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狗進化出了面部結構,能表達與人相似的情感表情!

2020-12-04 每日學堂

大約在3萬年以前,人類通過智慧讓狼放棄了野性的生活習慣,與人類結成了互幫互利穩定關係,並成為了世界上第一隻馴化出來的狗。如今,人類與狗是朋友、是家人、甚至是夥伴。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友誼可能是由一些情感操縱所推動的。

在6月17日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上,研究人員觀察了進化後的「小狗的眼睛」。在研究中發現,任何一隻狗都擁有將眉毛抬起的悲傷表情來逃避幾乎任何責任與後果。而這種表情的來源,與人類相處的無數個日日夜夜中,狗將一種強大的眼部肌肉進化了,並且專門用來模仿人類的情感 。

針對狗與狼之間的一項小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現在狗與狼的身上肌肉是「一致存在」的,但是狗與野生近親狼的肌肉結構存在一些明顯的差異。狗能通過眉毛的表情表達出與人類嬰兒經常感到困惑或是悲傷的表情十分相似。這種表情「能會觸發對它的人類的撫養反應」,因此對狗狗來說,這可能是一種進化上的優勢。

研究人員曾提出這樣的想法:「我們推測,狗狗的眉毛之所以富於表情,是因為它們的選擇基於人類的喜好。」僅僅在3.3萬年的時間裡,馴化改變了狗的面部肌肉結構,尤其是用於與人類進行面部交流。

為了得出結論,研究人員檢查了6隻狗和4隻不同品種狼的眼睛肌肉結構。他們驚訝地發現,6隻狗中有5隻狗的眼部肌肉非常粗壯,能夠將眉毛高高抬起。與此同時,野狼要麼完全失去提眉的肌肉,要麼變得更細或更緊繃。

狗狗中,沒有眉毛的品種是西比利亞的哈士奇,它是一種與狼有密切關係的品種。

研究人員將這些解剖學研究與行為分析結果結合在一起,在這項研究中,人類近距離的跟蹤拍攝了收容所裡的27隻收容犬和9隻野生的狼,2分鐘的時間。研究人員記錄了它們之間互動過程中眉毛揚起的頻率,毫無疑問,他們發現狗抬起眉毛的頻率是狼的五倍,這也說明了狗的眉毛肌肉明顯比野生表親要發達得多。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些發現表明,在短短數萬年的時間裡,狗比狼進化出了與人類更接近的面部結構。他們推測。這些面部結構上的變化,很可能是與人類經常互動的結果。人類更喜歡讓狗表現出幾乎可以與人相似的情感表情。

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而且正如一些狗類專家所言,這項研究的樣本數量較少,因此無法對犬類的進化做出任何全面的結論。儘管如此,凝視一隻孤獨的柯基小狗的眼睛幾秒鐘時間,很難對這些結果提出異議。很顯然,狗正在做一些事情,並通過這些事情讓我們明白和感覺到它內心的一些想法,這樣的觀點我們表示贊同。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狗能讀懂面部表情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狗可以學會辨別微笑,即使是在一些陌生人的臉上。 研究人員在他們的研究中指出,學習識別笑臉的能力可能對狗狗與人類生活的成功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說,社交動物需要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它們所依賴的線索因物種而異。在人類中,面部表情是至關重要的線索。狗(和狼)也使用面部表情,例如裸齒為了展示攻擊性,以及相互交流的姿勢。
  • 美研究:狗是唯一能辨別人類面部表情的動物
    美研究:狗是唯一能辨別人類面部表情的動物 2008年11月03日 16:14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 0月30日報導,科學家們聲稱,狗是唯一能夠看懂人類面部表情的動物,從而鞏固了它們作為人類最好朋友的地位。
  • 用表情打動人,狗類最終進化出一塊表情肌肉
    狗(家犬)由人類在至少 1.4 萬年前從野生狼類馴化而來,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在人類馴化狗的過程中,它們除了性格變得更溫順,更乖巧,身體特徵也在悄悄地進化。馴化改變了狗的面部肌肉解剖結構,用於更好的與人類交流。
  • 情感的普遍表達!
    每天,我們都會花費大量時間來見證他人的情感,解釋這些信號可能意味著什麼,確定如何應對和應對我們自己複雜的情感體驗。心理與研究的情感情緒也是心理學中的重要話題,研究人員投入了大量精力來理解情緒的目的以及關於情緒發生的方式和原因的理論。研究人員還從情感的實際表達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 Nature:超越地域和文化,AI識別出全人類共同的16種面部表情
    這項研究發表在 12 月 16 日的《自然》雜誌上,證實了人類情感表達跨越地域和文化邊界的普遍性。「這項研究表明,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們在面對生活中最有意義的情境時,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多麼地相似。」 該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 Dacher Keltner 說。人類情感表達究竟是否普遍?
  • Facebook欲重新設計表情符號來表達各種情感
    我們的工作就是我們這些年所做的研究,我們不斷研究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手勢和表情。」(澄清一點,這並非皮克斯與Facebook之間的正式合作。 瓊斯是獨立工作的。)  因為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導演的一部新片的需要,瓊斯一直在研究一位女孩在不斷成長過程中的各種面部表情。那部影片將在2015年6月發行。
  • 人類馴養了狗還是狗馴化了人,新研究揭示了狗進化的秘密
    但越來越多的新研究表明,狗才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很久以前,是一群狼主動把他們的命運跟人類綁在一起,開始了一段非凡的關係,人與狗開始上萬年的合作。儘管考古學可以幫助我們確定狗馴化的時間和地點,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發生在1.5萬年前的中國南方,一群狼馴化成了狗,這群中華田園犬是今天全世界所有狗的共同祖先。
  • 人與馬擁有共同情感聯繫 馬可讀懂人類情緒
    但是馬兒能夠形成複雜社會關係的能力源自古老的遺傳進化,它們通常以5到10匹組成緊密的隊伍。在馬群中,有小母馬、小公馬、種馬以及母馬,其中母馬是細心的女家長,儘管雄性種馬擁有更吸引人眼球的脖子和嘈雜的表現。正如溫蒂·威廉士(Wendy Williams)在《馬》中指出,所有這些形成了親密的情感夥伴。現在,人類也成為馬群中的成員:它們可以對人類的聲音、觸摸以及騎手的身體姿態做出反應。
  • 為什麼狗狗無辜眼神讓人難以抗拒?進化出與狼不同眉毛肌肉
    7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養狗的人想必都很熟悉傳說中無辜可愛的「狗狗眼」,而科學家近日找到了狗狗們進化出這種表情的原因。狗的眼周之所以進化出了這些新肌肉,是為了更好地與人類交流,研究人員將狗與狼的解剖結構和行為表現進行了比較,並分析了它們在過去數千年間的變化,分析結果顯示,狗與狼的面部結構十分相似,只有眼睛上方的結構不同,狗的眼睛上方有一塊小肌肉,讓它們能夠高高揚起眉毛內側;而狼卻沒有這塊肌肉。
  • 研究顯示人的某些表情特點可能由基因決定
    根據測試結果專家發現,一些盲人的親屬有獨具特點的表情,比如時常抬起眉毛,生氣時咬嘴唇,思考時伸舌頭等,而盲人的表情特點與其親屬很相似,與非親屬的表情特點差別較大。其中一位自幼長期遠離母親的盲人,也能做出與其母親一樣緊閉嘴唇並咬牙、時常挑右眉毛等有特點的表情。事先不知詳情的研究人員還根據測試者的表情特點將其「歸納」成一個個家庭,結果大多正確。
  • 心理作用是怎樣影響和控制面部表情的
    人在與他人交談期間就會呈現與其對應的心理作用來影響或者說控制面部表情,善與惡是人的心理作用,也是動物進化的結果。一個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種方式:面部表情、語言聲調表情和身體姿態表情。在這三種方式之中,面部是最有效的表情器官,其發展在根本上來源於價值關係的發展。人類面部表情的豐富性來源於人類價值關係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 為什麼狗狗無辜眼神讓人難以抗拒?進化的「伎倆」!
    據國外媒體報導,養狗的人想必都很熟悉傳說中無辜可愛的「狗狗眼」,而科學家近日找到了狗狗們進化出這種表情的原因。狗的眼周之所以進化出了這些新肌肉,是為了更好地與人類交流,研究人員將狗與狼的解剖結構和行為表現進行了比較,並分析了它們在過去數千年間的變化,分析結果顯示,狗與狼的面部結構十分相似,只有眼睛上方的結構不同,狗的眼睛上方有一塊小肌肉,讓它們能夠高高揚起眉毛內側;而狼卻沒有這塊肌肉。
  • 科學家揭開貓狗不和之謎 情感表達方式不同[圖]
    其實即便是從小生活在同在一個屋簷下,兩者也很難融洽相處,不是貓對狗怒目而視,就是狗對貓齜牙狂吠。   貓狗都有自己的秘密語言,狗的叫聲有170種之多,而貓咪的面部表情卻非常豐富。當狗搖晃尾巴,或前腿抬起,只用後腿著地時,就意味著它現在非常開心;狗在人面前打滾,表示「你是我的主人,我一切都聽你的」。   相對於狗的170種叫聲,貓的叫聲可謂單調。   目前,研究人員只弄清楚了幾種聲音所表達的意思:一聲「喵」表示「你好,我來了」;兩聲「喵」表示「我要吃東西」,或是「開門,放我出去」,或是「快看看我」。
  • 歷經3萬3千年,狗狗這樣「長」出表情
    當人類開始定居時,狼也緊隨其後,並逐步改變了生活方式,由此形成了選擇性進化的環境,並逐漸形成了家犬。此前,科學家從分子定年研究結果表明,在33000年前,人類馴化狗的歷史就已開始了。「馴化改變了狗的面部肌肉解剖,專門用於與人類進行面部交流。」參與這次新研究的朱利安卡明斯基和布裡奇特M沃勒等人表示,假設狗的眉毛表情是基於人類偏好的選擇結果。
  • 想要讀懂狗狗表情?經驗比天賦更重要
    狗會用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與同類和人類交流。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根據共同馴化假說,這一過程使人類和狗進化出了有利於相互理解的特殊情感信號和認知技能。例如,在過去的幾千年裡,狗已經進化出了理解人類語言、標誌性符號和其他手勢的能力。
  • 狗看半張臉就能分辨人的喜怒
    原標題:狗看半張臉就能分辨人的喜怒   據新華社電作為人類的好朋友,狗真的很聰明。新一期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狗可以從您的面部表情中分辨出您是快樂還是憤怒,並且只看半張臉就行。   負責這項研究的奧地利維也納獸醫大學的路德維希·胡貝爾說,這是第一次有確鑿證據證明,人類以外的動物也可以區分其他物種的情感表達。   胡貝爾等人首先訓練一組狗學會使用觸控螢幕,然後通過食物誘惑教會它們用鼻子觸碰屏幕上的照片,照片內容為喜或怒的表情。這些照片只露出上半張臉或下半張臉,以確保狗針對表情而非牙齒等個別面部特徵做出反應。
  • 狗是新冠中間宿主?研究稱病毒在狗腸道進化後傳人引發質疑
    最新的一份研究將該名單再補充一員——狗。當地時間4月14日,國際權威期刊《分子生物學和進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其2018/2019影響因子為14.797)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給出一種全新的推測:狗或許是將新冠傳染給人類的中間宿主,病毒可能在狗的腸道中進化,從而獲得了感染人的能力。
  • 狗狗為求包養竟然進化成「無辜眼」!
    由於對眼部捐贈不了解,44%的英國人不願意進行捐獻。專家稱,和其他器官捐贈不同,眼部捐贈只需要捐獻眼角膜,而且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捐贈,不受年齡限制,捐贈者也無需與患者進行配型。Declan表示,眼部疾病不容忽視,角膜移植可以改變患者的生活,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考慮捐獻自己的角膜。
  • 你能分辨出貓咪的表情嗎?
    許多同時養狗和貓的人會認為貓和狗的面部表情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經常可以通過觀察狗狗的臉來了解它們的感受。只要看著狗狗的眼睛,就能知道狗狗是快樂、悲傷、疲倦、痛苦還是焦慮。然而,他們發現僅僅通過解讀貓的面部表情來理解貓的感受要困難得多。
  • 狗狗的無辜眼是進化而來的嗎?專家分析:沒錯,但有一種狗除外
    我們都知道,狼和狗本是同宗同源,但狼就不會做出狗狗的豐富表情。於是人們對此進行了面部解剖研究,結果顯示,狼跟狗的臉部結構很接近,唯一不同的是兩者眼睛上方的位置,狗狗的眼睛上面會存在一小塊肌肉,因此狗狗們能很輕易的高揚起眉毛內側,但是狼的身體結構卻不存在這塊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