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報記者周琴
眼下,印度電影《調音師》正在中國熱映,電影講述鋼琴家阿卡什為尋找靈感和謀求生活便利而假扮盲人,卻意外成為一場兇殺案的目擊證人……憑藉懸疑燒腦的劇情和演員的精彩演藝,該片獲得眾多好評。而「調音師」這三個字更多次登上微博熱搜。
究竟鋼琴調音師這個工作到底要做些什麼?從業十年的成都調音師楊利元告訴天府早報記者,維修、整理、調音是鋼琴調音的三大項,而調音師最重要是要有責任心,「因為調音沒有絕對音準,我們都在不斷地追求一個更準一點的點。」天府早報記者了解到,他們中月收入過萬隻是一個很初階的數字。高收入背後,卻是諸如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等職業病帶來的困擾。
現場打探
每根琴弦都要調到 一根琴弦擊打15次左右才能調準
4月11日下午兩點,鋼琴調音師楊利元背著工具,準時敲響了成都東二環外某小區一戶住處的門。這是間面積很小的套二戶型,在客廳的一角,放置著一臺立式鋼琴,鋼琴主人介紹道,「上次調音是一年前了」。進門後沒有太多寒暄,楊利元系上圍裙,檢查了下鋼琴外部,再將鋼琴頂蓋、上門等拆下放置在一邊,鋼琴漂亮的內部構造便呈現在眼前。
楊利元先是試奏了鋼琴的半音階,「這主要是檢查鋼琴音準的大概狀態,以及排查鋼琴是否有故障問題,是否能正常使用。」接下來,他用紅色呢帶固定琴弦,再用手機拿出調音軟體,左手敲下一個琴鍵,並觀察軟體上的顯示,「這臺琴現在音分是偏高,然後高音區是偏低……」了解這臺琴的基本狀況後,調音工作便開始了。
只見他站立著,右手握住調音扳手找到對應的銷釘,左手邊按琴鍵,不斷地敲擊聽音準。看起來簡單,但過程卻並不輕鬆。他說了這樣一組數字,「一臺山葉118型號的琴的琴弦是217根,我們每根琴弦都要調到,一根琴弦平均擊打15次左右才能調準,也就是說我們一臺琴起碼得擊弦3255次,這只是大概的擊弦數量,不包括有的琴不好調,擊弦次數增加。」
調音故事
不當鋼琴老師偏當調音師 一臺琴最長調了10小時
最終,這臺琴花了一小時調好。工作完後,楊利元終於可以坐下來,好好講他調音的故事。
「我大學上的是音教專業,學了很多年的鋼琴,畢業後也當過鋼琴老師。後來也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到武漢跟一位老師學鋼琴調音,最後慢慢轉成調音師。」很多人都曾問過他,當鋼琴老師不好嗎?而在他看來,鋼琴老師太多,但鋼琴調音師卻太少,因而顯得更被需要。此外,調音師的工作時間更為自由以及只需要對鋼琴負責的單純性,讓他這一幹就是10年。而這10年中,他調過的鋼琴數量已經破萬。
「鋼琴調音,其實我們也稱調律,主要分為三大項:維修、整理、調音。」楊利元說,在他從業早期,那時候接到電話,對方經常都是這樣在稱呼,「師傅,我們鋼琴琴鍵起不來了,能不能來修一修」。而現在,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部分家庭買得起的鋼琴也越來越好,「現在就是整理(看琴鍵的靈敏程度,彈起來是否流暢)和調音佔大多數。」
一般來說,如果只是調音的話,一個鋼琴調音師會花費1-1.5小時。而遇到需要維修、整理等問題,時間就耗費得多了。「最長的一次是為劉詩昆老師調音,早上9點去的,因為涉及到數據恢復的部分,所以調到最後音樂會開場前10分鐘才算調完,差不多是10小時的時間。」
怎樣的調音師才算一個好的調音師?在楊利元看來,其實很多普通人對於鋼琴調前調後的聲音,並不能分辨出哪個更好,這樣一來,調音師的責 任 心 非 常 重要。「調音這件事沒有絕對音準,我們都在不斷地追求一個更準一點的點。調音師對自己都沒有這樣的要求的話,那指望誰呢?」
收入可觀
月收入過萬很正常「三天調音師速成很可笑」
當天,楊利元花了1小時調琴,收費300元。「這個收費在成都算中上的水平,一般講價的客戶,我都會推薦他們去找其他調音師。外面也有幾十元調音的,甚至還有只用一張嘴說,不帶工具『意念調音』的。」當天府早報記者問其月收入,「肯定過萬了吧?」他笑著說,「這個是肯定的。」
還算不錯的收入背後,是辛苦的付出。趴在地上修鋼琴踏板,搬動重達幾十斤的鋼琴門板……這一行需要的除了好技術,也要有好體力。「據統計,百分之八十的職業調律師都有腰肌勞損或者腰間盤突出等問題。」楊利元說,「我就有比較嚴重的腰肌勞損,去年嚴重的時候,每天早上五六點多就會痛醒。後來通過鍛鍊,才有所緩解。」
電影《調音師》裡,鋼琴師裝作盲人去到客戶家裡,卻撞見一場兇殺案。當被問及自己調音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難忘的經歷時,他笑言,類似電影裡那麼驚嚇的事情雖沒遇到過,但遇到的暖心或無奈的事情也不少,「比如去有的客戶家裡,他們會很熱情,很尊敬你,拿出水果這些招待你,最後你連錢都不好意思收。也有客戶會『怪』我調音時間太長了,還說『上次別個來調音五分鐘就調好了』。」
不久前,他去上海樂器展,看到一個三天調音師速成的展位,讓他哭笑不得。「實際上這是一個機構打了一個幌子在賣調音的軟體。」他說,鋼琴調音師這個職業絕不是三天能速成的,軟體只是一種輔助,「現在國內有很多鋼琴調音師的專業培訓機構,一般來說三個月可以完成初級調律師的學習課程,不過鋼琴調律是一個需要靠大量練習才能熟練的工作,所以這三個月僅僅是入門。有音樂基礎不是一個調律師的必備條件。但如果要成為一個好的調音師,必須要有對音樂的敏銳感和喜愛,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耳朵靈敏>>>
鋼琴調音師的耳朵有多「神」?用耳朵記住開關的聲音
因為鋼琴調音需要用耳朵去聽每個琴鍵細微的差別,在不少人看來,他們的耳朵肯定比常人要靈敏。在影視作品中,對於鋼琴 調音師的這雙「千裡耳」,從 來 都不缺少篇幅。比如電影《聽風 者》中,梁朝偉飾演的盲人鋼琴調音師,就靠著超凡的聽覺,找到了敵方的電臺。當被問及,你的耳朵是不是也很靈敏時?楊利元笑言,「沒有電影裡那麼神,但還是比沒有訓練過的人,可能要更敏銳一些。」
他舉了個例子,晚上睡覺前,他的太太常常要走到廚房和客廳,去確認家裡的電器開關是否關閉。而他,用聽的就可以。「我太太是用眼睛去檢查和確認,而我檢查的習慣就是聽聲,我會把每個開關的聲音去記住,比如電視機是啪嗒一下關掉了,我會記得這個聲音。」
反覆擊弦
每根琴弦都要調到,一根琴弦平均擊打15次左右才能調準,也就是說一臺琴起碼得擊弦3255次,這只是大概的擊弦數量,不包括有的琴不好調,擊弦次數增加。
調音時長
一般一個鋼琴調音師會花費1-1.5小時。而遇到需要維修、整理等問題,時間就耗費得多了。「最長的一次是為劉詩昆老師調音,早上9點去的,調到音樂會開場前10分鐘才算調完,差不多是10小時的時間。」
收入不錯
當天,楊利元花了1小時調琴,收費300元。當記者問其月收入,「肯定過萬了吧?」他笑著說,「這個是肯定的。」
也很辛勞
趴在地上修鋼琴踏板,搬動重達幾十斤的鋼琴門板……這一行需要的除了好技術,也要有好體力。「據統計,百分之八十的職業調律師都有腰肌勞損或者腰間盤突出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