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牛腱子肉,注意區分前腱和後腱,口感差別大,教你1招,別被騙

2021-01-12 小茉莉美食記

冬天到了,各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要吃些肉,最近豬肉的價格又開始上漲了,這邊已經將近30塊錢一斤,這時候不如再加點買上一些牛肉吃。相比之下,牛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質更為優質,是冬季進補的不錯選擇。

買牛肉時,攤主一般會問你打算怎麼吃,常見牛肉可以分為牛腩,牛排,牛柳,牛腱子等。平時我們在看武俠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經典臺詞,「小二,燙一壺酒,再來二斤醬牛肉」,是不是很熟悉?通常情況下,這盤醬牛肉就是用牛腱子肉來製作的。

今天我們要說的牛腱子肉是很常見的一類牛肉,價格不算貴,而且口感和味道都很不錯。牛腱肉指的是牛的左前腿,左後腿,右前腿和右後腿,四條腿大腿部分的肉。牛平時活動都是靠著四條腿,所以牛腱肉通常是由一條一條的肌肉纖維構成,並且在肌肉中會夾雜著一些肉筋,脂肪很少,所以牛腱肉口感筋道有嚼勁。

牛腱肉好吃,但是在購買的時候需要仔細挑選。而且雖然都是牛腱肉,前腱和後腱的肉質,在口感上差別也不小,也並不是每塊腱子肉都適合做醬牛肉的。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聊一聊這前腱子肉和後腱子肉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部位不同】

這一點區別比較簡單,前邊我們說了,牛腱肉是牛的四條大腿上的肉,而前腱子就是牛的左前腿和右前腿,兩條前腿上的肉。而牛後腱就是牛的左後腿和右後腿上的肌肉分割出來的肉。

【肉質不同】

肉質的形成主要與牛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在運動的過程中,牛的兩條前腿承受的壓力比較小,運動量也就比較小,所以牛前腱上的脂肪和筋膜會相對更多一些,也就使得前腱的肉質更為蓬鬆,肥瘦相間更為明顯,吃起來口感更加鮮嫩一些。

而牛的兩條後腿承受了身體的大部分重量,是主要是負重對象,運動量要比前腿大很多。因此這就使得牛後腱上的肌肉更加緊緻,脂肪和筋膜相對來說比較少。而牛後腱的肉質也就更為緊實,以瘦肉為主,吃起來口感筋道有嚼頭。

【吃法不同】

前腱和後腱的不同肉質也就造就了二者在烹調手法上的區別。

牛前腱子上的肉質鬆軟,筋膜較多,牛肉味濃鬱,所以比較適合燉著吃,或是滷著吃醬著吃。用前牛腱滷出的牛肉片上有清晰可見透明花紋,這就是肉筋,口感彈牙有嚼勁,非常適合作為下酒菜,難怪古人就喜歡。

牛後腱上的肉質緊緻,肉筋和脂肪少,瘦肉多,所以牛後腱適合炒著吃,或者是入餡包餃子,或者是煎牛排,另外一般做牛肉丸通常用的也是牛後腱。

前腱和後腱如何區分

說完前腱肉和後腱肉的區別以後,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在購買的時候如何區分了。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記住以下特徵來挑選,前腱子肉筋膜更多,肥肉更多,肥瘦相間清晰可見;而後腱子肉筋膜少,以瘦肉居多,肉質緊緻。

前腱好還是後腱好?

其實看完今天的分享以後,前腱和後腱沒有必要去判斷一個誰好誰壞,這也不是本文的目的。因為不同的部位,其口感和味道是不同的,對應的烹調手法自然也不一樣。前腱肉筋膜和脂肪相對較多一些,這些是牛肉味的主要來源,因此喜歡口感更嫩,牛肉味更重的,不妨選擇前腱子肉。後腱肉筋膜較多,肉質緊緻有嚼勁,因此喜歡口感偏老一些的,可以選擇後腱子肉,在製作的時候最好先進行醃製處理,成品效果更好。

我是小茉莉,今天跟大家分享了牛前腱子肉和後腱子肉的區別,二者口感差別大,今後在購買的時候,不妨根據自己的吃法,進行選擇。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讚,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才知道,牛腱子也分「前」和「後」,多數人不懂,看完後別再買錯
    導語:才知道,牛腱子也分「前」和「後」,多數人不懂,看完後別再買錯牛腱子,就是牛蹄子上面部位的牛肉,經過切割之後就成了牛腱子肉,現在市面上有帶骨的牛腱子肉和去骨的牛腱子肉。說到牛腱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像我們平時吃的滷牛肉,基本上都是牛腱子肉做的。因為這個部位的肉既有肉又有筋,拿來滷牛肉口感比較好,吃起來緊實有嚼勁。所以說牛腱子也是我們做燉牛肉和滷牛肉時候的首選部位。
  • 買牛肉時,記得喊出「這三字」,老闆一聽是行家,準給你拿好牛肉
    在生活中,很多朋友平時可能買豬肉比較多,對於豬肉的挑選也有一些經驗,但對於選購牛肉則比較陌生了。雖然牛肉的營養價值高,口感和味道也比較好,但牛肉身上不同的部位有著適合它的不同做法,比如說炒肉片、燉肉塊、滷肉,所用到的部位都不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牛肉部位的不同做法和這些部位的專業術語,買牛肉時說出這幾個術語,老闆一聽是內行,準給你拿好牛肉。
  • 牛各部位吃法大不同,你吃對了嗎?
    多數人對牛肉的了解是很粗糙的,也許只要是塊牛肉就拿來炒、煮、煎等,卻不知道牛身上各個不同部位的肉,口感和做法也大不相同。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肉質細膩,口感嫩軟,汁水豐富香味濃鬱,西冷牛排便是用這塊肉來做的。亦適合炒、烤、拌。牛臀肉牛臀肉取自後腿近臀部的肉,屬於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脂肪含量少,肉質堅實,口感略澀,屬於瘦肉。這個部位可用來爆炒或燒烤,又因肌肉纖維較粗大,適合作餡料,西餐作為漢堡餡料。
  • 買羊肉,山羊肉為啥比綿羊肉貴?老廚師:口感味道和做法差別大
    羊肉有綿羊肉和山羊肉之分,二者雖然都是羊肉,但是從價格到口感以及做法都差別不小,如果購買的時候不注意區分,很可能因為用錯了烹調方式而毀了一鍋羊肉,那就太浪費了。  我的一位表哥從事廚師這個行業有十多年了,在後廚他也經常跟羊肉打交道,前幾天聚會的時候正好趕上吃羊肉,在餐桌上他一通講,我們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原來綿羊肉和山羊肉有這麼多區別。下邊就來分享給大家,今後在買羊肉的時候不妨注意下,別再買錯了~
  • 終極吃牛指南,教你完美處理各部位的牛肉
    按照國標,牛胴體主要包括辣椒條、上腦、眼肉、外脊、裡脊、胸肉、腹肉、臀肉、大黃瓜條、小黃瓜條、牛霖、米龍、腱子肉(不包括牛頭、蹄子、尾巴、內臟以及生殖器官,我們擇日再講這些零碎)。燻胸肉 圖 kingsford.com腹肉前半段部分的肥肉和瘦肉層層排列,即是「五花肉」;後半段為牛腩(牛腩是牛腹及靠近牛肋處,帶有筋、肉、油花的鬆軟肉塊的統稱。
  • 買豬肉時,到底選前腿肉還是後腿肉?老師傅教你一招,別再買錯了
    甚至豬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但很多人購買豬肉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區分,具體的內部超市豬肉價格也不同,肩膀,後腿,供應,等等各種各樣的,和買食物的味道也有很大的差異,它應該如何區分豬肉嗎?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豬肉才好吃呢?
  • 做牛排最好用牛柳 專業人士講解牛各部位的烹飪方式
    西冷就是牛脊柱外面包裹的一塊肉,也叫牛外脊或沙朗,餐廳裡的西冷牛排或沙朗牛排就是用的這塊肉。西冷牛排都帶筋、有脂肪,煎、烤起來味道更香,肉質細嫩,口感也好。要注意做西冷牛排的時候要放在保鮮袋裡捶打斷筋,這樣煎的時候不會回縮。  做牛排還能選眼肉。
  • 該買哪種最好?吃貨:根據自己的口感喜好來選
    到了西餐廳,翻開餐單,什麼西冷牛排、菲力牛排、肋眼牛排、紐約客牛排、T骨牛排、牛小排等等,讓你選擇,你是不是有點蒙圈?或者,當你想自己在家煎牛排,去到超市牛排專櫃前,看到那各種不同名字的牛排,該選哪一種牛排呢。其實不同名字的牛排,即代表不同部位的牛排,當然不是越貴的就一定越適合你,而應根據自己的口感喜好來選擇適合牛排。我們首先弄清楚牛排的種類,就知道該選哪種牛排了。
  • 牛肉別再用清水洗,教你一招,髒東西血水自己出來!
    它本身是不會使你「上火」的,引起上火的原因在於烹調的方法和配料,比如八角、花椒、胡椒等。要想避免吃牛肉上火,大家可以選擇「冷熱搭配」的方法。烹飪牛肉的時候加入一些涼性蔬菜一起燉。比如胡蘿蔔、土豆、蘑菇、白菜等等。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牛肉是我們第二大肉類食品,僅次於豬肉,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 買羊肉,要分清肋排肉、前後腿肉、羊脖肉,口感差別大,別買錯了
    羊身上的不同部位的肉質是有區別的,烹飪後的口感也都大有差別。如肋排肉適合紅燒,接近羊頭的「上腦肉」適合涮火鍋,烤羊肉串用羊腿肉比較嫩,但很多人並不擅長挑選羊肉,往往是肉販割哪塊買哪塊,買回家後自己都不知道哪個部位的肉。今天來分享羊肉攤位上最常見的3種肉:肋排肉、腿肉和羊脖肉適合的烹飪方法,做菜時別買錯了。
  • 教你區分豬前腳和後腳的方法,根據烹飪方法來選擇,千萬別買錯
    教你區分豬前腳和後腳的方法,根據烹飪方法來選擇,千萬別買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肉類都成了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作為一個中國人,最愛吃的肉類應該還是豬肉,不過今年的豬肉不同往年,由於受到豬瘟的影響,豬肉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 買豬肉,紅章藍章有啥區別?顏色不同,口感差別大,別再買錯了
    買豬肉,紅章藍章有啥區別?顏色不同,口感差別大,別再買錯了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買豬肉,紅章藍章有啥區別?顏色不同,口感差別大,別再買錯了!』馬上就要進入臘月了,無論是要醃製臘肉還是留著過年吃,都是時候買一些豬肉了。
  • 廣式燒鴨和燒鵝如何區分?老師傅教你3個小技巧,不用再被騙!
    在那麼多的燒臘中,燒鴨和燒鵝可以說是人氣最旺的之一,但是你知道他們兩者的區別嗎? 燒鴨和燒鵝在外形上十分相似,特別是去掉頭頸之後更是如此,乍一看很難分出區別,可是兩者的價格相差得不是一點半點,所以就有部分黑心商家會以低價的燒鴨來冒充高價的燒鵝。 今天大叔就在這裡分享一下如何區分燒鵝和燒鴨,教你幾個實用小技巧,讓你不用再怕被騙。
  • 買羊肉時,選肋排肉還是羊脖子肉?口感差別大,學會之後別買錯了
    而我們經常會給家人買羊肉吃,平時給家人可以用羊肉做紅燜羊排、自己在家烤羊肉吃、也可以用羊肉包餃子以及 燉羊肉 吃等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之前也說了羊肉的前後腿肉應該如何選擇,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羊脖子部分的羊肉以及在羊脖子後面的羊背部以下的部分如何選擇。
  • 買回家的生肉,別放在水龍頭下衝洗!
    買豬肉時,挑這幾個地方買就對了,肉質和口感好,一看你就是行家! 買豬肉挑這4個部位 一、五花肉 五花肉,又稱三層肉,位於豬腹部和肋骨之間,這塊肉肥瘦相見,而且分布均勻,雖然上面帶有肥肉,但是吃起來不油膩。
  • 香芋和芋頭的差別大,做法也不一樣,教你幾招區分方法和烹飪方法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分得清香芋和芋頭,兩者看似一樣,其實它們有著很大的差別。由於不是同一種品種,導致它們的口感略有差別,做法也不一樣。然而,很多人都分不清香芋和芋頭的區別,每次去菜市場都是亂買,買回家也是亂做,完全不會根據它們不同的特性而修改烹飪方法,這實在是有點可惜。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香芋和芋頭的區分方法,並且提供正確的烹飪方法,讓大家更加了解它們。【區分方法】芋頭的口感比較細軟,吃起來更香糯,比較容易消化。
  • 買木耳,選擇「春耳」還是「秋耳」,僅一字之差?口感差別卻挺大
    買木耳,選擇「春耳」還是「秋耳」,僅一字之差?口感差別卻挺大 木耳是我們經常會見到的一種菌類,吃起來口感滑嫩、滋味鮮美,而且營養豐富特別豐富,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美味,一直被大家稱為素食中的肉類,具有「素食之王」的美稱。
  • 買豬肉別只看價格,「3招」分辨冷鮮肉、熱鮮肉、冷凍肉,差別大
    但買豬肉的時候會發現,豬肉的價格並不統一,甚至相差甚遠。其實這是因為目前市場上所供應的豬肉類型不同,有冷鮮肉、熱鮮肉和冷凍肉,銷售成本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冷凍肉的價格要比冷、熱鮮豬肉便宜很多,適合的烹飪方法也不同,在購買豬肉時,要仔細辨別是冷鮮肉、熱鮮肉還是冷凍肉,分享給大家分辨這些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