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
海寧一30歲小夥小朱(化名)
睡得正香時
耳邊突然傳來一陣陣 「腳步聲」!
what?這是啥?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當天凌晨3點多,小朱睡得正香,耳邊突然傳來一陣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就像腳步聲一樣。緊接著,小朱的耳朵開始一陣陣劇痛!又是驚嚇,又是疼痛,別說睡覺了,小朱這後半夜連動都沒敢動一下…...
要說這小朱也真能忍,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8點多,疼痛難忍的他才趕去了海寧市中醫院(市腫瘤醫院)。「不好了,醫生,我這耳朵疼了一晚上啊,還老有「窸窸窣窣」的聲音…...你快幫我看看!」小朱指著自己的耳朵,又驚又怕。
「是不是進蟲子了?」接診的耳鼻咽喉科醫生張曉紅立刻用電耳鏡看了下小朱的耳道,果然,一隻「大傢伙」在小朱的耳道裡面鑽來鑽去,觸角很尖,爬動的非常快!
瞧瞧這「傢伙」靈活的走位
一想到它是在耳朵裡頭
簡直毛骨悚然啊
找到了「罪魁禍首」之後,張醫生立刻準備好工具,得趕緊把這「傢伙」揪出來!張醫生先是用吸引器吸,但是這蟲子也很機靈,往裡鑽到了耳膜邊,貼著脆弱的耳膜。
「再來抓我
我就把你的耳膜咬破」
「已經有點出血了,萬一把耳膜咬破了就壞了!」張醫生發現用吸引器行不通,立刻換了個方法,拿出了生理鹽水衝洗耳道,想把蟲子逼出來,但是這「傢伙」一看到有水進來,立刻又躲到了乾燥的地方,眼看著蟲子越來越往裡鑽,張醫生加大了生理鹽水的用量!
終於,在鹽水的衝洗下,蟲子無處容身,被衝上來了,張醫生立刻拿出吸引器吸了一下,蟲子就被「活捉」了!剛被吸出來時,蟲子的觸角還在不停地動,沒一會兒,蟲子就被吸引器給夾碎了。
什麼蟲子這麼「囂張」?
張醫生發現這蟲子大約有1cm長,但取出後因為一半被吸在吸引器裡面,無法辨認究竟是什麼蟲子。不過,在電耳鏡下我們可以看到,蟲子有觸角,尾巴尖尖的,頭和身子是分開的,有點像「甲板蟲」。
「本尊」。
「甲板蟲」(網絡圖)
話說這蟲子怎麼突然就鑽進了耳朵裡,小朱說,他平時在工地上幹活,晚上就睡在工棚裡面,工棚比較簡陋,一到夏天就容易飛進蟲子。這蟲子可能就是在他睡覺的時候偷偷鑽進去的。
近日,隨著氣溫的節節攀高,身邊的昆蟲也開始「躁動」起來,中招的還不止是小朱。張醫生說,就在前幾天,有位70多歲的奶奶半夜3點多耳朵裡飛進了蚊子,最後來急診取出的。
而且,今年夏天以來已經接診過五六個耳朵裡偷爬進小蟲子的病人了。飛蛾、蟑螂、蒼蠅、蜜蜂等等都有碰到過!去年夏天甚至還碰到過被蜈蚣、蝨子鑽進耳朵的病人。
「小朱比較幸運,耳膜沒有被咬破,蟲子取出後就沒什麼大礙了。但是有些病人耳朵裡的蟲子長時間沒有取出來,耳膜一旦被咬破,就會引起耳朵感染、紅腫,甚至會引起中耳炎以及聽力下降!」張醫生說道。
現在是高發期!
這些方法記住了
那麼,
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蟲子鑽入耳內呢?
若是不幸遭到它們入侵,
又該如何處理呢?
怎樣避免蟲子鑽入耳內?
張醫生提醒大伙兒,夏天天氣晴朗氣溫高,昆蟲活動增多。為了避免昆蟲入耳,還要記住兩點!
床頭千萬不要放易招蟲的東西,零食、糖果、水果等容易滋生昆蟲。大家要保持臥室、床鋪的潔淨,床頭不要放食物,以免昆蟲夜間亂爬,誤入耳道。同理,花草、盆栽等也不要放在床頭。
如果居住環境比較惡劣,確實昆蟲很多,睡覺時可以用耳塞塞住耳朵,防止昆蟲爬入。
蟲子進了耳朵,如果急救?
一旦耳道有昆蟲進入切勿強掏,應急方法要「因蟲而異」!
蚊子、飛蛾等趨光性昆蟲進入耳道後,可用手電筒等強光設備照射耳道,誘使昆蟲爬出或飛出。
蟑螂、蜈蚣、螞蟻等蟲子,用光照反而會令其往裡鑽,而且對於蟑螂,浸泡的方法最多可以限制其活動,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直接去醫院尋求耳鼻喉科醫生幫助。
張醫生還提醒,昆蟲等異物進入外耳道後,千萬不要用手指或挖耳勺深挖,以防昆蟲進入更深的位置損傷外耳道及鼓膜,影響聽力;家長如發現孩子經常掏耳,應及時就醫檢查避免漏診。
來源:大潮網 編輯:寒江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