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仰韶 紀連海:彩陶坊天時酒「大道至簡,天人合一」

2021-01-09 騰訊網

紀連海,CCTV-10《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院成員,中國青年網絡智庫成員,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師大二附中歷史教師。分別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上海電視臺《文化中國》、安徽電視臺《新安大講堂》、江蘇電視臺《萬家燈火》、山東衛視《新杏壇》、遼寧衛視錄製了《紀連海說收藏》等欄目擔任主講人;在貴州衛視《最愛是中華》和《歷史其實很有趣》、浙江衛視《向上吧,詩詞》、河南衛視王剛主持的《知根知底》、甘肅衛視《尋寶記》、中央電視臺《漢語橋》、山西衛視《英達故事會》、北京電視臺《星夜故事》、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和《成語天下》和江蘇衛視《小鎮故事》中擔任嘉賓。應邀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紀連海說春晚年俗》和遼寧衛視春晚小品的演出。在喜馬拉雅主講《紀連海說西遊》先後出版了多本圖書。

酒也確實是個好東西,不管是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還是黎民百姓,幾乎都好酒。

這不,近日,紀連海工作之餘,突發興致,於頭條號裡,「開講」自己的彩陶坊情結,頓時火了一把。

紀連海贊仰韶

「天天在家忙,很累很累,都快得頸椎病了!吃飯的時候,發現飯桌上沒酒了。手一懶,讓助理給開了一瓶酒,沒想到的是,居然開了一瓶仰韶酒業出品的53°彩陶坊天時酒,好喝是好喝了,可是內心真是捨不得啊!實話說,論酒瓶,彩陶坊是最有文化的,真的對得起「仰韶」二字,對得起七千年前仰韶先民!陶泥發酵、陶甑蒸餾、陶壇儲存、陶瓶盛裝的『四陶工藝』,也讓世人品味到了中國白酒的『精髓』:大道至簡,天人合一」

紀連海,何許人也?

「百家講壇」「十大名嘴」之一,私底下,觀眾們、朋友們,大都稱之「老紀」,或「紀老師」。

「好喝是好喝,可內心捨不得……」,從他字裡行間的真情流露可以看出,與其他名人雅士一樣,「紀老師」也是一個好酒之人,「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唯有幾杯酒下肚後,其名士之風採,才能淋漓展現,講起歷史故事來才更生動。

據傳,打一參加工作開始,老紀就愛上了酒。之前,收入並不高,但是,三五好友隔三差五,時常小聚,弄幾個小菜兒,一起整幾杯小酒,到興致處,便開始悠哉快活地談古論今……

紀連海文人的才思,全憑那一口酒。在老紀看來,如果沒有那一口酒,很難想李白會說出「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這樣的經典。

自古名人多好酒,不論富貴貧賤、通達潦倒、歡喜哀愁,無論宴飲聚會、臨行分別、落魄愁緒、壯志抒懷……似乎都離不開酒。不論是鐵馬秋風,還是小橋流水,不管是瀟灑自如,還是沉吟抑鬱,在他們的精神世界中,酒都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王羲之醉酒《蘭亭序》名世,張旭酒後狂草驚人,李白鬥酒詩百篇,超級酒鬼劉伶生畢生著有《酒德頌》,醉翁歐陽修、醉吟先生白居易等,一生始終有酒相伴……

紀連海話仰韶

因特愛好酒,工作之餘的老紀,也經常研究酒的歷史、酒的文化,這些年裡,他參觀過不少酒廠。2019年,老紀出現在仰韶酒業「天時薈 名家講壇」上,聊酒的歷史,侃酒的文化。

天時薈,成立於2018年,系仰韶酒業為旗下高端產品彩陶坊天時酒體驗者打造的一個文化平臺。

其實,老紀與仰韶文化還是有情結的。之前,在講清史講累的時候,7000年的仰韶文化歷史長卷,便成了他新的關注點。

早在2014年,老紀曾經著文《中國的古老文明從這裡走來》,洋洋灑灑,於文章收官之處,直指「中國的古老文明從這裡——安特生腳下的仰韶文化遺址——走來!」

上一次,在天時薈名家論壇上,老紀縱橫捭闔。

「中國人為什麼要喝酒?

「因為敬天法祖、養生良藥、英雄酒膽、文化源泉、溝通秘笈、生活必須的諸多層面,都決定了酒與中國、中國人與酒休戚於共。」

紀連海談起西晉張華著《博物志》中的關於酒的典故,提到一款「千日酒」的佳話。同時提到大將霍去病在甘肅取得戰爭勝利後,皇帝賜封美酒,人多酒少,霍將軍將酒傾進當地泉水之中,官兵同飲,是以得「酒泉」之名。

紀連海說,「古往今來,如果把中國人喝酒的文章刪掉,四大名著空缺,李白、杜甫、白居易不會這麼鮮活,李清照老實在家,『綠肥紅瘦』、『沉醉不知歸路』全沒有了」。

對於仰韶文化,紀連海做足了功課。他歷數從仰韶文化遺址從1921年到1981年的四次發掘。並透露出一些鮮為人知的信息,如,安特生早期是徒步走到河南澠池仰韶村開展工作的。他出示了的幾幅彩陶圖片中,《人面魚紋彩陶盆》圖案上下、左右、前後對稱,已經傳遞出仰韶時期先民的審美覺悟。彩陶盆上為什麼有魚?頓頓有魚,魚可以食用,當然,魚的繁殖力旺盛,更是那個時代對生殖崇拜的意識表達,這和後來窮人家種石榴,富人家植海棠是一個道理。人面魚紋彩陶盆中間一塊象地圖的地方,紀氏解讀為「俯看大地,仰望星空」。

在一口彩陶缸上出現的《鸛魚石斧圖》,獾、魚、石斧全部是豎立的造型,紀連海認為這一型制是權力的象徵,在當時應為聚落領袖、部族酋長之類的人物所使用的重器。

「中國有兩座韶山,一座為偉人出生地,一座就是澠池境內韶山,中國考古發源地。還有一座廣東韶石山,它們的名稱都與舜帝有關。那麼,韶之為何?韶字拆解,左音右召,用音樂召喚大家在一起。舜帝做的音樂叫韶樂,它是有歌詞的,簫韶、大韶、九招、九辯,到了屈原那裡,就成了九歌。

「在中國所有的典籍中,韶都是美麗的解讀,《說文解字》說韶,虞舜樂也。《尚書 虞書 益稷》說『簫韶九成,引鳳來儀』。《荀子 樂論》說,舞(韶)欣(武),使人之心莊……韶樂只在重大場合上表演,孔子畢其一生也只聽過一次。

「現在有人把秦趙會盟的澠池之會叫做十大酒局之首。當時秦王要趙王鼓瑟,以當時禮儀,音樂是士大夫階層必修課,主人敲主人唱,或者我來唱你來敲,唱的都是詩經的內容,和我們今天喝了幾杯後,現場演藝一樣一樣的,沒有貶意,問題是表演結束,秦王的史官非要書『令趙王鼓瑟』,才惹怒了藺相如,冒死要秦王擊缶,但也因此傳為千古佳話。」

澠池是著名古城,還是仰韶文明第一縷曙光的啟源地,仰韶文化擁有前無古人的三類彩陶,還具備後無來者的文化地位。「仰韶文化是中外合作的成果,這項成果顯示,中國新石器時代歷史至少一萬年。未來,仰韶文化也勢必成為新時代一帶一路發展合作的重要紐帶」。

相關焦點

  • 政商界千人參會,羅援、劉春雄引爆彩陶坊天時名家講堂,周口勁刮...
    為落實河南省白酒業轉型發展工作推進會作出的「重點扶持全省白酒龍頭企業,以龍頭引領帶動省白酒業全面提升」的戰略部署,11月25日,精心謀劃的「豫酒文化行、走進周口市——彩陶坊天時•名家講堂」活動,在「伏羲故都」「老子故裡」周口市周口大道體育館盛大開啟。
  • 婚宴「上賓」:九糧彩陶坊
    我不止一次聽到人們對彩陶坊吉祥寓意的口口相傳,人們說,仰韶彩陶坊的彩即五彩祥雲,陶乃皇天后土,坊乃芸芸眾生,「她」應天時、乘地利、聚人和,以彩陶傳承仰韶,以美酒傳播快樂。    從傳統文化中領悟,酒不僅是設宴邀友時能夠助興的佳釀,也是婚禮慶典中可以帶來吉祥寓意的飲品。
  • 七千年前的故事——仰韶文化彩陶之美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地區一種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1918年,瑞典的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安特生,來到河南澠池縣,先後採集到了數百件精美的石器,判斷此地必有石器時代的遺址。1921年,他親自率團赴澠池的仰韶村進行科學嚴謹的挖掘,果然發現了一大批以彩陶為主的陶器。
  • 豫酒出彩「春糖」「國際酒博會」
    隨後,賒店、仰韶、宋河、五穀春、杜康以及壽酒、皇溝、寶豐、賈湖、張弓老酒等企業的代表,相繼上臺以PPT的形式,向與會領導、嘉賓和客商介紹、推介了本企業和產品,厚重的豫酒文化、豐富的豫酒產品,吸引了與會嘉賓尤其是省外酒業大商們的關注。其間,10家酒企還在會上進行了產品展示,並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酒商進行了交流和對接,為豫酒日後走出河南、走向全國奠定下了堅實基礎。
  • 看見文物|仰韶彩陶工藝精品——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作之一,於1995年5月25日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2013年1月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楊曉君攝 這件彩陶盆以細泥為原料,捏成型後著彩放在窯裡燒制而成的彩陶器。
  • 仰韶陶融(香)型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匠心堅守仰韶十年磨劍為「陶融」    臻美的品質、獨特的味蕾、典型的風格……許多人或許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代表豫酒板塊的「陶融(香)型酒」是如何一步一步被確定的呢?    2006年,仰韶成立了以中國白酒泰鬥沈怡方為名譽組長、河南省食品研究所原所長劉建利為組長的芝麻香型科研小組,開始進行對豫酒板塊白酒風格的研發工作。
  • 飛龍在天——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鳥龍」紋彩陶盆的天文考古學解讀
    現代考古的偉力,並非發現中華龍起源於蒼龍七宿(因為古人已知),而是通過發現甲骨文、金文的「龍」字嚴格符合蒼龍七宿的連線,通過發現上古至中古的一切中華龍都是蒼龍七宿的靜態表達和動態表達,使「中華龍起源於蒼龍七宿」成為了鐵證!07、仰韶文化四條龍,兩條在「華博」!仰韶文化,是炎黃文化,彩陶文化,也是龍文化。
  • 仰韶成功收購濮陽黃河酒業 推「龍中龍」新品回饋龍鄉
    繼籤約央視之後,仰韶酒業又成功全資收購濮陽黃河酒業並推出「龍中龍」新品,為豫酒轉型升級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據了解,此次併購是豫酒轉型發展納入省政府戰略規劃後的首次酒企收購活動,也是落實陳潤兒省長提出的「鼓勵我省重點酒企以資產、品牌為紐帶,實施跨地區兼併、收購和重組,打造龍頭企業」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
  • 「天人合一」的歷史本義
    「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的根基,綿延五千餘年,至今仍在傳承。
  • 王清遠:大道至簡,清心致遠,出身小縣城,看草根校長如何逆襲!
    王清遠:大道至簡,清心致遠,出身小縣城,看草根校長如何逆襲!大道至簡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道至簡,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至理名言,經過成百上千年的實踐檢驗,可以說是顛覆不破。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就是這樣一個「大道至簡,清新致遠」的人。
  • 盤點河南五大好酒,你喝過幾種?
    杜康酒屬濃香型,以優質小麥採制高中溫混合使用,又精選糯高粱為釀酒原料,並採取"香泥封窖、低溫入池、長期發酵、混蒸續槽、量質摘酒、分級貯存、陳釀酯化。有「貢酒」、「仙酒」之譽。 2、彩陶坊 仰韶彩陶坊由其上的一兩70°酒頭、其下的九兩45°的柔和仰韶窖藏組成
  • 在國博看展覽|甘肅彩陶科普貼:帶您一睹藏在紋飾裡的奧秘
    尤其在「筆畫與色調的奏鳴」單元裡,按時代順序介紹了甘肅彩陶各個文化時期主要紋飾及演變規律,展示了大地灣文化時期最早出現的彩陶特徵以及仰韶文化時期彩陶圖案由簡單搭配到複雜構圖的演變規律;由於馬家窯文化彩陶豐富,展覽還將馬家窯早中晚三個時期分作三組展示,分別展示了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的彩陶群組,對這一時期的漩渦紋、網格紋、黑紅彩鋸齒紋、葫蘆網格紋、四大圓圈紋、回形紋等代表紋飾做了拆分解讀,重點體現了甘肅彩陶最輝煌階段藝術成就
  • 黃帝內經中告訴我們的什麼是天人合一和古人聖人賢人
    中古的時候有至人,什麼是至人?至人能夠全其至道,至人以淳樸的德行來適應妙用大道之理。至人和於陰陽調於四時是能夠動靜適中於春夏秋冬,生長收藏能夠參同於陰陽寒暑。心遠離世態紛爭,俗世情真。不受它們的感染就能夠聚集精氣從而還原身體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方之外。他們這樣也歸於真人之內,因為神全之人不用考慮而通達,不謀而當,精照無外志凝宇宙就像天地一樣。
  • 天人合一思想體系第一集:一念靜心之以原理生成智慧
    這個原理在東方來講是太極中「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的陰陽轉化學說,在西方是矛盾對立統一規律,簡單講就是矛盾合一。因為自身本就是一個矛盾,當內觀自身,發現矛盾變化的的肌理,就可以照見天下矛盾變化。是謂「至小無內,至大無外」,當把握此原理,就可以生發一切智慧。
  •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之一:秦王寨遺址
    秦王寨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高村鄉棗樹溝行政村西,遺址長約400米,寬約50米,遺址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初,是我國最早發現的 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遺址之一,以其文化內涵命名的 仰韶文化 秦王寨類型,代表了 中原地區 仰韶文化的一種重要類型,在國內外考古研究中曾產生過一定影響,2006年6月8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 重讀《華為的冬天》:活下去是硬道理 大道至簡
    任正非先生的三觀是進化論的三觀,是敬天畏人的三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是天人合一的三觀,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任正非的管理之道是道法自然的,他經常用自然界的東西、現象來做管理的比擬,比如冬天、薇甘菊、鹽鹼地、都江堰,等等。
  • 天人整體觀——天人合一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據此,《黃帝內經·素問》還根據四季天時氣候的變化提出了一套相應的修煉養生方法。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生命在於有序」。生命體通過和環境的交換,從環境裡攝取秩序(負熵)以對抗系統內部自發的無序傾向而維持其生命。人也不例外。與之相應,《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 縱觀彩陶的所有裝飾紋樣,為什麼絕大部分都是抽象的幾何紋?
    早期的黃河上遊,在馬廠晚期和馬廠以後,甘肅青海地區的齊家文化代替了馬家窯文化的發展,在其同時和稍後一段時期內,這一地區還分別發展著辛店、卡約、寺窪、沙井、唐汪等幾種文化,這些文化中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彩陶,其造型與裝飾均各具特點。從造型看,齊家、辛店文化的雙耳罐和馬廠型晚期有些相似,雙耳多從頸部至肩部,有些雙耳大到和整個器形成橢圓形。
  • 《藏獒多吉》:小孩子眼中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方是自然大道,更將愛與信任的永恆主題,貫徹始終,深入淺出地講了個清楚明白。  《藏獒多吉》從楊志軍原著小說中提取出最適合青少年接受的正確方向,首先就在東方哲學理論基礎方向站穩了腳跟。從少年田勁流落到草原開始,就確定了荒野生存的基本條件。但是對父親的恨,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卻很顯然是都市病,或者說是文明病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