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區麻沙鎮:揚文明鄉風 促鄉村振興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建陽區麻沙鎮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鄉鎮」。這個鄉鎮獨特的地方在哪裡?日前記者專程來到麻沙鎮,實地探訪「全國文明鄉鎮」背後的故事。

打快板,說變化。在麻沙鎮,鎮裡的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正向村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社會保障……過去五年國家的發展成就、未來五年的遠景目標被巧妙地改編成了快板唱詞。

建陽區麻沙鎮水南村村民:這種生動的形式真的是非常好,讓我們大家印象深刻,很容易記住宣傳的政策。

麻沙鎮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由鎮裡的5名90後幹部組成。組建一年來,先後完成了抗擊疫情、人居環境整治等多個主題的宣講。這一次,志願隊計劃用半個月的時間走遍鎮裡的23個村進行全會精神的宣講。

建陽區麻沙鎮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 吳飄雪:以群口快板的形式宣傳五中全會內容,通過淺顯易懂的語句,短短幾分鐘就可以轉化成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提高了宣傳的效果。

建陽區麻沙鎮鎮長 張金灼:近年來,麻沙鎮在打造全國文明鄉鎮的過程中,我們多次組織基層宣講活動,走進農村、社區、工廠車間,在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宣講,營造出宣傳全會的氛圍,提升農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回望這些年麻沙鎮的變化,很多村民感嘆,鎮村變美了,鄉風更文明了。如今,麻沙鎮各村都修訂有《村規民約》,行政村普遍建立「紅白理事會」,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讓富起來的麻沙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建陽區麻沙鎮居民 劉輝陽:現在我們住農村跟住城裡沒什麼區別,幸福感特別強。

和往常一樣,劉輝陽來到嬸嬸家幫忙清掃今年剛建好的廁所。回想起以前一直用的旱廁,劉輝陽感慨頗深。

建陽區麻沙鎮居民 劉輝陽:原來大路兩邊都是旱廁,第一個,臭是肯定的;第二個,老鼠特別多;年紀大一點的人,我們還擔心她一不小心掉下去。

近年來,鎮裡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改善的各項措施,首當其衝就是出資幫助村民推翻旱廁,開展三格化糞池改造。到目前為止,麻沙鎮水南村近500戶村民家裡全部實現零旱廁。

在村民們的支持下,水南村黨支部還在立面改造、巷道改造、環境綠化、楠木林保護等多個方面下足功夫。村裡的生活環境正變得越來越美。

建陽區麻沙鎮居民 劉月蓮:現在路上時時刻刻都有人在掃地,衛生都做得非常好,蚊子、蒼蠅也沒有了,到處都沒什麼臭味,真的是很好。

建陽區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 蔡東明:這幾年通過大家一起努力,整個村莊得到更好的美化綠化,村民素質非常好,非常自覺地維護環境整潔。

建陽區麻沙鎮鎮長 張金灼:今後我們將在加強文明創建工作常態化、實現站所工作系統化、做好六單工作等方面,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求,將黨的新的思想、政策讓群眾願意聽,聽得懂,跟著做。

(作者:吳淑媛 林晞)

製作:建陽區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輯:江潔

值班主任:吳淑媛、黃朝輝

審核:丁曉雄

相關焦點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新寧巡田:文明鄉風,浸潤三湘美麗鄉村
    生活好了,如何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湖南省新寧縣巡田鄉有著自己的特色。據12月3日 《湖南日報》報導,「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新寧縣巡田鄉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脫貧摘帽已經實現,如今又躍馬揚鞭,奏響了鄉村振興的「鏗鏘樂章」。
  • 郟縣黃道鎮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
    作為擁有著「全國文明村鎮」「中國傳統村落」「縣級廉潔示範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稱號的村鎮,近年來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探索出了一條鄉風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新途徑。家風引領、7「好」評選 構建文明鄉風「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口中有德、目中有人」、「與人為善,與鄰為友」……在擁有418戶、1566口人的紙坊村,家家戶戶的大門旁,都掛著一個精美的扇形家風家訓牌,這些家規家訓內容涵蓋了個人修養、處世交友、品德要求等方方面面,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特色靚麗景觀。
  • 涪陵區: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1月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義和鎮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義和鎮幹群踴躍參加健身運動會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今年以來,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涪陵:義和鎮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6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黃維嬌)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昨(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中國的脫貧智慧】新寧縣巡田鄉:鄉村振興鋪就小康之路
    新寧縣巡田鄉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脫貧摘帽已經實現,如今又躍馬揚鞭,奏響了鄉村振興的「鏗鏘樂章」。 田土煙稻輪作 荒山荒坡發展經濟林 2016年以前,巡田鄉菸農種煙積極性都不高,全鄉也僅零星種植1000多畝,產煙3000餘擔,不成規模。
  • 福州這些村鎮入選省級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名單
    近日,福建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印發了《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方案》。《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方案》明確在全省開展50個鄉村振興重點縣、100個鄉村振興特色鄉鎮、1000個鄉村振興試點村示範創建工作。
  • 福建省建陽麻沙鎮,統一的店面裝修風格,盡顯小鎮特色
    麻沙鎮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西北部,地處武夷山市、邵武市、建陽區三地市交界位置,全鎮面積470.94平方公裡,全鎮物產資源豐富,主要盛產糧食,以及竹木、淮山、茶葉、葡萄、草莓、菸葉、食用菌等,麻沙鎮素有「八閩淮山第一鎮」之稱,當你走進這個小鎮,你會發現這兒的店面風格非常的統一,盡顯小鎮特色。
  • 「中國的脫貧智慧」新寧縣巡田鄉:鄉村振興鋪就小康之路
    新寧縣巡田鄉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脫貧摘帽已經實現,如今又躍馬揚鞭,奏響了鄉村振興的「鏗鏘樂章」。田土煙稻輪作荒山荒坡發展經濟林2016年以前,巡田鄉菸農種煙積極性都不高,全鄉也僅零星種植1000多畝,產煙3000餘擔,不成規模。為實現產業興村這一目標,巡田鄉大力推行煙稻輪作,讓群眾一年喜撿兩次「金」。通過持續努力,該鄉已連續5年實現煙田增產、菸農增收。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發布會上,平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凱章介紹了平原縣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賦予鄉村更旺盛的「生命力」!嘉定牽手福建超大集團共促鄉村振興
    嘉定牽手福建超大集團共促鄉村振興 2020-10-29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鍾國龍:甘肅渭源:「四步棋」為鄉村振興「賦能蓄力」
    為深入推進抓黨建與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甘肅省渭源縣通過下好「先手、輔助、關鍵、致勝」四步棋,突出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實現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融共促。下好「先手棋」,打造黨員隊伍「生力軍」。
  • 【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一首小「村歌」 鄉風大變樣
    2005年前後,大陳村鄰裡不和、婆媳爭鬥的情況普遍,還時常發生偷雞摸狗事件,鄉風文明出現危機。剛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汪衍君急在心頭,卻苦於找不到治理突破的抓手。2008年的一個夏日,汪衍君和本鄉作家何蔚萍不期而遇,他試探著問對方:能否為大陳村的大陳面寫一首村歌?經過一番思考,何蔚萍答應了下來,當晚就寫出村歌《媽媽的那碗大陳面》。
  • 建陽區潭城溪源村:打造「民樂村」 文旅融合促發展
    建陽區政協副主席 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李家回:邀請了一些民樂精英,比如二胡、古箏、古琴、琵琶等,這些相繼都會入駐。依託我們這個平臺,不斷打造成南平市級的民樂學習、研習的基地,全省的民樂傳承基地,甚至全國的基地,我們正在一步步努力地去創建,關鍵是吸引更多民樂、演奏、教學、研究、創作的這一批人能到我們村裡來。
  • 蔽芾甘棠欣欣然——雙峰縣甘棠鎮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甘棠鎮黨委書記羅武群說:「我們在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打造農村產業、強化基層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倡導鄉風文明等,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攻下「窮山頭」——築牢鄉村振興「根基」「搭幫鎮裡幹部,幫我搬進了新房子。現在樓上過日子,樓下賺票子,心裡特別踏實。」12月23日,在甘棠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藤椅加工廠,已脫貧的張曉鳴說。
  • 文化觀點 | 吳平:鄉村振興戰略下關於出版工作的思考
    建議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議》為制定「十四五」出版規劃指明了方向與路徑,出版工作大有可為。
  • 賀州市圍繞「四有」開展鄉村振興集成試點工作
    近年來,賀州市在開展鄉村振興集成試點工作中,圍繞有產業支撐、有秀美環境、有和諧民風、有服務保障的「四有」目標要求,重點抓好各試點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推進鄉村文化建設和社會治理,不斷夯實幸福鄉村「形、實、魂」的基礎,著力繪就一幅產業興、鄉村美、民風淳、百姓富的鄉愁畫卷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鞏固脫貧成果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發展鄉村振興,要「補針點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過渡期內各項政策平穩過渡,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三角城村大膽探索,積極多方位尋求產業發展項目,實現多條腿走路。
  • 棘洪灘街道東毛家莊社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 助力鄉村振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歐陽繼瀟 通訊員 邵男 青島報導棘洪灘街道毛家莊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不斷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以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志願者服務助鄉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是志願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