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慢性腎病4期,只能在家等待透析嗎?記住5點,療效看得見!

2021-01-08 腎為先

周遜 腎內科主任

筆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腎病患者,之前在其它醫院就診過,並確診為慢性腎臟病4期,醫生會說「慢性腎臟病已發展到了這一期,也就沒有什麼好辦法了,回家等待透析吧!」。腎病患者自己往往也會在「不作為」或「亂作為」中等待透析,這不僅不能延長到透析的時間,反而可導致病情快速進展到尿毒症期而提前透析。

在進入今天話題之前,必須先弄清楚什麼是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CKD)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與功能障礙,這裡包括腎小球濾過率(GFR)正常或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腎小球與小管間質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腎功能或尿檢異常),及影像學檢查異常(腎臟大小與結構改變),以及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過3個月等。

如上提到的「各種原因」,包括為何種原發病(如IgA腎病、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狼瘡性腎炎與糖尿病腎病等等),以及藥物與毒物等原因,都可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發展。

一般將慢性腎臟病(CKD)分為五期,以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或內生肌酐清除率(CCr)作為分期標準:

GFR或CCr≥90ml/min·1.73m2為CKD 1期

GFR介於60-89.9ml/min·1.73m2之間為CKD 2期

GFR介於30-59.9ml/min·1.73m2之間為CKD 3期

GFR介於15-29.9ml/min·1.73m2之間為CKD 4期

GFR或CCr<14.9ml/min·1.73m2為CKD 5期

慢性腎臟病(CKD)1-3期及5期均不在今天討論範疇,筆者今天專門談一談慢性腎臟病(CKD)4期這一階段。事實上,咱們腎病患者經檢查發現就算到了CKD 4期,也不該消極等待,而應該「有所作為」。腎友記住如下五點,或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不僅可提高生活質量與減少死亡風險,還可以延長到透析的時間。

1.查找可能的加重或可逆因素,並及時糾正

雖然有的醫院將其診斷為「慢性腎臟病4期」,但應該在排除急性加重或可逆因素的情況下。「明顯的」急性加重因素,如發熱與肺部感染等,一般來說都容易識別。而那些「隱性的」急性加重因素,往往不容易被識別,從而錯過及時糾正的機會。這些隱性的不容易被發現的可逆因素,同樣會加重慢性腎臟病,導致血肌酐突然升高及GFR突然下降,而誤以為已經到了CKD 4期。除了發熱與肺部感染因素會加重病情之外,其它如口腔感染、肛周膿腫、高蛋白與高鹽飲食、體內缺水及勞累與劇烈運動等也會加重病情致腎病快速進展。查找出這些加重或可逆因素,並及時治療,則可部分逆轉腎功能,從而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

2.不該只盯住血肌酐,更應該關注其它指標

血肌酐(SCr)這一檢測結果對CKD 4期是非常重要的,SCr又升高了,說明病情進一步加重。但是,此期腎病患者的SCr也特別容易出現不小的波動。在沒有任何誘因或加重因素的情況下,SCr的檢測結果也可能有上下大約5-10%的波動與誤差範圍,一兩次比較SCr並不能說明什麼,而應該連續監測SCr數值變化。另外,也不能只盯住SCr,更應該關注其它指標,如血壓、血紅蛋白、尿蛋白、血鈣與血磷、血尿酸、血鉀、甲狀旁腺素及二氧化碳結合力等,關注的同時還應該給予積極治療,控制血壓達標、降低尿蛋白、糾正鈣磷紊亂、降尿酸、治療高鉀血症、治療甲旁亢以及糾正酸中毒等治療本身就可以起到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並避免或減少併發症與降低死亡風險。

3.保護心腦血管及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慢性腎臟病發展到了中晚期階段,其最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腦血管疾病。因此,CKD 4期患者在如上治療的同時,必須保護心腦血管,並積極治療心腦血管併發症。根據病情可選擇使用他汀類降脂藥、氫氯吡格雷片或阿司匹林腸溶片等,以及避免情緒波動及劇烈運動對心腦血管的影響。一旦並發有心腦血管疾病(心衰及腦血管意外),應積極治療。

4.充分發揮中醫中藥在慢腎衰治療上的優勢

慢性腎衰竭患者出現細菌感染、高血壓、血尿酸升高、高鉀血症及代謝性酸中毒等,應該給予西醫西藥治療,療效快而明顯。包括CKD 4期在內的所有慢性腎衰竭患者,可全程採用中醫中藥治療,通過「補虛、化瘀、利溼、排毒」等方法,大多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尤其是慢性腎臟病中晚期患者。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味中草藥「大黃」,它在治療慢性腎衰竭方面,其療效是確切的。所以說,在CKD 4期的治療上,必須充分發揮中醫中藥的優勢,從而更好地保護殘餘腎單位及延緩腎衰進展,延長到需要透析的時間。

5.別「亂作為」

到了CKD 4期,不能「不作為」,而是應該「有所作為」,但也不能「亂作為」。不能因為正規醫院醫生告訴患者說「無法治癒」,腎友就「病急亂投醫」而去「尋找奇蹟」。正規醫院的醫生會實事求是地告知患者,聽上去或不那麼「順耳」,但都是大真話;而某些不正規的私營醫院的醫生專門給患者說「好聽」的,但往往是在「忽悠」患者。如若腎友相信了,他們就可以在患者身體上「大做文章」,而事實上所謂的「新療法」,多是「概念炒作」。或許,還有腎病患者迷信祖傳秘方或偏方。等等這些都是在「亂作為」,其結果往往無效,甚至對腎臟造成更大傷害而加重腎衰進展。

腎友們,就算慢性腎臟病發展到了CKD 4期,完全可以「有所作為」,記住如上五點,療效看得見。

文章為作者周遜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慢性腎病3-5期(未透析),一日三餐食譜來啦!
    適用範圍  適用於:身高175,體重70公斤  慢性腎臟病
  • 慢性腎臟病分5期,你進展到哪期了?
    按照腎小球濾過率,慢性腎臟病可分為5期:1期:濾過率≥90(肌酐正常);2期:代償期,濾過率60-89(肌酐約133-176);3期:失代償期,濾過率30-59(肌酐約177-442);4期:腎衰竭期,濾過率15-29(肌酐約443-707);5期:尿毒症期,濾過率≤15(肌酐約707以上)。每一位尿毒症患者,都走過了從1期到5期的發展過程。
  • 慢性腎病的2大飲食原則--中國數字科技館
    根據國家衛計委出臺的《慢性腎病飲食指導》(以下簡稱《指導》),其中兩大原則最為關鍵,有需要的人不妨看看。  限制蛋白質飲食:「5個1」法《指導》:慢性腎病1~2期患者,不論是否患有糖尿病,蛋白質攝入推薦量為0.8~1.0克/千克體重/天(含0.8克/千克體重/天)。
  • 慢性腎病要在什麼情況才需要透析?別輕視,當心發展成腎衰竭 - 家庭...
    我國已成為腎病大國,據權威數據表示,我國慢性腎病患者數高達1.3億人。由於供體器官短缺,對於終末期的腎病患者來說,腎移植的可實施性極為受限,但患者可以通過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來治療。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透析,因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情況下才需要透析?
  • 阿斯利康Lokelma(環矽酸鈉鋯)在透析終末期腎病患者...
    2019年06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公布了高鉀血症藥物Lokelma(sodium zirconium cyclosilicate,環矽酸鈉鋯)IIIb期臨床研究DIALIZE的積極數據。
  • 慢性腎病患者要「會吃」
    文: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內科 梁敏 楊亞亞慢性腎臟病是一種常見疾病。目前我國成人患病率為10.8%,約有1.2億患者;部分慢性腎臟病會逐漸進展,最終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即尿毒症。
  • 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綜合管理策略_高磷血症_透析_碳酸鑭_醫脈通
    K/DOQI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指南建議:血磷水平>4.6 mg/dl的CKD 3~4期患者或血磷水平>5.5 mg/dl的CKD 5期患者每日經食物攝入的磷應限制在800~1000 mg。有研究證實,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呈正相關,但長期低蛋白質飲食會導致患者發生營養不良,增加死亡風險。
  • 關於腎病,與飲食及藥物等有關的新10大認識誤區,不少人中招!
    如下與飲食、藥物、治療、病情及透析等有關的新十大誤區,是區別於以往的腎病誤區,不少人中招,希望腎友們儘快走出誤區。誤區1:藥物價格越貴,療效越好並非治療腎病的藥物價格越貴,療效就越好。治腎病所使用的藥物都應該在「個體化」治療原則的基礎上選擇。
  • 慢性腎臟病分為哪幾期,都需要長期治療嗎?
    慢性腎功能不全,按照腎功能的狀態分為五期,從一期腎臟輕微的損傷到五期腎功能衰竭期,是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腎功能不全五期的臨床症狀、體徵以及分期是非常重要的,具體如下:
  • 慢性腎病7分靠「養」,患者日常牢記4個自我管理事項,好處自然來
    腎病發病遷延難愈,只要超過三個月,腎小球有效率過率小於60%就被稱為慢性腎病。慢性腎病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可使得病情越來越惡化,甚至發展成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衰竭或尿毒症。人們常說腎病3分治,7分養,除了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外,也要掌握好自我管理核心。慢性腎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 腎友血肌酐達多高才有希望永遠不用透析?這5個附加條件不容忽視
    周遜 腎內科主任不少腎病朋友總喜歡把「血肌酐升高」與「透析」聯繫在一起,也經常有腎友前來諮詢「血肌酐高出這麼多,什麼時間就得透析嗎?」這樣的問題。這裡有個關鍵檢查指標,即血肌酐,很多腎病患者也非常看重這一項化驗結果,這沒有錯,血肌酐的確很重要。
  • 犬貓急、慢性腎病的臨床病例越來越常見,怎麼辦呢?
    在寵物的諸多疾病中,有很多這樣的沉默殺手,腎病就是其中最具殺傷力的殺手之一。近年來,犬貓急、慢性腎病的臨床病例越來越常見,在清除患寵體內代謝廢物時,目前多用傳統內科靜脈療法和腹膜透析加以治療。但有時效果並不理想。
  • 腎臟病居家透析前 莫忘洗淨手
    來源:廣州日報圖@視覺中國廣州市民李阿姨因糖尿病波及腎臟,要在家進行腹膜透析。然而兩年間她竟然有六次患上腹膜炎!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像李阿姨這樣的慢性腎臟病終末期(尿毒症)患者,進行居家腹透治療後病情並未好轉,這是為什麼呢?
  • 4類腎病最不易腎衰竭!保持腎功能穩定,關鍵記住2點
    腎病雖說最終發展結果為腎衰竭終末期,也就是尿毒症。但不意味著所有患上腎病的人都會發展到尿毒症。由於每個人自身條件不同,包括年齡,身體素質,免疫情況等,且具體到病理類型,有些腎病病理類型本身較重,進展速度快,尿毒症風險本身較高。如糖尿病腎病、繫膜增生性腎炎、多囊腎等。
  • 慢性腎病如何分期?哪些因素會影響腎功能?
    等到腎臟的功能持續惡化到只剩下不到正常的 10% 時,才較容易出現包括噁心、水腫、高血壓、倦怠無力、抽筋等症狀,一旦造成更嚴重的尿毒症時,只能透析治療。40歲後腎功逐年下降腎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老化,大約在 40 歲之後,每增加一歲,腎功能會下降1% ,比如年輕時腎臟是 100 分,到了 80 歲時,腎臟功能可能只剩下 40 分了。
  • 從腎病到腎衰竭與尿毒症,會隱藏這5個表現,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若到了尿毒症階段,則只能依靠腎臟替代治療(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存。然而,慢性腎臟病也並非完全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疾病。雖然在慢性腎臟病的發展過程中的表現較為隱蔽,但若仔細觀察與識別,仍可以早發現,從而為下一步治療創造機會。如下五個表現,就常常隱藏在慢性腎臟病的發展過程中。
  • 關於貓咪腎病的秘密
    可以對照慢性腎病的症狀來觀察:第1期:無症狀第2期:多飲多尿,輕度貧血,體重下降等等第3期:少飲少尿,食慾下降,間歇性嘔吐,體重下降,貧血,毛髮乾枯等等第4期(尿毒症):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嗜睡,痙攣等等按皮皮的症狀來看,6月下旬多飲多尿
  • 長期、大劑量吃止痛藥恐會傷腎,養腎護腎,預防腎病要注意四方面
    一般來講,腎病超過3個月就被稱為慢性腎病。統計發現,目前影響約8億5千萬人,全球約10%的人患有慢性腎病,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得病。許多病人都是無意中發現自己有慢性腎病,因為它一開始沒有跡象,等有明顯徵兆出現時可能腎功能可能已經有5成的損傷,此時,目前的醫學只能做到讓病情不再進展,卻無法讓腎臟恢復原樣。
  •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之糖尿病腎病2
    前面的文章講了糖尿病腎病的部分知識,主要學習了糖尿病腎病發病的一些特點和如何早期篩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它的發病機制和分期的一些特點。糖尿病如何導致腎臟病變呢?這個結論來自於臨床上統計的一些數據,比如,男性發生糖尿病腎病的比例比女性高;在相同的生活環境下,非洲人及墨西哥人比白人更容易發生糖尿病腎病;同一種族中,某些家族容易患者糖尿病腎病,1型糖尿病患者比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腎病的比例更高。這些數據都提示遺傳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腎臟負荷大幾乎任何糖尿病腎病均伴有高血壓。
  • 世界腎臟病日 百特醫療呼籲「人人」護腎,打響慢性腎病防衛戰
    目前,我國慢性腎病(CKD)患者達1.3億多人,已經超過糖尿病患者,是癌症患者的數十倍。而在全球範圍,有8.5億人罹患腎病,慢性腎病每年造成至少240萬人死亡,是目前增長最快的第六大死因。慢性腎病逐年高發,誘因無處不在,一旦得病則不可逆轉。 且看北漂80後小橙的一天,這些場景如果「你」也熟悉的話,小心疾病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