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立秋,也就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當然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可能會在意這些節氣了,因為現在有日曆和天氣預報,其實在以前的這節氣所代表的不單單指是季節或者節氣的變化那麼簡單,它還代表著萬物的的一種演變,比如說秋收的時候,一般這個時候都會比較悶熱,小到吃什麼大到農民什麼時間收糧食,就好比一個指針一般。
進入立秋後,很多人都說立秋涼颼颼,其實不然,立秋並不是就代表著夏天結束,實際這個時候天氣會更加悶熱,在我們民間有著「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的說法,另外在我們農村老輩人常說「秋老虎秋老虎」,它的意思就是說秋天最熱的一段時間,可是這秋老虎還被分成公老虎和母老虎,兩者在秋天出現將會感受到不同的意境,如果說秋老虎是公老虎,那麼立秋之後天氣就會讓人感覺到一絲的涼爽,但如果立秋之後是母老虎,那麼今後的一段時間將會十分的酷暑難耐。
那麼問題來了,在農村的民間是怎麼從立秋上來判斷立秋過後是公老虎還是母老虎的呢?
首先這一天都是以24小時為準,從立秋當天的中午一直到半夜的時候,在這十二個時辰裡就是立秋的開端,這一般被稱之秋公老虎,而如果是從下午到晚上的十二點半之後立秋的,那麼就是秋母老虎,可能很多人沒有接觸過節氣這方面問題,聽著有著迷糊,就是說2020年8月7日09:06:03,根據立秋時間來看,是在上12小時內,秋老虎是公老虎,那麼今年天氣不會像往年那樣悶熱,總的老說今年可能是公老虎,那麼立秋之後應該不會太炎熱。
立秋對於很多農民來說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因為這地裡的玉米需要追肥,如果幹旱還需澆地,其實在我們農村的民間這關於立秋的習俗有很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1、秋忙會
秋忙會是一個節日,一般都是在這個時候的8月份舉行,這個會是用來迎接經營貿易的一個大會,就是好比以前的廟會,但是要比廟會要大,也有說是商會之間和商家之間的一種商貿大會,說白了就是趕大集,主要就是售賣一些農業生產的一個農具、牲口、日用品、布匹、雜貨等等,並且還有一些娛樂性的一些雜耍等等,至今這樣的秋忙會在陝西、甘肅、河北等等少部分地區還有的,不過現在農村平時趕大集的少了,這樣的秋忙會或許也慢慢消失了。
2、貼秋膘
在我們農村有這樣一個俗語「立秋到,貼秋膘」,意思就是說這不立秋了嗎,就要吃點好的,其實是咋回事呢?在立秋的時候並不是說涼快了,而是越來越炎熱了,那麼這個時候很多人吃不下飯,慢慢就是免疫力也就下來了,並且也會很快瘦下來,可是夏秋的時候不注意身體,那麼身體如果比較差到了冬天沒糧食的時候就可能很難過冬,貼秋膘就是說在立秋的時候要特別進行食補,這裡也不是多吃肥肉,而是要注重健康和營養。
3、立秋祈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我國的文化歷史,其實在很多節氣中不少地方都會舉辦一些有關祈福的活動,像夏至、穀雨的時候求雨等,而在立秋這天也是有祈福活動的,在江蘇每到立秋的時候武進當地的民眾就會氣球上蒼保佑風調雨順,可能很多人會說這不是迷信活動嗎,那麼吃粽子呢?祭祀屈原呢?其實這就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祈願。
看完這些,相信大家對於今年立秋有更多的認識,當然像以前的這些農村民間的事情也不會被記錄在課本中,更沒有哪個孩子會去專門了解這些,但是立秋的一些俗語或者習俗都是歷經千年的傳承,這是老輩人傳下來的一種文化,值得我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