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

2021-01-08 騰訊網

按部就班,腳踏實地,諸葛亮搞不過的。為了給蜀漢續命,諸葛只有劍走偏鋒。

比如說我有一百萬,我商業奇才,一年翻倍,我也就掙一百萬,非常難,非常了不起了。

就算王思聰不聰明,十足的蠢貨,但他拿五個億,買國債,一年2.5%的利率,純收益1250萬。

這就是本錢帶來的發展差距。

巔峰時期天下十三州,曹魏獨佔九個半州;蜀漢不過益州和荊州雍涼的極少數地區。

人口差距同樣很大,曹魏人口約443萬,兵力約50萬而蜀漢人口只有90萬左右,兵力約10萬。

按部就班的發展,就如我和王思聰一樣,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要知道錢是會生錢的,王多魚曾經對之深有體會。

所以,對處於弱勢的蜀漢來說,主動出擊,打亂曹魏發展的節奏,是唯一的自救辦法。

也因此,割據蜀地的蜀漢成了蜀地最長壽的割據政權:

公孫述:建武元年(公元25年)稱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公孫述在成都城下與東漢軍隊大戰,中槍傷,當夜死去。國號「成家」,很奇怪的國號,一共12年。

成漢:公元304年,氐族流民首領李特之子李雄攻克成都稱王,建立成漢,公元347年被東晉桓溫所滅,一共43年。

譙蜀:由蜀地豪族首領譙縱所建,405年建立,413年被劉裕所滅。共9年。

前蜀:五代十國之一,由王建所建,定都於成都(今四川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十八年(907~925年)。

後蜀:934——966,又稱孟蜀,33年。出了個花蕊夫人。

蜀漢,公元221年到263年,一共42年,基本和李特的成漢時間持平,考慮到劉備於建安十六年(公元214年)就已經佔領成都,蜀漢一共49年,不錯了。諸葛亮的策略沒問題。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不讓趙雲、魏延鎮守街亭,而是讓口嗨的馬謖去?
    那麼街亭的地理位置如此的重要,諸葛亮為什麼要一定要派遣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去鎮守呢?要知道當時趙雲、魏延一直在軍中。那麼筆者以個人觀點來分析以下。諸葛亮有意培養馬謖01諸葛亮為什麼不派遣趙雲或者魏延甚至是姜維駐守街亭。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不到一年,為何匆匆再次北伐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冬,諸葛亮第二次出師北伐。諸葛亮這次北伐走陳倉道,出散關,包圍了陳倉城。曹真率軍趕來救援,和蜀軍在陳倉對峙。魏明帝曹叡得知以後,又從荊州抽調張郃率軍三萬前往陳倉增援曹真。不過不等張郃趕到,和曹真對峙一個多月的蜀軍已經糧盡退兵。
  • 諸葛亮北伐時,孫權為何不偷襲西川?
    當年關羽北伐曹魏時,孫權在背後捅了刀子,一下子就滅掉關羽並將荊州收入囊中。而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孫權陸遜不趁機也偷襲西川呢?其實,孫權當時並沒有機會去偷襲西川,因為當時的東吳陸遜疲於防守曹魏,而蜀國已派人嚴防東吳,加上孫權又忙於其它事,所以孫權無瑕西顧蜀漢之地,去偷襲西川。
  • 劉邦北伐一次就奪取關中,而諸葛亮五次北伐全失敗,這是啥原因?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是三國第一謀士,他聰明絕頂,用兵如神,讓本就羸弱的蜀漢能做到與魏國和吳國三足鼎立,但他也有很多遺憾,為了讓蜀漢佔據主動權,他在掌管蜀國軍政大權後開展了五次北伐,但均以失敗而告終,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盡全國之兵,率大軍十萬,想要衝破關中地區的防線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用趙雲姜維守街亭,為什麼用紙上談兵的馬謖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當時有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投降,形勢一片大好,但因街亭失守,諸葛亮前無所據只好撤軍放棄北伐。以至於一般都認為,任用是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馬謖按照諸葛亮的命令,堅守街亭,那麼肯定不會大敗的。
  •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蜀漢明顯弱小,為何孫權還不出手相助保持平衡
    可是我北伐的時候,你能不能響應一下?孫權厚著臉皮連連點頭:要的要的,你放心去北伐,我要是助你一兵一卒算我輸!不對不對,怎麼把心裡話說出來了,你放心北伐,我肯定窮盡東吳之軍力努力在東邊打出一片天。諸葛亮眉頭一皺,不過也只能黯然嘆息,誰讓家底都被劉備和關羽給敗光了呢!
  • 為什麼用馬謖守街亭?談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這時候諸葛亮出面阻止,說道:「我知道蔣琬的為人,他施政以安民為主,不擾民、不做表面功夫,希望您重新考察他。其實蔣琬並不適合管理方圓百裡之地,他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啊!」劉備看了看蔣琬,心中仍不太相信,但他向來尊重諸葛亮,於是免了蔣琬的罪名。怎麼聽起來有點像龐統的故事?
  • 諸葛亮帶兵北伐時,為續命研製出七星圖陣,最後還是人不勝天
    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軍師,劉備曾經為了照顧好這個軍師的情緒,還不惜得罪了自己結拜的兄弟關羽和張飛,可見劉備對諸葛亮是非常信任的。所以,在劉備將死的時候,把諸葛亮叫到床頭邊上,把兒子和國家一併託付給了諸葛亮。
  • 諸葛亮死後,蜀漢為什麼還能堅持29年之久?劉禪是真的傻嗎?
    諸葛亮輔佐了十三年,初期平定叛亂,徵討南方,休養生息,積攢了些實力後,諸葛亮希望把握時機北伐曹魏,這一北伐,就是六出祁山,可惜敗多勝少,直到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持續了八年的北伐中原徹底拉下帷幕。
  • 孔明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絕非匡扶漢室,魏延的死已經說明問題
    第三件便是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五次北伐是諸葛亮一生當中最瘋狂的大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並且堅持7年之久。因為根據蜀國當時的疆域面積和人口數量來看,諸葛亮的北伐曹魏都是沒有絕對勝利的希望,兵書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中國歷代疆域面積考》記載:公元262年魏,蜀,吳的國土面積分別為291方,106萬,145萬。蜀國當時人口只有100萬,曹魏的人口差不多有400多萬。
  •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文/佳鈺聊歷史據《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如此評價姜維:「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須先教 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諸葛亮一生多次北伐,或多或少都有些收穫。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最大的收穫或許便是那個讓他吃了一些苦頭的小將姜維。
  • 參加北伐之後,五虎上將趙云為何突然身亡?與這兩個人脫不了關係
    趙雲自動請纓,要求前往北伐戰場公元228年,諸葛亮平定孟獲,搞定內亂。所以便寫下了千古名篇《出師表》向後主劉禪提出申請,期望能夠帶兵完結當年先帝劉備的希望,計劃出動軍隊攻打曹魏,也便是北伐。而劉禪呢?他爽性來了一個順水推舟,不光贊同讓諸葛亮出動軍隊伐魏,並且還對外宣傳說此次給諸葛亮調撥了20萬人馬。
  • 為什麼諸葛亮要培養比魏延差的姜維做接班人呢?
    但諸葛亮對兩人的態度卻完全不同,為什麼諸葛亮要把不如魏延的姜維培養成接班人?和姜維比起來,魏延在人品上輸了。魏延也算得上是蜀漢的老將了。在長沙戰役中,魏延救下了黃忠,並獻出了城池,使關羽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攻佔這座大城市。關羽把魏延引到長沙之後,諸葛亮覺得魏延賣主求榮想把他殺了,但劉備聰明絕頂,認為魏延是人才,就把他留了下來。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龍虎鬥,司馬懿被打成了縮頭烏龜
    司馬懿這輩子最怕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主子曹叡,另一個就是疆場上的對手諸葛亮。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其中第4次,第5次的對手就是司馬懿。兩軍就這樣耗到了六月,下大雨,諸葛亮後勤糧草跟不上,只得退軍。司馬懿這下來精神了,下令張郃追擊。張都要哭了,跟司馬懿說:「諸葛亮又不是打敗了才撤軍,人家是沒糧食了,主動有序地撤軍,追擊佔不到便宜。」司馬懿心想:「讓你話多,就讓你去。」司馬懿堅持要張郃追擊,官大一級壓死人,張郃只得硬著頭皮追諸葛亮。
  • 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或者趙雲去守街亭,反而派馬謖去呢?
    可是,雖說孫權伐魏失敗,但是在東線與中線,還是給曹魏製造了相當的壓力,這就給諸葛亮在西線伐魏,減輕了一些壓力,製造了一些機會。因此,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春,諸葛亮親自率領眾將諸軍進駐漢中,很顯然,北伐,即將開始!因為此刻,雲集在諸葛亮身邊的,都是當時蜀漢一等一的文武大才,大軍主帥以漢丞相領益州牧諸葛亮擔任。
  • 諸葛亮為什麼派「後生」馬謖去守街亭?是想培養人才還是對計謀完全...
    諸葛亮是算是馬謖的老師,馬謖同樣深受諸葛亮之賞識。不過需要明白的一點是,馬謖屬於謀士而並非武夫。諸葛亮何等樣人?智謀過人的他怎能不識得馬謖武力欠缺。 諸葛亮給予馬謖如此重要的戰略讓他把守,於公於私都在情理之中的。
  • 詳解「後諸葛亮時代「三國的地緣博弈
    終三國一世,也只有曹操和諸葛亮有資格加個離帝位只有一步之遙的官職。雖然諸葛亮指定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但蔣琬一直以來是呆在成都,替諸葛亮主持後勤保障工作,跟隨諸葛亮呆在前線的,則是另一位丞相長史楊儀,這也是為什麼楊儀認為自己更有資格繼承諸葛亮的衣缽。既能出將又能入相是很多士人的夢想。就後諸葛亮時代而言,出將這件事基本是由姜維一力承擔。
  • 為什麼張郃被亂箭射殺的那一刻,諸葛亮明白自己中計了?
    對於張郃的死,諸葛亮高興還來不及呢,何來中計一說?蜀軍自上而下都十分忌憚張郃,包括劉備和諸葛亮本人。張郃在諸葛亮的「黑名單」中排第一位。張郃雖是中途投降魏軍,但卻備受曹操器重,跟隨曹操徵戰南北,屢建戰功,有勇有謀,在軍中的威望頗高,是「五子良將」之一。
  • 守街亭很重要,為什麼諸葛亮不用趙雲,而是用沒有經驗的馬謖?
    諸葛亮守街亭,不用趙雲,魏延,姜維,而用沒帶兵經驗的馬謖,其實是當時諸葛亮覺得派以上三人都不合適,派馬謖有諸葛亮自己的想法。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趙雲,鄧芝作為疑兵,佔據箕谷,吸引了曹真的主力,諸葛亮才得以收復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也就是說趙雲在箕谷大戰曹真,沒有在諸葛亮身邊,《三國演義》裡趙雲在諸葛亮身邊,但三國演義是根據正史演義的,派趙雲守街亭就篡改歷史了,所以不能派趙雲守街亭。
  • 拼命工作的諸葛亮,最後一年在忙什麼?
    這些憤青言論傳遍朝野,諸葛亮感到問題嚴重,便上表彈劾廖立,將他免官,廢為平民,流放汶山。就是與諸葛亮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一旦有過失,也免不了被貶。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六月,因連降大雨,糧草不繼,負責後勤的李嚴向諸葛亮匯報情況,大軍只好退回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