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專訪:川美美術館館長何桂彥——一場展覽濃縮八十年校史

2021-01-17 澎湃新聞
重慶專訪:川美美術館館長何桂彥——一場展覽濃縮八十年校史

2020-12-0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四川美術學院

建校80周年(1940—2020)展

此前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展

《1968年某月某日•雪》 程叢林作品

《父親》 羅中立作品

461位藝術家、603件作品

是展覽,更是濃縮的校史

《重慶專訪》對話策展人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何桂彥

看經典因何成為經典

看80歲的川美如何與歷史同行

問:在您看來,這些作品是如何成為經典的?

何桂彥:它貼近時代,捕捉到在社會轉型和改革開放背景當中,國家、社會、個人各個層面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變化,把社會變革、思想解放、個體變化,用繪畫和視覺語言呈現出來了。

圖:第1眼-重慶廣電

問:這些藝術家,其實和時代也是相互成就的?

何桂彥:四川美院那時候確實有一波才華橫溢的藝術家。這波藝術家,我們現在去想,其實就是1977、78級。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時代,抓住了時代的脈動,反過來說,時代也為美院的崛起,為這些藝術家提供了平臺和歷史機遇,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圖:第1眼-重慶廣電

問:這次展覽有沒有打破常規的地方?

何桂彥: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單元,就是連環畫單元。從上世紀30年代到2019年,各個時期都湧現出很多優秀的、傳播量廣的藝術作品。像李文信先生、呂林先生的連環畫,以及何多苓的《雪雁》,都在展覽現場。

圖:第1眼-重慶廣電

問:春夏秋冬這四座雕像,是國內第一次將人體藝術運用在戶外的城市公共空間的雕塑作品,當時對重慶來說,也是一個重大的文化事件。我們可以領會到川美跟重慶這座城市的關係是什麼?

何桂彥:在城市化過程中,什麼樣的藝術才能介入,什麼樣的題材,怎麼跟環境結合起來,怎麼在公共區域當中成為一個標誌性的視覺樣式。春夏秋冬成為了1980年代重慶的城市雕塑,或者說公共藝術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在全國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力。

作為一所地處重慶、輻射西南的美術學院來講,川美的一個重要工作任務、職責所在,是要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推動,對重慶的城市文化建設,視覺人文建構有所作用。

防控小貼士

選購冷凍冰鮮食品時,建議使用一次性手套或塑膠袋套手進行挑選,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全程避免用手碰觸口、鼻、眼等部位,直至徹底清洗或消毒雙手。

原標題:《重慶專訪:川美美術館館長何桂彥——一場展覽濃縮八十年校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感受油畫魅力 到重慶美術館看川美油畫藝術名家邀請展
    原標題:感受油畫魅力 到重慶美術館看川美油畫藝術名家邀請展 華龍網4月25日19時01分訊(記者 張義)杜康遠的《江山清風》、龐茂琨的《高速公路旁的風景》、夏培耀的《高原魂》……4月25日下午,由重慶文化藝術品行業協會、重慶美術館共同主辦,雲環文化產業集團、重慶版權超市承辦的「川流不息 版權保護、文化魅力——2018年四川美術學院油畫藝術名家邀請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幕
  • 川美80年|朱麟為101 歲劉國樞教授塑銅像
    在我的母校川美八十壽辰到來之際,想為母校川美做一點小事來表達我的感恩之意。所以,為我們川美的名人創作肖像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於是首先想到了我們川美最年長的藝術家,現今101歲的劉國樞先生:他是川美老一代油畫藝術家、也是川美油畫專業的創建者,曾創作出大批經典的油畫作品。其中,在我們小學課本裡那張著名的油畫作品《飛奪瀘定橋》就出自劉國樞先生之手。
  • 2018年四川美術學院油畫藝術名家邀請展開幕
    新華網彭禕琦 攝    新華網重慶4月25日電(彭禕琦)今日,「川流不息 版權保護、文化魅力——2018年四川美術學院油畫藝術名家邀請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幕,該展覽是近年來對四川美術學院油畫藝術學統最為完整的一次系統梳理。
  • 專訪臺北市立美術館新任館長吳光庭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吳光庭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館長一職,自今年3月1日原館長謝小韞出任文化局局長後出缺至今,9月15日吳光庭以建築學者的背景接任北美館館長一職,受到各方的關注與期待。就任記者會上,吳光庭提出當代、公共、環境叄項美術館未來的發展主軸,認為北美館應對當代藝術給予最大支持。美術館也不應只是官僚機制的一部分,必須體認到美術館做為公共機構的責任,進而推動大眾的美學認識與素養提升。同時也要思考環境跟美術館之間的互動,重視公共環境與未來發展,為提升北美館的整體進步而努力。編輯部(以下簡稱問) 首先想請您談談接任北美館館長的始末與決定的過程?
  • 國慶大假藝術展覽7天樂 川美油畫系教師集體亮相
    國慶大假藝術展覽7天樂 川美油畫系教師集體亮相 2015-10-02 10:03:07來源:成都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2015年10月02日 10:03 來源:成都日報
  • 豹紋"長"上農具 川美送的新年"禮物"有點意思
    新年伊始,四川美術學院用一場名為「禮物」的展覽,把這些好玩的問題帶到了大家面前……昨日下午,「禮物——2021四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學生提名獎」入圍暨獲獎作品展在四川美院美術館4號展廳隆重揭幕。   「作為造型藝術學院的院長,我從來沒有這麼驕傲過。我覺得這樣一個展覽是非常有質量、非常吸引人的,而且是令人興奮的。」
  • 重慶美術館可以夜遊了!今年國慶如果你想「藝遊」重慶,這些展覽不...
    與此同時,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也準備好了「叢生與共振 ——四川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駐留計劃2019-2020終期匯報展」等多個展覽,在8天國慶中秋長假中面向公眾開放。今年國慶你想「藝遊」重慶的話,那這些展覽你都不應該錯過。
  • 來川美看「巴山蜀水」!全國藝術高校山水畫教學研討會暨師生作品展...
    展覽現場12月30日上午,「巴山蜀水」2020年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山水畫教學研討會暨師生作品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開幕,來自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二十餘所國內知名院校師生的優秀山水畫作品齊齊亮相
  • 重慶大學「贗品博物館」風波背後:混圈子、產業眾多的吳家人
    你是來看展覽的嗎?你是重慶大學的嗎?」當時江上還不知道此人是誰,只覺得「說話很衝」,直到發文章前搜索網上圖片,才確認此人就是吳應騎。江上50多歲,業餘玩收藏30多年。重大博物館開幕時,他聽聞重慶某資深收藏家在圈子裡提議,「大家可以組織一場比賽,每個人都去重慶大學博物館裡尋找真品,誰能找出一件就算贏了。」
  • ...雕塑專業同學捏娃娃,鉤包包同時還擺攤……創意市集川美學生邊...
    面對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的採訪,就讀於川美雕塑專業的李亭穎一邊忙著捏娃娃,一邊告訴記者,她身邊就讀於造型專業方向的陳夢雪則忙著給娃娃做小衣服。李亭穎和陳夢雪的小攤「隨緣造娃工作室」位於龍湖時代天街C館噴泉廣場V4館的三樓,二人的攤位屬於「重慶藝術大市場·開放的六月——2020四川美術學院藝術遊」學生創意市集。
  • 中國美術館線上展覽獻禮「七一」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此次展覽源於中國美術館5年來的學術積累,主要以時間為敘事線索,將99年的歲月長河分為人民解放(1921-1949)、國家建設(1949-1978)、改革開放(1978-2012)、民族復興(2012-2020)四個篇章。229件展覽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水粉、宣傳畫、年畫等美術種類,以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為主。
  • 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羅寧:靈動筆墨繪就女性別樣之美
    有幸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寶雞籍著名畫家羅寧的創作室採訪到羅寧,在清新雅致、充滿文化氣息的氛圍裡,聽他講繪畫藝術。淵博的學識以及謙和的態度,溫良淳樸的外表,平易近人的性格是他給人最深的印象,儒雅的他話並不太多,但聊起藝術之路,伴隨著一縷縷墨香,他逐漸打開了話匣子。家庭薰陶播撒藝術萌發1958年,羅寧出生於寶雞扶風縣的一個小村莊。
  • 2020首屆重慶工筆畫雙年展在九龍坡區舉行
    「此次展覽關注當代社會發展,將歷史文化運用到不同風格作品之中,代表了工筆畫創作的方向,是這次展覽的一大特點。」李月林指著作品《晝暖》說。《晝暖》展現了冰川消融,鯨、企鵝、北極熊等海洋生物掙扎的景象。創作者、青年藝術家張志康精心描繪了海水的波紋,整體綠色色調之下,能夠看見海水從綠到藍色的漸變。
  • 專訪:文明之間的對話讓世界變得更好——訪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館長...
    新華社坎培拉5月8日電 專訪:文明之間的對話讓世界變得更好——訪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館長馬修·特林卡新華社記者 白旭 潘翔越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館長馬修·特林卡日前在坎培拉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澳中兩國文化交流頻繁、聯繫緊密,文明之間的對話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 一場展覽 一部西方藝術史
    原標題:一場展覽 一部西方藝術史↑《漫步》 馬奈↑《君士坦丁的婚禮》 彼得·保羅·魯本斯↑《幸福的繁衍》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坎貝爾罐頭湯》安迪·沃霍爾近日,「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
  • 來天一美術館看名畫家的「牛氣沖天」
    為讓更多市民欣賞到更多更好的「牛」畫,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月28日,展覽期間,觀展免費。  此次展覽是天一美術館開館後的第一個專題展,題材是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二位的「牛」。十二生肖既是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也是眾多繪畫藝術家筆下喜聞樂見的題材。
  • 吳冠中最大規模回顧展舉行 美術館館長親自做導覽
    本次展覽是迄今為止吳冠中藝術作品規模最大的一次展覽,集中展示吳冠中生前捐贈給海內外主要美術館等藝術機構的作品350件。範迪安說,這一次我們這些承辦單位認認真真在一起商量,以浙江省美術館這次回顧大展為契機,做一次美術館應該盡的義務,在籌備過程當中,中國美術學院的許江院長和浙江美術館馬鋒輝院長一起商量,一定要在這次展覽來體現美術館的作用。
  • 川美著名畫家成功「換眼」,他為她助力藝術人生
    前段時間,聽一位朋友說,川美有一位著名水彩畫家,「換了一雙眼睛」後,作畫輕鬆自如,甚是瀟灑。梅花姐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好奇,四處打聽,想了解這雙眼睛的情況。功夫不負有心人。10月23日,筆者與主人公——川美水彩畫家龔玉相約在重慶501藝術基地,接受梅花姐專訪。
  • 2020年黃覺坪新年藝術節三屆藝術家榮獲「黃漂獎」
    作品《牧羊人》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獲得國家美術基金會青少年藝術家項目資助。)  據,本屆藝術節首次舉辦了黃覺坪黃漂藝術家作品大賽,歷時一個月,評選出「最佳創作獎」「最具影響力獎」「最佳新人獎」三個獎項,開創了全國群眾藝術獎的先河。  隨後,眾多嘉賓領導、媒體和市民朋友們走進四川美術學院黃覺坪校區新年藝術節主展廳。展覽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亮點紛呈多多。
  • 【組圖】2018年四川美術學院油畫藝術名家作品供你品鑑
    【組圖】2018年四川美術學院油畫藝術名家作品供你品鑑 2018年04月25日 20:02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