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稅貨幣金融支持將保持連續性——幫扶小微企業「不撒手」
在此情況下,進一步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迫在眉睫。2020年12月初,廣東省招標發行100億元專項債券用於支持4家地方銀行補充資本金,標誌著首單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正式落地。隨後,浙江、山西、廣西等地支持地方銀行發展轉型債券也陸續出爐。「這不僅拓寬了地方政府專項債使用範圍,更有利於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金融風險,助力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
東莞出臺「金融80條」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集齊港澳臺金融力量 構建多元化現代化金融體系在「東莞金融80條」的第二部分提出通過擴大銀行、證券和保險業開放、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質增效發展、持續拓寬重點領域的直接融資渠道、進一步加大「險資入莞」工作力度等17條行動措施來深化莞港澳金融合作,構建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推進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激發轄內銀行業、保險業服務灣區能動性。
-
進出口銀行:發揮金融服務優勢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專門支持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投資發展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金融機構,進出口銀行在支持外經貿發展和跨境投資,「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科技、文化以及中小企業「走出去」和開放型經濟建設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
安徽:暢通金融「血脈」 「貸」來企業新動能
去年,累計投放各類供應鏈融資160億元,支持上下遊民營企業500餘戶。」 記者走訪中發現,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業規模小,固定資產比例偏低,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用信息掌握不充分,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機構的放貸意願。而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使得供應鏈內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具有與鏈上大型企業同程度的信用水平,形成融資的規模優勢,增強了中小微企業信貸融資的可得性。
-
金融助力活水來
釋放政策紅利 小微企業得實惠近年來,吉林市著力落實國家和吉林省促進民營和小微企業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先後出臺了《吉林市加快推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吉林市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和《吉林市關於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的實施方案》等,提升民營和小微企業競爭力,促進地方經濟增容擴展。
-
華夏十八載 築夢再起程——華夏銀行西安分行成立十八周年創新發展...
一路走來,分行主動融入當地經濟建設,灌溉「金融活水」,彰顯潤澤古都之深情、心繫小微之豪情、關注民生之大愛,成就一幅與西安城市發展同頻共振的「華夏畫卷」。傾情惠企 當好「中小企業服務商」作為「中小企業服務商」的華夏銀行,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不動搖,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2020年,受疫情和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實體經濟遭遇較大衝擊。
-
東莞舉辦金融政策宣講會
市委、市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以戰時體制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以戰時思維、戰時舉措抓好經濟發展,有效遏制了疫情衝擊不斷擴大的態勢。
-
金融活水滴灌潤隴原 貧困群眾致富添「羽翼」——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金融活水滴灌潤隴原 貧困群眾致富添「羽翼」——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甘肅省分行實施金融扶貧的探索與實踐貸款支持的臨夏縣2020年北塬移民區人居環境整體提升工程項目。貸款支持的甘肅農業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臨洮校區。貸款支持的會寧縣水庫及管線加固項目。貸款支持的甘肅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
決勝「最後一公裡」 中行詳解2019年普惠金融攻略
今年1月4日,李克強總理接連考察了中行、工行和建行普惠金融部,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採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此前,《金融時報》記者從剛剛結束的中國銀行2019年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和普惠金融發展,助力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成為中行今年的工作重心之一。
-
金融「活水」服務長三角一體化 成為支持實體經濟最好樣本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導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不斷推進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資本加速支持長三角三省一市。9月7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方面了解到,今年以來,國開行發揮開發性金融引領帶動作用,積極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為國內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的又一家大型金融機構。
-
徐諾金:普惠金融的蘭考探索及創新
如何發揮好金融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建立金融普及大眾、惠及民生的長效落地機制,成為當代金融人必須深入思索解決的重要問題。基於以上背景,在國務院及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2016年12月,蘭考縣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
-
中國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報6,898億;中國10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6663億元,同比多增1193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175億元,同比多減165億元;委託貸款減少174億元,同比少減493億元;信託貸款減少875億元,同比多減251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089億元,同比多減36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2522億元,同比多490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4931億元,同比多3060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
-
八堡村有了金融「魔法棒」
另一方面,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村一二三產業加速的需求,為培育新型農業產業,發展林下經濟、觀光農業、鄉村旅遊等多元化經濟模式,壯大集體經濟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助力鄉村經濟「變」強。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中旬,泗陽縣銀行機構共計向八堡村發放各類貸款70餘筆,貸款餘額達2185.5萬元,在保障八堡村及其農戶基礎金融需求的同時,為鄉鎮企業及集體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生機。
-
資溪「兩山銀行」打通金融通道助力綠色發展
本報資溪訊 (記者湯民) 11月30日,全省「兩山」轉化金融服務工作現場會在資溪召開,會議通過實地考察、經驗交流、理論探討,對資溪創建「兩山銀行」,打通「兩山」金融通道,實現綠色發展的成功探索給予肯定。
-
江蘇農行「組合拳」引金融活水潤「三農」
江蘇農行深入貫徹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決策部署,不斷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模式路徑,不斷提升金融扶貧和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截至10月末,該行涉農貸款餘額4751億元,比年初新增545億元,農戶貸款餘額350.6億元,比年初增加144.2億元。
-
元至5月荊州存貸款增長穩步恢復 存款餘額3631億元 - 荊州廣電新媒體
截至5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015億元,比年初增加112億元,增幅12.59%。存款餘額3631億元,比年初增加226億元。2020年金融「早春行」活動已履約254.24億元,履約率達66.91%。小微企業貸款增加。5月末,全市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888.15億元,比上月增加10.81億元,同比增長10.04%,小微企業貸款客戶7.15萬戶,同比增加0.87萬戶。
-
2020年中國金融十件大事
金融業精準施策服務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國金融市場中各主體頻出重磅舉措,全力支持抗擊疫情和企業復工復產。人民銀行1月31日專門安排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
-
金融助力小電商服務造就大平臺 新泰農商銀行支持電商發展
他口中的「綜合授信」是新泰農商銀行針對轄內小微電商推出的貸款授信綜合參考,根據綜合授信和網上訂單量隨貸隨用,靈活方便。近幾年,鄉村振興產業多元化發展,小微電商蓬勃發展,催生了農副產品「毛刷、食品、林果、兔毛、電商」五大產業遍地開花,截至7月末,累計授信農副產品電商產業類客戶365戶,授信金額18060萬元,極大促進了當地農產品電商特色產業的新業態化發展。
-
打好金融扶貧「組合拳」 精準發力助脫貧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通城縣支行副行長丁俊仕介紹:「為使項目儘快落地,全行業務骨幹,在近一個月時間內,高效完成該地貧困村提升工程扶貧過程中長期貸款項目的受理、調查、報審工作。最終,農發行成功獲批農發行全省首筆鄉村振興扶貧過橋貸款2.8億元。」
-
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支持牛活體抵押貸款 盤活牲畜資產價值
其中一條,就是金融服務要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牛活體抵押貸款能在科右中旗落地生根,與這裡大力發展牛產業有重要關係。」王維民說,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的天職,金融服務與當地產業發展相結合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運用牛活體抵押貸款服務農牧民,既可以助力牛產業發展,又能提高農牧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受到政府部門、農牧民等多方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