壇」「十大名嘴」之一,私底下,觀眾們、朋友們,大都稱之「老紀」,或「紀老師」。
「好喝是好喝,可內心捨不得……」,從他字裡行間的真情流露可以看出,與其他名人雅士一樣,「紀老師」也是一個好酒之人,「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唯有幾杯酒下肚後,其名士之風採,才能淋漓展現,講起歷史故事來才更生動。
據傳,打一參加工作開始,老紀就愛上了酒。之前,收入並不高,但是,三五好友隔三差五,時常小聚,弄幾個小菜兒,一起整幾杯小酒,到興致處,便開始悠哉快活地談古論今……
紀連海文人的才思,全憑那一口酒。在老紀看來,如果沒有那一口酒,很難想李白會說出「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這樣的經典。
自古名人多好酒,不論富貴貧賤、通達潦倒、歡喜哀愁,無論宴飲聚會、臨行分別、落魄愁緒、壯志抒懷……似乎都離不開酒。不論是鐵馬秋風,還是小橋流水,不管是瀟灑自如,還是沉吟抑鬱,在他們的精神世界中,酒都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王羲之醉酒《蘭亭序》名世,張旭酒後狂草驚人,李白鬥酒詩百篇,超級酒鬼劉伶生畢生著有《酒德頌》,醉翁歐陽修、醉吟先生白居易等,一生始終有酒相伴……
紀連海話仰韶
因特愛好酒,工作之餘的老紀,也經常研究酒的歷史、酒的文化,這些年裡,他參觀過不少酒廠。2019年,老紀出現在仰韶酒業「天時薈 名家講壇」上,聊酒的歷史,侃酒的文化。
天時薈,成立於2018年,系仰韶酒業為旗下高端產品彩陶坊天時酒體驗者打造的一個文化平臺。
其實,老紀與仰韶文化還是有情結的。之前,在講清史講累的時候,7000年的仰韶文化歷史長卷,便成了他新的關注點。
早在2014年,老紀曾經著文《中國的古老文明從這裡走來》,洋洋灑灑,於文章收官之處,直指「中國的古老文明從這裡——安特生腳下的仰韶文化遺址——走來!」
上一次,在天時薈名家論壇上,老紀縱橫捭闔。
「中國人為什麼要喝酒?
「因為敬天法祖、養生良藥、英雄酒膽、文化源泉、溝通秘笈、生活必須的諸多層面,都決定了酒與中國、中國人與酒休戚於共。」
紀連海談起西晉張華著《博物志》中的關於酒的典故,提到一款「千日酒」的佳話。同時提到大將霍去病在甘肅取得戰爭勝利後,皇帝賜封美酒,人多酒少,霍將軍將酒傾進當地泉水之中,官兵同飲,是以得「酒泉」之名。
紀連海說,「古往今來,如果把中國人喝酒的文章刪掉,四大名著空缺,李白、杜甫、白居易不會這麼鮮活,李清照老實在家,『綠肥紅瘦』、『沉醉不知歸路』全沒有了」。
對於仰韶文化,紀連海做足了功課。他歷數從仰韶文化遺址從1921年到1981年的四次發掘。並透露出一些鮮為人知的信息,如,安特生早期是徒步走到河南澠池仰韶村開展工作的。他出示了的幾幅彩陶圖片中,《人面魚紋彩陶盆》圖案上下、左右、前後對稱,已經傳遞出仰韶時期先民的審美覺悟。彩陶盆上為什麼有魚?頓頓有魚,魚可以食用,當然,魚的繁殖力旺盛,更是那個時代對生殖崇拜的意識表達,這和後來窮人家種石榴,富人家植海棠是一個道理。人面魚紋彩陶盆中間一塊象地圖的地方,紀氏解讀為「俯看大地,仰望星空」。
在一口彩陶缸上出現的《鸛魚石斧圖》,獾、魚、石斧全部是豎立的造型,紀連海認為這一型制是權力的象徵,在當時應為聚落領袖、部族酋長之類的人物所使用的重器。
「中國有兩座韶山,一座為偉人出生地,一座就是澠池境內韶山,中國考古發源地。還有一座廣東韶石山,它們的名稱都與舜帝有關。那麼,韶之為何?韶字拆解,左音右召,用音樂召喚大家在一起。舜帝做的音樂叫韶樂,它是有歌詞的,簫韶、大韶、九招、九辯,到了屈原那裡,就成了九歌。
「在中國所有的典籍中,韶都是美麗的解讀,《說文解字》說韶,虞舜樂也。《尚書 虞書 益稷》說『簫韶九成,引鳳來儀』。《荀子 樂論》說,舞(韶)欣(武),使人之心莊……韶樂只在重大場合上表演,孔子畢其一生也只聽過一次。
「現在有人把秦趙會盟的澠池之會叫做十大酒局之首。當時秦王要趙王鼓瑟,以當時禮儀,音樂是士大夫階層必修課,主人敲主人唱,或者我來唱你來敲,唱的都是詩經的內容,和我們今天喝了幾杯後,現場演藝一樣一樣的,沒有貶意,問題是表演結束,秦王的史官非要書『令趙王鼓瑟』,才惹怒了藺相如,冒死要秦王擊缶,但也因此傳為千古佳話。」
澠池是著名古城,還是仰韶文明第一縷曙光的啟源地,仰韶文化擁有前無古人的三類彩陶,還具備後無來者的文化地位。「仰韶文化是中外合作的成果,這項成果顯示,中國新石器時代歷史至少一萬年。未來,仰韶文化也勢必成為新時代一帶一路發展合作的重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