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建陽區麻沙鎮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鄉鎮」。這個鄉鎮獨特的地方在哪裡?日前記者專程來到麻沙鎮,實地探訪「全國文明鄉鎮」背後的故事。
打快板,說變化。在麻沙鎮,鎮裡的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正向村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社會保障……過去五年國家的發展成就、未來五年的遠景目標被巧妙地改編成了快板唱詞。
建陽區麻沙鎮水南村村民:這種生動的形式真的是非常好,讓我們大家印象深刻,很容易記住宣傳的政策。
麻沙鎮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由鎮裡的5名90後幹部組成。組建一年來,先後完成了抗擊疫情、人居環境整治等多個主題的宣講。這一次,志願隊計劃用半個月的時間走遍鎮裡的23個村進行全會精神的宣講。
建陽區麻沙鎮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 吳飄雪:以群口快板的形式宣傳五中全會內容,通過淺顯易懂的語句,短短幾分鐘就可以轉化成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提高了宣傳的效果。
建陽區麻沙鎮鎮長 張金灼:近年來,麻沙鎮在打造全國文明鄉鎮的過程中,我們多次組織基層宣講活動,走進農村、社區、工廠車間,在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宣講,營造出宣傳全會的氛圍,提升農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回望這些年麻沙鎮的變化,很多村民感嘆,鎮村變美了,鄉風更文明了。如今,麻沙鎮各村都修訂有《村規民約》,行政村普遍建立「紅白理事會」,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讓富起來的麻沙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建陽區麻沙鎮居民 劉輝陽:現在我們住農村跟住城裡沒什麼區別,幸福感特別強。
和往常一樣,劉輝陽來到嬸嬸家幫忙清掃今年剛建好的廁所。回想起以前一直用的旱廁,劉輝陽感慨頗深。
建陽區麻沙鎮居民 劉輝陽:原來大路兩邊都是旱廁,第一個,臭是肯定的;第二個,老鼠特別多;年紀大一點的人,我們還擔心她一不小心掉下去。
近年來,鎮裡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改善的各項措施,首當其衝就是出資幫助村民推翻旱廁,開展三格化糞池改造。到目前為止,麻沙鎮水南村近500戶村民家裡全部實現零旱廁。
在村民們的支持下,水南村黨支部還在立面改造、巷道改造、環境綠化、楠木林保護等多個方面下足功夫。村裡的生活環境正變得越來越美。
建陽區麻沙鎮居民 劉月蓮:現在路上時時刻刻都有人在掃地,衛生都做得非常好,蚊子、蒼蠅也沒有了,到處都沒什麼臭味,真的是很好。
建陽區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 蔡東明:這幾年通過大家一起努力,整個村莊得到更好的美化綠化,村民素質非常好,非常自覺地維護環境整潔。
建陽區麻沙鎮鎮長 張金灼:今後我們將在加強文明創建工作常態化、實現站所工作系統化、做好六單工作等方面,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求,將黨的新的思想、政策讓群眾願意聽,聽得懂,跟著做。
(作者:吳淑媛 林晞)
製作:建陽區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輯:江潔
值班主任:吳淑媛、黃朝輝
審核:丁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