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21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張鴻傑)「我們水族婦女活得越來越精彩了,以前都是女人在家做飯,現在變成忙的時候男人做飯了。」5月20日晚,剛下榻全國兩會指定酒店的宋水仙激動地在電話中和記者分享著她的喜悅。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尾繡傳承人、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非遺協會主席,宋水仙今年是第三次參加全國兩會。
馬尾繡是水族婦女獨創的一種手工刺繡技藝,是水族地區一種現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藝術。2006年,水族馬尾繡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宋水仙指導當地繡娘馬尾繡技巧
2006年,宋水仙在三都自治縣開辦了全縣第一家馬尾繡工藝品店。如今,三都自治縣有馬尾繡公司20餘家。以前只在某些特定服裝上出現的馬尾繡如今已經融入到當地人的日常用品中。
宋水仙(右三)教孩子認識馬尾繡作品
「不管是服裝還是鞋子,甚至是飾品,都能看見馬尾繡的蹤影。」宋水仙自豪地說。
回顧這十幾年來的變化,宋水仙表示「馬尾繡不僅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生活,更是改變了全縣許多婦女。她們改變了在家相夫教子的生活,變成了有經濟收入的獨立女性。」
當地繡娘接受馬尾繡培訓
為了讓繡娘們在工作的同時又能照料家人,宋水仙每次都會把原材料準備好再送到繡娘家裡,讓繡娘在家辦公。根據繡片的複雜程度,按件計算給繡娘發放工資,做得好的繡娘一個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現在公司的固定員工一共有100多位,是一年前的2倍多,60%是貧困戶。」宋水仙告訴記者,馬尾繡服裝已經變成當地孩子的常備服裝,更是重大節日必穿的服裝。
第一次參加兩會時,宋水仙說自己的心願是在三都自治縣建立水族馬尾繡博物館。2019年1月,馬尾繡傳承保護展示中心如期建成。
「馬尾繡傳承保護展示中心裏面不僅展示著我收藏多年的傳統馬尾繡珍品,還有馬尾繡元素的文創產品,十分貼合年輕人的品味。此外,還設置了活態展示和現場技藝培訓等項目。」雖然心願達成,宋水仙說她的路還很長。
「水族馬尾繡是一種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刺繡,是勤勞、樸實又有強烈表現欲的水族婦女對美好生活的刻畫和對美滿祝福的期望……」這是宋水仙為這次全國兩會準備的發言詞。
問起下一步打算,宋水仙說,馬尾繡的知名度還不高,她會努力讓更多人看到馬尾繡的美。
「我想讓馬尾繡走向全國,走向國際,走向更大的舞臺。」宋水仙說道。
編輯:胡宏濤
編審:林萌
審籤:王幸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