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義和鎮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2021-01-13 湘湘帶你看社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6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黃維嬌)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昨(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實行文明積分 樹文明健康鄉風民風

2019年6月起,義和鎮在高峰村開展「文明積分」試點,取得了鄉風文明建設的初步成效,調動了村民共建共享鄉風文明的積極性,破除了陳規陋習和不良風氣,樹立起文明健康的鄉風民風,實現了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

「沒想到平時參加村裡的一些公益活動能變成積分,還能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真是太好了。」53歲的義和鎮高峰村村民張榮春說他累積了50多分,已經陸續兌換了肥皂等生活用品,他對村裡的「文明積分」活動非常滿意。作為村民代表,張榮春熱心公益,平時積極參加村裡組織的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宣傳、助農助耕、人居環境治理等活動。

2020年,義和鎮結合各村(社區)實際全面推廣積分制,推動樹立文明健康的鄉風民風。義和鎮成立了由黨委書記、鎮長為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村(社區)成立積分制管理評審委員會,逐級落實專(兼)職人員負責「文明積分」日常工作。制定了《義和鎮鄉風文明積分試點工作方案》和《義和鎮推廣鄉風文明積分評比工作方案》。發動黨員幹部、群眾代表率先垂範,做「文明積分」的帶頭人。

同時,義和鎮還召開各級動員會、推進會50餘次,組織黨員幹部、志願者入戶宣傳400餘次,編印《文明可積分,善行有回報》宣傳資料,向村民進行發放,運用村村通、流動宣傳車、LED電子屏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動員。並將「文明積分」作為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建立完善相關制度,促進「文明積分」取得長效。

「實行文明積分制,有助於加快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敦促村民自覺改掉陳規陋習,積極弘揚文明鄉風。」義和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人居環境整治 美了鄉村潤了心靈

生態好、環境美、人幸福、村村民風淳樸、家家和睦幸福的美麗鄉村和諧畫卷在義和鎮徐徐展開。在義和鎮高峰村7組大塘口(小地名),家家村民屋前都掛著「最美庭院」的牌匾。走進一戶村民家,小樹、盆栽處處釋放著庭院的「春色」。

義和鎮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鄉風文明提升工程,不斷提升村民精神風貌和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文明新規樹新風、率先垂範促新風、立體宣傳揚新風、建章立約傳新風……義和鎮針對各種不良習俗,分別採取不同舉措,有的放矢、精準施策,讓移風易俗專項整治活動以「一村一策」方式,在全鎮各地落細落實。如今,義和鎮鄉村蝶變,清風正氣蔚然成風,文明新風已匯聚成一股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強大正能量。

為引導人民群眾自覺接受移風易俗理念,義和鎮創新宣傳教育方式,建立宣傳機制,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活動,進行文明新風宣講示範,廣泛開展「傳家訓、亮家風、評家規」活動。同時,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出臺相關文件,強化制度和紀律約束,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推動移風易俗常態化、制度化,讓文明新風吹遍義和大地每個角落。

義和鎮還採取多種形式,通過村村大喇叭、標語、大走訪、繪製文化牆、微信等多種宣傳陣地和工具,廣泛深入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和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營造了環境整治人人參與、優美環境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圍。

建立長效機制 抓好創文常態化服務

2020年,義和鎮實行由辦公室統籌、路段長責任制和職能部門相結合的「1+N+N」的創建管理體制。路段長責任制即是將所有路段分解落實到各部門,由部門負責該路段的創文工作常態化巡查,部門負責人為路段長。

路段長部門將開展文明勸導、巡查反饋、應急處置等工作。創文職能部門結合反饋問題會同路段長開展常態化創建工作。辦公室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常態化檢查-完善-再檢查閉環工作制度,建立問題整改工作檯帳,對標對表整改落實,確保創文點位高質量達標,達標後不反彈,常態化保持創文要求。以久久為功的意志和精神,聚焦「門前三包」、衛生保潔、攤區規範、垃圾分類、車輛停放、文明養犬等方面,嚴格落實常態化管理、著力實施精細化管理、重點加強網格化管理,構築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格局,確保文明城市常態長效管理無盲區、無漏點、全覆蓋。

同時,義和鎮將創文工作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相結合,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延伸到各小區的組織架構,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創文工作。充分發動16個文明實踐站和32支志願服務分隊、100餘支志願服務小隊和3000多名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工作,主要包括文明勸導、環境愛護、尊老愛幼等方面,大力開展扶貧幫困和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等活動,積極營造向上向善向好的社會氛圍。

注重先進典型的宣傳,深入挖掘文明創建活動的先進典型,同時明確反面典型人物。全鎮已建立18塊公示欄,已公示紅榜典型152人、黑榜典型61人。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義和鎮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義和鎮幹群踴躍參加健身運動會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今年以來,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涪陵區: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1月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新寧巡田:文明鄉風,浸潤三湘美麗鄉村
    生活好了,如何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湖南省新寧縣巡田鄉有著自己的特色。據12月3日 《湖南日報》報導,「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新寧縣巡田鄉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脫貧摘帽已經實現,如今又躍馬揚鞭,奏響了鄉村振興的「鏗鏘樂章」。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白銀區:新風徐來 鄉土蝶變
    移風易俗民心所向,文明鄉風遍地開花。紅白理事會(村民自治會)等內容融入村規民約,努力營造向善向上向好的婚喪嫁娶文明鄉風。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郟縣黃道鎮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
    作為擁有著「全國文明村鎮」「中國傳統村落」「縣級廉潔示範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稱號的村鎮,近年來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探索出了一條鄉風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新途徑。家風引領、7「好」評選 構建文明鄉風「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口中有德、目中有人」、「與人為善,與鄰為友」……在擁有418戶、1566口人的紙坊村,家家戶戶的大門旁,都掛著一個精美的扇形家風家訓牌,這些家規家訓內容涵蓋了個人修養、處世交友、品德要求等方方面面,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特色靚麗景觀。
  • 「高清組圖」幸福鄉村美如畫——雲南鎮康縣木場鄉農村人居環境...
    幸福鄉村美如畫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以來,雲南鎮康縣木廠鄉攻堅克難、精心組織,高位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如今,走進木場各個鄉村,一幢幢小洋樓競相媲美,一條條規範化的入戶路面乾淨整潔,一棵棵果樹碩果纍纍。
  • 涪陵:雲蒸霞蔚霧似海 晨曦初露美如畫
    涪陵:雲蒸霞蔚霧似海 晨曦初露美如畫
  • 鄉風文明的鄉村調查:擺宴席的彩虹門沒影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風文明」是重要內容之一。今年4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文明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意見》,把促進文明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作為新時代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任務。如何促進鄉風文明?9月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赴「全國文明城市」宜都的鄉村探訪。3年不辦事,那就虧得大?
  • 建設美麗鄉村要面子光鮮裡子更美
    曾經只存在於《桃花源記》中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如今在美麗鄉村真實再現。新時代下的新農村不僅有詩,更有遠方。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遍地開花,湧現出了一個個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園。
  • 建設新農村 培養新農民 嵊州文明鄉風進農家
    近年來,嵊州市高度重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圍繞「建設新農村、培養新農民、引領新風尚」目標,以鄉風文明建設為重點,著力提升農民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從2008年起,每年安排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專項資金100萬元,另外每年支出200萬元用於改善農村公共文化陣地。
  • 石獅:小孩認養花草樹木獎勵文明積分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鄭厝村創新做法,用鄉風文明積分的形式,激勵全村的孩子們參與到花草樹木的認養活動中來,30盆花、12棵樹一下子就「名花有主」了。今年來,鄭厝村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拆危建公用項目」等方式,將一宗宗危房騰出的空間充分利用起來,打造微景觀、休閒廣場、停車場等,村落的花草樹木也隨之多了起來。如何讓村裡的花草樹木得到更好的養護呢?
  • 建陽區麻沙鎮:揚文明鄉風 促鄉村振興
    近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建陽區麻沙鎮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鄉鎮」。這個鄉鎮獨特的地方在哪裡?日前記者專程來到麻沙鎮,實地探訪「全國文明鄉鎮」背後的故事。
  • 新邵巨口鋪鎮:以公德積分為鄉風文明加分
    據白雲鋪村公德積分管理人介紹,村支兩委依據村規民約把村民應履行的基本義務細化分為負面清單和正能量激勵清單,從鄉風新、環境美、鄰裡和、公益為四方面,對村民公德積分進行加、減分動態管理。對照分值,村民可定期到白雲鋪村「公德積分超市」兌換獎品,積分越高,兌換商品價值越高。反之,若村民個人行為違反公德積分管理規範,則倒扣分,公德積分與個人失信記錄直接掛鈎。
  • 潮州錢東上浮山村的文明鄉風潤民心,產業興旺惠百姓
    在此條件下,上浮山村緊抓新農村建設契機,秉持文明淳樸鄉風,促使社會秩序井然,保持經濟快速發展。近期該村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村。上浮山村內,村道整潔,民宅規整,七彩嵌瓷更顯底蘊,家風家訓懸掛於牆,農事壁畫相映成趣。如此怡然自得的新農村景象,得益於上浮山村近年來創新工作模式,積極發動全村共同參與鄉村建設。
  • 【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一首小「村歌」 鄉風大變樣
    2005年前後,大陳村鄰裡不和、婆媳爭鬥的情況普遍,還時常發生偷雞摸狗事件,鄉風文明出現危機。剛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汪衍君急在心頭,卻苦於找不到治理突破的抓手。2008年的一個夏日,汪衍君和本鄉作家何蔚萍不期而遇,他試探著問對方:能否為大陳村的大陳面寫一首村歌?經過一番思考,何蔚萍答應了下來,當晚就寫出村歌《媽媽的那碗大陳面》。
  • 棘洪灘街道東毛家莊社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 助力鄉村振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歐陽繼瀟 通訊員 邵男 青島報導棘洪灘街道毛家莊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不斷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以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志願者服務助鄉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是志願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
  • 葫蘆島市建昌縣蟒擋壩村:志願小隊伍 鄉風大文明
    「無論是脫貧攻堅奔小康,還是振興鄉村、文明鄉裡,單靠前面拽、後面推,效果不會太好。得讓村民自己動起來、跑起來。」蟒擋壩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振賀在認真梳理村情民情後,提出了「抓黨建促脫貧,抓鄉風促文明,抓先進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先進促發展,抓鄉風促文明,在做好建檔立卡戶脫貧幫扶的同時,蟒擋壩村組建了5支服務隊伍。成立隊伍是為了發揮作用。
  • 惠安縣山霞鎮:深入田間地頭 培育文明鄉風
    福建泉州市惠安縣山霞鎮發揮黨員引領作用——  深入田間地頭 培育文明鄉風(文明的力量)  沐浴著冬日暖陽,記者沿一條林蔭路而下,路兩旁茂密的刺桐樹一眼望不到邊:足足有3000多棵,延伸了3公裡多,紅豔豔的刺桐花悄悄躍上枝頭。
  • 鄉村振興·東營策|廣饒縣李鵲鎮梨園村:魚菜共生特色產業 助推鄉村...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