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縱橫論
對於美國人來說在,壞消息幾乎接踵而至,新冠疫情沒有過去,國內又因為一名黑人的死亡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而美國Space X公司的星際飛船原型機,就在兩天前於德克薩斯州的研究基地測試時出現意外,發生猛烈爆炸,這為Space X公司的航天計劃蒙上一層陰影。但是經過如此多的壞消息打擊之後,美國迎來一個久違的好消息,那就是埃隆.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在經歷失敗之後,成功地完成了一個可以載入人類歷史的成就——商用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發射!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點22分,美國甘迺迪航空中心成功地利用獵鷹-9火箭,將帶有兩名人類太空人的"龍飛船"送上了太空。美國總統川普及其家人也在現場觀看發射,發射成功之後,這位美國房地產大佬當場表示"這是不可思議的成就",可見他對發射成功的喜悅。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射火箭的計劃,也是Space X公司和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合作項目,其成功代表著美國航空航天取得了新的重要突破。
雖然說利用火箭將太空人送上太空在今天已經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但是這一次發射無論是對美國,還是對於全人類而言,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首先對於美國來說,從2011年美國退役太空梭之後,他們就沒有自己的渠道把本國太空人送入太空。在過去的9年中,美國太空人要進入太空,需要花錢去乘坐俄羅斯火箭,此舉一方面耗費金錢,另一方面將探索太空的主動權放在俄羅斯的手中,因為誰能具備成熟的載人航天能力,誰就有更大的優勢探索太空。從這點意義上說,此次發射對於美國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是很重要的。
但這次發射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其掀開了人類探索太空計劃的「2.0時代」,因為這次發射所屬的項目"商業載人項目",其核心目的是要拉開商業用途載人航天產業。簡單說,過去人類探索航天全部是由於國家級的科研和探索項目,並沒有進入商業化的計劃。而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目的是要拉開人類探索宇宙的商業用途。表面上看這只是為了賺錢,但是要知道,航天商業化需要的是最為成熟的發射技術、可回收的火箭以及低廉的成本,如果在這方面美國能夠走在人類前面,那麼他們的整體宇航技術也將走在世界前列!
就拿這次發射的成本來說,Space X公司提供的一個載人名額發射成本為5500萬美元,波音公司為9000萬美元,俄羅斯為8800萬美元,Space X公司的成本優勢明顯。且火箭可重複利用,這就令Space X公司的載人航天項目擁有決定性的領先優勢。把目光放遠一些,Space X公司的技術成熟之後,可以令美國擁有世界難以匹敵的價格低廉且技術成熟的航天運力,無論是將人送上太空還是向宇宙發射衛星,這種能力會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優勢,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一旦航天商業化成功,這個新的市場不知道會給馬斯克和美國創造多大利潤,有分析認為僅僅是馬斯克和NASA合作的"商業載人項目",未來的價值就不止2000億美元。畢竟航天資源一旦被開發,就等於為人類開啟新的世界,到時候會產生出多麼大新資源和財富,無人可以估計。雖然美國這次的成功也是全人類的好消息,但科技沒有國家,人類卻有國界,探索宇宙的方方面面的新技術,希望我們能夠更早更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