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廖氏祖墳,猛虎跳牆形,葬後人丁大發

2021-01-08 三僚風水吉慶堂

三僚,坐落在贛南地區的小村落,因楊救貧在此定居授徒、著書立說而聞名遐邇,明清時期湧現出眾多風水明師,不僅在民間家喻戶曉,在朝堂上也是赫赫有名。三僚作為風水的發源地,當地有大量的明師作品保存下來。

三僚門樓

在三僚的地界中有好幾處虎形墓地,其中廖氏的猛虎跳牆墓很是特別,位於三僚的陽背堖,鄰近古墓群。陽背堖原是三僚曾氏的祖墳山,龍脈很旺,廖氏族人也打算在這裡分一塊地方做墓,以便共享這道龍脈,但是一直沒有成功。

後來廖氏通過與曾氏結親的方式得到了猛虎跳牆的墓地。廖氏二房有一個女兒嫁到了曾家,有一年春節,娘家人來曾家走親戚,在娘家人帶菜回廖家的時候,就用地契包著雞腿給帶回廖家去了。

猛虎跳牆形墓的位置非常好找,就在包裹石下方的路邊上。廖氏二房有十一位先祖遷葬於此,是一處很寬大的墓,系多人共葬。這種墓一般屬於二次造葬,即找到風水寶地後,將多位祖先骸骨移到一起再葬的墓。

來龍

猛虎跳牆地來龍出自三僚村後龍山的御屏峰,御屏峰位於三僚村北側。高山橫出一大枝龍,行龍左搖右閃、生動活潑,起大帳,中出大脈,跌斷數次,先為石龍,到山腳下轉換為土龍。主脈繼續前行,結曾家與廖家祠堂。

在半山腰處頓起木星

枝龍在半山腰處頓起木星,為猛虎屁股,向東側偏出一脈,起金星穴山為虎頭,盡頭開口結穴,穴位在虎口位置。立子山午向兼壬丙,水出丙口,穴前有一口大水塘,兩側砂峰環抱,明堂圓淨,朝迎水回。

明堂

明堂舒展圓融,多為屋舍田地,草木蔥蘢,四周山峰挺秀。堂前天馬山為朝山,就是楊公留下鉗記中「南方天馬水流東,仙客拜朝中」裡的天馬山,貴人砂峰對,大發丁貴。墓建好後廖姓二房人丁發展很快,達到幾千人,主要在分布在廖屋下僚和寨腦。

中間墓碑上刻著「廖母伯淵婆太」的字樣,所以猛虎跳牆墓也被稱為廖氏伯淵婆太墓。而且碑刻上的坐向分金為「正針壬山丙向,旁針丁亥丁巳分金」,與實測數據並不相同。

近看中間墓碑

且仔細觀察墓碑後發現,兩側各有一塊墓碑更低矮一些。據說是墓建好後,廖家的風水師父又悟出玄機,將主墓兩側的二塊附葬墓碑各調低十公分左右,顯露出砌磚來,令猛虎雙鼻透氣,更顯神威。

墓穴左側

曾家在得知廖家拿到地契後非常氣憤,但是又不能作出毀壞之事,就在虎形墓前方約一百多米處築了兩道鎖鏈牆,意在限制虎威,而廖家就將虎墓重新喝形為「猛虎跳牆」,意為跳過鎖牆,海闊天空。

墓穴右側

附上當地流傳的猛虎跳牆玄機詩:

古來名師喜催官,首要第一取文昌。

太陰金星為用神,欲拿金星坐水星。

滿盤合得陰陽理,喜產多男壯丁盛。

汩汩流出水聚堂,火耀連珠貴人鄉。

五星歸垣入堂局,蟲斯千古永恆傳。

十一碑面來看齊,廖家規矩真稀奇。

若是分金差一線,官貴丁財不相見。

筆者:曾慶良,楊公授曾文辿公一脈第三十九代傳人。

相關焦點

  • 下山蛇地,向氏正六品的祖墳
    每一個家族的祖墳,都是獨特的,差異性非常大,大的讓人吃驚。筆者研究地理案例上萬個,極少見到相似的發家地形。本文所談的向氏,為曾祖和高祖合葬的祖墳,葬後人丁大發,單輩男丁數十個,後人有幾個官貴,最高為正六品實授。此地在貴州高山之中,同行考察的有姬常勇等。鳥瞰蛇形地,纏護重重,迎接疊疊,真龍居於局內,強健有力,有護龍護砂跟隨。
  • 寒雁下田形,廣東巡撫劉氏的祖墳
    祖墳為:寒雁下田形。近看墓穴,內局圓淨如爐灶,藏風聚氣側看墓穴,穴後氣脈雄壯,葬乘生氣鳥瞰墓穴來龍,帳幕重重,古話說:後山不落三重帳,為官永不到三公1、寒雁下田形龍從遠處過來,平崗行龍,星峰疊疊,起起伏伏,龍勢生動靈活。開帳重重,成大格局、大氣勢,氣壓群雄,有三山五嶽唯我獨尊之勢。
  • 廣東風水大師點葬祖墳風水,李嘉誠富可敵國,到底有多大的風水寶地
    2019年1月王君植風水大師帶領弟子遠赴廣東潮州現場考察李嘉誠祖墳風水;上圖即是李氏祖墳風水位置。李氏祖墳扦穴於腰部,穴星左右開肩,中出乳脈,順脈而葬,內堂水臨近墳墓數十米。
  • 三僚曾氏鵝形祠,喝形仙鵝戲水,三房改向後丁貴大旺
    三僚曾氏家族祠堂眾多,作為風水世家,他們根據祠堂後裔的丁財情況,對祠堂建築風水的好壞進行衡量。故此,在三僚曾氏家族中有了「三個半祠堂」的說法,三個祠堂指蘭溪堂(虎形祠)、若文堂(掛壁天井祠)和嘉樂堂(仙鵝戲水祠),承志堂(蛇形祠)則是半個。
  • 河南一祖墳被盜9次,後人無奈在墓碑刻下12字,盜墓賊從此消失
    而這座陵墓更是無比悽慘,河南一祖墳被盜9次,後人無奈在墓碑刻下12字,盜墓賊從此消失。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個陵墓卻有些不一樣,河南洛陽一戶人家的祖墳,就由於聲名遠揚而遭到了盜墓賊的惦記,前後足足9次被盜,後人們不願自家祖墳時常被盜墓賊出入,於是就在墓碑上留下了一句話,一共12個字,此後再也沒有盜墓賊進去其中。這家人寫了什麼內容在墓碑上?就這樣把盜墓賊給阻止了。
  • 古人為何那麼重視祖墳?哪一代的墳墓,才叫做真正意義上的祖墳
    古人對自己的祖墳,都是非常重視的。只要稍微有一點兒出息,都會儘自己的財力,努力修繕祖墳,把祖墳壘得又高又大又氣派。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說,祖墳就是活著的人的一種象徵,一種榮譽。祖墳又高又大又氣派,就表明這家的後人,幹了大事情。
  • 祖墳被挖葬入他人 被告:想父母骨灰合葬記錯墓地
    法制晚報訊 「你把你母親的骨灰埋著我家祖墳裡,至今沒有一句道歉的話,你對嗎?」今日上午,周先生指著對面被告席上的胡某大聲斥責。胡某本想將母親骨灰合葬於父親墓中,卻錯放入他人墳中。得知自己爺爺奶奶的墳墓被胡某挖開,周氏兄妹一怒之下將胡某訴至法院,要求胡某將胡某母親的骨灰遷走,並賠償精神撫慰金10萬元。
  • 陳益峰:側船地,胡氏後人發丁三萬,兩個從二品武將
    按傳統文化的觀念,就認為一世祖的祖墳所在的位置,起很大的決定作用,本文索然的側船地,為胡氏一世祖的女墳位置。  側船地,位於貴州山區,同行考察的有徒弟鄧習紅、姬常勇等人。中明堂左右橫長,窩聚成木船形,水口緊密,藏風聚氣。酉龍入首,穴立庚山甲向,穴前大河左水倒右,子水來,走丙口。  明朝洪武初年,胡氏由江西臨川,搬遷至此地,遍尋寶地下葬,如今已經六百五十年,後人丁大發,多達三萬多人,明清時期,出現進士二人,武舉三人,從二品武將二人,其他出類拔萃者,數不勝數。
  • 猛虎下山好地方,前朝官帽貴氣足!道先生講風水案例
    此山喝形為「猛虎下山」。大家看一看象不象?來龍入首處,下脈都還非常的急速,力量十足。龍遇水則止,水環抱而去,前方岸山環抱有情。衛星圖了解大勢後,我們再看一看航拍圖:行龍非常有力,氣勢很足。上傳一張沒有畫線的,可以清楚的看到龍的行度,彎彎曲曲,起伏有度,如生龍活虎一般。
  • 在韓先楚故居及祖墳前感悟,戰功赫赫彪炳史冊,正氣凜然保持本色
    晉升團長後,在土地革命時期基本是參與重大戰略戰役,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都是參與大兵團作戰,他身經百戰、戰功赫赫,後人總結六大最耀眼的戰功:一是鞏固擴大陝北革命根據地,東徵時被毛澤東任命為東徵中路軍副司令。二是西徵帶領抗大學員和部隊同日軍作戰三戰三捷,連克五城,鞏固擴大了陝北革命根據地。三是鞏固南滿革命根據地。四是指揮「四保臨江」戰役。
  • 【監利史話】朱元璋「燕兒撲水」掘祖墳
    朱元璋不答反問:「軍師苦心安排這場遊戲給我看,是不是要我再次領軍去挖陳友諒的祖墳?」劉伯溫笑道:「不錯,我們只有把陳友諒祖墳龍脈徹底破除,才能消滅這個勁敵。」不久,朱元璋與劉伯溫再次領軍來到湖北監利,撲向橋市謝家墩。謝家墩前的「燕兒撲水」乃是陳友諒謝家祖先營葬之地。
  • 民間俗語:「做屋尋壪壪,墳葬山嘴間」,到底有何深意呢?
    民間俗語:「做屋尋壪壪,墳葬山嘴間」,到底有何深意呢?眾所周知,俗語的發展壯大得益於龐大的勞動人民。然而在古代,由於人民文化水平有限,經驗的總結與傳承只能以通俗易懂、直白精煉為前提,所以具有口語化等特點的俗語,更容易被大眾廣泛流傳與銘記。
  • 4大徵兆預示祖墳墓地風水好,擁有其中1個,祖孫後代福澤深厚!
    4大徵兆預示祖墳墓地風水好,擁有其中1個,祖孫後代福澤深厚!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1、祖墳煙霧。
  • 陳益峰:仰天螺形,代家七品祖墳
    代家七品祖墳鳥瞰這些年重慶的地理行業,風氣慢慢帶壞了,很多地理先生一張嘴,就是一品大地,ZONG 理地、天--子地。仿佛誰說的品級小了,誰的水平就不夠高。近看代家祖墳區域側看代家祖墳區域側看代家祖墳全文完。
  • 俗話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後人愁」,是啥意思?在理嗎?
    俗話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後人愁」,是什麼意思?在理嗎?以前農村基本上是土葬,歷來農民朋友就很重視祖墳風水,尤其是老一輩農民朋友中甚至認為祖墳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家族的興衰,比如地理環境,朝向等等,通常還會請「風水先生」觀察定奪,因此產生很多說法和講究。
  • 聞名全國的佛跳牆,原來是這些東西做的,難怪外國元首都愛!
    作為福建的傳統名菜,佛跳牆屬於閩菜系,而最初其實並不叫佛跳牆而是叫葷羅漢,只是後來有人吃到這道美食之後發出感嘆:「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於是後人就取其中的佛跳牆三字作為菜名,因為都是比較名貴的食材,所以一般會用來接待比較有身份的人,比如說曾經就接待過西哈努克親王、裡根總統、伊莉莎白女王等等訪華的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