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又到年底了,該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們回家的時刻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有情懷的一個民族,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對於家的思念卻是永遠都不會變的,從古至今,無論我們人生在何方,家永遠是心中最溫暖的那片土地。每年到年底時,無論身在何處,總要想方設法回家,只要能夠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一年中所有的不順心與不愉快都顯得不重要了。
所以每逢回家之時,我們的心中總是充滿了激動,如果讓你用一句詩來形容自己,馬上要回家時的那種心情,你會選擇哪句呢?一時之間是不是竟然不知如何選擇,所以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首詩,它能夠很好的表現出很多在外的人們將要回家時的心情。尤其是後兩句話,更是無人不知的名句,詩文雖短,但是卻完美的表現出了人們臨近回家時的那種感覺。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作者的名字叫做宋之問,是唐朝時期的一位詩人,對於歷史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他這個人的人品其實有些問題,嚴格來說是非常的差。他是初唐時期的人士,因為為人很有才華,所以名聲很響,不過人們對於他的評價卻並不高,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是一個趨炎附勢,而且善於玩弄權術之人。
那時正是女皇武則天當政,而他則因為文採非凡而成為宮廷之中的近臣,為了能夠獲得榮華富貴,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他竟然將文人的氣節拋諸於腦後,開始向寵臣張易之獻媚,實在是叫人所不齒。後來武則天退位,他也被貶到了十分偏遠瀧州,習慣了富貴生活的他又怎能忍受那裡生活的艱苦呢,於是在第2年的春天,他偷偷的又逃回了洛陽,而這首詩則是在他快要到達洛陽時寫下的。
如果我們不談他的人品,而只單單看這首詩的話,毫無疑問這確實是一首千古佳作,他的才華也確實是非同一般,這首詩雖然僅僅只有20個字,但是卻感動了無數在外漂泊的遊子。整首詩採用白描的手法,並沒有任何的引經據典,只是用口語的方式描寫出了一個遊子對於故鄉的思念。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中,他就直白的說出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收到家鄉的書信,而從這句詩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對於家鄉的思念以及內心的那種不安。而在之後的一句中,他既寫出了自己與家人斷絕聯絡的時間已經很長了,與此同時又寫出了自己被貶之後的生活是如此艱難。可想而知,他在那裡的生活一定是非常痛苦的,可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對繁華的家鄉倍加思念。
這首詩的後兩句則是一句流傳千古的名句,歷來都被出門在外的遊子所引用,他將遊子那種馬上歸家之時的矛盾心情刻畫的明明白白。日日思家念家想要歸家的遊子,為何走到了家門前卻又不敢走近?這句詩文雖然看似矛盾,但是這樣的心情確實在外的人最好理解的,畢竟歲月無情,誰又知道在自己不在家的這段時間,家中發生了什麼變化呢,這一切對於遊子來說,既想知道又害怕知道。
馬上過年了,都要回家了,大家覺得這首詩能夠很好的描繪出你的心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