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你回來了。」「許葉,你這是幹啥呀?」「小白,我看你廚房啥也沒有了,給你送點菜。」
村民董許葉口中的「小白」,是縣交通局派駐辛店鎮大竹園村的「第一書記」白保生。在村民眼裡,白保生就是大竹園村的「自己人」。但對於他來說,小白的稱呼是一種認可。面對村裡的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等工作,他真心撲上去,連明徹夜幹,這才換來了村民口中親切的「小白」書記。
「自從小白書記來到我們村之後,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道路,還有橋、人居環境都提升了很高。」大竹園村村民董許葉說。
大竹園村位於辛店鎮西北部,轄1個自然村,4個村民組,230戶、930口人,其中貧困戶54戶、189人,耕地面積1030畝,是扶貧開發重點村。
村裡的主幹道是砂土路,一遇雨天泥濘不堪,出村往南唯一的一個出村口是一座漫水橋,雨天極易被大水阻斷。為解決鄉親們的出行難題,白保生及時向縣交通運輸局匯報,在縣交通運輸局的支持下,先後修建出村橋梁一座,硬化村內主幹道2000米,綠化道路4公裡,美化牆體2200平方米,安裝路燈60盞,協助建成佔地900平方米的村文化廣場,標準化衛生室、新建的村小學也投入使用。
村裡基礎設施完善了,白保生又為村集體經濟發了愁,由於多數村民常年外出務工,大竹園村幾乎沒有村集體經濟。2019年,白保生與村兩委幾經商議後,赴陝西韓城考察花椒種植,回來後,流轉350畝地種植花椒。2020年白保生又自掏腰包,以每畝700元的租金,流轉50畝地種植花椒,在他的帶動下,村兩委幹部也自發組織流轉土地用於種植花椒。
「自從我駐村以來,大竹園村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村集體經濟光伏電站、扶貧車間都在穩步收益中,2019年村集體經濟流轉土地650畝發展花椒種植,已種植350畝,另外300畝計劃2021年春季種植,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白保生說。
2020年,大竹園村已投入使用的標準化廠房、光伏發電,以及草莓、蔬菜大棚、花椒種植等村集體經濟,共為該村帶來82.5萬元的收入。(魏勇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