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分5期,你進展到哪期了?

2021-01-08 腎病之友

2002年,美國腎臟病基金會發布了《腎臟病/透析臨床實踐指南》,正式提出了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按照腎小球濾過率,慢性腎臟病可分為5期:

1期:濾過率≥90(肌酐正常);2期:代償期,濾過率60-89(肌酐約133-176);3期:失代償期,濾過率30-59(肌酐約177-442);4期:腎衰竭期,濾過率15-29(肌酐約443-707);5期:尿毒症期,濾過率≤15(肌酐約707以上)。

每一位尿毒症患者,都走過了從1期到5期的發展過程。

腎病的每一個分期,治療手段和治療目標不一樣:

1期:積極治療,爭取治癒

多數患者處於1期,腎功能正常,主要表現為蛋白尿和血尿。能在此時發現病情,已經比90%以上的病友更幸運了(腎病知曉率低於10%)。

這個時期的腎友,應積極應用中藥、普利/沙坦,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治療尿蛋白和血壓,爭取使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到0.3g以下,並保持2-5年,達到治癒狀態。

2期:積極治療,不再進展

2期的治療方式和1期沒有太大差別。但此時腎功能已經出現減退,需要評估腎衰竭是否會進展、進展速度有多快?患者更應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腎功能因不良生活習慣而受損。

腎病進入到2期後,已經不可能徹底治癒了。治療目標不是完全治癒,而是不再進展。

3a期:謹慎治療,終生不毒

腎病3期分為3a期和3b期,以腎小球濾過率45為分界線。

進入到3a期後,可出現併發症。此時依然可以治療原發病,但應精簡藥物,尤其是慎用有腎毒性的部分感冒藥、止痛藥、抗生素、中成藥等。

這一時期,腎衰竭進展依然有希望控制住,治療目標是終生不進展到尿毒症。

3b期:謹慎治療,延緩進展

腎病進入3b期後,多數患者出現各種併發症。此時的治療以中藥調理為主。腎臟炎症和蛋白尿依然可以治療,但只能作為輔助治療,部分藥物需要減量,避免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同時監測貧血、營養、鈣磷代謝和甲狀腺功能,警惕併發症。

此時腎衰竭進展已不可逆,治療目標是保護腎功能、延緩進展。

4期:治療更謹慎,推遲尿毒症

這一時期的藥物使用更為謹慎,部分藥物需要減量或停用,還應注重飲食治療。如果是老年人,或是糖尿病腎病,因為進展快、併發症多,可能需要提前透析。

此時的治療目標是延緩腎衰竭進展,推遲尿毒症的到來。

5期:保守治療/透析/腎移植

尿毒症早期,部分腎友可通過保守治療(藥物和飲食)控制病情。如果有明顯的心衰、高血鉀、酸中毒,則應開始透析,初期的透析建議選擇腹透(過幾年再轉為血透)。有條件的腎友可考慮腎移植。

注意:以上分期皆為慢性進展,不考慮急性因素。如果伴有急性因素,即使是出現了尿毒症,也應積極治療以使腎功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相關焦點

  • 慢性腎臟病分為哪幾期,都需要長期治療嗎?
    慢性腎功能不全,按照腎功能的狀態分為五期,從一期腎臟輕微的損傷到五期腎功能衰竭期,是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腎功能不全五期的臨床症狀、體徵以及分期是非常重要的,具體如下:
  • 到了慢性腎病4期,只能在家等待透析嗎?記住5點,療效看得見!
    周遜 腎內科主任筆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腎病患者,之前在其它醫院就診過,並確診為慢性腎臟病4期,醫生會說「慢性腎臟病已發展到了這一期,也就沒有什麼好辦法了,回家等待透析吧!」。腎病患者自己往往也會在「不作為」或「亂作為」中等待透析,這不僅不能延長到透析的時間,反而可導致病情快速進展到尿毒症期而提前透析。
  • 慢性腎臟病診斷分期和營養治療原則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進行營養治療,那麼什麼是慢性腎臟病呢?慢性腎臟病該怎麼診斷?如何分期?不同分期的患者營養治療的方案有什麼不同嗎?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回答這些問題吧慢性腎臟病(CKD)是指長期的慢性腎臟損傷導致的各種臨床疾病,根據腎臟損傷證據和腎功能異常超過3個月進行診斷。
  • 慢性腎臟病進展到尿毒症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一是:慢性腎臟病最終都要進展為尿毒症!(多位大專家都這樣說,很嚇人對不對)二是:20%-50%的慢性腎臟病會進展為尿毒症。(雖然不如第一個說法嚇人,但也足夠讓人抑鬱了)三是:慢性腎臟病進展到尿毒症的只佔1%-2%。(這敢情好啊,聽著就舒服)但是一個說100%,一個說1%,這差距都不是甩八條街了,99條街都甩出去了。其實這三個說法,都不靠譜。
  • 慢性腎病3-5期(未透析),一日三餐食譜來啦!
    適用範圍  適用於:身高175,體重70公斤  慢性腎臟病
  • 有哪些表現可診斷慢性腎臟病(CKD)和CKD分期
    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慢性腎臟病(CKD)的腎臟功能損害由輕到重,持續進展,直到腎功能完全衰竭為止,而這些一般也是不可以恢復的。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出現損傷(如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在3個月以上,表現為血液、尿液病理學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或腎小球濾過率(GFR)<60毫升/分鐘/1.73平方米。具備以上任意一條即可診斷。根據GFR下降的程度,將慢性腎臟病(CKD)分為5期。
  • 「焯」級重要——實用的慢性腎臟病(CKD)營養治療方法
    01關於慢性腎臟病(CKD)你需要了解的知識(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近年來,全球慢性腎臟病發病率不斷上升,而公眾普遍缺乏對該病的防治知識。按其病因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遺傳性三種類型。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這個病例讓你重新認識腎臟病
    一般來說,有沒有高血壓是判斷腎臟病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血壓也是慢性腎臟病治療的重要靶目標。4、腎功能如何?腎功能是對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的重要指標。5、血紅蛋白是多少?腎臟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腎衰竭也有急性腎衰和慢性腎衰之別。
  • 慢性腎臟病除了限鹽、限制蛋白質外,為何還要低磷飲食?如何做到?
    也就是慢性腎臟病的營養治療受到越來越多的醫生及患者的注意。 60年代以前,慢性腎臟病營養治療僅限於應用傳統的低蛋白飲食,這種治療可使尿毒症患者的臨床症狀獲得短期緩解。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低蛋白飲食的基礎上,必需胺基酸、酮酸、低磷飲食的治療應用於臨床,使營養療法的療效顯著提高。
  • 我國有1.2億成年慢性腎臟病患者 知曉率僅12.5%
    這項歷時四年的研究顯示,慢性腎臟病患者中只有12.5%知道自己已患病,其他人還渾然不覺。  慢性腎臟病到底危害有多大?如果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腎功能持續壞轉,將發展為終末期腎臟病,就需要「換腎」或者長期透析,這些治療方式都非常「燒錢」。
  • 如何判斷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狀態
    慢性腎臟病可以依據腎小球濾過率(簡稱GFR)的不同分為慢性腎臟病1期(簡稱CKD1期、CKD為慢性腎臟病英文首字母縮寫)、CKD2期、CKD3期、CKD4期和CKD5期。CKD分期的前提是有慢性腎臟病,若沒有腎臟病,GFR>60 ml/min.1.73m2為正常。
  •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患者很容易出現貧血?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其他心血管併發症出現的重要危險因素,臨床上常把它稱為腎性貧血。但是,為什麼貧血總是容易找上慢性腎病的患者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來講一講其中的原因。而當腎臟由於各種原因受到損害,發生慢性腎臟病,隨著腎功能的逐漸減退,很多患者就會慢慢出現了貧血的症狀,貧血的程度和腎臟受損的程度息息相關。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到3期時就有很大可能發生貧血,腎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就是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臟產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不足,輔助造血的功能弱化。
  • ...地大幅減少腎衰及心腎死亡風險,成為首個可顯著延長慢性腎臟病...
    中國時間昨晚11點,阿斯利康的達格列淨DAPA-CKD試驗的詳細結果已於2020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上正式公布,結果顯示:在慢性腎臟病2-4期有蛋白尿升高的患者中,無論是否伴有2型糖尿病,與安慰劑相比,達格列淨在標準治療基礎上可降低複合終點腎功能惡化、心血管或腎病死亡風險達39%(p這說明達格列淨可史無前例地大幅減少腎衰及心腎死亡風險,成為首個可顯著延長慢性腎臟病患者生存期的藥物
  • 慢性腎臟病,究竟該如何低蛋白飲食?
    那麼,為什麼慢性腎臟病需要低蛋白飲食呢?  而低蛋白飲食則可以通過降低腎小球內壓和減少含氮代謝廢物,減輕高濾過的程度,減輕腎臟負荷,因而緩解慢性腎臟病進展的作用。  同時,限制蛋白攝入能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20%~50%的蛋白尿,蛋白質攝入減少與蛋白尿減少之間呈線性關係,而蛋白尿本身可以引起腎小管凋亡及足細胞再生受損導致腎小管萎縮和腎功能進行性惡化。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
    一般來說,有沒有高血壓是判斷腎臟病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血壓也是慢性腎臟病治療的重要靶目標。4、腎功能如何?腎功能是對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的重要指標。5、血紅蛋白是多少?腎臟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腎衰竭也有急性腎衰和慢性腎衰之別。血紅蛋白多少、有沒有貧血是鑑別急性腎衰和慢性腎衰的重要指標。
  • 【名醫門診】港口醫院腎臟病日專題講座:慢性腎臟病的危險信號
    不想吃飯、厭食,甚至噁心、嘔吐,也是腎臟病的常見症狀。有些患者總是先到消化科或者肝病科,看看是不是得了胃病或肝病,一看沒胃病和肝病,就擱置不管了,忘了看腎病醫生,結果耽誤了病情。5. 尿多尿少。健康的人每天排尿次數大約4—6次,尿量約800—2000毫升,假如排尿次數和尿量過多或過少,就要留意了。6. 水腫。
  • 慢性腎臟病患者「控磷」的誤區和妙招全在這裡,快看看你做對沒
    慢性腎臟病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疾病,且腎臟病病史超過 3 個月以上,包括血液或尿液化驗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或是不明原因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trationrate,GFR)下降超過 3 個月。 而根據GFR又將慢性腎臟病劃分為五期。
  • 得了慢性腎炎,就一定會尿毒症嗎?
    不管是慢性腎炎,還是糖尿病腎病等其他原因的腎臟病,只要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病情惡化,腎功能減退,發展到晚期就是尿毒症。一般來說,當腎小球濾過率<15 ml/min,或者血肌酐>707 µmol/L,並伴有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及其他全身症狀時,就診斷為尿毒症。尿毒症是通俗的名稱,專業稱終末期腎臟病,或者慢性腎臟病5期。
  • 重磅:我國首部CKD-MBD診治指南發布_指南_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
    慢性腎臟病礦物質與骨異常(CKD-MBD)是CKD的嚴重併發症,是CKD患者致殘、致死等不良結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進一步改變我國存在的CKD-MBD知曉率低、檢查和檢測不合理、治療不規範且治療達標率低等問題,國家腎臟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來自國家臨床中心主要核心單位的負責人,我國多所著名三甲醫院的腎臟病和內分泌學科的著名專家,經過1年半的努力,共同編撰完成了我國首部《中國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診治指南》。
  •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