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CT還有磁共振,放射治療該如何選擇

2021-01-19 澎湃新聞

對於放射診斷,有太多太多的問題、誤解和恐懼在患者的心中。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娓娓道來,說個清楚明白!

首先,關於放射診斷,有哪些檢查設備(方法)呢?

目前主要成像設備/方法為:普通X線攝影、計算機斷層掃描(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

普通X線攝影

X線攝影的原理是基於人體組織之間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別,當X線透過人體不同組織結構時,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達螢屏或膠片上的X線量即有差異,形成明暗或黑白對比不同的影像。

普通X線攝影因速度快,成本低廉,在臨床中廣泛應用,腫瘤診療中常用的X線主要包括胸腹部平片、骨關節攝影,以及胃腸道造影和乳腺普通X線攝影檢查,其餘檢查方法因敏感性太低或無對應適應證,應用較少。

計算機斷層掃描(CT)

CT的成像原理是應用X線束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連續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檢查。

CT一般分為平掃和造影增強掃描。平掃是指不用造影增強或造影的普通掃描, 主要應用於對比度比較大的組織,如肺和骨骼。多數臟器及組織的腫瘤檢查通常需要增強掃描以幫助診斷。增強掃描用高壓注射器經靜脈注入碘劑(如碘帕醇)後再行掃描的方法。血內碘濃度增高后,器官與病灶內碘的濃度可產生差別,形成密度差,能使病變顯影更為清楚。

CT常用於檢查腫瘤患者胸腹部,胸部CT檢查顯示出的結構更加清晰,對於胸部病變的檢出敏感性和顯示病變的準確性均優於常規X光胸片,特別是對於早期肺癌的確診,胸部CT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對於腫瘤患者因治療而產生的某些疾病如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等意義重大。

CT檢查的優點

(1)CT檢查方便、迅速

(2)密度解析度高,可定量測量組織的CT值

(3)CT圖象清晰,解剖關係明確

(4)CT能提供沒有組織重疊的橫斷面圖象,並可進行不同平面的重建

(5)用造影劑進行增強掃描,不僅提高了病變的發現率,且能協助定性診斷

CT檢查的缺點

(1)CT檢查有一定輻射,對軟組織腫瘤的診斷效能,特別是定性診斷方面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2)由於CT機測定的是物理參數,即人體組織對X線的衰減值或物理密度,醫生就是根據正常組織和異常組織呈現的衰減值差異作為診斷的依據,如果衰減值無差異,再大的腫瘤也無法鑑別。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據質子在不同化合物中的信號差異,區分不同組織,包括腫瘤組織與正常組織,MRI已應用於全身各系統的成像診斷。效果最佳的是顱腦,及其脊髓、心臟大血管、關節骨骼、軟組織及盆腔等。

MRI檢查優點

(1)無電離輻射損傷

(2)軟組織和解剖結構顯示清晰,對中樞神經系統、膀胱、直腸、子宮、陰道、關節、肌肉等檢查優於CT

(3)多序列,多方向成像,可配合各種功能成像技術,為明確病變性質提供更豐富的影像信息。

MRI檢查缺點

(1)對運動性器官,如胃腸道常常顯示不清

(2)對於肺部這類缺少質子的部位檢查成像效果不佳。磁共振成像對鈣化灶和骨骼病灶的顯示,也不如CT準確和敏感

(3)體內留有金屬物品者不宜,例如帶起搏器及避孕環者。

(4)危重病人不宜

(5)幽閉恐慌症患者不適合檢查,檢查所需時間較長,運行過程中噪聲大

其次,我們來談談在檢查方法的選擇方面,根據腫瘤的不同部位及病理特點,什麼腫瘤應該採用哪種檢查方法呢?

顱內腫瘤

無特殊禁忌的情況下,原則上使用MRI檢查。常規MRI可以敏感地檢出病灶,確定病變範圍及水腫等徵象,配合彌散加權成像,波譜成像(MRS),可進一步鑑別腫瘤與非腫瘤病變、良惡性腫瘤,及不同類型腫瘤等。

頭頸部及五官腫瘤

除中耳內耳等骨質結構比較複雜的部位常用CT,甲狀腺的原發病變診斷主要依靠超聲外,其餘部位推薦使用MRI檢查。MRI可精確顯示該部分的解剖結構和組織間隙,而頭頸部腫瘤的定位對於定性診斷意義重大。同時,MRI對該部分腫瘤,如鼻咽癌,不僅可協助診斷及鑑別,還可準確地評估病變範圍,對周圍軟組織及骨質的累及,鄰近淋巴結的轉移。

乳腺腫瘤

我們平時所說的鉬靶檢查,其實就是乳房的X射線攝影,是目前診斷乳腺疾病首選的檢測手段,已作為乳腺癌篩查的常規方法,可以檢測出一些觸摸不到的乳腺癌。對於脂肪型乳房而言,病灶檢出的敏感性可高達95%。

胸部腫瘤

肺及縱隔、胸膜,肋骨病變一般使用CT檢查,CT對肺部病灶的診斷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可用於肺癌的定性診斷和分期,引導肺腫瘤的穿刺活檢及治療。近年來,隨著肺癌篩查以肺癌癌前病變臨床研究的進展, CT對早期肺癌的檢出率大幅提高,而對早期肺癌和癌前病變的針對性治療方案也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

胸壁的軟組織腫瘤應用MRI檢查可清晰顯示腫瘤邊界,並根據腫瘤信號及增強方式推測病理結果,脊柱腫瘤不僅可以敏感顯示骨質變化,對於神經系統的病變,還能精確定位,並確定病變對周圍組織的影響。

食管原發病變較大時應用CT檢查除可顯示病變本身外,還可評估病變對周圍組織器官的累及以及淋巴結轉移等,病變較小或治療後的病變,則應在胃鏡結果基礎上結合X線造影檢查。

腹盆部腫瘤

胃腸道腫瘤由於腸道蠕動及內容物的影響,大部分情況下不適合做MRI檢查,而CT在胃腸道減張配合充分服水的情況下,可清晰顯示胃腸壁的病變與漿膜面的改變,評估周圍組織的累及和轉移情況,從而對病變進行比較準備的分期,對於胃腸道黏膜下病變如間質瘤等,內鏡常難以發現或定性,但CT顯示此類病變則相對簡便,因此可作為內鏡檢查以外的重要補充。

另外,對於直腸病變,由於直腸蠕動及內容物的影響較小,MRI不僅發揮其解剖結構解析度高的優勢,還可多方位多參數掃描,可評價原發病灶、局部淋巴結、病變對直腸繫膜以及鄰近組織的侵犯情況,對直腸癌的分期以及治療效果評估提供大量有意義的信息。

泌尿生殖系統腫瘤

MRI與CT在腎臟腫瘤應用方面各有優勢,對於常見腎腫瘤(透明細胞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的診斷效能相當,可檢出大部分腎癌及良性腫瘤,MRI在腎腫瘤分型以及部分少見腫瘤的鑑別診斷,腎靜脈癌栓顯示方面有一定優勢,而CT在腫瘤供血動脈顯示方面比較清晰,故腎臟腫瘤術前常加做CT的動脈造影,為手術方式提供參考。

而腎上腺腫瘤,一方面經常需要鑑別良惡性病變,而MRI的T1WI正反相位可敏感地檢出脂肪成分而確定常見良性病變如腺瘤和髓樣脂肪瘤,另一方面,腎上腺腫瘤來源比較多,MRI豐富的圖像信息有助於區分神經源性或皮髓質源性的腫瘤,因此MRI一直是腎上腺腫瘤的首選檢查方法。

CT在顯示子宮、卵巢、前列腺結構方面效果比較差,對以上部位病變的診斷方面應用較少,主要用於評估較大腫瘤的範圍及淋巴結轉移等情況,而MRI因為精確的組織結構解析度和其他優勢,所以以上器官的腫瘤通常應用MRI檢查。

CT與MRI在輸尿管,膀胱及尿道腫瘤的診斷方面並無太大差異,可根據臨床需求選擇。

肝膽胰脾腫瘤

對於典型的肝細胞肝癌與膽管細胞肝癌,CT和MRI在診斷方面並無太大差異,但肝內腫瘤種類較多,單純依靠CT鑑別診斷比較困難,常須借用MRI檢查,同時,CT對肝內較小腫瘤,如轉移瘤等檢出率也不及MRI。另外,肝臟MRI還可結合各種新技術及新型造影劑,進一步提高鑑別診斷的準確性。

脾臟的腫瘤也因為類似原因而首選MRI檢查。胰腺則由於體積小且呈條狀,總體又呈橫行分布,掃描層面少且易受偽影影響,MRI掃描顯示效果常不理想,故胰腺腫瘤常規使用CT檢查。

膽囊及膽道的較小腫瘤的診斷很大程度上依舊需要超聲的協助,腫瘤較大時,CT和MRI可比較準確地評估病變的範圍和轉移情況。

腹盆腔、腹膜後的軟組織腫瘤,與胸部的軟組織腫瘤類似,尤其是腹膜後腫瘤,來源比較複雜,如神經源性、纖維源性、脂肪源性等,MRI檢查較CT更能協助腫瘤的定性診斷。

骨骼及四肢腫瘤

四肢的軟組織腫瘤與其他類似,也推薦使用MRI檢查。骨骼的檢查方法因部位而異,肋骨等易受呼吸運動影響,故比較適合CT檢查,而中軸骨,如脊柱、骨盆等適合MRI檢查。四肢骨的腫瘤常須先行普通X線攝影觀察病變大體形態及特徵性改變,CT對於骨質改變比較敏感,而MRI對於軟組織腫塊及髓腔內病變顯示比較準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胎兒也可以做磁共振了
    近日,筆者從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獲悉,現在胎兒也可以做磁共振檢查了,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自去年遷入新院之後,引進了高端飛利浦1.5T超導磁共振,除了滿足婦女兒童常規檢查之外,還在全市率先開展了胎兒磁共振(胎兒MRI)。那麼,什麼是胎兒磁共振?什麼情況下的胎兒需要做磁共振?做胎兒磁共振需要怎麼準備?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醫教研】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在急性腦梗死診斷中的應用
    如何對其早期診斷和治療,尤其是發病6小時之內的診斷和治療關係到患者預後。早期診斷、早期溶栓治療對急性腦梗死病情控制及患者預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臨床對於腦梗死患者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症狀、體徵,影像學檢查在腦梗死中的診斷起著重要作用個,CT及常規MRI技術診斷6h之內的急性腦梗死目前沒有滿意效果,而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和表觀擴散係數(ADC)圖對急性腦梗死的超早期診斷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DWI)是目前唯一能夠檢測活體組織內水分子擴散運動的無創方法,它對腦缺血尤其是急性期腦缺血非常敏感。
  • X光片、CT、磁共振檢查?你的疑問在這可以找到答案
    「醫生,我們可以不照磁共振嗎?都說有很大的核輻射。」在醫院,經常有患者和家屬面對各種影像檢查,提出類似的疑問。X光片、CT、磁共振,這些檢查的優劣性分別是什麼?什麼樣疾病適合做什麼樣的檢查?磁共振到底有沒有輻射呢?8月1日,記者採訪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張偉,為大家一一解答。
  • 瘢痕疙瘩放射治療的研究進展
    放射治療(下簡稱放療)作為防止瘢痕疙瘩術後復發的治療手段,被應用於治療瘢痕疙瘩已有近1個世紀的歷史,但關於瘢痕疙瘩術後放療相關問題的研究仍存有差異,現就瘢痕疙瘩的放療進展綜述如下。 一、放射源的選擇 常用的放射源主要有3種:①放射性同位素產生的α、β和ϒ射線;②X射線治療機和各類加速器產生的X射線;③各類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中子束、負
  • X光、CT輻射致癌?華西放射科伍兵:真相和你想的不同…
    放射檢查雖不陌生,但這些經典問題,常把放射科醫生搞得哭笑不得:患者A:醫生,我不做CT,你給我開那個更貴的磁共振,肯定更準確撒~患者B:我好不容易請假一次,醫生,你就給我開個從頭檢查到腳的多好,啥子問題都能發現。患者C:我不得去做放射檢查,輻射大得很喔!
  • 「查癌神器」PET-CT檢查費過萬 專家: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做
    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會長田嘉禾介紹稱,它的強項是能夠從體內一些疾病本身的最基本組成成分來觀察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類型,來選擇治療的方便。它能否早期發現腫瘤,我們倒不認同。我認為,腫瘤的早期發現從嚴格意義來說並沒有真正的界限。
  • 張建國主任:吊線風應該如何檢查
    影像學檢查:包括乳突x線,顳骨和顱腦ct和磁共振檢查,檢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是否有骨折、骨折的部位,顱內是否有病變如腫瘤等情況。吊線風不治療會出現哪些併發症1、鱷魚淚症候群鱷魚淚症候群主要是指患者在進食的時候會流淚,這種現象多是在面部神經麻痺好幾個周或是好幾個月以後出現的病症。
  • 我國接受正規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不足1/3
    來源:《抗癌利器——放射治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得了腫瘤,怎麼辦?  開刀手術吧!再不就是「化療」吧!這大概是絕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答案。  但是,放射治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放療」或是老百姓口裡的「照光」,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由於種種原因,導致我國接受正規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不足1/3,很多腫瘤患者就此失去了更好的治療機會。
  • 咳嗽、咳痰、咳血,究竟是肺癌還是支氣管擴張,如何正確治療
    建議懷疑肺癌時,最好到正規醫院呼吸內科就診,可以行磁共振或者是胸部加強ct,當發現肺部腫塊時,建議進一步行病理活檢明確診斷。都會咳嗽出血,支氣管擴張是肺癌嗎?支氣管擴張不是肺癌。支氣管擴張通常是一個解剖上的定義,在形態上是指支氣管不可逆的擴張和管壁增厚。
  • 高允旺:中醫治療腦腫瘤到底好不好?該如何選擇?
    中醫治療腦腫瘤到底好不好、中醫治療腦腫瘤改善症狀的效果和其他幾種治療方法不一樣高允旺說:手術治療能將腦瘤切除,但有時會帶來術後的功能障礙,而出現一些新的症狀。放射治療後的反應和後遺現象也是明顯的。化學藥物治療對消化道和造血系統也有明顯的影響。因而腦瘤引起的各類症狀,在服用中藥後,常可獲得一定時間的改善。如腦瘤患者身體也因服用中藥而好轉,則症狀可明顯緩解,甚至消失。 中醫治腦腫瘤好不好?
  • 永和智控:聚焦腫瘤精準放射治療 構建連鎖型腫瘤專科醫院
    與此同時,我國癌症病患5年生存率僅為40.5%,遠低於美國的66.9%,主要原因在於醫療資源的短缺,患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在腫瘤治療方案中,放射治療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案之一,大約70%的腫瘤患者都需要進行放射治療。但我國放射治療普及率卻一直偏低。
  • 常德一醫在省放射學界盛會上分享超高端螺旋CT、PET/CT臨床進展成果
    會議現場 常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胡以軍,常德一醫黨委副書記、院長鄧志明,常德市衛健委副主任戴文權,湖南省醫學會放射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 腦瘤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中醫藥治療?
    腦瘤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中醫藥治療?在治療的整個過程中,均需要結合中醫藥治療,不管進行西醫的何種治療,中醫藥治療都是必須的,可以減輕患者的毒副作用,控制病情的發展,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防止復發和轉移。  腦膠質瘤病人選擇正確的治療,這些治療能夠通過用藥和手術切除達到消除局部腦膠質瘤的目的,但如果配合中藥治療,患者將會收到更好的療效。  中醫中藥治療腦膠質瘤的病人,可分為以下5種情況。
  • 得了牙齦癌,該如何治療?
    治療措施 應施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 1.手術治療: 是當前最有效的根治性治療方法,對口腔頜面部的任何部位癌瘤均可獲得很好的效果,常需行牙齦及部分頜骨切除術,並行患側頸淋巴清掃術。
  • 重慶這家寵物醫院能做磁共振檢查啦 方便「毛孩子」家門口看病
    磁共振(MRI)影像可以讓醫師任意選擇平面和方向,獲得大量反映寵物體內正常組織和各種病變的信息,準確判斷病變的定位、病變性質,對寵物的中樞神經系統、膝關節、四肢及軟組織病變的檢查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可以為疾病的超早期診斷提供依據。」對此,丁宜樓解釋道。
  • 方艙CT!無液氦MR!第三屆進博會「GPS」將亮出哪些寶貝?
    目前,該方案已經應用在全球抗疫前線,在法國、土耳其等國家落地裝機。通過VTI趨勢圖快速查看治療幹預前後VTI 值變化趨勢,評估病情變化。床旁肺部超聲診斷流程的自動B-line功能,能快速自動尋找B線最多的一幀圖像,實時標記並計算B線數量,幫助醫生觀察掌握病情並快速規劃治療,被應用於武漢協和醫院。
  • 為什麼拍了CT還要拍磁共振?X片、CT、磁共振有什麼區別?
    4.腹部盆腔疾病(最常見的闌尾炎,女同志婦科疾病,子宮附件等等發炎):通過超聲B超篩查,明確到特定臟器或對特定臟器高度懷疑時做CT5.頭顱疾病(突然沒原因中風、昏厥):急診拍CT,具體病變選核磁這個問題可以解答「為什麼照了CT還要照磁共振
  • 爆笑解說:如何從CT上看出是肺寄生蟲病?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今天和各位分享如何從CT上看出是肺寄生蟲病。今天的主題是「裂開」!掌握「裂開」,你以後遇到肺寄生蟲病,就不會裂開了!從肺CT上識別病原體,不容易!很多感染性疾病的肺CT沒有特異性,反覆治療無好轉,患者感到裂開,家屬更是急得裂開,但是他們往往不知道,患者病情無好轉,醫生也是裂開的!
  • CT、PET-CT、MRI啥區別?市民代表走進胸科醫院,終於搞懂了
    對老百姓來說,影像檢查種類多樣,聽著熟悉,其實卻不了解,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為了讓老百姓能夠更直觀地走近醫學,胸科醫院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升級「開放日」活動感受度,組織了「沉浸式體驗影像檢查」活動,持續夯實醫患溝通、信息傳遞的橋梁。  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市民代表一行先後來到院史陳列館、超聲科、核醫學科、放射科等區域,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一線醫務人員的實際工作場景。
  • PET/CT指導淋巴瘤治療
    在淋巴瘤的治療過程中應用PET/CT,如果PET/CT檢測陰性,可以減少化療療程或局部不用加放射治療,從而減少放化療相關毒性。如果PET/CT檢測陽性,則可以及時調整化療方案。化療療程結束後,應用PET/CT檢查可以評估治療的有效性,同時判定腫瘤是否有殘留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