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揭秘鋼琴調律師 8000多個零部件中找回「走失」音符
好聽力是調律的關鍵,通過一把小小的音叉,調律師校準音高。
6月24日,四川音樂學院樂器工程系鋼琴調律專業教室裡,幾名大三學生使用各種調律工具在鋼琴上進行練習。專業教師陳意守在一旁,不時進行指導。
就像汽車需要保養一樣,一臺鋼琴要保持好的音色,也需要每年定時調律。「鋼琴熱」讓中國家庭的鋼琴保有量每年遞增。據統計,成都目前鋼琴保有量約為15萬-20萬臺。按每人平均一年調1000臺計,僅成都就需要專業調律師近200人。實際上,成都市專業調律師非常少,據陳意估算不足70人。「在西南地區省市,只有川音在內的兩家高校開設了鋼琴調律專業。」自2003年四川音樂學院正式招收鋼琴調律專業學生以來,陳意教過8屆學生,平均每屆5人,共計40人。即便如此,畢業的學生只有一半在從事與調律相關的工作。
枯燥,是讓不少人放棄調律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調律師的工作說起來簡單——通過聆聽與調校,讓每一個琴鍵發出最精準的音。可做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一架鋼琴有8000多個零部件、220多根琴弦、88個琴鍵,調律時需做到非常精確,否則剛調好一根弦,另外一根又跑音了。」陳意的學生黃方強邊說邊向記者演示。
這就要求調律師擁有訓練有素的耳朵。陳意坦言,這需要千萬次地練習,不斷地將音準拉錯,再不斷地校準。此外,體力方面的壓力也不小。閉眼聆聽,彎腰調音——為每一臺鋼琴調律,這樣的動作都得重複幾百次。由於每個琴弦之間有一定的拉力,標準的拉力是90多公斤,整臺琴200多根弦軸加起來近20噸;每一個音節,都得聽幾十次,沒有一兩個小時是做不下來的。每調完一次,黃方強都會累得腰酸背痛,耳朵裡也嗡嗡作響,「有一次,我一周調了100臺鋼琴,完成後幾乎累得癱倒在地!」
雖然辛苦,但黃方強並不想放棄。他認為,過去許多家庭雖然購買了鋼琴,但並不懂得維護保養,在鋼琴調律這一塊,還有巨大市場潛力尚未被發掘。「我願意發揮自己的能量讓更多人了解這一職業,如果再給我一次擇業的機會,我還會選擇當鋼琴調律師。」黃方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