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繼續發燒!2019年全球4月平均溫度又升了,與厄爾尼諾有關?

2021-01-10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2019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月平均氣溫也是「節節升高」,一次又一次的打破高溫紀錄。2019年在全球升溫和厄爾尼諾現象的狀態之下,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氣候變化,各種自然災難可以說在全球進行蔓延。在4月份的時候,我們看到了NOAA發布了全球氣溫狀態,2019年3月成為2016年3月之後地球上有史以來第二個最熱的三月,而4月的溫度……

根據NOAA科學報告現象,地球繼續「發燒」,全球再次受到高溫的「席捲」,氣溫在3月破紀錄之後,2019年4月也再次成為了歷史上第二個最熱的四月(4月份對比),4月的全球氣溫可以追溯至1880年。而在4月全球氣溫破高溫的同時,可以說任何一個地區都未能倖免於難,就連北極地區也是同樣如此,因為海冰覆蓋率縮減至本月的歷史最低點。

根據NOAA科學報告顯示,4月也連續第43個月全球氣溫高於平均水平,所以說地球的溫度還在繼續上升,並且在1月至4月之中,這也是有記錄以來第三高記錄,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其中澳大利亞,巴西東南部,中亞,南大西洋和印度洋西南部以及巴倫支海,華東和塔斯曼海的部分地區記錄了第四個月的創紀錄溫暖氣溫。

整體上而言,那就是我們全球氣溫都在上升之中,這個是沒有什麼疑慮的,這就是全球氣候的大變化,是我們人類持續汙染物排放帶來的結果,並且在5月,我們也看到了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是創下了新高,不得不說《巴黎協議》對我們全球來說,基本是毫無用處,就是算是籤了這個協議,可能汙染物的排放依然是沒有降低反而上升了。

所以說氣候在2019年來說,變化都是罕見的現象,好像我們都沒有看到過什麼變化沒有上升一樣,每次一出現數據都是持續性的升高。當然,2019年其次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比較嚴重,厄爾尼諾是「全球化」的問題,而不是只有某個別區域,根據世界氣象組織預報,如果加上厄爾尼諾的因素在裡面,2019年最近的升溫可能也是與厄爾尼諾存在聯繫。

因為早就預報過,厄爾尼諾是推動氣溫上升的因素之一,自從2018年出現厄爾尼諾以來,我們確實也看到了不斷的極端氣候現象,地球的環境變了,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正在發生轉變,科學界無論是氣溫監測還是生物的危機,都是對我們生存空間指出了明顯的危機,所以地球已經處於一個糟糕的情況,人類對地球的保護已經面臨嚴峻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地球真的降溫了,新研究:2050年溫度或比以前低1度,原因是它
    同時有部分的科學家表示,地球可能發生一個「轉折點」,那就是可能會進入到小冰河時期,而主要的來源因素就是太陽黑子的活動變化,但是有沒有證據證明地球確實會進入到這種狀態,所以如今的科學界還在繼續的爭議討論之中,而全球變暖已經成為90%以上科學家們證明的事實。全球變暖持續升溫,那麼人類到底有沒有降低過全球溫室氣體的問題呢?
  • 厄爾尼諾對陝將有哪些影響?83年陝南洪水與其有關
    其實,這都是厄爾尼諾惹的禍!  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各流域降水量較1998年同期偏多3-4成。專家分析,這與此次即將結束的厄爾尼諾有關。預計今年夏天,厄爾尼諾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或放大,各地或將面臨不同的氣象災害。那麼,厄爾尼諾現象,又會對陝西帶來哪些影響呢?日前,記者走訪了省氣象局。
  • 敲響地球警鐘!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再次為全球變暖敲響警鐘。據報導,數據主要來自於用於監測海洋溫、鹽度的3800個ARGO浮標。結果表明,2019年全球海洋平均溫度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0.075攝氏度。
  • 最強厄爾尼諾來了 83年陝南洪水就與厄爾尼諾有關
    1983年陝南洪水就與「厄爾尼諾」有關  陽春4月,西安陽光明媚,年輕人穿上了春裝,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記者來到了省氣象局,與首席預報員田武文談起了一個沉重的話題——足可以帶來毀滅性災難的厄爾尼諾異常天氣。今年是近500年來厄爾尼諾現象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重的一年。
  • 地球「退燒」了?2018年全球氣溫為四年來最低,但專家發出警告!
    進入2019年1月,2018年宣告結束,儘管如此,2018年那些異常的天氣事件仍然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吹襲我國廣東的颱風山竹,讓南北方一同酷熱的大範圍高溫。一項新的分析顯示,去年的地球略有降溫,但這不是個好消息,因為2018年仍然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年份之一。
  • 厄爾尼諾現象回歸,全球變暖或讓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從2019年11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在接下來的5個月中,Nino 3.4指數平均滑動值都在0.5℃左右。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自1900年以來,科學家記錄到的厄爾尼諾事件至少發生了30起。在2019年就有多項研究表明2020年下半年極有可能爆發厄爾尼諾事件。
  • 你知道嗎|全球變暖下,溫室效應會使地球溫度升多高?
    溫室效應是指太陽短波輻射透過地球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又被大氣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地球氣候變暖的效應。如果沒有大氣的溫室效應,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降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平均溫度提高了38℃。
  • 全球變暖是騙局?地球目前處於自然變暖期,溫度升高是常態
    另外,2019/2020年冬季(2019.12.1-2020.2.29),全國平均氣溫-2.25℃,較常年同期(-3.34℃)偏高1.09℃,是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五高(圖1)。全球回溫?首先,我們要明白,溫度不是升就是降,自然界的溫度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值。地球的這種溫度變化產生的結果就是冰期交替。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出現過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稱為大冰期,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當然,在冰期之間還會出現冷暖交替的情況,而變暖的時間則稱為間冰期。
  • 地球磁場—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環境—第五章 厄尓尼諾現象
    現在厄爾尼諾出現的頻次是3~5年一次,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降,厄爾尼諾出現的頻次也在變化,例如:在50~60年代,那時的平均氣溫比現在低0.4℃左右,厄爾尼諾出現的頻次是5~7年一次,到2020年以前,平均氣溫至少將比現在上升0.4℃,那時厄爾尼諾出現頻次將增至2~3年一次。
  • 「弱」聖嬰超過8成出現,2018年溫度正常略偏暖,持續至2019年?
    作者:文/羅兆春(百家號獨家內容)在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往往都是一個過程,而在這11月中,我們也迎來了最冷的空氣轉變,多數地區的朋友肯定都穿上了棉襖。根據氣象預報,局部區域的溫度甚至是降低到了0度,還有部分區域出現了大雪的情況,所以說是確確實實的冷起來了一樣。而在氣候變化之中,我們一直在說一個厄爾尼諾(聖嬰現象)的醞釀問題,可以說已經是說了幾個月了,因為它關係到我們2018年的氣候變化。
  • 全球變暖加劇,地球或成煉獄?
    聯合國新聞圖片 | 冰川融化使許多地區本已嚴重的水資源壓力進一步加劇022015-2019年全球氣候報告在紀念地球日的一項活動中,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2015-2019年全球氣候》的最終報告。初稿版本是在2019年9月聯合國秘書長召集的氣候行動峰會之前發布的,是對該組織氣候狀況年度聲明的補充。這份五年期報告證實,2015-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期。報告稱,自工業化前以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1.1°C,與2011-2015年相比上升了0.2°C。
  • 全球氣溫爆表,創紀錄的2019和更難過的2020
    2019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高出了1.1℃,這是1880-2019年紀錄中第二高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紀錄。 地球變暖的趨勢仍在繼續,2019年成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氣候記錄中僅次於2016年的第二熱年。多家機構報告強調了氣候變化在大氣、陸地和海洋中日益增加的跡象和影響,我們正面臨幾千年來最大的威脅。
  • 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預測及影響:全球糧食危機正在逼近
    2019年乾旱嚴重嗎?據中央社報導,目前澳大利亞雪梨出現空前乾旱,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宣布限水,這將是雪梨10年來首度進行重大限水。不止要關注2019年中國北方乾旱情況,也要關注其他糧食大國的天氣情況,畢竟嚴重乾旱對種植戶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那麼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情況如何?
  • 全球變暖真不是玩笑!多家機構確認2019年為史上第二熱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多家機構確認2019年為史上第二熱&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日內瓦記者劉曲、駐華盛頓記者周舟報導:世界氣象組織和美國航天局等機構
  • 深度學習挑戰長期天氣預報難題,最早提前一年半預測厄爾尼諾
    中韓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利用深度學習方法,搭建了一個針對厄爾尼諾的統計預測模型,最早可在一年半前對該現象做出預測,突破了以往長時期預測的難題。厄爾尼諾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持續變暖的現象。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川普抱怨孤苦伶仃,強厄爾尼諾增多,摩拜回應...
    強厄爾尼諾增多 未來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氣候科學論文稱,全球變暖將讓太平洋東部厄爾尼諾現象的變化更劇烈。這或將導致未來的極端天氣事件變得更加頻繁。在目前階段(1900年—1999年)和未來預測期(2000年—2099年)之間,太平洋東部厄爾尼諾海面溫度的變化幅度整體平均增加15%。
  • 全球變暖馴鹿變瘦,聖誕老人好煩惱
    他說,先前研究已經指出,當成年馴鹿平均體重在4月低於50公斤時,馴鹿的總數就會減少。亞馬爾半島曾於2014年出現多個沉洞,科學家認為這也與全球變暖有關,因為凍土解凍後可能造成地下氣體發生爆炸。2016年將成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WMO表示,2016年1月至9月全球溫度高出1961年至1990年標準參照期平均溫度約
  • 2020年的災難為什麼如此之多?它們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不知不覺,2020年只剩下一個月即將過去。在2020年沒有剛來之前,很多人對於這一個特別的年份都充滿了各種期望。要知道2020兩個20相同雙數組成的年份是比較罕見的,所以,不少人都對2020年有著很多美好的期望。
  • 地球氣候「不平衡」?全球變暖趨勢成定局,體感溫度達40度!
    根據中國氣象局消息稱,浙江,福建,東北等地是多雨天氣,而在華北,黃淮,華南等區域,體感溫度逼近40度,這地球真的是「冰火兩重天」,地球氣候,溫度變化不平衡一樣。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顯示,全球變暖已經在開始對我們地球進行改變之中,在北極的部分島嶼地區,也達到了我們有史以來最熱的氣溫,根據數據測量,在朗伊爾城區域,高於常年6.0攝氏度,連續第90個月超過正常溫度,這是地球溫度最不平凡的一種表現。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9月4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最新預測,南海海溫未來一周比往年同期平均偏高0.6℃左右。事實上,全球氣候變化和頻繁的人類活動幹擾一直是珊瑚礁面臨的重要挑戰。近年來,珊瑚在全球出現白化的頻率越來越高,保護珊瑚礁的工作也愈發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