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焯」級重要——實用的慢性腎臟病(CKD)營養治療方法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臨床營養網 臨床營養網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唐曉雲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臨床營養科主管營養師

《中國臨床營養網》籤約營養師

中國註冊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青海省營養學會理事、青海省腸外腸內營養學會委員等。

專業擅長: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痛風、慢性腎臟病等慢病營養治療,肥胖人群體重管理。

個人觀點:營養治療是慢病防治的關鍵,營養引領,健康中國!倡導健康生活理念,慧吃慧動,將健康管理視為每個人終身的事業,節約社會公共衛生資源。

01

關於慢性腎臟病(CKD)你需要了解的知識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

近年來,全球慢性腎臟病發病率不斷上升,而公眾普遍缺乏對該病的防治知識。按其病因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遺傳性三種類型。CKD是一個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特別是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將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促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CKD漸進性發展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壓、尿蛋白(包括微量白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除此之外貧血、高脂血症、高磷、老年、營養不良、尿毒症毒素蓄積,也會推進慢性腎臟病病程的發展。通過對近3年來我院腎病科門診、住院CKD患者的觀察,其合併高尿酸血症比例較高,目前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HUA) 作為慢性腎臟病(CKD)的常見併發症,是 CKD 患者腎功能進展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應積極控制血尿酸 UA 水平以延緩 CKD 進展。

營養治療在慢性腎臟病的一體化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飲食供給以充足的熱量,低鹽優質低蛋白,鉀、磷、維生素平衡膳食為原則。科學合理的營養治療能延緩腎衰竭的進展、推遲開始透析的時間、減少體內「毒素」蓄積、糾正各種代謝紊亂、改善營養狀況,從而減輕病人症狀、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研究顯示:從CKD3期起,應限制磷的攝入,即600-800mg/d,因為高磷是CKD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同時也容易引起患者皮膚瘙癢等不適症狀;當GFR降低至20-25ml/(min.1.73m2)時,患者尿量減少,腎臟排鉀能力下降,易出現高血鉀症,應嚴格限制鉀的攝入量。

02

「焯水」的重要性

「焯水」是將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在開水鍋中加工至半熟或全熟,取出進一步加工,又稱出水,飛水,東北地區稱「緊」,河南一帶稱「撣」,四川稱為「 泹」,廣東稱為「灼」。「焯水」加工後,蔬菜的顏色會更鮮豔,肉類的異味會減少,也會縮短烹調的時間。尤其對於CKD患者而言,「焯水」加工食物的好處尤為重要!

(1) 蔬菜、水果先切再浸泡,然後「焯水」加工食用。這樣加工後會去除蔬菜中的部分鉀,從而降低了高血鉀症發生的風險,也增加了患者可以選擇的蔬果的種類,而不僅僅局限於低鉀的蔬菜水果。而且「焯水」加工後的蔬菜色澤更佳,容易引起患者的食慾,提高生活質量。

含鉀量較低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鉀量在150mg以下的):

包括有絲瓜、菜瓜、冬瓜等;

含鉀量中等度的食物(每100g食物中含鉀在150mg~250mg的):

包括有小白菜、韭菜、花菜、油麥菜等;

含鉀量較高的食物(每100g食物中含鉀量在250mg以上的):

包括有柑橘、香蕉、木耳、香菇、海帶土豆等。

溫馨提示:不要喝菜湯,避免攝入過多鈉鹽及鉀。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

(2) 瘦肉、魚等優質蛋白經醃製「焯水」加工或清燉棄湯後食用,這樣既能降低嘌呤的攝入量,又能降低磷的含量,是非常適合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一種烹調方法,如水汆瘦肉丸,炒菜肉絲可在「焯水」前加澱粉醃製,不但利於咀嚼,而且也保證了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攝入量根據患者身高、體重及腎臟病分期等因素具體計算)。

「焯水」加工後磷減少的程度與所用水量、食材大小、煮的時間以及是否去皮等因素有關。通過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來控制血磷的方法可能弊大於利,應該參考食物中磷/蛋白質比值來選擇蛋白質含量高但磷含量更少的食物,一般比值小於12mg/g 的食物為低磷食物,比如蛋清,俗稱雞蛋白,含蛋白質較高,磷含量僅為1.4mg/g。

「焯水」加工的方法進一步減少了磷攝入量,有研究表明,經「焯水」加工可以減少蔬菜中51%的磷,肉類食物中的磷也可下降38%。

動物蛋白質中磷吸收率為50%左右,植物蛋白中磷的吸收率為30%,而食品添加劑中的磷幾乎全部會被吸收,因此要嚴格限制加工食品中無機磷的攝入。

下圖為常見高磷食品。

(3)主食「焯水」加工。攝入部分麥澱粉主食的患者,米飯、麵條「焯水」做成撈米飯、撈麵條後,可減少部分磷含量。麥澱粉類主食在加工製作過程中多數已過水加工,因此含磷量相對較低。

(4)「焯水」加工後,可減少食物中草酸的含量,慢性腎臟病患者腎性貧血、腎性骨病發生率較高,應儘可能減少草酸對人體鈣、鐵元素吸收的影響,同時飲食中增加富含鈣、血紅素鐵食物攝入。

總之,通過科學、有效的飲食幹預,「焯」級實用的烹調加工小竅門,可以配合臨床治療來積極管理患者血壓、血糖、尿酸水平,從而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的速度,改善患者營養狀態和生活質量,發揮出營養治療的重要作用。

參考書籍及文獻:

[1]臨床營養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55615焦廣宇、李增寧、陳偉著;

[2]中國食物成分表2004第二版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ISBN9787810716789 楊月欣主編;

[3]孫蔚楠,朱清,閻磊,邵鳳民.非布司他治療3~5期伴高尿酸血症老年慢性腎臟病的療效與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誌,2019,39(04):862-865.

[4]田政湘, 李泉清, 張黎,《湖南師範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年5期

[5]

原標題:《【唐曉雲】「焯」級重要——實用的慢性腎臟病(CKD)營養治療方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哪些表現可診斷慢性腎臟病(CKD)和CKD分期
    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慢性腎臟病(CKD)的腎臟功能損害由輕到重,持續進展,直到腎功能完全衰竭為止,而這些一般也是不可以恢復的。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出現損傷(如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在3個月以上,表現為血液、尿液病理學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或腎小球濾過率(GFR)<60毫升/分鐘/1.73平方米。具備以上任意一條即可診斷。根據GFR下降的程度,將慢性腎臟病(CKD)分為5期。
  • 慢性腎臟病診斷分期和營養治療原則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進行營養治療,那麼什麼是慢性腎臟病呢?慢性腎臟病該怎麼診斷?如何分期?不同分期的患者營養治療的方案有什麼不同嗎?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回答這些問題吧慢性腎臟病(CKD)是指長期的慢性腎臟損傷導致的各種臨床疾病,根據腎臟損傷證據和腎功能異常超過3個月進行診斷。
  • 心力衰竭合併慢性腎臟病:診斷和治療
    臨床上,心力衰竭合併慢性腎臟病(CKD)十分常見。圖1 心力衰竭和慢性腎臟病心力衰竭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事實上,與進展為終末期腎病(ESRD)相比,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更有可能死於心血管疾病。現在,同糖尿病一樣,CKD被認為是冠狀動脈疾病的等危證。CKD患者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臟瓣膜病、心源性猝死、腦血管意外、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外周動脈疾病。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
    根據尿蛋白定量能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而且還能評估治療效果。3、血壓多少?一般來說,有沒有高血壓是判斷腎臟病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血壓也是慢性腎臟病治療的重要靶目標。4、腎功能如何?腎功能是對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的重要指標。5、血紅蛋白是多少?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這個病例讓你重新認識腎臟病
    一般來說,有沒有高血壓是判斷腎臟病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血壓也是慢性腎臟病治療的重要靶目標。4、腎功能如何?腎功能是對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的重要指標。5、血紅蛋白是多少?腎臟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腎衰竭也有急性腎衰和慢性腎衰之別。
  • 新趨勢:瑪氏寵物發布AI貓慢性腎臟病檢測工具
    導讀:貓慢性腎臟病(CKD)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腎臟功能持續喪失。健康的腎臟執行許多重要功能,最主要的是過濾血液和製造尿液,因此,腎臟功能問題可能會導致貓的各種健康問題。在可能影響貓的多種腎臟疾病中,CKD是最常見的。傳統的診斷方式包括血液檢查和尿液分析等,需要指出的是,通常在發現並診斷出貓咪患上CKD時,疾病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
  •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2015-02-
  •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管理
    慢性腎臟疾病已經成為威脅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初步調查顯示,我國成人的患病率達10.8%,約有1.3億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相當一部分患者最終會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腎移植治療。福建省惠安縣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許一兵介紹,慢性腎臟病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的慢性腎臟結構或功能障礙,包括腎GFR正常或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以及影像學異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低於60毫升/分,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稱為慢性腎臟病。許一兵表示,慢性腎臟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 慢性腎臟病除了限鹽、限制蛋白質外,為何還要低磷飲食?如何做到?
    也就是慢性腎臟病的營養治療受到越來越多的醫生及患者的注意。 60年代以前,慢性腎臟病營養治療僅限於應用傳統的低蛋白飲食,這種治療可使尿毒症患者的臨床症狀獲得短期緩解。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低蛋白飲食的基礎上,必需胺基酸、酮酸、低磷飲食的治療應用於臨床,使營養療法的療效顯著提高。
  • 高磷血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隱形殺手」
    30 來源: 醫學界風溼免疫頻道 舉報   近年國內外指南均強調了非含鈣磷結合劑在高磷血症治療中的重要地位
  • 重磅:我國首部CKD-MBD診治指南發布_指南_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
    慢性腎臟病礦物質與骨異常(CKD-MBD)是CKD的嚴重併發症,是CKD患者致殘、致死等不良結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進一步改變我國存在的CKD-MBD知曉率低、檢查和檢測不合理、治療不規範且治療達標率低等問題,國家腎臟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來自國家臨床中心主要核心單位的負責人,我國多所著名三甲醫院的腎臟病和內分泌學科的著名專家,經過1年半的努力,共同編撰完成了我國首部《中國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診治指南》。
  • 慢性腎病中期之後,腎友管控好這8大指標,遠比降肌酐重要!
    在慢性腎臟病早中期階段,治療主要針對的是原發病、血肌酐及尿蛋白等,同時也需重視對合併症與併發症的治療。但若到了慢性腎臟病中晚期階段,對其治療並非只針對血肌酐與尿蛋白。雖然此時患者的血肌酐與尿蛋白也很重要,但是它們並不是最重要的。
  • 慢性腎臟病合併高血壓、心衰,治療「老大難」迎來新應對方式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韓飛教授、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李曼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丁紅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朱新旺醫生、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叢玉璽醫生、北部戰區總醫院曹寧教授、鞍山市中心醫院立山院區馬聰教授、華潤遼寧健康產業集團阜新礦總醫院馬玉環教授和營口市中心醫院張迎春教授,共同探討了慢性腎臟病(CKD)合併高血壓及心衰的新型治療方式。
  • 健康細節,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磷水平
    慢性腎病患者不斷增多,為了改善患者的預後,在2006年時有相關組織提出慢性腎臟病礦物質與骨代謝異常,CKD-MBD的概念,指出慢性腎臟病會導致礦物質及骨代謝異常症候群,表現為下列情況中的一種或多種,包括鈣、磷、甲狀旁腺激素、維生素D代謝異常;骨的轉化、礦化、骨容量、骨骼線性生長、骨強度異常;血管或其他軟組織鈣化。
  • 如何判斷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狀態
    慢性腎臟病可以依據腎小球濾過率(簡稱GFR)的不同分為慢性腎臟病1期(簡稱CKD1期、CKD為慢性腎臟病英文首字母縮寫)、CKD2期、CKD3期、CKD4期和CKD5期。CKD分期的前提是有慢性腎臟病,若沒有腎臟病,GFR>60 ml/min.1.73m2為正常。
  • 6張圖表,詳解CKD-MBD的規範化治療
    慢性腎臟病礦物質與骨代謝異常(CKD-MBD)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疾病進展過程中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患者很容易出現貧血?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其他心血管併發症出現的重要危險因素,臨床上常把它稱為腎性貧血。但是,為什麼貧血總是容易找上慢性腎病的患者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來講一講其中的原因。而當腎臟由於各種原因受到損害,發生慢性腎臟病,隨著腎功能的逐漸減退,很多患者就會慢慢出現了貧血的症狀,貧血的程度和腎臟受損的程度息息相關。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到3期時就有很大可能發生貧血,腎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就是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臟產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不足,輔助造血的功能弱化。
  • 山東省啟動建設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通訊員 盧驍 濟南報導中國慢性腎臟病(CKD)疾病負擔沉重,尤其是作為人口大省的山東,CKD患病率高約10.8%,知曉率低約12.5%,治療率有待提升。為提高人民對CKD的認知,12月25日,山東省慢性腎臟病防控項目啟動會暨山東省立醫院慢性腎病全程管理中心(CKDMC)成立儀式在濟南舉行。項目啟動現場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副院長王榮表示,山東省CKDMC體現的是規範化管理,更是一種臨床與科研相融合的模式。
  • 慢性腎臟病患者怎麼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9條專業建議請收好
    慢性腎臟病患者易感的因素包括以下原因:1.慢性腎臟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2.慢性腎病患者的併發症多。多數患者存在蛋白尿、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減退、營養不良、心、腦血管併發症多、血糖難以控制、肺水腫和心力衰竭常見、部分患者臥床時間長、運動少等。3.環境曝露機會增大。
  • 慢性腎臟病分為哪幾期,都需要長期治療嗎?
    慢性腎功能不全,按照腎功能的狀態分為五期,從一期腎臟輕微的損傷到五期腎功能衰竭期,是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腎功能不全五期的臨床症狀、體徵以及分期是非常重要的,具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