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人品最差的詩人,卻在回鄉時寫了首詩,成為無人不知的名句

2021-01-10 每天讀文史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又到年底了,該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們回家的時刻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有情懷的一個民族,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對於家的思念卻是永遠都不會變的,從古至今,無論我們人生在何方,家永遠是心中最溫暖的那片土地。每年到年底時,無論身在何處,總要想方設法回家,只要能夠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一年中所有的不順心與不愉快都顯得不重要了。

所以每逢回家之時,我們的心中總是充滿了激動,如果讓你用一句詩來形容自己,馬上要回家時的那種心情,你會選擇哪句呢?一時之間是不是竟然不知如何選擇,所以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首詩,它能夠很好的表現出很多在外的人們將要回家時的心情。尤其是後兩句話,更是無人不知的名句,詩文雖短,但是卻完美的表現出了人們臨近回家時的那種感覺。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作者的名字叫做宋之問,是唐朝時期的一位詩人,對於歷史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他這個人的人品其實有些問題,嚴格來說是非常的差。他是初唐時期的人士,因為為人很有才華,所以名聲很響,不過人們對於他的評價卻並不高,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是一個趨炎附勢,而且善於玩弄權術之人。

那時正是女皇武則天當政,而他則因為文採非凡而成為宮廷之中的近臣,為了能夠獲得榮華富貴,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他竟然將文人的氣節拋諸於腦後,開始向寵臣張易之獻媚,實在是叫人所不齒。後來武則天退位,他也被貶到了十分偏遠瀧州,習慣了富貴生活的他又怎能忍受那裡生活的艱苦呢,於是在第2年的春天,他偷偷的又逃回了洛陽,而這首詩則是在他快要到達洛陽時寫下的。

如果我們不談他的人品,而只單單看這首詩的話,毫無疑問這確實是一首千古佳作,他的才華也確實是非同一般,這首詩雖然僅僅只有20個字,但是卻感動了無數在外漂泊的遊子。整首詩採用白描的手法,並沒有任何的引經據典,只是用口語的方式描寫出了一個遊子對於故鄉的思念。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中,他就直白的說出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收到家鄉的書信,而從這句詩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對於家鄉的思念以及內心的那種不安。而在之後的一句中,他既寫出了自己與家人斷絕聯絡的時間已經很長了,與此同時又寫出了自己被貶之後的生活是如此艱難。可想而知,他在那裡的生活一定是非常痛苦的,可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對繁華的家鄉倍加思念。

這首詩的後兩句則是一句流傳千古的名句,歷來都被出門在外的遊子所引用,他將遊子那種馬上歸家之時的矛盾心情刻畫的明明白白。日日思家念家想要歸家的遊子,為何走到了家門前卻又不敢走近?這句詩文雖然看似矛盾,但是這樣的心情確實在外的人最好理解的,畢竟歲月無情,誰又知道在自己不在家的這段時間,家中發生了什麼變化呢,這一切對於遊子來說,既想知道又害怕知道。

馬上過年了,都要回家了,大家覺得這首詩能夠很好的描繪出你的心情嗎?

相關焦點

  • 唐朝人品最差的詩人,寫下這首著名的詩,最後兩句讓人心碎
    這一描述用在宋之問的詩同樣適用。他的詩兼宮廷的典雅華麗與山川旅行的清新自然,只不過他行走山川不是自願而已,而是迫不得已。宋之問本來擅長寫和制、應制類型的詩,再加上他喜歡阿諛奉承,他靠著阿諛武則天的男寵「二張」兄弟倆而上位的,因此,在武則天執政的時候,他還是很瀟灑的。
  • 人品與才華不成正比,這些詩人品行有虧,寫的詩卻擲地有聲
    網絡上流行一句話,叫做「始於才華忠於人品」,但這兩者是並不一定成正比的。羅斯福曾說過:「有學問而無品德,如一惡漢;有道德而無學問,如一鄙夫」。餘華也說:「個性最好和才華成正比 不然社會早把你幹掉了」。下面這些詩人就是詩寫得好,做人卻屬實差勁。1-渡漢江唐代: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唐朝人品最差的詩人:依附權臣,卻擅長寫詩,一首小詩引千年共鳴
    另外也有人表示過,這首詩是詩人李頻在被貶謫到瀧州逃回洛陽的途中,經過漢水的時候所創作的詩篇,但是無論這期間詩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詩人一定是遭遇了貶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地欣賞一下這首詩篇吧。《渡漢江》唐代: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這句詩僅僅描寫了一個天氣變化,就成為最有衝擊力的千古名句!
    自古詩言志,古詩詞大多是詩人為抒情託志而作。但在詩詞的情感表達手法上,詩人卻喜好寫景來喻情,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比興等等。因而在古詩詞中,寫景極為常見,大多數詩詞都有寫景的詩句。或寫山水、或寫花鳥、或寫天氣等等。今天咱們就看看那些寫天氣的古詩詞。
  • 一首唐詩入選課本,作者人品卻極差,但這首詩卻是流傳千年的經典
    眾所周知,清華才子高曉松曾以一句「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引爆網絡,因為這句話直接觸動了很多70後、80後的心靈,面對生活的枯燥,仿佛那「詩和遠方」才是理想的生活。可當我們倦了的時候,回過頭,卻發現故鄉才成了去不了的最遠的遠方。
  • 一字成就一首好詩:大詩人寫了首詩給和尚品鑑,和尚卻讓他改個字
    唐末五代十國之時有一著名的詩人名叫王貞白,字有道,號靈溪,乃信州永豐人(也就是今天的上饒市廣豐人)。提及王貞白,興許有人不知,但提及它的詩句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 」,可謂無人不曉,就連三歲小兒也都能朗朗上口。
  • 唐朝冷門詩人冷門詩,短短四句,美得令人嚮往
    司空曙,字文明,唐代詩人,與盧綸、錢起等人同為「大曆十才子」。司空曙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宿》)「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雲陽館與韓紳宿別》)等名句流傳。今天分享的這首詩,雖然冷門,但寫得很美,語句近乎淺白,意境靜謐優美。
  • 他是唐朝著名山水詩人,一首詩境界不輸王維,入選《唐詩三百首》
    聽到第二個線索的時候,就有選手搶答了,他的答案是:王維。 相信很多人在看了這兩個線索都會認為是王維。 但其實在唐朝,還有一位詩人篤信佛教,同時也擅長山水詩,他就是和劉禹錫齊名的中唐詩人柳宗元。 而這道題的正確答案不是王維,而是柳宗元。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選入中學課本
    據全唐詩不完全統計,在整個唐朝時期共產生了兩千多位有名望的詩人,近五萬多首詩歌佳作更是讓其冠絕古今,一直被世人傳頌。 現如今人們張口可頌李白,閉口能背杜甫,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作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其詩多是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的傑作,因而被後世譽為「詩史」。
  • 唐代最「渣」詩人,始亂終棄後求複合,被一詩回絕,罵出千古名句
    大唐最「渣」的詩人,非元稹莫屬。元稹「辜負」過很多女孩子,其中,最無辜的當屬他的初戀,名雙文者,據說就是《鶯鶯傳》的原型。《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是元稹所作的一部傳奇小說。寫的是張生與崔鶯鶯戀愛,後來又將她遺棄的故事。唐貞元年間,書生張生在軍人騷亂中保護了寡母弱女的崔姓表親,由此識得表妹崔鶯鶯。
  • 歷史上著名的3位詩人,詩好人品差,令人大吃一驚
    一說起我國古代鼎鼎有名的大詩人,大文學家,一般人想到的都是比較正面的形象,覺得他們就算不是仙風傲骨那也起碼是正氣凜然的正人君子的形象。但其實大家的想法有一部分是錯的才華和人品並不是一回事,才華橫溢的人不一定人品好。他們雖然從小就開始學習背誦四書五經,學習如何做人,通曉禮儀。
  • 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 寫夕陽很美的詩句有哪些?8首千古佳作,8個千古名句,太美了
    夕陽,一直是詩人們吟詠不衰的話題。關於夕陽,我這裡有8首美出天際的千古名詩,包括3首唐詩、2首宋詞、2首元曲和1首清詞,相信讀完這些,今晚你再看落日時,會覺得夕陽格外美好。殘陽鋪水,落日餘暉,整條大江好像是燃燒了起來,水邊落日的美景,在白居易的這首詩中,被描寫地淋漓盡致,生活在水邊的朋友們,相信會有更切身的體會。另外,說個題外話,除了首二句寫江邊落日的句子,後兩句寫夜晚的句子,也非常著名,可以說整首詩都是千古名句。3.《登樂遊原》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李白很獨特的一首詩,他一個人坐在山中自問自答,寫得很是有趣!
    李白是公認的「詩仙」,他一生寫過很多的優美的詩作,大部分的詩作,也都流傳了下來,雖然他的很多詩作裡的一些名句,都被後世的文人修改過,但是總體上來說,也都還保留了原來的意義,並沒有失去文學性。而且他的大部分的詩作,不僅收錄在了《全唐詩》、《唐詩三百首》,另外他的一部分最為經典的詩作,還收錄在了課本裡。這也就是為什麼,唐朝有那麼多的詩人,唯獨李白的名氣是最大。據說李白在當時名氣就很大,不像杜甫等人,只是到了後來人們認識到了他的重要性,從而才使得他的名氣,直逼李白。
  • 一首詩,寫了九個會飲酒的唐朝詩人,其中定然有你所知道的
    初衣解詩:這首詩寫了九個喜歡喝酒的詩人,有人說,這裡面怎麼有我們都不知道的,沒看過詩的人呢?比如說,崔宗之就沒有見過他的詩,又比如說,明明裡面寫的是八仙歌,你哪裡來的九個?唐朝詩風瀰漫,上至天子,下至野民,但凡識得兩個字的,莫不將詩歌放在嘴邊。
  • 這首田園詩,寫盡了鄉村寧靜美麗,完美解釋了城裡人為什麼想回鄉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這首田園詩的作者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範成大,選自他的大型組詩《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創作於公元1186年。其中《夏日田園雜興》一共12首,這是第一首。這兩句詩是標準的對偶句式,手法圓潤,色彩明麗,讓人心曠神怡。「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籬落,就是籬笆,這裡兼指籬笆的影子。蛺蝶,是中大型的蝴蝶的統稱,本詩中的是菜粉蝶。
  • 唐代一著名詩人少時寫下兩首詩,其中一句成為惜時名言,人盡皆知
    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追本溯源,如此至理名言佳句,又是出自何人之手呢?且聽筆者悔昔繼續道來:該句出自唐末五代十國的著名詩人王貞白之手。求學期間,王貞白深知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和有效地利用時間,某日有感而發寫下《白鹿洞》兩首詩。其中一首寫道:「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雖然後來元代有一位名叫同恕(1254一1331)教育家在其《送陳嘉會》詩中也寫道:「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代詩人於鵠十首詩,《巴女謠》和《江南曲》流傳最廣,堪稱精品
    中唐詩人於鵠,這個名字想必喜歡讀詩的朋友也非常陌生吧。歷史上對他的信息記載並不多,生平也不詳。名氣雖小,但詩清新生動,秀麗誘人,相信你讀完一定會喜歡上於鵠的詩。據記載,於鵠是唐代宗李豫年間的詩人,現存詩歌不到百首,據說在他三十歲的時候還默默無聞,後來過起隱居的生活,遠離世事,每日悠哉悠哉,過得非常安逸。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於鵠的詩還是有一定的魅力。他的詩清雅自然,精於刻畫,形神具備,題材多樣,獨具匠心,意欲深刻。在寫作手法上,於鵠精於描摹,善狀風景,平白如畫,也是難得的佳品。
  • 寫古代「留守」女人的3首詩,第1首憂傷第2首巧妙,第3首最為殘忍
    這個群體就是詩人。女人們花一般的容顏,或燦爛或悽美的人生故事,始終能在詩人們的心海中激起一圈圈經久不散的漣漪。他們帶著極大的好奇與欣賞、悲憫等種種複雜心態,把女子們的一顰一笑寫進詩中,使得以女子為題材的詩歌成為古代詩歌中的一個主流部分。
  • 「滿船清夢壓星河」:詩人醉酒後,寫出一首如夢似幻的詩
    詩人們在飲酒之後,往往想像力迸發,寫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名句。比如李白獨自飲酒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蘇軾醉酒後發出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感慨,連女詞人李清照也嗜酒如命,她存世的詞作中,超過一半都與飲酒相關。元代詩人唐溫如是一個很陌生的名字,但是他的這首醉酒詩,虛實結合,給人夢幻般的感受,足以讓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