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奶追到心碎!這份最全追奶指南值得你看看(附科學下奶食譜)

2020-12-04 媽媽網孕育

大家好,這裡是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的第069篇原創育兒知識文章,用娘心調查孕育知識真相,我們會一直努力,一定要持續關注我們哦!

追奶是一個90%的母乳媽媽都會碰到的問題。追奶,顧名思義就是奶少,要把奶量追上去。媽媽通常在這幾種情況下需要追奶:

1.本來就奶少

產後奶就一直不多,要混合餵養,本以為月子裡奶少是正常,出了月子奶量也不見增加,就開始要追奶了。

2.本身奶夠,後來不足了

本身奶夠,後來不足的媽媽可能是因為一些內在、外在因素影響了泌乳量,導致奶水不足,比如說:

隨著寶寶長大,需求量變大;

媽媽因為疾病打亂餵奶節奏,導致奶量下降,如發燒、乳腺炎期間不方便哺乳;

媽媽因為不小心吃了回奶的食物,導致奶量下降;

媽媽因為心情不好影響泌乳,導致奶量下降;

媽媽因為重返職場,餵奶、擠奶次數減少導致奶量下降。

本來就奶少的媽媽,需要反省一下是否是自己的餵養方式、餵養姿勢和寶寶的銜乳姿勢不正確,因為理論上來說,因自身乳房條件不足而導致奶少的媽媽是很少見的,絕大多數媽媽都可以成為"奶牛"。

媽媽可以自檢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及早開奶,是否過早讓寶寶接觸了奶瓶,是否勤喂,每次餵奶的時長是否足夠,餵完奶後有沒有排空乳房,等等。

哺乳的時候,不管是搖籃式、側臥式還是橄欖球式,始終是要讓寶寶的身體貼近你的。

此外,還要幫助寶寶正確銜乳,才能有效地將乳房中的乳汁擠壓出來。有些媽媽哺乳時感覺乳頭很痛,這是不正確的銜乳方式造成的。寶寶不應該只咬住乳頭,而是要長大嘴巴含住乳暈,通過上下頜的張合運動來擠壓出乳竇中的乳汁。

(更多提升奶量的辦法可以下載"媽媽網孕育app"查看《開奶寶典》哦)

本來奶夠,後來不足的媽媽說明已經是具有一定母乳經驗,曾經成功母乳過的。在決定追奶之前,有個問題媽媽得先弄清楚——你的母乳是否真的不夠了?

怎麼判斷母乳是否足夠?

看尿量

吃飽了的寶寶,每天會尿溼4-6片紙尿褲,或者6-8片尿布。並且尿的顏色是清的,或顏色很淺。如果尿的顏色很深,就說明寶寶攝入的母乳不夠。

看便便

從尿量可以看出寶寶是否吃到了足夠的母乳,便便則是告訴你寶寶是否吃到了足夠的後乳。

吃飽了的寶寶,出生一周內綠色的胎便應該排淨。前兩個月,寶寶每天會大便2-3次,如果大便呈黃色,就說明寶寶得到了足夠的高熱量後乳。隨著寶寶長大,腸道功能發育完善,大便次數一般來說會減少到每天1次。

如果發現寶寶一天拉6、7次,或者3、4天都不拉,媽媽也不用太著急,母乳寶寶有輕微腹瀉或者攢肚的現象都是正常的。

看體重

如果媽媽母乳充足,寶寶第一個月內體重應該平均每周增加115-200克,頭6個月內每月平均增加450-900克。

看乳房

餵奶時,寶寶的吸吮會刺激出媽媽的奶陣。如果媽媽對奶陣沒有感覺,可以觀察寶寶,寶寶每吸吮一兩下就吞咽一次的話,說明他是有吃到奶的。

此外,媽媽餵奶後比餵奶前乳房要軟些。不過餵奶前後乳房柔軟程度的差別也會隨著寶寶長大逐漸減小。

如果通過上面4個測試方法,發現自己母乳確實是不足,就要正式開啟追奶模式啦!

追奶的正確姿勢,你get了嗎?

增加餵奶次數

寶寶出生後2個月內,一般一天要餵8-12次奶,甚至更多;寶寶3-6個月時,哺乳頻率為3-4小時1次;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吃奶次數減為每天2-3次,媽媽奶量相應減少也是正常的。

延長餵奶時間

兩邊乳房交替哺乳,一邊乳房哺乳15分鐘,兩邊合計30分鐘。如果換邊太快,寶寶可能只吃到前乳,脂肪量和熱量攝入會不夠。

加倍餵奶

寶寶吃飽後,可以豎抱10-15分鐘,幫他拍出奶嗝,這樣寶寶的肚子又有空間了,可以再來一輪餵奶。

排空乳房

每次餵完寶寶,媽媽還要手動排空乳房。因為泌乳量是根據需求自動調節的,乳汁排出越多,分泌就越多。

夜間餵奶

夜間是催乳素分泌的旺盛時期,想要提升奶量,媽媽是偷不得懶的,一定要給寶寶餵一次夜奶。如果寶寶半夜沒醒的話,媽媽也要用吸奶器把奶吸出來。

減少奶粉添加

想要寶寶多吃母乳,就要減少配方奶的量。不過減少奶粉添加要循序漸進,一步步來,切不可生硬砍掉寶寶的口糧,害他吃不飽,營養不良。

多睡+好心情

疲勞會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所以家人應該多分擔家務,使媽媽得到充分的休息,睡得多睡得好,奶量才會提升。另外,媽媽也要保持舒緩、放鬆的心情,好心情也是可以促進乳汁分泌的。

信心很重要

沒事多想像一下寶寶的可愛模樣,想像自己奶如泉湧的樣子,不要小看意念的作用,母乳路上信心真的很重要!

(更多提升奶量的辦法可以下載"媽媽網孕育app"查看《開奶寶典》哦)

追奶的5大誤區,千萬別踩!

看到自己奶少,寶寶吃不飽,婆婆嫌棄,離純母乳的目標越來越遠,媽媽不免心急焦慮,一不小心就會踩中這些追奶誤區。

1. 不漲奶就是沒奶?

漲不漲奶和媽媽的體質有關,有的媽媽前期乳汁分泌旺盛,所以經常漲奶,而有的媽媽產後直接就達到了乳汁「供需平衡」的狀態,沒體驗過漲奶的感覺,但一樣可以餵飽寶寶。

2. 寶寶睡不好,經常哭就是沒吃飽?

寶寶睡不安穩,經常醒,吃完奶沒多久又哭,是不是沒吃飽呢?不是的,除了飢餓,寶寶還會因為很多原因哭,如對睡眠環境不滿、太熱太冷、拉臭臭了、尿床了、無聊求關注等等,媽媽應該注意觀察寶寶,判斷他的需求,而不是一哭就塞乳頭。

3. 勤餵就是要掛喂?

勤餵仍是要基於按需餵養的原則,寶寶想吃就喂,如果寶寶不餓也要硬喂,一天24小時,掛在身上餵18小時,會把媽媽和寶寶都搞得疲憊又心累。

4. 怕寶寶吃不飽,不敢減少奶粉量?

有的媽媽對自己的奶量沒信心,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奶粉量不敢減少甚至還增加。請問,寶寶吃配方奶都吃飽了,還有什麼興趣吃母乳?而且,奶瓶餵養很容易造成寶寶乳頭混淆,一旦形成乳頭混淆,要寶寶多吸乳房就更難了。

5. 為了追奶什麼方法都試?

媽媽追奶的時候很瘋狂,可能會到母乳論壇裡扒各種方法,什麼吸奶器、催乳師、奇奇怪怪的下奶湯都往自己身上試一遍,結果可能乳頭被吸奶器吸破,下奶湯往自己身上貼了一層又一層膘,追奶追到心碎,奶量還是提不上來,很受打擊。所以,追奶一定要科學地追。

最後,在追奶的過程中,下奶的食物是必不可少的,回奶的食物也是萬萬不可碰的。下面這張下奶食譜和回奶食物表,媽媽可以保存下來,科學飲食助媽媽追奶成功!

(更多提升奶量的辦法可以下載「媽媽網孕育app」查看《開奶寶典》哦)

以上內容來源於媽媽網,如一切抄襲和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強勢追奶成功,追到母乳500ml
    母乳餵養近31個月的奶牛媽媽,跟大家分享我的追奶經驗。 大寶時,沒有經驗,前三個月都是在追奶中度過。二寶就順利多了,奶水也很多。 大寶出生時,我是屬於母乳少的寶媽。從大寶出生到斷奶,我漲奶的次數屈指可數,兩邊屬於軟趴趴那種。經歷過奶水不足,之後追奶成功。
  • 寶寶的吸吮,是最好的追奶方式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追奶的經驗。[愛心]女兒出生大概四天之後,辦了出院手續,回到我才下奶,因為覺得在醫院有點不好意思,後來才了解到孩子出生半小時內應該先拿給媽媽親喂,即使沒有奶讓寶寶多吸允可以刺激乳汁分泌。應該每天讓寶寶吸允,只要孩子醒著,就讓她吸允。[愛心]出院回家後奶比較少,每次女兒吃奶都要吃半個多小時,但是沒有吸到多少奶。
  • 追奶媽媽們傷不起:別人家的魚缸裡養金魚,咱家魚缸養的卻鯽魚
    但還是受年齡的影響吧,我的追奶路卻異常艱辛。雖然頭胎是順產,但畢竟時間相隔太遠,年齡太大,終究沒能順產,所以下奶也較晚。為了儘快下奶,第二天我便忍著刀口疼痛讓寶寶吸。雖然寶寶樂此不疲,可三四天過去了,兩個乳房還是軟塌塌的。老公的一個遠房表妹做催奶的,主動來給我催奶了。她說把每根乳腺管都疏通了,奶水就有了。疏通乳腺管真的好疼的,為了能儘快讓寶寶吃上奶,我忍了。
  • 7天成功追奶|母乳多到冰箱放不下(建議收藏)
    其實無論你是順產還是刨腹產,都不影響下奶的時間,基本在產後3天內下奶,在產後媽媽們需要牢記的是:無論初乳多少,都需要讓寶寶多吸,即使吸不出來也要吸,因為這樣可以刺激媽媽更快的分泌乳汁。當然如果寶寶哭鬧不吸的話,那麼一定要記住採用輔助器材-吸奶器。每天都要利用泌乳素活躍時間段提高吸奶頻率,促使大腦指揮身體,分泌出更多的乳汁。
  • 奶水不足的八大誤區以及成功追奶的方法
    先說說我的經歷,月子裡奶水不足,混合餵養,出了月子使勁追奶,但一直都沒有實現全母乳,直到5個多月,終於找到竅門,實現全母乳。上班後,還堅持擠奶帶回家給寶寶吃。在前五個月,我是如何努力的?(1)嚴格限制奶粉的添加,(2)飲食上天天吃鯽魚湯或豬腳湯等,(3)吃媽媽奶粉,(4)注意休息,(5)儘量多餵看看我從月子裡開始犯了哪些錯誤:一宗錯:月子裡不懂,添加了不少奶粉,影響了母乳的餵養。二宗錯:不知道要喝水。我月子裡喝湯但不喝水,那時一天好像才一兩泡尿。記住「喝湯也要喝水,一天八杯水。」三宗錯,以為間隔短就無奶,以為乳房軟就無奶。
  • 史上最全最有效追奶秘笈!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也滿載媽媽的愛,相信每一位母親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寶寶提供這份「口糧」。如果不是天生的「奶牛」級媽媽,大家都會開始 「追奶」這一痛並快樂著的旅程。那麼到底該如何什麼是「追奶」?追奶路上又有哪些妙招?
  • 月子母乳少,常見的10種下奶食物,追奶寶媽都在吃
    但很多媽媽會經歷母乳分泌少的問題,常常不能餵飽孩子,這給媽媽們帶來不少煩惱,很多媽媽也會有疑問,哺乳期中吃哪些食物,是促進下奶的呢?一、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二、月子母乳少,常見的10種下奶食物,追奶寶媽都在吃1、鯽魚鯽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DHA,寶媽吃這個可以促進母乳分泌,還能補充身體缺少的脂肪酸,這有助於寶寶的頭腦發育,提高智力發育。
  • 母乳斷奶後,還能再追奶嗎?實例來了
    徵得主人公同意後,我們把媽媽的故事以案例分享的形式呈現出來,希望正在母乳餵養的你,或者同為母乳指導的你可以從中有所收穫、有所啟發。媽媽自述2019年8月,我的寶寶如期而至。讓我始料未及的是,生他的時候有多順利,哺乳之路就有多艱辛。
  • 如何快速下奶?新手媽媽「下奶湯」別亂喝,喝錯是自己受罪!
    有的媽媽喝下奶湯母乳變多,是因為她身體是因為缺水才沒有母乳,所以喝湯多了補充水分,母乳自然就變多了,並不是下奶湯真的能下奶。說個我追奶時經常吃的很有用的食譜,乳腺通暢、身體無大問題、非極度缺奶的寶媽,堅持吃這追奶食譜,一到兩周可以增加母乳量的,有奶水後還得繼續吃一段時間鞏固母乳量!
  • 暴力追奶3天成功,一碗追奶湯,奶水一天漲500ml!
    後來就花錢請個月嫂了,當地有名的月子中心,找的還是最貴的有婦幼醫院工作過的月嫂,還別說,平 時照顧都很好,各方面都很專業。 月嫂給我煮的下奶湯,不僅不油膩,還好喝,喝了一周奶水漲了一點點,月嫂說不要急,慢慢來,會正 常漲奶的,喝到第十天的時候,一天可以擠500ml了,心裡很激動,還是月嫂比較專業。
  • 奶水不夠吃,寶媽可以這樣「追奶」 !
    但最主要的就是泌乳素,這種激素是通過寶寶的吮吸來刺激大腦垂體分泌出來的激素,可以刺激並維持泌乳(即產生乳汁,而非排出乳汁)。其次,寶媽漲奶後,就會出現乳房腫脹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意味著乳房內壓升高,會刺激大腦,誘發下丘腦釋放出一種泌乳素抑制因子,它會抑制乳汁分泌。
  • 奶水不夠吃,寶媽可以這樣「追奶」
    文|福林媽咪母乳餵養誤區可要當心,踩了那麼多雷,這次這顆「雷」能不能躲過,那就在於你有沒有看完下面這些內容了。一位寶媽諮詢我,說自己奶水少,一次不夠寶寶吃,寶寶每次吃完都大哭,看著寶寶吃不飽而抽泣,自己心裡也不是滋味。於是就想著讓寶寶吃頓「飽飯」,攢了4個小時的奶才餵給寶寶,中間看寶寶吃得急拍了拍嗝,然後又接著喂,寶寶吃飽也確實不哭了。
  • 「母乳答疑」怎樣追奶?寶寶的吸吮才最有利於乳汁增多
    為了寶寶的口糧,那就得追奶了。追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寶寶的吸吮,有人說自己刺激奶陣也可以。但是自己刺激奶陣還不如寶寶吸吮。媽媽的乳房是智能的,寶寶需要,它就會分泌,並且會根據寶寶需要的多少而自己調節分泌乳汁的量。當奶水減少的時候,可能寶寶每次都不一定能吃飽,那沒有關係,當寶寶餓了需要吃奶的時候就讓寶寶吸吮就好。乳房是一個製造乳汁的工廠,而不是單一儲存母乳的容器。
  • 有種「錯覺」叫奶水不足,3成寶媽中招,4大追奶誤區你中幾個?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奶水不足是很多哺乳期寶媽最頭疼的問題,大約有1/3寶媽都有類似的擔心,但事實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瞎擔心。  實際奶水不足的寶媽並沒有那麼多,很多寶媽都陷入了誤區。而「追奶」這件事也需要客觀看待。
  • 從5ml到90ml,沒用任何偏方任何中藥,我是這樣追奶成功的
    沒有任何下奶方子,沒吃過任何中藥,沒用過任何民間偏方。主要功臣有:乖兒子,吸奶器,催奶師,父母老公做的飯菜。我的經驗是:自信心情好,寶寶多吸,自己多吃。我是頭胎順產,產後第三天生理性大漲奶,又大又硬又疼,寶寶早產半個月,力氣小吸不出來,急得直哭,吸奶器開到最大功率,單側乳房也只能吸出5mL。趕緊喊來開奶師,連做三天,通暢些了。
  • 木瓜怎麼做湯下奶,多喝一碗湯,一天產奶900ml!
    都說一歲前母乳餵養最好,但是奶水少,也只能是混著餵養,很多寶媽試過吃一些下奶食物和下奶方法 ,像吃下奶豬蹄湯、下奶茶和下奶鯽魚湯,什麼下奶湯都喝過,追奶的效果很低。
  • 別盲目追奶,先解決這個「罪魁禍首」
    所以當媽媽發現自己的乳房裡有淤積而奶水越來越少時,首先要做的不是吃什麼能讓奶多起來,怎麼追奶才能成功,而是要先想辦法把淤積排出,找準原因解決問題,奶才會多起來。
  • 天然「下奶王」已找到,木瓜靠邊站,每天吃一點,奶水一天天變多
    其實奶水不足是很多產婦都會碰上的難題,碰到明事理的婆婆還會幫忙下奶,不講理的就會一昧指責媽媽,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奶水不足的4個原因:1、心情緊張,信心不足很多寶媽奶水不足,堅持追奶幾天發現奶量一點都沒有漲,就變得沒有自信,而且也很焦慮,其實追奶過程中每個人體質都不同
  • 不到200塊錢的催奶藥方,7天追奶成功,一般人我都不告訴她!
    我身邊的有幾個女同事之前坐月子也是奶水少,寶寶每天餓的娃娃直哭,後來用了這些方法,不到7天,追奶成功。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這幾種下奶湯和中藥方,寶媽們快快收藏喝起來,不用再擔心寶寶沒有母乳吃啦~ 1、絲瓜仁鯽魚湯·補虛催乳 材料:絲瓜1根,鯽魚2條,蔥姜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