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徵兆和十大原因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李青大夫 腎病科普 收錄於話題#我的文章373#慢性腎臟病77

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徵兆和十大原因

天津大學泰達醫院 李青

你可能想不到,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和糖尿病人數幾乎差不多。

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發布的調查結果,2013年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而中國成人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0.8%,推算中國有慢性腎臟病患者近1.2億。而2020年發布的《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全國橫斷面研究》結果,中國成人總糖尿病患病率為12.8%。

但是,糖尿病的知曉率為36.5%,而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僅為12.5%。也就是說,中國的慢性腎臟病人和糖尿病人幾乎差不多,但人們普遍忽視慢性腎臟病的存在,絕大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有腎臟病,等被發現時往往已到了比較重的程度。

一、什麼是慢性腎臟病?

我先說說專業機構給慢性腎臟病下了一個定義:

1、腎損害(病理,血,尿,影像學異常≥3個月。

2、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1.73m2,持續時間≥3個月。

也就是說,無論是血檢異常(比如血肌酐升高等),或者尿檢異常(比如蛋白尿、血尿等),或者影像學檢查異常(比如腎臟回聲不均勻等),或者病理學檢查異常,或者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符合其中任何一點,時間超過3個月,就診斷為慢性腎臟病。

再通俗的說,發現上述任何一點,就意味著腎臟生病了。

二、如何判定自己是否有腎臟病?

以上的診斷標準,都是醫院檢查發現的證據,那患者本人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可能出現腎臟病了呢?

1、水腫

水腫是腎臟病特徵性的表現,也是患者到腎內科就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是因為出現了水腫才看腎科的。

水腫最常見兩個部位:組織疏鬆的部位比如眼瞼、面部水腫;位置低的部位比如下肢水腫。

解釋:慢性腎臟病,鈉排洩障礙,鈉水瀦留,體內水過多就會出現水腫,這種水腫一般首發組織疏鬆的部位比如眼瞼和面部;此外,嚴重腎臟病,蛋白從尿中大量丟失,血漿白蛋白低,就會出現低蛋白水腫,這種水腫主要發生在小腿。

2、尿中有泡沫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尿液清亮、微黃、無泡沫,但是,如果尿中蛋白和糖含量高的話就會起沫,嚴重者類似於啤酒花。

尿中泡沫不一定都是蛋白尿和糖尿,但嚴重的蛋白尿和糖尿會出現泡沫尿,發現泡沫尿一定要去醫院查尿常規。

尿中少量蛋白往往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肉眼也看不出有什麼異常。不過,現在健康體檢比較普及,許多患者都是尿常規檢查發現蛋白尿的。

解釋:腎臟是人體的「過濾器」,正常腎臟的濾過膜是完整的,只允許小分子的代謝廢物排出,大分子的蛋白質是出不來的。但是,腎臟濾過膜受損後,血中的蛋白就會漏到尿中形成蛋白尿。

3、尿血

少數嚴重的血尿,肉眼就能看出來,像「洗肉水」一樣,甚至更重的就像鮮血,還可以看到血凝塊,這叫「肉眼血尿」。

還有一些情況,尿液呈暗紅色或者醬油色,一般見於急性肌溶解或者急性溶血。

出現肉眼血尿或者醬油色尿,一般第一時間就會就醫。

大多數情況是,尿中只有少量的紅細胞,肉眼看不到,只有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稱「鏡下血尿」。和蛋白尿一樣,鏡下血尿也是尿檢發現的。

解釋:血尿的產生原因和蛋白尿差不多,都表示腎臟的濾過膜受損。

4、高血壓

尤其是年輕人高血壓,首先要懷疑腎臟出了問題。

我們常說的高血壓,如果不特殊說明,指的是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大多40歲以後發病。

而腎臟受損後,也會出現高血壓,這種高血壓稱腎性高血壓。腎小球腎炎多見於年輕人,所以,許多年輕人高血壓腎性高血壓的可能性大。

解釋:腎臟是調節人體血壓最重要的器官。腎臟受損後,鈉水瀦留,血容量增加,引起高血壓。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腎臟受損後,會分泌一種激素叫「腎素」,腎素引起高血壓。

5、血肌酐增高

輕、中度的血肌酐升高是感覺不到的,只要抽血檢查才能發現。血肌酐升高就意味著腎功能下降。

解釋:血肌酐是人體的代謝廢物,每天產生的量相對恆定,而且絕大部分血肌酐通過腎小球排洩,所以根據血肌酐水平升高推測腎功能下降。

6、尿量改變

正常成人24小時尿量在1500ml左右, 尿量少於700ml叫尿量減少,少於400ml叫少尿,少於100ml叫無尿,大於2500ml稱多尿。

正常成人夜間一般不排尿,如果習慣性的每晚起夜2-3次或更多,而且夜間尿量大於24小時總尿量的1/3,稱夜尿增多。

解釋:腎小球排出的水分,99%又被腎小管回吸收,而且夜間分泌的尿液幾乎完全被回吸收,所以正常人夜間無尿。但是,當腎小管損傷後,回吸收能力減退,夜尿量增多。常見腎小管慢性損傷的原因有長期高血壓導致的高血壓性腎臟病,長期服用損害腎臟的藥物引起的藥物性腎損傷。

7、尿頻、尿急、尿痛

合稱尿路刺激徵,是尿路感染的特徵性表現,常見於已婚女性。

解釋:膀胱中兩個輸尿管開口和尿道開口是一個三角區,當儲存在膀胱內尿達到一定量後刺激膀胱三角就會產生尿意而排尿。但是,如果膀胱內感染,感染分泌物反覆刺激三角區也產生頻繁的尿意。

8、臉色蒼白,全身乏力

是因為出現了貧血。

比較嚴重的腎臟病,腎小球濾過率小於60ml/min後就會出現腎性貧血,表現為面色萎黃、眼結膜蒼白、唇甲蒼白無光澤等。而且貧血的嚴重程度常與腎功能減退的程度一致。

一般來說,因為生理的原因,中青年女性更容易發生貧血,而男性貧血較少見。如果一個男性出現貧血,請一定要堅持腎功能。

解釋:腎臟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促進紅細胞的生成。慢性腎臟病,腎臟分泌的促紅素減少,紅細胞生成障礙,就會出現貧血,稱腎性貧血。

9、腎臟縮小

腎臟萎縮也是感覺不到的,都是體檢時發現的。

正常腎臟長10cm,腎皮質厚1.5cm。如果腎臟小於9cm,或者腎皮質小於1.2cm考慮出現了腎萎縮。

解釋:慢性腎臟病久治不愈,就會出現腎小球硬化、腎間質纖維化,如同肝硬化肝臟萎縮一樣出現腎萎縮。腎萎縮時腎功能肯定下降了。

10、骨質疏鬆、反覆骨折

腎功能受損後,出現缺血鈣、高血磷、骨質疏鬆,嚴重的骨質疏鬆反覆發生骨折。

解釋:皮膚經過紫外線照射產生的Vit D必需經過腎臟活化才能產生活性。腎功能受損以後,活性Vit D缺乏,鈣吸收障礙,而且丟失增多,而且磷排洩障礙,出現一系列鈣磷代謝障礙問題。

三、哪些人容易得慢性腎臟病

我國最常見的三大腎臟病是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小球腎炎和高血壓性腎臟病,所以說,下列人群容易發生慢性腎臟病。

1、糖尿病人;

2、反覆呼吸道、尿道、腸道感染的慢性感染者,容易發生腎小球腎炎;

3、高血壓患者;

4、高尿酸血症患者;

5、長期服用止痛藥、抗菌素、中藥等腎毒性藥物者;

6、65歲以上老年人;

7、有慢性腎臟病家族史者;

8、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小血管炎、類風溼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9、反覆紫癜者;

10、老年前列腺增生或者習慣憋尿者。

四、慢性腎臟病早發現

目前國際上提倡慢性腎臟病早期篩查「三步曲」:測血壓、尿常規和腎功能。

1、35歲以上患者首診量血壓,對40歲之前出現的高血壓,一定要進行尿常規、腎功能、雙腎彩超等檢查;

2、尿常規作為常規體檢項目。尿檢異常者要進行複雜的甚至腎臟專業檢查;

3、5年以上的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患者一定要進行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腎功能、雙腎彩超等檢查;

4、對65歲以上的老人要進行腎臟常規檢查;

5、反覆呼吸道感染者、反覆出現的紫癜者要進行腎臟常規檢查;

6、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解熱鎮痛藥)、中藥者要進行腎臟常規檢查;

7、有腎臟病家族史者要定期進行腎臟常規檢查。

原標題:《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徵兆和十大原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力衰竭合併慢性腎臟病:診斷和治療
    心臟和腎臟之間有一些複雜的雙向相互作用。臨床上,心力衰竭合併慢性腎臟病(CKD)十分常見。圖1 心力衰竭和慢性腎臟病心力衰竭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CKD患者中,心衰的準確診斷具有挑戰性,部分原因是該人群中缺乏有效的影像學和生物標誌物。事實上,與進展為終末期腎病(ESRD)相比,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更有可能死於心血管疾病。現在,同糖尿病一樣,CKD被認為是冠狀動脈疾病的等危證。
  •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管理
    慢性腎臟疾病已經成為威脅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初步調查顯示,我國成人的患病率達10.8%,約有1.3億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相當一部分患者最終會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腎移植治療。福建省惠安縣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許一兵介紹,慢性腎臟病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的慢性腎臟結構或功能障礙,包括腎GFR正常或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以及影像學異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低於60毫升/分,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稱為慢性腎臟病。許一兵表示,慢性腎臟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
    北京的檢查結果,「做實」了他慢性腎臟病、輕度腎衰的診斷。那他的慢性腎臟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他託人找到了我。一、發現腎臟病,應遵循以下處理程序1、腎臟病是什麼原因?首先要明確病因,是原發於腎臟的疾病比如慢性腎小球腎炎,還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腎損害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腎臟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痛風性腎病等。
  • 慢性腎臟病診斷分期和營養治療原則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進行營養治療,那麼什麼是慢性腎臟病呢?慢性腎臟病該怎麼診斷?如何分期?不同分期的患者營養治療的方案有什麼不同嗎?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回答這些問題吧慢性腎臟病(CKD)是指長期的慢性腎臟損傷導致的各種臨床疾病,根據腎臟損傷證據和腎功能異常超過3個月進行診斷。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這個病例讓你重新認識腎臟病
    北京的檢查結果,「做實」了他慢性腎臟病、輕度腎衰的診斷。那他的慢性腎臟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他託人找到了我。一、發現腎臟病,應遵循以下處理程序1、腎臟病是什麼原因?一般來說,有沒有高血壓是判斷腎臟病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血壓也是慢性腎臟病治療的重要靶目標。4、腎功能如何?腎功能是對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的重要指標。5、血紅蛋白是多少?腎臟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腎衰竭也有急性腎衰和慢性腎衰之別。
  • 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人?
    高血壓腎損害是常見的靶器官損害,高血壓和腎臟損害互為因果。損害早期患者常表現為夜尿增多,出現微量白蛋白尿,進而腎功能下降。 三、代謝性疾病患者。比如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這些患者發生慢性腎臟病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四、有腎臟病家族史的人。據調查發現,家庭成員當中如果有腎臟病史,那麼患腎臟病的概率較常人會增加5-8倍。
  •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患者很容易出現貧血?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其他心血管併發症出現的重要危險因素,臨床上常把它稱為腎性貧血。但是,為什麼貧血總是容易找上慢性腎病的患者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來講一講其中的原因。而當腎臟由於各種原因受到損害,發生慢性腎臟病,隨著腎功能的逐漸減退,很多患者就會慢慢出現了貧血的症狀,貧血的程度和腎臟受損的程度息息相關。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到3期時就有很大可能發生貧血,腎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就是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臟產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不足,輔助造血的功能弱化。
  • 慢性腎臟病是什麼,為什麼中國患病率這麼高?
    前段時間,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篇1990-2017年全球慢性腎臟病的研究報告,裡面有不少令人震撼的數據。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人數居全球第一位,那慢性腎臟病(CKD)是什麼呢?即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腎臟損害病史大於3個月),包括腎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及影像學檢查異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過3個月,即為CKD。為什麼中國患病率這麼高?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 慢性腎臟病患者「控磷」的誤區和妙招全在這裡,快看看你做對沒
    慢性腎臟病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疾病,且腎臟病病史超過 3 個月以上,包括血液或尿液化驗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或是不明原因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trationrate,GFR)下降超過 3 個月。 而根據GFR又將慢性腎臟病劃分為五期。
  • 如何判斷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狀態
    慢性腎臟病可以依據腎小球濾過率(簡稱GFR)的不同分為慢性腎臟病1期(簡稱CKD1期、CKD為慢性腎臟病英文首字母縮寫)、CKD2期、CKD3期、CKD4期和CKD5期。CKD分期的前提是有慢性腎臟病,若沒有腎臟病,GFR>60 ml/min.1.73m2為正常。
  • 山東省啟動建設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通訊員 盧驍 濟南報導中國慢性腎臟病(CKD)疾病負擔沉重,尤其是作為人口大省的山東,CKD患病率高約10.8%,知曉率低約12.5%,治療率有待提升。為提高人民對CKD的認知,12月25日,山東省慢性腎臟病防控項目啟動會暨山東省立醫院慢性腎病全程管理中心(CKDMC)成立儀式在濟南舉行。項目啟動現場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副院長王榮表示,山東省CKDMC體現的是規範化管理,更是一種臨床與科研相融合的模式。
  • 高磷血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隱形殺手」
    慢性腎臟病(CKD),明明是個「腎病」,但為何會牽連心血管?CKD與高磷血症有什麼關係?高磷血症有什麼危害?帶著這些CKD患者常常關心的問題,記者最近採訪了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東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東南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劉必成教授。劉必成教授表示,磷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一個重要元素,主要隨食物進入人體,由腸道和尿液排出體外,從而保持體內供需平衡。
  • 有哪些表現可診斷慢性腎臟病(CKD)和CKD分期
    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慢性腎臟病(CKD)的腎臟功能損害由輕到重,持續進展,直到腎功能完全衰竭為止,而這些一般也是不可以恢復的。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出現損傷(如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在3個月以上,表現為血液、尿液病理學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或腎小球濾過率(GFR)<60毫升/分鐘/1.73平方米。具備以上任意一條即可診斷。根據GFR下降的程度,將慢性腎臟病(CKD)分為5期。
  •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2015-02-
  • 慢性腎臟病進展到尿毒症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一是:慢性腎臟病最終都要進展為尿毒症!(多位大專家都這樣說,很嚇人對不對)二是:20%-50%的慢性腎臟病會進展為尿毒症。老教授給年輕小大夫講:「慢性腎臟病至今沒有有效的治癒手段,隨著病情發展和腎臟衰老,都會進展到尿毒症。」這話是沒毛病的。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無論您是位只能坐輪椅的殘疾人,還是身體倍兒棒如施瓦辛格,一旦過了40歲左右,腎功能會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原因無他,衰老。任誰都扛不住衰老,只要年齡足夠大就一定得腎衰竭、尿毒症。若您有長生不老仙丹,當我沒說。
  •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前段時間,門診收治的一位慢性腎臟病患者,在病房治療短時間病情穩定後就回家休養。但是,他在家並沒有好好養病,而是進行重體力勞動,不注意防護,引起感冒,最終導致肺部感染,病情復發。大家都對他的去世感到惋惜,畢竟他還年輕,正值中年,若是能夠好好養病,後期恢復應該是很好的。
  • 全國第六家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落戶廈門
    央廣網廈門12月27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石青青)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知曉率低、預後差、醫療費用高,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福建省首家、全國第六家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26日落戶廈門,將為慢性腎病患者提供早期篩查、規範化診治和長期隨訪管理服務,提升預防和診治水平。
  • 慢性腎炎 喜歡捉迷藏
    目前,河南省慢性腎臟病患者超過千萬,尿毒症患者已超過10萬。為了提高廣大群眾對慢性腎臟病的認識和警惕,河南省中醫院舉辦了以「慢性腎臟病進展三部曲」為主題的健康公益講座。  □ 實習生 王方方  什麼是慢性腎臟病  河南省中醫院腎病科主任張建偉說,慢性腎病是指由於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腎臟(腎小球、腎小管)損傷所導致的病變,並且腎臟損傷(結構或功能)3個月以上。臨床上最常見的表現是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損傷等。  根據病情的嚴重性,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三個階段:慢性腎炎階段、慢性腎功能不全階段和尿毒症階段。
  • 福建省首家國家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落戶廈門
    會議由廈門市醫學會、廈門市衛生與健康委員會、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共同主辦,採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圍繞腎臟病管理的前沿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和交流。在開幕式上,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被授予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核心單位,系福建省首家,全國第六家。
  • 這9類人的腎愛出事 預防慢性腎臟病的關鍵在於……
    因為早期慢性腎病一般無任何症狀、體徵,所以容易造成病情延誤,當患者出現泡沫尿、腳踝腫脹、眼瞼浮腫、乏力腰酸、頭痛、失眠、高血壓、貧血、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時,往往已經是腎臟即將「倒下」的時候了,更有甚者腎功能已經失去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