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鵬
你可能會去聽一場音樂會。音樂會請來了一個著名的鋼琴家演奏世界名曲。演出時間已經提前貼了海報,還印在門票上。你買了門票,在演出前就趕往音樂廳。你一定會帶兩樣東西,一樣是你的門票,另一樣是你的耳朵。
因為你要去聽一場音樂會。到了音樂廳,演出的時間到了,鋼琴家上場,音樂廳裡突然安靜下來,鴉雀無聲。鋼琴響了起來,一段音樂穿過空間,進入到你的耳朵裡。
音樂穿過的地方就是空,空間,而你的耳朵深處,有著更大的空間,來接納那段音樂。音樂之所以被人聽到,是建立空間的基礎上的。一場音樂會,實際有兩個構成部分,一部分是鋼琴家,發出一段音樂,一部分是你的耳朵,你用耳朵裡面的空去接納了那段音樂,是你用自己的空和鋼琴家的演奏共同完成了那個音樂作品。往深裡想想也很有意思,一個平時跟你相隔萬裡的鋼琴家,因為一場音樂會,你們兩個人趕到同一個地方,然後一個彈出一段音樂,一個用自己的空接納了那段音樂,兩個陌生的人通過這種方式完成一次美妙的連接,而後又各奔東西。
有時候會在網上找一段阿炳拉的《二泉映月》來聽聽,雖然他早就不在了,但是當那段音樂進入到耳朵裡,就感覺跟阿炳建立了一種穿越時空的連接。
空是什麼?實際空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能用語言描述的是有,或者是色,色指有顏色的東西,引申為看得見的東西,而有些東西是看不見的,但也存在,比如聲音,所以色本質上指的是有。有是可以描述的,大到一個地球,小到一粒灰塵,一隻杯子,一條狗,一輛汽車,只要是在有的範圍,就可以用文字描述。唯獨這個空,不能描述,只能通過有,去感知到空的存在。佛經說,不立文字。因為文字講不清空,反而會製造空的概念。如果一定要用文字來講空,那麼最好的引導大家去覺知那個無處不在的空。
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一切事物,實際都用到了自己內在的空。有一些科學家說,我們在街上看到一個美女,並不是真實的,因為眼睛只是攝影機,只負責拍攝,身體的內在具有顯示圖像的功能,如果某一天身體這個顯示圖像的功能消失了,再多的美女站在面前也看不到。而這個圖像,就是用內在的空顯示出來的。
一個聲音聽不見另一個聲音。如果去參加一場音樂會,鋼琴家在臺上演奏,你在臺下大聲唱歌或者說話,就聽不到那段音樂。所以音樂會要求大家都保持安靜,讓大家都在空的狀態,去接納音樂的進入。
空可以把一切事物連接在一起。我們可以看到太陽,跟太陽連接在一起,是因為我們內在的空容納並顯現了太陽,關鍵是我們和太陽之間是空的,要是中間有什麼阻擋住了,我們就看不見太陽了。我們甚至可以通過閱讀佛經,跟幾千年前的佛陀形成一種連接。因為空是唯一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空不光連接了太陽和地球,還連接了古代的人和未來的人。
《西遊記》裡有一個人物叫悟空,他的本領那麼大,都是他內在的空顯現出來的。所以師父要他去悟那個空,他開始不知道,只盯著有的東西,想當官,先當養馬的官,覺得太小,再去看桃園,還是有意見,最後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500年,沒有事情可以幹了,才轉向自己內在的空。
佛門被指為空門。佛法應該是幫助人們了解和體驗空的途徑。空,無處不在。但只能通過有,而去覺知到。所以有即是空,色即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