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彩陶的所有裝飾紋樣,為什麼絕大部分都是抽象的幾何紋?

2021-01-09 揚琴的小世界

彩陶其實本意就是在陶瓷上繪畫,它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國粹」啊,是陶瓷藝術中的藝術,它融合了藝術家們的各種創作思想和想表達的內容,創造出很多不同風格的藝術珍品,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啊,要是你現在手上有這些瑰寶一定要保存好哦。

早期的黃河上遊,在馬廠晚期和馬廠以後,甘肅青海地區的齊家文化代替了馬家窯文化的發展,在其同時和稍後一段時期內,這一地區還分別發展著辛店、卡約、寺窪、沙井、唐汪等幾種文化,這些文化中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彩陶,其造型與裝飾均各具特點。從造型看,齊家、辛店文化的雙耳罐和馬廠型晚期有些相似,雙耳多從頸部至肩部,有些雙耳大到和整個器形成橢圓形。裝飾上齊家文化多三角紋、三角網紋、菱形紋等;辛店文化有太陽紋、S形紋、父形紋和同心圓紋;卡約文化有三角紋、變形回紋;唐汪文化有三角斜線紋。

黃河下遊,在山東和江蘇北部一帶的大汶口文化,發展時間和馬家窯文化相重但延續時間稍長,陶器造型有陶背壺、缽、杯、鏤孔陶豆等。裝飾圖案以幾何紋為主,有折線波紋、菱形紋、花瓣紋、迴旋紋等,紋樣上可以看出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影響,如在江蘇邳縣出土的大量彩陶缽從造型到裝飾均和廟底溝型彩陶極為相似。在陵陽河遺址出土的陶器上還繪有日、月、山的形象圖案,可能是具有含義的符號,另有八角星紋和石斧、石鑄等工具的描繪,這些紋樣在陶器裝飾上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下遊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上中遊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等都有程度不同的彩陶,與仰韶同時的河姆渡文化雖彩陶不多,但彩繪已較為複雜,構成也很別致且用筆流暢,說明已有一定的規模。這裡的陶器多採用刻紋裝飾、紋樣主要為魚草紋和各種幾何紋。四川大溪文化彩陶的直筒形陶瓶很有特點,裝飾有相絞波紋和人字紋。屈家嶺文化多旋紋,尤其在眾多彩陶紡輪上構成的各種旋紋當紡輪旋轉起來時紋樣也隨著活動起來。北方紅山文化在內蒙古、遼西一帶的彩陶多勾連紋、三角紋和菱形紋,在小河沿紅山文化彩陶上的人角星紋幾乎和大汶口所見的一樣。

縱觀彩陶的裝飾紋樣,絕大部分是抽象的幾何紋,這些紋樣在其表達出的視覺效果之外,應當還有其自身的含義,先民執著地喜受這些紋樣,一定具有表達某些思想的功能,對於這點吸引了眾多學者去探討研究,並得出種種解釋,由考古學家提供的半坡型彩陶中些幾何紋樣是由魚紋演而來的種種證據是很有說服力的。從這裡得到的啟示進而證實了很多幾何紋正是對某些動物、自然物甚至工具的先是寫實摹寫然後逐步演變成抽象的幾何紋。如廟底溝型的鳥紋,馬廠型的人形蛙紋以及各種火紋、水波紋等均能找到這種由寫實到抽象、由內容到形式的變化證據。這種變化很可能是經過了較長的時間。

對於為什麼要描寫這些動物和自然物,似有兩種出發點,一是認為它們在人類的勞動生活中有重要意義成為人們生存所依賴的,如魚、鳥、蛙等多為人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漁網、石器是捕食的工具,人們在生存之餘首先來表現這些東西是可以理解的。同樣,水在平日給人以生命,在其泛濫成災時又給人帶來死亡,彩陶紋樣中眾多的水波紋正是人們對水寄託的各種感情。另一種出發點似對問題的認識更深一步,它是從先民的認識觀和宗教觀人手,認為摹繪的意義已不全在這些動物和自然物本身,而是由這些事物聯想出的其他含義,是原始宗教觀的反映。

寫實紋樣為什麼抽象演變成幾何紋,這個過程現在還不能分析得很清楚,但是幾何紋樣富於變化,構成靈活,比寫實紋樣更適於這種球形體的各部位的裝飾,它很方便地布滿所要裝飾的面,達到預想的效果,以及比寫實紋樣易於繪製和流傳,或許這正是其統治彩陶紋樣的原因。

現在大家應該都明白了為什麼後期我們的彩陶上多採用的是幾何圖案了吧,是因為其他圖案太複雜了,而幾何圖案既簡單還能表達自己所想的內容。不得不說我國的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現在你要是有這些真品的話,那小編我首先要恭喜你,你發財了。

相關焦點

  • 在國博看展覽|甘肅彩陶科普貼:帶您一睹藏在紋飾裡的奧秘
    這些形象有些是單純的藝術裝飾,有些則蘊含了信仰內涵,其中的太陽、植物、動物和人形紋飾,都展示了人們生息之地的自然生態。鯢魚紋瓶 甘肅省博物館藏如果探究古人的精神生活,就不得不提「信仰」「音樂」「舞蹈」等詞彙。尤其在上古時代,原始信仰是人們主要的精神支柱,現場陶器上的鯢魚紋、神人紋就是這一特徵的集中體現。
  • 花器與紋樣|中國紋樣史上運用最活躍的裝飾紋樣——回形紋
    回形紋是中國紋樣史上最早進入裝飾領域的裝飾紋樣之一,也是中國紋樣史上運用最廣泛、最活躍的裝飾紋樣,寓意美好。傳承至今,回形紋的應用形式與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在如今的景觀花器設計領域也應用廣泛。△回形紋紋樣在景觀花器中的應用,設計by弘璟科技。隨著文明的持續發展,人們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出現了新的內心需求。這些回形紋紋樣也開始被人們加以吉祥的內涵寓意,人們便根據回形紋紋樣的構成形式和主體框架的結構,賦予回形紋「連綿不斷,子孫萬代,吉利深長,富貴不斷頭」的吉祥寓意。
  • 《魚的紋樣》教學設計
    學生發表結果,教師總結:魚紋是中國傳統紋樣的典型紋飾,貫穿整個傳統紋樣的發展史,歷經新石器時代、商周、秦漢、唐、宋、遼等朝代不斷發展和豐富,代表器物有《三魚紋彩陶盆》、《魚形青銅銘文》、《魚形玉佩》、《魚紋罐》等。活動三:形式分析1.請學生四人為一組,根據剛才觀看的紀錄片,交流討論各個時期魚紋在造型上有哪些特點,其紋樣造型的變化趨勢是什麼?
  • 小明沒及格 │ 這到底是個什麼紋樣?!
    傳統幾何紋樣這門課重修!」我在編輯藏品文案時,最苦惱的就是界定紋樣類型了。當然,幾何紋、動物紋、蟲草紋這些大類自然是分得明白。但是如同上面那個又不及格的小明一樣,雲紋、勾雲、蠶紋等等相似而不同的,要如何區分?簡直愁死個人。何況還有螭紋、蛟龍紋怎麼分?虎紋、蜻龍紋怎麼分?卷草紋和纏枝紋怎麼分?
  • 6大類150種圖案紋樣 揭秘悠遠黎錦中的圖譜密碼
    王海昌介紹說,比如黎族潤方言地區婦女服飾上都織有「大力神」人紋圖案,寓意本民族向著文明、康寧、繁衍生息、長久萬代。  婚禮圖  黎族織錦中還有出現頻繁的生產圖、牛耕圖、婚禮圖。為何會如此?  雙牛圖案  織錦的婚禮圖,主要以黑色為底,配上紅、黃作為圖案紋樣裝飾主色,黑色象徵莊重、永久、吉祥和闢邪,紅色則表示吉利、喜慶、威嚴,黃色表示華麗、健美、權貴富有。婚禮圖主體紋飾和鮮明的色彩相互映襯,顯得簡潔純樸,給人以古典美。  黎族織錦的景物圖案中,太陽、月亮、星辰、雲彩、虹等被廣泛運用。
  • 傳統紋樣繁複迂迴的紋路裡蘊藏中國人的獨特審美
    紋樣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貫穿於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貫穿於人們生活之中,反映著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和生活習慣。從簡單的幾何圖形到精美繁複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吉祥圖案,每種紋樣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一花一葉變成卷草纏枝,裝飾梁上藻頭或桌上青花,龍鳳飛到屋頂相對呈祥,連蝙蝠也美化成多福的紋飾。
  • 中國傳統紋樣,美得驚心動魄!
    中國傳統紋樣,美得驚心動魄! 從古老的青銅器,到精美的玉器,從獨一無二的青花,到繁複莊重的服飾, 從建築上的雕琢,到古門上的老鎖......來自東方的想像力, 全都凝聚在那纖細又曲折迂迴的紋路裡, 貫穿人們生活的始終, 反映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
  • 於視乎丨母親的藝術——聊一聊西南少數民族背兒帶的圖案紋樣
    在不斷發展、進化的過程中,這些自然界的物象通過人們加工,形成各種獨具特色的圖案紋樣,大致可歸為植物紋、動物紋、自然紋、幾何紋等。大自然的景物帶給人們無窮的藝術創作靈感,題材包括蕨類、草蔓、藤葛、樹木、花卉、果子、農作物等。
  • 明代服飾紋樣上的吉祥寓意
    這個時期的織物紋樣,主要有人物,如八仙過海、群仙祝壽等;動物,如鬥4、對雉、翔鸞、飛鳳、遊魚等;植物,如牡丹、海棠、川茶、蓮花、靈芝、萱草等;器物,如燈籠、寶瓶、刀劍、如意、銀錠等;幾何紋,如龜背、方脹、盤絛、六達暈、八達暈等,以及用百花、百獸等各種紋樣組織起來的「吉祥圖案」。
  • 中國傳統紋飾——幾何紋樣賞析
    下面就來詳細介紹幾種紋樣:雲紋雲紋是我國豐富多彩的裝飾紋樣中典型的一種,被廣泛裝飾在古代漢族建築、雕刻、服飾、器具及各種工藝品上。雲紋形態多樣,有十分抽象規則的幾何圖形,也有生動形象的自然圖形。古代人們長期的採集和耕作實踐,對雲和雨決定收成的影響產生期盼和敬畏,使雲在人們心中得到升華和抽象,對之產生崇拜和敬畏之情。
  • 繪畫起源於抽象畫,中國文字是一種特殊的圖畫系統
    繪畫起源於抽象畫,考古學的發現和研究表明:「遠在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已經……在磨光的鹿角和獸骨上刻有疏疏密密的線痕。這些,雖然是非常簡單的線條,還不能算作紋飾,但已經具有一定的裝飾意味。」「新石器時代的幾何紋樣,主要是線的粗細、長短、曲折、橫豎、交叉和圓點等相互有規則的排列,組成所謂紋等各種圖案,方格紋,網紋、波紋、三角紋和圓圖」新石器時代裝飾圖案的內容,根據現有的材料,大體可歸納為幾何形、植物、動物和人物紋樣四類。其中以幾何紋樣應用最為普遍,植物、動物紋樣次之,人物紋樣最少。」
  • 牆面圖案常見類型,傳統古典紋樣,以及新中式風格常見的牆面
    傳統古典紋樣分為歐式古典紋樣和中式古典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襲下來並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紋樣。歐式古典紋樣中常見的有佩斯利紋樣、朱伊紋樣、大馬士革紋樣、莫裡斯紋樣等。佩斯利紋樣是歐洲非常重要的經典紋樣之一。
  • 古陶瓷上的魚紋裝飾,都有什麼寓意?
    從考古材料來看,早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彩陶上就已出現魚紋,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此後商周青銅器、漢代銅洗、唐宋以後的瓷器上,魚紋都是常見的裝飾紋樣,代表著多種吉祥寓意。本文以安徽出土、傳世陶瓷器上的魚紋為例,試分析各時期魚紋的特點。
  • 看見文物|仰韶彩陶工藝精品——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作之一,於1995年5月25日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2013年1月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楊曉君攝 這件彩陶盆以細泥為原料,捏成型後著彩放在窯裡燒制而成的彩陶器。
  • 這幾個看似簡單,卻是中式裝修必備元素,你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上百度一搜「中式裝修」,雖然出來的效果圖都不咋地,但不難看出,這些效果圖裡絕大多數都用了「中式幾何紋」元素來體現中式風格。可見幾何紋在咱們傳統文化裡的重要性,幾乎就是科代表之一的存在。它集簡潔、繁複於一身,上得了帝王將相之家,下得了平民百姓之廬,可以說是又一跨越階級,超出貧富的一種紋飾類型。
  • 國粹吉祥紋樣——龍子動物紋的寓意
    葫蘆象徵福祿,大象馱寶瓶象徵太平有象,三隻羊象徵三陽開泰,中國的傳統紋樣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歷史悠久,形式內容非常豐富,也反應了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和價值觀。紋樣有很多類型,比如幾何紋,動物紋,花鳥昆蟲紋,人物紋,吉祥紋,器物紋等等。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裝飾紋樣等介紹
    本文乃作者翟姚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鄧啟耀的《民族服飾:一種文化符號》一書中說:黔東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以龍圖案作為服飾的主要裝飾紋樣。這樣的分析很有意思,事實上,世界上諸多農業文明,都與河流及其水利事業有著密不分的聯繫。以水利化農業佔主導地位的民族,總要尋找一個文化象徵或崇拜徽記,不管它是牛龍還是蛇龍,或是別的什麼。它們一旦被某一群體所認同,便具有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凝固、現身在祭壇、神殿、文字、圖像、服飾等一切可以保存、傳達這一信息的文化符號之中。
  • 中國藝術抽象畫的由來,抽象藝術和具象同時並存著
    「抽象」這個名詞來源於哲學,它的本意是:從許多具體的事中,捨棄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抽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我以為無論對於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都是合乎客觀實際地。只不過前者形成概念後者凝為形象。比如「人」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他是從張三、李四,李五等許多具體的人中抽取出來的。
  • 中華傳統紋樣之花鳥昆蟲紋樣
    紋樣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貫穿於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流程,貫穿於人們生活的始終,反映出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從原始社會簡單的紋樣到奴隸社會簡潔、粗獷的青銅器紋飾,再到封建社會精美繁複的花鳥蟲魚、飛鳥走獸、吉祥圖案紋樣,都凝聚著相應時期獨特的藝術審美觀。 下面和我一起欣賞令人驚嘆的花鳥昆蟲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