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詩詞#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絕大多數的人生活在農村。數千年來的漫長歲月裡,絕大多數中國人就這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努力的生活著。很多農村人心底都有著一個夢想:進城。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城鎮化」的大力推進,越來越多的人終於從農村走進了城市,成為了城裡人。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日間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夜間霓虹閃爍,歌舞昇平。然而午夜夢回之際,童年、少年時代的田園生活記憶就會倔強而執著地浮現出來,如同高清幻燈片一樣,一幕又一幕: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這首田園詩的作者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範成大,選自他的大型組詩《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創作於公元1186年。其中《夏日田園雜興》一共12首,這是第一首。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梅子,就是青梅,是果梅樹結的果實,5至6月份成熟。麥花,指的蕎麥花,而非如今常見的小麥。菜花,在通行的版本中解釋為油菜花,這種解釋是錯誤的。當今廣泛種植的油菜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才由歐洲傳入中國,南宋不可能有,本詩中的「菜花」應該指的是芸苔或菜苔。芸苔花期3至5月,嫩莖葉可以吃,莖葉和果實均可入藥;菜苔花期4月,是常見的蔬菜。芸苔、菜苔都是開黃花,中國自古有之。這兩句詩的意思就是:梅子變成金黃色,杏子已經長肥,蕎麥花一片雪白,黃色的菜花稀稀落落。

在一個初夏的晴朗日子裡,詩人緩緩走出家門,氣溫不冷不熱,剛剛好,房前院外的梅樹、杏樹果實纍纍,色澤金黃,鮮嫩肥大,著實喜人。向遠處的田野望去,大片大片的蕎麥花盛開,匯聚成白色的花海,其間點綴著稀疏的黃色菜花。初夏的風吹過了每個村莊,帶著馥鬱的花香和田間特有的植物清香。
這兩句詩是標準的對偶句式,手法圓潤,色彩明麗,讓人心曠神怡。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籬落,就是籬笆,這裡兼指籬笆的影子。蛺蝶,是中大型的蝴蝶的統稱,本詩中的是菜粉蝶。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太陽高高升起,籬笆的影子短短的,路上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自在飛翔。

初夏的日子很悠長,燦爛的陽光下籬笆影子越來越短,但此時正是江南農忙時節,鄉民們早出晚歸,所以村間的道路上靜悄悄的,無人經過。只有蝴蝶和蜻蜓在花叢中,草木間嬉戲飛舞,偶爾停留在籬笆上。
這兩句詩轉用了流水對,在進一步描繪蘇州田園風光的同時,以「惟有蜻蜓蛺蝶飛」的悠然之動反襯出鄉間的安詳寧靜。

公元1183年,五十七歲的範成大在五次上書宋孝宗請求致仕以後,終於回到了故鄉平江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他在蘇州城西的石湖定居了下來。詩人離開故鄉的時候,是一個青蔥少年,三十年間歷盡繁華,走遍天涯路,歸來之際卻已是一個白髮蒼蒼,疾病纏身的老人。

家鄉熟悉的風物,寧靜的氛圍,撫慰了範成大疲憊的心靈和病弱的身體,這首《夏日田園雜興》之中所展現的清新秀麗的田園風光是讓人陶醉而嚮往的,而更讓人嚮往的是田園生活所特有的寧靜悠然,還有隱藏在字裡行間之中的對故鄉深深的熱愛。這是一種既複雜又單純的感情,與生俱來,深深地埋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深處。

用心讀一讀這首詩,我們會被這清晰鮮活的畫面所深深打動,不經意間就穿越了千山萬水,無盡歲月,回憶起童年、少年之時故鄉夏日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