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合併慢性腎臟病:診斷和治療

2020-11-28 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心臟和腎臟之間有一些複雜的雙向相互作用。臨床上,心力衰竭合併慢性腎臟病(CKD)十分常見。


圖1 心力衰竭和慢性腎臟病


心力衰竭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並發心衰的CKD患者群體持續增長。在CKD患者中,心衰的準確診斷具有挑戰性,部分原因是該人群中缺乏有效的影像學和生物標誌物。



事實上,與進展為終末期腎病(ESRD)相比,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更有可能死於心血管疾病。現在,同糖尿病一樣,CKD被認為是冠狀動脈疾病的等危證。CKD患者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臟瓣膜病、心源性猝死、腦血管意外、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外周動脈疾病。心衰的患病率隨著CKD的嚴重程度而升高,其中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更常見。


表1 CKD的分期

 


腎臟病患者中的心衰診斷難題


在CKD人群中,心力衰竭的診斷仍存在重大挑戰。心衰的症狀和體徵也可見於CKD患者,包括容量超負荷和心臟充盈壓升高的表現,特別是在接近於ESRD時。因此,在CKD患者中,早期心衰的症狀很容易被忽視。


此外,受到腎功能影響,循環中的NT pro-BNP和hs-TnT水平可能升高,對心衰的診斷造成幹擾。研究顯示,CKD患者中,NT pro-BNP和hs-TnT升高與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衰)顯著相關。但目前,上述標誌物在CKD人群中的臨界值仍然不確定。


當前,CKD患者中,心衰的診斷主要還是依靠特徵性症狀和相關的心臟結構和功能成像。


腎臟病患者中的心衰危險因素


腎臟病患者中的心衰危險因素包括傳統危險因素和新的危險因素,其中傳統危險因素也是CDK進展的危險因素。


腎臟疾病進展時的一些獨特的生物學變化也會促進心衰的發生。例如,容量超負荷、貧血、礦物質代謝異常、炎症、殘餘腎功能、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內源性強心苷、尿毒症毒素、醛固酮、高鉀血症、氧化應激和營養不良等。


表2 CKD患者發生心衰的危險因素


心衰合併CKD的治療挑戰


對於合併CKD的心衰患者,治療存在挑戰性,因為多數患者診斷為HFpEF,目前還缺乏有證據的改善預後的治療方法;對於診斷為HFrEF的患者,β受體阻滯劑和RAAS抑制劑可能有益,但仍需要在該組患者中進行更多的試驗。


200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近75%的HFrEF透析患者未使用β受體阻滯劑和ACEI類藥物。


一項對透析患者的觀察性研究顯示,β受體阻滯劑與心衰風險降低31%相關。腦啡肽酶抑制劑、依帕列淨(SGLT-2抑制劑)等藥物也有可能在改善CKD患者的心衰預後方面發揮關鍵作用。SGLT-2抑制劑可阻斷近端小管中的鈉/葡萄糖攝取,保護腎臟功能並改善機體對利尿劑的反應。


醫脈通摘譯自:Courtney Tuegel, Nisha Bansal.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 Heart 2017; 103: 1848–1853.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慢性腎臟病診斷分期和營養治療原則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進行營養治療,那麼什麼是慢性腎臟病呢?慢性腎臟病該怎麼診斷?如何分期?不同分期的患者營養治療的方案有什麼不同嗎?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回答這些問題吧慢性腎臟病(CKD)是指長期的慢性腎臟損傷導致的各種臨床疾病,根據腎臟損傷證據和腎功能異常超過3個月進行診斷。
  • 慢性腎臟病合併高血壓、心衰,治療「老大難」迎來新應對方式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韓飛教授、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李曼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丁紅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朱新旺醫生、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叢玉璽醫生、北部戰區總醫院曹寧教授、鞍山市中心醫院立山院區馬聰教授、華潤遼寧健康產業集團阜新礦總醫院馬玉環教授和營口市中心醫院張迎春教授,共同探討了慢性腎臟病(CKD)合併高血壓及心衰的新型治療方式。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
    北京的檢查結果,「做實」了他慢性腎臟病、輕度腎衰的診斷。那他的慢性腎臟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他託人找到了我。一、發現腎臟病,應遵循以下處理程序1、腎臟病是什麼原因?首先要明確病因,是原發於腎臟的疾病比如慢性腎小球腎炎,還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腎損害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腎臟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痛風性腎病等。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這個病例讓你重新認識腎臟病
    北京的檢查結果,「做實」了他慢性腎臟病、輕度腎衰的診斷。那他的慢性腎臟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他託人找到了我。一、發現腎臟病,應遵循以下處理程序1、腎臟病是什麼原因?一般來說,有沒有高血壓是判斷腎臟病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血壓也是慢性腎臟病治療的重要靶目標。4、腎功能如何?腎功能是對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的重要指標。5、血紅蛋白是多少?腎臟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腎衰竭也有急性腎衰和慢性腎衰之別。
  • 有哪些表現可診斷慢性腎臟病(CKD)和CKD分期
    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慢性腎臟病(CKD)的腎臟功能損害由輕到重,持續進展,直到腎功能完全衰竭為止,而這些一般也是不可以恢復的。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出現損傷(如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在3個月以上,表現為血液、尿液病理學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或腎小球濾過率(GFR)<60毫升/分鐘/1.73平方米。具備以上任意一條即可診斷。根據GFR下降的程度,將慢性腎臟病(CKD)分為5期。
  • ...地大幅減少腎衰及心腎死亡風險,成為首個可顯著延長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是一種嚴重疾病,患者腎功能呈進行性下降,影響全球近7億人口[1、2],且很多患者未被診斷[3、4]。在中國,慢性腎病的發病率高達10.8%[6],慢性腎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和腎小球腎炎[5]。
  •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管理
    慢性腎臟疾病已經成為威脅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初步調查顯示,我國成人的患病率達10.8%,約有1.3億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相當一部分患者最終會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腎移植治療。福建省惠安縣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許一兵介紹,慢性腎臟病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的慢性腎臟結構或功能障礙,包括腎GFR正常或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以及影像學異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低於60毫升/分,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稱為慢性腎臟病。許一兵表示,慢性腎臟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為什麼要用四種以上藥物?
    難道鄭大爺的慢性心力衰竭這麼快就已經好了嗎?見王大爺很是好奇,鄭大爺笑著為他做了一番解釋。原來,鄭大爺吃的是醫生為他推薦的芪藶強心膠囊。這是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創新中藥,一個藥就具有強心、利尿、擴血管三大作用,一種藥物可以同時起到多種西藥聯合應用的作用,不管是改善心臟舒縮能 力,還是利尿消除浮腫,都可以通過服用這個英苗強心膠囊來實 現。
  • 「焯」級重要——實用的慢性腎臟病(CKD)營養治療方法
    專業擅長: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痛風、慢性腎臟病等慢病營養治療,肥胖人群體重管理。個人觀點:營養治療是慢病防治的關鍵,營養引領,健康中國!倡導健康生活理念,慧吃慧動,將健康管理視為每個人終身的事業,節約社會公共衛生資源。
  • 慢性腎臟病患者怎麼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9條專業建議請收好
    新型冠狀病毒可感染所有人群,合併各種慢性疾病的患者是易感人群,例如肺炎或支氣管炎,心、腦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各種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風溼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乾燥症候群、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糖尿病腎病、服用各種免疫抑制劑、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患者、嬰兒和老年人中較常見。
  • 山東省啟動建設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通訊員 盧驍 濟南報導中國慢性腎臟病(CKD)疾病負擔沉重,尤其是作為人口大省的山東,CKD患病率高約10.8%,知曉率低約12.5%,治療率有待提升。為提高人民對CKD的認知,12月25日,山東省慢性腎臟病防控項目啟動會暨山東省立醫院慢性腎病全程管理中心(CKDMC)成立儀式在濟南舉行。項目啟動現場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副院長王榮表示,山東省CKDMC體現的是規範化管理,更是一種臨床與科研相融合的模式。
  • 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徵兆和十大原因
    原創 李青大夫 腎病科普 收錄於話題#我的文章373#慢性腎臟病77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徵兆和十大原因天津大學泰達醫院 李青你可能想不到,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和糖尿病人數幾乎差不多。
  • 重磅:我國首部CKD-MBD診治指南發布_指南_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
    慢性腎臟病礦物質與骨異常(CKD-MBD)是CKD的嚴重併發症,是CKD患者致殘、致死等不良結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進一步改變我國存在的CKD-MBD知曉率低、檢查和檢測不合理、治療不規範且治療達標率低等問題,國家腎臟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來自國家臨床中心主要核心單位的負責人,我國多所著名三甲醫院的腎臟病和內分泌學科的著名專家,經過1年半的努力,共同編撰完成了我國首部《中國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診治指南》。
  • 慢性腎臟病患者「控磷」的誤區和妙招全在這裡,快看看你做對沒
    慢性腎臟病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疾病,且腎臟病病史超過 3 個月以上,包括血液或尿液化驗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或是不明原因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trationrate,GFR)下降超過 3 個月。 而根據GFR又將慢性腎臟病劃分為五期。
  •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患者很容易出現貧血?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其他心血管併發症出現的重要危險因素,臨床上常把它稱為腎性貧血。但是,為什麼貧血總是容易找上慢性腎病的患者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來講一講其中的原因。而當腎臟由於各種原因受到損害,發生慢性腎臟病,隨著腎功能的逐漸減退,很多患者就會慢慢出現了貧血的症狀,貧血的程度和腎臟受損的程度息息相關。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到3期時就有很大可能發生貧血,腎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就是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臟產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不足,輔助造血的功能弱化。
  •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2015-02-
  • 高磷血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隱形殺手」
    慢性腎臟病(CKD),明明是個「腎病」,但為何會牽連心血管?CKD與高磷血症有什麼關係?高磷血症有什麼危害?帶著這些CKD患者常常關心的問題,記者最近採訪了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東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東南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劉必成教授。劉必成教授表示,磷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一個重要元素,主要隨食物進入人體,由腸道和尿液排出體外,從而保持體內供需平衡。
  • 慢性腎臟病為什麼會發生腎性貧血,怎麼辦?如何補鐵?
    腎性貧血是指發生於慢性腎臟病,發病於慢性腎功能不全相關的貧血。一般在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出現。 腎性貧血產生存在多種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慢性腎功能不全時,腎臟促紅細胞生成素生成減少。
  • 如何判斷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狀態
    慢性腎臟病可以依據腎小球濾過率(簡稱GFR)的不同分為慢性腎臟病1期(簡稱CKD1期、CKD為慢性腎臟病英文首字母縮寫)、CKD2期、CKD3期、CKD4期和CKD5期。CKD分期的前提是有慢性腎臟病,若沒有腎臟病,GFR>60 ml/min.1.73m2為正常。
  • 腎病患者檢查出蛋白尿,如何診斷、評估與治療?
    然而,它卻不是什麼好東西,即蛋白尿既是腎臟損害的標誌物,也是腎臟病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因此,必須重視蛋白尿。所以說,腎病患者經檢查一旦發現有蛋白尿,首先應該給出診斷與評估,其次再考慮治療問題。1.什麼才算作是蛋白尿?並不是說,尿中有蛋白就是蛋白尿,而是說,尿中蛋白質超出一定範圍才可診斷為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