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尊貴霸氣的名字,聽起來很熟悉

2021-01-18 張振東講歷史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武,阿房出。壓迫三百多裡,隔離天日……阿房宮賦。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自認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造皇帝一稱,封建了2000多年的王朝,作為始皇,秦始皇的功績難以超越,他給秦國起了名字,一直使用到現在。

古人的名字很講究,古代時代的名字雖然單一,但很有背景。

中國第一個王朝是夏

上古時期,黃河泛濫,大禹子承父業繼續管理黃河水患,他引導河流,引導洪流,為了管理洪水,大禹過家不進,治水有效,被派去討論三苗,此時大禹聲望極高,舜把王位禪讓給大禹。

在《墨子·非攻》中,別物上下,卿制大極,神民不違反,天下安靜。

大禹傳位給利益,大禹的兒子在大家的支持下繼位,在《竹書紀年》中,啟殺利益獲得君位。無論如何,公共世界已經開始轉移到家庭世界,夏朝建立起來。

啟為什麼要把國家號夏?

據說大禹因治水的功績被舜分成陽翟為夏伯後,他面下的部落被稱為大夏,治啊原始社會時期,男性沒有姓氏,只有姓氏,大禹部落的男性自稱夏后姓氏,啟繼位後沿用夏。

商是考古界最早的王朝

商人的祖先是契,據說他是玄鳥的子孫,在《詩經玄鳥》中說:天命玄鳥,生意,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契成立了部落,契的子孫精通生意,其餘各地的人都叫生意人,第十四代湯時,生意已經成為非常強大的方國,他們也開始徵兵,湯十一徵無敵於天下,滅夏後,成立了商國。後盤庚遷都殷,又稱殷商。

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

秦也是一個小部落,始祖非子對周孝王養馬有功,給秦姓,分封在秦地,因此也被稱為秦嬴,秦國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逐漸成為西北強國,秦始皇繼位後,合併六國,統一天下,沿用秦號。

但秦始皇創立了很多稱呼,他給秦國取了中華的名字。

中華是中國和華夏的合稱,中國在西周開始頻繁使用,但不是指中原、中土、黃河中下遊地區。

《禮記王制》規定了中國蠻夷、五方民眾、都有性……

華夏也指中原,有禮儀、服裝的意思,在《春秋左傳·正義》中,中國有禮儀的大小,所以有被稱為夏天的衣章之美,所謂之華,意味著禮儀之邦。

中華兩者的概念融合在一起,這兩個名字也繼承上下,繼續中國文明。我們可能認為中華聽起來很普通,但在貧窮的古代,中華相當霸氣,秦始皇想要千秋萬世,中華文明也能繼承千年。

秦國只存在了十幾年,中華繼續,經過兩千年不變,至今中華仍是中國對外的明信片。

相關焦點

  • 嬴政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個十分霸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秦始皇在位之初,曾給當時的中國起了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直到現今社會,這個名字還一直被使用。嬴政執政期間,是一位很有野心的君王,想要用武力統一六國,不斷的戰爭,他也完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國家大一統。統一天下的嬴政,對自己的野心的滿足十分驕傲,認為自己為當時的中國開創了一個新天地,於是自稱秦始皇。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是怎麼處置六國國君女人的?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是舉足輕重的一個人,他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制度基本割據,統一了六國,令中國從割據走向了統一。秦始皇名叫嬴政,趙氏,又被稱為呂政、祖龍等等。秦始皇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父親是不受寵的王孫,被送到趙國當質子,窮困潦倒了好幾個春秋。
  •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幾項大工程
    當初六國諸侯都稱為王,如今王沒有了,那麼自己又叫什麼呢?他覺得自己的功勞威望比古時候的三皇五帝還要大,他就採用了皇帝這個稱謂,自己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就叫始皇帝,人們就稱他為秦始皇,他想以後就用數字來計算第二個皇帝叫二世,再下去叫三世,這麼下去,一直到萬世,他又叫玉器工將和氏璧做成一顆大印,稱為玉璽。秦始皇把天下分為36郡,由朝廷直接任命三個重要的長官:郡守。
  • 老外:秦國憑什麼能統一六國?中國網友提到8個字,後四字太霸氣
    凡只要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都會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後來一統天下的秦國在最開始的時候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強國,甚至可以用「非常弱小」來形容它,而且其位置也比較偏僻,可為什麼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國,最終卻能夠逐個擊破另外六國,最終在秦始皇時期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六國之間的文字差異大,他們之間如何交流
    簡化漢字是中國文字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古代漢字也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秦朝統一六國時,秦始皇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六國之間的文字差異大,他們之間怎麼交流?文字體系秦國文字沿襲於周朝,在諸侯割據混戰時期,秦襄公曾親自帶兵幫助周平王東遷。
  •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前 國與國之間文字差距到底有多大
    於是,秦統一中原後,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文字差距文字的差異就帶來了一個大問題,帶來一個什麼問題呢?文字的混亂,甚至於達到不可辨認,這就麻煩了,假如秦始皇下了一個詔書,秦始皇的詔書用秦國的文字寫,到了趙國不認識,到了韓國不認識,你說這皇帝的詔書怎麼貫徹?所以秦始皇統一文字的原因是兩大原因。第一,文字本身混亂。
  • 秦國是怎麼統一六國?這六國君是怎樣的下場呢?歷史誤會秦始皇了
    眾所周知,秦王嬴政最終消滅六國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秦朝,積累了璀璨的歷史功績。秦始皇是怎麼一步步滅掉六國的呢,而這六國的王又是什麼下場呢?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終於剷除了尾大不掉的丞相呂不韋,開始真正掌握國家的大權。他在李斯、蒙恬等人的協助下,推行「遠交近攻」之策,分化瓦解其餘六國的攻守同盟。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世界其他國家在幹什麼?其中日本最為搞笑
    大秦王朝是真正封建王朝的開始,嬴政認為自己的功績前無古人,沒人可以與之相比,所以他自稱秦始皇,首次將皇與帝結合在一起,為中國封建皇權統治奠定了基礎,他的功勞立於千秋,的確功不可沒,他真正的將中國進行了大一統,包括文字,語言,和計量衡器,這無疑就是將文明徹底的整理並且統一。
  • 秦昭襄王若多活30年,能否統一六國,看他與秦始皇對比就知道了
    如果你仔細觀察秦昭襄王的一生,你會發現儘管秦昭襄王功績很多,但同時敗績也很多,與秦始皇比起來,兩人的戰略、眼光、能力、手腕其實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真要比起來,秦始皇給他這位曾祖父各方面都要強一些。  秦國自秦孝公變法以來,就不斷尋找富國強兵,當秦國強大起來後,歷任秦國國君想的就是統一六國,橫掃宇內,秦昭襄王作為在位時期最長的國君,但沒有滅亡一國的機會,如果上天多給秦昭襄王幾年的時間,他能否統一六國呢?
  • 秦始皇的五個統一: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還有兩個統一是啥?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創造了歷史上不少第一,使中國在許多方面得到了統一。下面就說說秦始皇的五個統一,一個沿用兩千年,兩個一直沿用至今。統一六國。戰國時期,中原有七個大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秦始皇統一六國,使中國基本上實現大統。
  •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各國文字語言都不同,他們如何交流?需翻譯?
    如今我們去國外旅遊,如果不懂他國語言的話,在國外很難交流,做任何事情都不方便,因此,很多人往往會請一些翻譯,導遊之類人,那麼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還沒有統一六國之前,這一段時間中國是處於四分五裂狀態的。
  •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前, 七國文字差異有多大?
    對於中國文字的嚴格表述,一般認為是這樣的:商朝的甲骨文算是有據可查的漢字根源(按:雖然考古發現圖畫文字
  •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前,七國文字差異有多大?
    對於中國文字的嚴格表述,一般認為是這樣的:商朝的甲骨文算是有據可查的漢字根源(按:雖然考古發現圖畫文字,但是這種圖畫文字是否和甲骨文有沿革存在爭議),西周的文字是金鼎文。而西周滅亡後,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中國文字才得以統一。
  • 秦始皇10年滅六國,他是如何做到的?看地圖一目了然
    秦始皇能夠被稱為千古一帝是有原因的,畢竟作為中國第一位皇帝,他只花了十年的時間就滅掉了六國,而戰國七雄割據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的時間,正是在秦始皇的推動下,群雄割據的現象被打破,中國實現了大一統,並且持續了幾千年,其實看地圖就能夠明白為何秦始皇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
  •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如何橫掃六國,成就了他的豐功偉業
    想來嬴政之後的統一中國,就是憑藉了如此的一腔熱血。嬴政年幼便寄人籬下,然而他身上的堅毅與努力就已經註定了他不會是平凡人,他的一生曲折坎坷,說來是命運多舛也說得過去,然而他沒有被命運的鎖鏈纏住腳步,一步步堅定的邁向前方去。這樣的嬴政,這樣的始皇帝真的是我們從史書上未曾了解過的。
  • 從秦始皇統一文字到今天時隔兩千年,才發現當時統一的並非小篆!
    中國兩千年來一直認為秦始皇以小篆統一六國,是來源於後續各種史料上的記載。  而在2002年出土的裡耶秦簡,已經證明了秦始皇當時統一的文字正是古隸書,而不是篆書或者小篆,在三萬七千枚裡耶秦簡中,絕大多數內容都是古隸書文字,而小篆在其中則佔據極少的一部分,完全否定了之前秦始皇以小篆統一六國文字的說法。
  • 秦始皇雄才大略統一六國,他活著的時候有人敢造反嗎?其實還真有
    秦始皇生於公元前259年的趙國都城邯鄲,直到9歲時才從趙國回到秦國,13歲時即位為秦王,21歲行冠禮後開始親政,秦始皇用了十餘年時間到39歲時依次消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國,到公元前210年病逝於沙丘,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間其實只有10年。
  •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的書法文字——小篆
    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 通過統一文字為其控制全國的文化和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其綜合六國文字之共性, 在戰國集成大篆用於通行文字後, 再通過簡化、規範而形成小篆, 為日後中國的長久統一提供了劃時代的主要文化載體, 也為文字和書道能藉此承前啟後奠定了基礎。
  • 秦始皇為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和他所做的這四大貢獻密不可分!
    秦始皇利用十年的時間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分裂的局面,秦始皇的一系列操作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被稱為「千古一帝」。那麼,秦始皇都有哪些豐功偉績呢?01政治方面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稱帝的君王,在他之前的君主都被稱為「君」或「王」,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覺得這些稱呼都不足以彰顯自己的尊貴,經過一番討論最終以「皇帝」自稱。除此之外,秦始皇還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 秦滅六國後,從這幾個方面實現了真正的統一!確實了不起
    秦始皇實現了一統天下,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後,他做了哪些努力讓秦國發展生產呢? 為首的第一個是統一文字,因為六國時代出現了一個什麼現象呢,文字不統一。比如說一個戰馬的馬,六國就有六種寫法,七雄就有七種寫法,如果同一個字有不同的寫法,會出現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