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一生讀了多少書?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在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毛澤東可謂是終身學習、酷愛讀書的典範,他一生讀書之多、之廣、之深、之活,無人能出其右。毛澤東的讀書生活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認識和了解他一生的讀書情況,對於我們創建學習型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營造全民熱愛讀書的社會風氣,必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特稿·閱讀提示

●毛澤東最早讀馬列著作的時間是1920年,讀的第一本著作是《共產黨宣言》。●延安時期,毛澤東讀列寧的著作最多,下功夫也最深。他說過:「列寧說理透徹,把心交給人,講真話,不吞吞吐吐,即使同敵人鬥爭也是如此」。

●毛澤東在延安時號召幹部學習時說過:「年老的同志也要學習,我如果再過10年死了,那麼就要學9年零359天」。他以自己的讀書實踐實現了這個諾言。

●毛澤東的過人之處在於,他的許多思想理論既源於他讀過的書本,又高於他讀過的書本;他不僅能廣泛汲納書本知識,而且能融會貫通實踐經驗,因而能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發展創新。

●毛澤東讀的最後一本書是平時喜歡讀的《容齋隨筆》;最後一次讀書的時間是1976年的9月8日5時50分,在醫生搶救的情況下還讀了7分鐘。

■在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毛澤東讀書之多、之廣、之深、之活,無人能出其右

毛澤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從讀書的角度講也可以說是讀書的一生。現在不是提倡創建學習型社會,號召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嗎?毛澤東可謂是終身學習、酷愛讀書的典範。在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若論讀書之多、之廣、之深、之活,無人能出其右。毛澤東早在少年讀私塾時,就讀了《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普及讀物和「四書」、「五經」等儒學著作。從此,他一生讀書未斷,甚至在戎馬倥傯的戰爭年代,乃至極其艱苦的長徵歲月裡,都沒有間斷過讀書。

在長徵路上,張聞天夫人劉英作為中共中央秘書隨中央領導人長徵。據劉英講:那時「毛澤東身體較弱,有時躺在擔架上看書。紅軍到了毛兒蓋,沒有東西吃,肚子餓,但他讀馬列書仍不間斷,所讀的有《反杜林論》、《兩個策略》、《『左派』幼稚病》、《國家與革命》等。有一次,他叫我:劉英,實在餓,炒點麥粒吃吧!他就一邊躺著看書,一邊從口袋裡抓麥粒吃」。

可以說,延安時期是毛澤東一生集中讀書比較多的時期。這是因為:

第一,從外在的客觀環境方面說,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以後,特別是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延安有了相對安定的環境,讀書條件顯著改善,讀書時間相對增多。

第二,從黨的事業需要方面說,雖然遵義會議改組了黨中央,先是糾正了「左」傾錯誤領導的軍事路線,以後又糾正了其政治路線,但「左」傾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的思想路線沒有來得及從根本上得到肅清。隨著抗戰的爆發,黨領導人民進行抗戰的擔子非常繁重,要正確處理好中國和日本、共產黨和國民黨這個「兩國三方」異常複雜的政治、軍事關係,不批判「左」傾教條主義、主觀主義,不對過去的革命經驗進行總結,並對廣大幹部和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要使革命事業開闢一個嶄新局面,奪取全民族抗戰的勝利是不可能的。毛澤東當時儘管還未進入黨的核心領導層,但自遵義會議後他事實上已成為黨的集體領導的核心。因此,歷史的使命感驅使他多讀書,用馬列主義理論來武裝自己。

第三,從個人的自勵方面說,過去「左」傾錯誤領導對他的鄙薄、譏諷,促使他要如饑似渴地讀書。在中央蘇區時,臨時中央「左」傾領導以「馬列主義理論家」自詡,宣稱「山溝裡出不了馬列主義」,批評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是「狹隘的經驗論」、「富農路線」、「右傾機會主義」等。在遵義會議上「左」傾錯誤領導的擁護者還譏諷他打仗並不高明,只會按照《三國演義》和《孫子兵法》去打,不懂得馬列主義的戰略戰術。這段經歷逼使他「到延安就發憤讀書」。所以在這個時期他讀的書很多,也寫了很多著作。他通過各種渠道特別是周恩來從重慶購買各類書籍。他個人的藏書也多起來了。直至1947年撤退延安時,他將別的許多東西都丟下,帶著大部分書轉戰奔波,最後搬到了北京。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讀書的條件越來越好了。到「文革」前,他個人的藏書已有幾萬冊,形成了一個能基本滿足他讀書需要的藏書室。他讀的書擺的到處都是,有的同志可能參觀過,影視裡也有表現,連他睡的床上堆的都是書。他外出視察也帶著書。在外地還要借一些書。在杭州、上海、武漢、成都、廬山、包括廣州的圖書館,都有他借書的記載。在《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一書中,編者還附了一個他在1959年10月外出帶的書的書目,總計有80多種達幾百本之多,相當於一個小圖書館。

晚年毛澤東,身體不好,視力減退,不能看書了,就請人幫他念讀,或用放大鏡看著讀。據當年的圖書管理員講,毛澤東在臨終時還手不釋卷。他讀的最後一本書是平時喜歡讀的《容齋隨筆》。

這是南宋文學家洪邁,歷時數十年博覽群書,隨筆所記錄的讀書心得。最後一次讀書的時間是1976年的9月8日5時50分,在醫生搶救的情況下還讀了7分鐘。這就是說,他幾乎是在心臟快要停止跳動的時候,才結束其一生從未間斷過的讀書生活。他在延安時號召幹部學習時說過:「年老的同志也要學習,我如果再過10年死了,那麼就要學9年零359天」。他以自己的讀書實踐實現了這個諾言。

相關焦點

  • 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張愛玲曾在《傾城之戀》裡寫道: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以及你愛過的人。我想這句話,恰如其分的囊括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1、 萬卷書裡有什麼,值得我們去讀?世間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謀讀與耕。讀書,看來是古今通用的最硬核的生存方式。為什麼要讀書?
  • 我早已讀不進去書了,讀那麼書有什麼用?有用!
    也許,有人會問了,我早已讀不進去書了,讀那麼書有什麼用?讀書有用嗎?是的,讀書沒用,讀完大學還要讀碩士、博士,只會花錢不賺錢,說不定畢業後賺得錢還養不起自己,那麼讀那麼書用來幹嘛?我們鄰村有一個伯伯,一輩子特別會省錢,也算得比誰都精明。2008年高考,他的女兒很爭氣,考上了一所「211」大學,他死活不讓去讀。孩子絕食不吃飯,一哭二鬧地請求父親讓她去讀書。
  • 為什麼你讀了好多書卻什麼都沒記住?
    每到年底,熱愛閱讀的小夥伴們總喜歡盤點下自己今年讀了多少書,列下年度閱讀清單。但很令人傷感的一點是,如果我們想一想書中內容自己記住了多少,很多人就呵呵了。為什麼你讀了那麼多書,書中內容卻沒記住。道理很簡單,《認知覺醒》告訴我們,閱讀只是一個輸入過程,如果你閱讀以後不進行回顧思考,只滿足於輸入的過程,知識留存率通常會非常低,幾天之後就想不起自己讀了什麼。許多人沉迷於打卡式閱讀,只追求閱讀量,而很少總結反思自己閱讀後真正學到了什麼知識,這樣做,是形式大於內容了。
  • 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
    閱讀+行走+展示 項目式學習讓紅色閱讀「動」起來 「觀成閱讀要升級,不僅要讀文字之書,還要讀無字之書。」這是觀成實驗學校校長李潔本學期開學時講的一段話。 李校長介紹,學校一直倡導孩子們多讀紅色經典,然而,紅色經典往往讀起並不輕鬆,如何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亟急需解決的問題。從本學期開始,觀成嘗試帶領學生採用「項目式學習」的方式研讀紅色經典。
  • 年終薦書:多讀點書,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這些書有點多,一時也看不完,各位可以先點個收藏,等書荒的時候再來翻翻。為了方便各位的閱讀,我把書簡單做了個分類,我讀的時候不是按照這個順序讀的。第一類:暢銷書系列1、阿城《棋王》對於阿城的《棋王》,可以說是久仰大名,這次終於完成閱讀。
  • 毛主席如何讀書:蔣介石的書也讀 逝世前仍看書
    這些書又怎樣影響著他的一生?如果僅僅把這個問題看作一個史學的研究課題,未免太過可惜,因為這些問題同時也可引發當代人的思考:身為精神領袖、身為領導,甚至身為普通人,應當如何對待讀書。在全民閱讀的背景下,我們重溫毛主席的讀書生涯,為的不僅是借鑑他讀書的「術」,更重要的是領悟他讀書的「道」,理解「讀書人」毛澤東如何將讀書化為實踐的力量源泉。
  • 書中自有黃金屋 一日不讀好乏味
    萬籟俱寂,孤燈作伴,手執一書,或伏案、或倚床;出差途中,隻身一人,手捧一書,或立、或坐、或蹲。細細讀來,慢慢品嘗,如入無人之境。其韻味,其愜意,恐旁人難以感受。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那個年代很少有書讀。特別是像文學書籍幾乎無處可覓。那一年,我到礦圖書室去借書。突然發現一套新出版的長篇小說《豔陽天》,真是喜出望外,便立即要借。可圖書管理員說,僅此一套,先壓壓櫃,裝裝門面。
  • 歐巴馬讀什麼書:塑造總統的書單《聖經》居首
    就能多少猜測到他正在思考什麼問題,他會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他有英國血統,在日內瓦上中學,在劍橋讀大學,掌握英、法、德等多國文字。他的小說常帶異國情調背景,荒誕離奇,充滿幻想,構思奇特,有神秘色彩。科塔薩爾(1914-1984)少年時在瑞士和西班牙生活過,在阿根廷讀完大學後便到鄉村中學任教,是個大器晚成的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63年發表的《跳房子遊戲》,被譽為「拉丁美洲的《尤利西斯》」。
  • 三、四月讀的書|歐洲史、educated
    2020.5.27天氣:晴 類型:隨記關鍵詞:讀書小記兩月沒學習,活的像個豬3、4月,做個人,好好讀書最近讀的書有《極簡歐洲史》易讀性:★★★★☆趣味性:★★★☆☆邏輯性:★★★☆☆讀這本書的時候,準備個地圖,對照地理知識比較清晰;本書從不同角度講述從古典時期、中世紀、最後到近代的發展;以前聽老師說歐洲歷史博物館的兩個核心是:宗教和武器;書中也提出歐洲歷史由古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以及戰爭文化這三種元素混合組成;之後2/3的篇幅從戰爭的起源、民主的形式、國王和教會的權利、國會的統治、
  • 免費讀100天紙質書,2020年送你的第一份禮物
    2019這一年來你花在買書上的錢有多少?買書時為了湊單浪費了多少時間?買到了幾本不喜歡的書?......(二)免費讀100天紙質書參與「免費讀100天紙質書」只要199元,累計寫書評打卡40天(不需要發朋友圈),到期全額返現。
  • 2019年這些作家都讀了什麼書?
    在過去的2019年,作家們都讀了什麼書呢?這些書在他們的閱讀史和寫作史上有著哪些意義呢?帶著幾個問題,筆者採訪了幾位知名的作家。于堅、李建春、梁小曼、廖偉棠、胡桑、王煒、文珍、黎戈、錢佳楠、馬克吐舟、陳志煒、王陌書都給了屬於自己的回答。
  • 企業家在獄中都讀什麼書?陳九霖讀了6遍《聖經》
    (原標題:世界閱讀日丨企業家在獄中都讀什麼書?)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借著這個契機來聊聊在獄中的企業家都讀哪些書。
  • 讀萬卷書,還需行萬裡路,否則,終究是一個郵差
    我喜歡閱讀,但是身邊很多人都不去閱讀,當在朋友圈分享閱讀所感時,總會招到鄙夷的語言,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書裡面吸收知識的洗禮。我喜歡一個人旅行,因為可以選擇自己想去的地方。讀書使人精神富有,使你靈魂高貴,你所讀過的書,藏著你的氣質和走過的路和閱歷,唯有讀書高,萬般皆下品,腹有詩書氣自華,腹無文墨如鄙夫。
  • 貉子毛是什麼動物的毛 貉子毛價格是多少
    貉子毛是什麼動物的毛 貉子毛價格是多少 2018-06-25 14:51:36 來源:全球紡織網 貉子毛是什麼動物的毛?貉子毛價格是多少?
  • 讀貪官懺悔書以警示法官
    與以往不一樣的是,院長張立勇在大會上摘要宣讀一些貪官的懺悔書以示警戒,給法官敲警鐘。會上,張立勇分別與省法院領導班子成員、各中院院長籤訂2012年度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這已是省高院連續5年在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召開這樣的會議。
  • 書該怎麼讀,老師該怎麼教
    愛讀書的人把書當作夥伴,當作知已,當作導師,當作自己的精神食糧,他們把讀書看作人生最快樂的事,在苦讀中享受著人生的樂趣。 讀書更是一種創造。勤讀苦讀乃至樂讀自然是一種境界,而創造性地閱讀更是成才與成功的秘訣。據說索尼從十幾年前的日本小公司一躍成為全日本屈指可數的大公司之 一與他們學習並創造性地運用中國的《孫子兵法》有重大關係。所以讀書,更提倡會讀、善讀。
  • 北村薦書:人生十讀
    ———北村  第一讀我當舉《聖經》,這是一本奇妙的書。串珠《聖經》中每頁的註解表示相應經文彼此呼應,這對一本由多人在千餘年間寫成的書是很奇怪的,如果不是一位聖靈在默示先知,便很難達到如此高度的統一性。  默示並不神秘,作家能創作也有默示,只是前者出乎於最高權柄和啟示,而非人自己。故而《聖經》中的語式是權柄的語式,如「我就是」、「你必定」如何如何。
  • 關於Kindle 電子書的「位置號」與「頁碼」,你知道多少?
    我們都知道,紙質書都是有頁碼的!頁碼最大的作用,就是讓我們了解閱讀進度;頁碼甚至可以用來表示書的「厚度」!我們都已經習慣了在書上查看頁碼!像靜讀君看紙質書時,第一件事就是看目錄,看目錄的時候,也必定要看頁碼。這本書總共有多少頁?
  • 書中自有黃金屋:國外作家建議想致富讀小說
    他寧可花一個小時讀伊迪絲丠罓(Edith Wharton)的書,而不是與沃頓商學院(Wharton)的畢業生在一起。  當然,如果真能在文學中找到積累財富和制定穩健財務計劃的鑰匙,那麼大學就會培養出更多英文博士而不是MBA。但它們沒有。英文學位永遠不是藍籌股投資,但近來人們似乎開始認為它是低價股、垃圾股。至少從職業前景上看,很難說會計不如書迷。  然而,書中自有黃金屋。
  • 愛不愛讀書,決定著幸福指數,讀什麼書,關乎著生命覺悟
    1.愛不愛讀書,直接決定著幸福的指數,愛讀什麼書,直接關乎著生活的覺悟。 2.迷茫時,不必恐慌,也不必亂闖,不妨靜下心來,為自己斟一杯孤獨嘗嘗。 3.如果你只知掙扎,命運就會一直纏你,如果你心存不屑,命運不會自討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