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孩畫72幅熊貓「爆笑」漫畫 推廣四川方言

2021-01-12 紅星新聞

在四川,有一種指路叫「抵攏倒拐」,有一種酸味叫「遛酸」,有一種青蛙叫「切貓兒」,有一種奮鬥叫「雄起」……這些可以說都是四川人的必備生活用語,然而它們在外地人聽來,則常常是一個大寫的「懵圈」。為了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和熟悉四川話,以及四川方言背後所體現的樂觀包容的川人精神,就讀於成都市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女孩姚果果,利用寒假時間,手繪72幅熊貓「爆笑」漫畫,向大家圖文並茂地普及了一把方言文化。

「葛優躺」用川話解釋就是「懶眉懶眼」

因為一張劇照截圖,「葛優躺」火遍全國,而在姚果果眼中,這個詞早已轉換為了一句四川方言——懶眉懶眼。於是她拿起畫筆,一隻胸前掛著餅,手裡握著遙控器,整個身體都歪斜在沙發上的「懶」熊貓就這樣誕生了。另一幅畫中,主角大熊貓掄開膀子,6隻老鼠被狠狠地拋了出去,在空中甩得眼冒金星,它要表現的四川方言為「丟死耗子」,意為不守信用,推卸責任。

除此之外,「驚叫喚」「巴適得板」「吃嘎嘎」「打急爪」等方言詞彙,也都被姚果果以同樣的畫風繪成了充滿童趣的漫畫。

「四川方言講出來常常會給人很好玩,很喜劇的感覺,所以我的畫也是自帶笑點。」姚果果說,她的創作幾乎都來自自身的經驗和感受,在部分詞彙的理解上,果果還會和媽媽產生分歧,比如「雄起」,果果媽媽認為,大家一喊「雄起」,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當年四川全興隊的加油口號,所以她建議果果畫一隻正在踢足球的熊貓,但是作為00後的姚果果卻沒有那段生活經歷,在果果看來,「雄起」就是要加油學習,尤其是拿下難懂的「C語言」,於是她便畫了一隻正在電腦前研究「C語言」的熊貓,「面對困難不輕言放棄,這就是『雄起』。」

四川方言極富文化魅力 是孩子們故鄉的根

對於不少成都的00後而言,普通話已經十分普及,無論在學校還是回到家裡,他們最常交流的方式都是普通話。姚果果坦言,雖然她用漫畫詮釋了72個方言詞彙,但其中部分方言她一開始並沒有聽過,還是在媽媽告訴她以後,才知道原來這句四川話是要表達這個意思。

比如「丟死耗子」,果果當初想了半天也沒弄明白,後來媽媽告訴她是「不守信用,推卸責任」的意思,她才恍然大悟。「知道這些方言的意思以後,你會發現,它們的表達真的都太形象了,十分生動有趣。」果果笑著說,於是她畫筆一揮,一隻掄著膀子「丟死耗子」的大熊貓便躍然紙上。

談到支持女兒畫方言漫畫的初衷,果果媽媽表示,每個地方的方言都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和當地人的生活,獨具魅力,尤其四川方言,更是體現出了川人樂觀包容,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而對於女兒這一代,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一些不常用的方言詞彙可能面臨著即將「消失」的境遇,「用童趣的漫畫『留住』它們,賦予方言更強的畫面感,有助於方言和家鄉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果果媽媽說,她希望將來女兒無論走到哪兒,都能夠講一口地道的四川話,身上都有家鄉文化的烙印,「不忘記故鄉的根,永遠為自己的家鄉而驕傲。」

成都商報記者 張瑾 實習記者 胡越

相關焦點

  • 11歲女娃畫漫畫介紹成都 最擅長畫大熊貓
    今年,集結成都美景、非遺等內容的圖書《果果畫成都》,已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姚果果在書中向大家圖文並茂地展示了成都的文化魅力。明日,姚果果將在散花書院舉辦分享會,為小讀者們介紹自己畫筆下的成都。「許多小夥伴告訴我,看了我的繪畫作品後,他們對成都有了更多了解,也越來越熱愛成都。」
  • 13歲女孩畫出的成都,太好玩了吧
    當時正在讀小學的她,參加了成都實驗小學與海外學校的交流活動,因為語言不通,她選擇了用漫畫這種通用的形式向外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家鄉成都。在漫畫中,她以可愛的大熊貓為主角,用色彩鮮明的畫作展現成都及其周邊的景點之美而走紅。
  • 四川方言裡的「豬」
    而在四川方言裡,讀音發生些許變化,將二聲的留,讀作一聲的溜。因此「溜溜」便成了「婁婁」的同音借字,從而賦予了豬的含義。《民國南溪縣誌》中,還記載著南溪當地稱牙豬(公豬)為「牙溜」,並指出:「溜,平聲,呼豕也。」  「溜溜」是四川方言對豬的稱謂,也是四川鄉間村婦喚豬就食的聲音。
  •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0集:四川方言童謠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一邊念著這首童謠,一邊照著詞兒,畫著畫,一個活靈活現的丁老頭兒的頭像就大功告成了。 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
  • 說方言,是川人最驕傲的選擇 | 四川方言
    你有好久沒有看到過四川方言劇了?你現在說的四川話裡頭還剩好多方言詞彙? 你的么兒還能流利地聽說四川話嗎?你覺得四川方言會逐漸消失嗎?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讓我們再一起重溫下四川方言詞彙的美。或許在某個時刻,你也會不自覺地向其他人推廣普及下四川方言。
  • 《熊貓香香在東京——被寵溺的表情》成都寬窄巷子首發
    8月22日,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成都市青羊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熊貓郵局、三聯韜奮書店聯合主辦的「用鏡頭讓世界愛上熊貓——周孟棋新書《被寵溺的表情》暨《熊貓香香在東京》明信片首發儀式」在三聯韜奮書店寬窄巷子店舉行。
  • 用鏡頭讓世界愛上熊貓!周孟棋新書《被寵溺的表情》成都首發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8月22日報導憨態可掬的熊貓、精美絕倫的明信片……今日,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熊貓郵局、三聯韜奮書店聯合主辦的「用鏡頭讓世界愛上熊貓——周孟棋新書《被寵溺的表情》暨《熊貓香香在東京》明信片首發儀式」在寬窄巷子舉行。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第35期:四川方言的傳承與保護(四)
    請點擊上方收聽本期音頻節目您還可以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在喜馬拉雅FM收聽本期音頻節目【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廣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內江人,我是樂山人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一首四川話版的鄉愁有沒有勾起你對四川的無限回憶或者嚮往呢?
  • 熊貓是假扮的「證據」找到了,這隻熊貓會掐腰,為此有人畫了漫畫
    要說世界上什麼動物是最受歡迎的,想必會有很多人都會說是熊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不僅我國的人們都喜歡,就連國外的人們也是對熊貓喜歡的不得了。國外很多人為了一睹熊貓的陣容可謂是「擠破了頭」,很多外國友人來到中國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看長城或故宮等名勝古蹟,而是躥到四川或者一些大型動物園看大熊貓,可以看得出熊貓在世界上的受歡迎程度。當然一些國家還為了能夠從中國租借大熊貓而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籤訂「不平等條約」,每一隻租借的大熊貓都是中國的,每年都要向中國交付50萬—100萬美金,生下的小熊貓崽也要在規定期限換給中國。
  • 四川方言丨胡華強:說「瓜」
    文/胡華強如果要問成都方言最具代表性的詞語是什麼,估計誰都會回答——瓜!成都人愛說「瓜」,外來人只要在成都待上一段時間,一定會學會說這個「瓜」。「瓜」這個詞總體來說屬於貶義詞,但是很多時候卻更傾向於略顯貶義的中性詞。
  • 東城根街小學《熊貓課程》讓世界了解四川,認識青羊
    在這五章裡,又以十五個小節建構內容,重點介紹了極具名族特色的十五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四川車燈、四川清音、四川竹琴、四川揚琴、四川盤子、多彩的唐卡、歡樂的鍋莊、神秘的藏戲面具、扎染、尼西黑陶、襯色剪紙、仿製皮影、書法的篆書與隸書為章節主題充實內容,講述成都地區省級或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文化內涵;讓青羊特色文化以課程為載體,在校園的國際理解教育中落地生根,在師生的國際交流活動中彰顯品牌特色。
  • 這6個四川方言詞,道盡成都中年男人的前半生
    成都男人在結婚之前可以安很多四川方言詞上去。剛進社會的時候,可能會穿得周吳鄭王的,一身墊肩西裝配個寬領帶跑去面試,活像個九十年代的村幹部。自己寶裡寶器的樣子引得旁人發笑,還以為他們是鼓勵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要不丟人現眼的亂開黃腔,要不就是驚風火扯地沒見過世面。跟到領導去吃巴片,多喝了兩杯茅臺就感覺二麻二麻的,抽著雜拌兒煙都不曉得姓啥子。
  • 四川話為什麼屬於北方方言?
    小編今天就從北方方言這個大概念一個一個抽絲剝繭的給您展示四川話為何屬於北方方言。 四川話屬於西南官話分支 西南官話屬於北方方言分支 北方方言是普通話的基礎 看來我們之所以認為四川話不是北方方言的原因出在「顧名思義」上面了。 不過,大傢伙有沒有想過:現在的四川話是什麼時候成型的呢?
  • "巴渝萌獸"手繪漫畫走紅 本土動物講重慶方言(圖)
    34歲的網友「勾勾手指頭」,家住江北區觀音橋,他告訴記者,第一遍看的時候,感覺圖片和文字對不上號,後來經同事「點撥」,立馬豁然開朗,「看懂了以後,發現方言裡的每個字,圖片都有體現,真是太有才了」。  創作者張小姐則表示,為了讓讀者看得懂,從字面意思來畫,「恐」用恐龍代表,「黑」就把恐龍畫成黑色的,「曲」,把恐龍脖子畫成彎曲的,「媽」那就懷孕來表示,連起來就是「黑曲媽恐」。
  • 四川徵召方言發音人 「代言」純正四川話(圖)
    7月一個炎熱的下午,在四川師範大學語音室內,銀永桂正對著眼前的攝像機,用成都話講述陳麻婆的故事,鏡頭背後,是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周及徐和他的研究生團隊。  這場「測試」,正是四川方言發音人在成都錦江區調查點的攝製現場,也是四川省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的內容之一。
  • 女孩畫漫畫只畫蛇,頻頻獲得獎項,專家卻說或許受過侵害
    而畫畫也能直接反應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比如這位小女孩,靠著畫蛇得了很多的獎項,但卻被專家說或許受過侵害。女孩畫蛇頻頻獲獎我們知道學習畫畫也有著不同的分類,但是小孩子往往都是用水彩筆開始的。因為年紀還小,還不能學習更多的技巧,只能用水彩筆畫一些漫畫。而一位小女孩就因為水彩漫畫,而得到了很多獎項。
  • 人工智慧開口說四川話,教會它的95後女孩月薪十萬
    95後成都女孩周玥偲在「教」人工智慧產品學說四川話。 供圖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3日電 阿里巴巴旗下的人工智慧助手天貓精靈23日宣布,今天起可以開口說四川話了。用戶在使用鬧鐘、天氣、你想我猜等日常生活及娛樂功能時都可以用四川方言對話。
  • 四川首部方言網絡電影《以為是老大》上映
    李伯清在《以為是老大》成都首映發布會現場贈送題字。馮家妹出演《以為是老大》。子在話劇社的《茶館》劇照。編者按這個春天,四川方言動靜不小。3月24日,德陽一家民間劇社將老舍先生的經典話劇《茶館》改編成川話版,在德陽連演兩場,場面火爆。4月初,中華方言歌曲大賽登陸成都,招募最具特色的方言歌曲。
  • 26歲女孩一小時畫出溫家寶漫畫 遺憾未與其握手
    7月2日,溫總理在湖南長沙拓維信息系統公司考察時,該公司的員工為總理畫了這幅漫畫像。據悉,漫畫作者觀察大量總理照片後,揣摩出其特徵和神韻,畫了約1小時,總理的漫畫就畫成了。  漫畫表達對總理的愛  記者昨日在長沙見到了26歲的黃華,這個低調的女孩穿著一件簡單的白色棉質T恤,頭髮隨意綁成一束馬尾,淺笑盈盈、略顯靦腆。  為何想到要為總理畫漫畫?黃華平靜地說:「這只是我們漫畫工作者想利用自己的特長來表達對總理的敬愛。」她說,給總理畫漫畫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 四川方言裡,貓和老鼠到底是個啥子關係
    以前介紹和動物相關的四川方言時說過,似乎四川方言裡習慣將動物安上「不好的名聲」,從狗刨騷、豬腦殼、賴食猴等方言,再到「狗扯猴,猴扯牛」、「豬嫌老鴰黑,自己不覺得」等俗語都是如此,自然貓和老鼠身上也脫不了這個習慣。老鼠在四川方言裡經常被叫做「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