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村,明清老宅,雞鳴犬吠,挑擔小販悠長叫賣,如畫般生活!

2020-11-23 鳳凰旅訊

- 麗水下南山-

依稀記得,小時外婆家

清晨的雞鳴犬吠,溪旁的陣陣搗衣

挑擔小販的悠長叫賣……

城裡人嚮往的悠然生活,

像電影畫面一樣,定格成經典。

然而,時間流逝,

越來越多的人遷入城裡,

古老的村落如老人一樣,

暮氣沉沉。

那些彌足珍貴卻無可複製的古村,

如若沒有被賦予新的生命

那麼等待它的只有默默地消亡……

這裡是麗水碧湖鎮下南山,

這個小村如同其他古村一樣,

歷經400年的風吹雨打,

曾經承載著榮耀的過往。

這個面朝甌江的古村

將數十棟明清至民國時期的老房子

沿著山坡錯落有致地分布

泥牆、石階、廊道、古樟、流水

在青山綠水懷抱之中,顯得如此靜謐。

古代閨中女子鍾情的美人靠;

渾然天成的木欄窗;

亦或浙南鄉村獨有的吊腳樓;

「天人合一」的黃泥屋……

曾幾何時,

下南山就像是個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儘管被冠以文保單位的頭銜,

但在留守老人陸續搬至山下新村後,

這裡成為不折不扣的無人村。

無人打理的老屋開始荒蕪坍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下南山村也將是即將消亡的古村之一。

好在,還有人捨不得村子的老去。

2015年,一群年輕人發現了老村,

這群年輕人來自國內民宿先行者的聯眾集團。

荒廢的古村讓人嘆息,

他們也在尋覓讓古村新生之道。

何不建立以古村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度假,

讓城裡人的田園夢得以安放,

也讓古村真正換發活力?

民宿,是他們想到的最好結合點。

為了不破壞村道的原始味道,

保留村落的自然風貌,

在現代社會高度機械化的今天,

依然用原始的運輸方式,

肩扛、人抬、人挑、騾馱……

延續下南山村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脈絡。

延用傳統的工匠、技藝,

還原理想的鄉村度假生活。

下南山特有的農耕文化,

和甌越吊腳建築風格,

蹉跎輾轉,宛然依舊。

設計師利用原有風水布局,

營造水系環繞、流水曲觴,

讓靜態的建築與動態的流水交相呼應。

小石磨、柱基石,

原來留下的罈罈罐罐,

都被用作造景的元素,

細枝末節處往往最能打動沉睡的記憶。

百年古樟樹生長的枝繁葉茂,

幾位鶴髮老人趕來看村子的變化,

親歷這個村子的「前世今生」,

他們內心激動又驚喜。

裝飾原料都是就地取材,

就連村中快要失傳的竹編,

也派上了用場。

歷經兩年多的精心打磨

下南山古村落民宿村

歡庭·下南山原生態度假村

一家以傳統文化古村落為特色的高端度假村

出現在眾人面前。

從外觀來看,

這與任何一個尋常古村並無異樣,

渾然天成的木欄窗,

亦或浙南鄉村獨有的吊腳樓,

「天人合一」的黃泥屋……

下南山就像是個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而推開房門,卻是別有洞天。

在古樸外表之下,

蘊含著精品民宿所需的一切元素。

兼備野趣與舒適的私人度假空間,

低調與奢華之間的感官切換,

走進這裡,猶如時空穿越般感受歷史。

從歷史文化及每幢房屋的現狀,

定義不同風格鮮明、意境深遠的主題。

每個院子就是一道風景,

每幢民居就是一個故事。

這裡不光有40幢不同的民宿,

同時也是一個開放平臺:

鄉村創業學堂、民宿、創意工作室、

手工藝空間、咖啡廳、

書吧、會議室等各種多元素融合。

還有依山而建的無邊泳池、

提供養生服務的瑜伽房、SPA房、

書吧、酒吧、迷你影院……

有山,有水,鳥鳴,溪澗,

這裡就是一個安寧靜謐的村落。

一如我們當初想像的田園夢,

在這裡得到了穩妥的安置。

重生後的下南山村,

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更是登上了央視舞臺,成為網紅。

這個有著古樸外衣和精緻內涵的下南山村,

是想幫助更多有田園夢的人,找到歸所。

不用動輒數千一晚,

幾百塊錢的親民價格,

讓很多人都能住得起。

當田園夢不再以高昂費用為前提,

才是真正地落地。

不信?那就眼見為實吧!

民宿客定製了一條下南山古村喚醒之旅。

兩天一晚的行程,

喚醒小時候的鄉村記憶。

這一路,風景與美食兼得。

甌江的溪魚,可清湯,可燒鍋。

清晨現捕,味美香醇,

許多人遠道而來只為了一頓鮮美溪魚火鍋,

光喝湯就相當鮮美!

風景亦是一路隨行。

九龍溼地公園位於

浙江省第二大江、浙南"母親河"

——甌江的自然江段,

是八百裡甌江的精華所在。

當然,還有精緻民宿體驗,

青山綠水、古村,兒時的記憶,

都在星空下一一呈現……

- END -

本文圖文源自:民宿人2016、網絡等、鳳凰旅訊綜合整理,文章中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 、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文章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聯繫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相關焦點

  • 佛山三水獨樹崗村:百年古村煥發新生機
    近年來,藉助古村活化、美麗文明村居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東風,獨樹崗迎來了蝶變。在探索文旅結合的過程中,獨樹崗村依託洪聖廟誕、重陽千叟宴等節慶活動引領敬老愛老文明風尚,成為遠近聞名的「孝善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文化事業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使得獨樹崗村的發展信心更加堅定。
  • 周末自駕 | 探尋西樵山腳百年古村!打卡一場嶺南之旅→
    周末自駕 | 探尋西樵山腳百年古村!正深化鄉村文化打造已展現出別樣的芳華上金甌,書香醉西樵有著許多上百年歷史的古村第一站,我們來到以文風昌盛而聞名的上金甌社區感受百年文脈,細嗅醉人書香
  • 《暖暖的新家》拯救百年老宅 設計映照幸福未來
    第四期節目中設計師由偉壯再次造訪「江南福地」,攜手《暖暖的新家》將47㎡百年江南老宅改造成一套宜居陽光養老房,暖心設計令人感動。768片「保護傘」 繼續堅守老宅福祉本期業主錢阿姨一家所居住的百年江南老宅,由於年久失修、房屋老化嚴重,面臨著房屋倒塌的風險;昏暗、漏雨的居住環境與不合理的空間布局,讓整個房子問題重重,夫妻二人的生活質量也無法得以保障。
  • 晉中介休這個古村裡有
    一、三百年古堡保平安大靳村是一座有內外兩座寨堡建築的古村落,上榜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是一座古香古色的晉商富豪居住的古村。它位於介休市區與著名的5A景區綿山風景區之間的丘陵地帶,距離介休市區只有16公裡。明清時期,介休的晉商曾經有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它們是範、王、冀、侯,這裡面的王姓指的就是大靳村王家。
  • 百年老宅「黃氏宗祠」
    這棟老宅「黃氏宗祠」,也是因為特別的原因,才完整保留了下來。聽聞那位微友已經有百年之久,我前去拍攝時,也可看出。因為典型的古屋建築風格,青磚灰瓦,屋頂雕梁畫棟,全部是採用木頭雕刻製作而成的。我站在門外,透過門縫向裡面看去。祠堂裡面有菩薩,有天井,牆壁上還有幾幅對聯,不知是何時掛在上去的?裡面很舊,但地面很乾淨,可見常有人打掃。
  • 家族紀念日燒香拜拜 家人不小心燒掉百年老宅
    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文/圖 記者 曾嫣豔 通訊員 張瑤蘭 高維強)昨日中午12時46分左右,在環島路泥金社,一場大火燒掉了一棟百年老宅。起火原因竟然是家族紀念日,家人燒香拜拜,意外引燃老房子。起火的建築是一座土木結構老房子。老房子起火後,社裡的居民們不顧寒冷,提著水桶出來,來來往往送水滅火。
  • 東莞第一古村,走進古韻水鄉,聆聽時光的故事
    或許東莞的南社明清古村就是一個好去處,之前就已經在網上看過那裡許多的照片,趁著天氣晴朗,就馬上拉上閨蜜出發去打卡了。到達古村的時候已經是大中午了,從停車場出來後買了門票就進入古村,正午的陽光照耀下,所見的畫面皆風景。可能還處於特殊時期,所以來古村的遊客很少,村子裡來往的多是當地人,靜謐的環境讓人一下子放鬆下來。
  • 雲南秘境城子古村,被稱為彝族布達拉宮
    今春到雲南元陽看梯田,取道瀘西,聽說這裡有一個孤立的彝族古村,幾百年來一直保持著原生態,便駕車前往探險。離昆明約170公裡,瀘西離縣城近,道路兩旁桃花盛開,如一片片隨風飄落的紅雲,直讓人萌生訪問桃花源的幻想。在經濟高速發展、基礎建設突飛猛進的同時,旅遊也成為一種火熱的經濟活動,同時也帶來了景區過度開發的問題,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 江西有個建於五代後唐的古村——流坑古村,古色古香!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了解古人的生活軌跡去各個城市的古村古鎮是身臨其境的最佳選擇江西也有非常多的古村今天為大家介紹其中之一——流坑古村流坑古村被譽為「千古第一村」位於江西撫州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烏江之畔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建村於五代南唐昇元年間(公元937-942)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一座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也是一個董氏單姓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現在村中較完整保存的各類明清贛派建築遺址260處,其中明代19處,重要文物321件
  • 北京門頭溝京西古道,被時代遺忘的角落,更讓古村有種特別的味道
    如果你也同意這個觀點,那麼選擇這條線路自駕遊就意味著,你希望在越來越現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增加一些過往的記憶。 這種記憶或許來自於建築本身,或許來自於一種生活方式,也或許是建築、飲食、口音等細節共同構成的。 總之,當車行至個叫齋堂鎮的區域,你離這種記憶就不是太遠了。
  • 南海現百年古村竹雨帽工藝 欲申報地區非遺
    黎定枝婆婆和她收藏的各式雨帽,最大的那頂尖髻帽(右邊)是她父親編織的,有百年歷史了。在南海西樵有個古村百西大地村小組,一位名叫黎定枝的85歲老人保存著一頂直徑一米多、有著百年歷史的尖髻帽。當年,她的父親為了給全家人擋雨遮陽,織出了這頂特大竹織尖髻帽。
  • 寧波這個城中村有30多處明清古蹟,耕讀傳家600年
    時間倒流,一磚一瓦都銘刻著過往周氏家風「新莊村多處留有明清古蹟,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浮石塘廟、周氏宗祠、大宗伯第等歷史遺存。村內共有36條大弄堂、72條小弄堂。」 76歲的周財寶自小在新莊村長大,是新莊歷史的「活字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周氏祖先周得延自大岙遷居而來,開啟了新莊繁衍至今630年的歷史。
  • 安徽省黃山腳下的「綠野仙蹤」,人少景美千年古村一定要去一趟!
    在這裡可以低成本深入感受徽州文化走進西溪南古村需要經過一條長長的石板橋穿過茂密的水口林石板橋下的河倒映著周邊的樹木古色古香,宛如仙境村中阡陌交錯時而見當地人在河邊乘涼村內的房屋都保存較完好還有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屋閣、綠繞亭以及大量的明清古建築
  • 瑞安這座百年書香門第老宅,正式掛牌市級文保點!
    據俞氏後裔編撰的《瑞安大沙堤俞氏家風》記載,大沙堤老宅(現俞春如宅)是俞春如次子俞象川於1946年買下。當時,俞春如夫婦住在東邊三間廂房裡,靠北的一間是臥室,南首是書房。書房裡有一張寬大的書桌、一個書櫥和幾把木圈椅。俞春如就在書房裡看書寫作,撰寫材料。俞春如的孫輩記得,祖父會在院子裡給他們幾個孫輩講故事,上至盤古開天,下至滿清遺事,娓娓道來。
  • 江蘇耗資上億的「假」古村,被稱「句容一絕」,門票50值得一遊
    近些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除了真正的古鎮景觀,還有不少的仿建古建築景觀的出現,仿古建築景觀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與文化需求;我國境內的仿古建築的景觀是不在少數的,幾乎在每個城市內都有仿古景觀的存在,在江蘇的鎮江,就有這樣的一處名為千華古村的景區,千華古村是位於鎮江句容的華山腳下的一處仿明清時期的古村建築,古村內的主要景觀就是展現了300多年前的康乾盛世時期,百姓生活的場景
  • 福建十大最美古鎮之一,屏南「四大書鄉」之首,千年古村人才濟濟
    這是一個偏遠的古村,卻有著開放包容的思想。「蒲山多勝跡,漈水有賢俊」,漈頭村人傑地靈,自古便文化名人輩出。據歷史記載,僅明清兩朝,便有科舉人士200多人,參與編撰明朝《永樂大典》的黃童,頗受林則徐關注的「叔侄兩進士」,被推寵樹榜的「父子三貢生」書香門第等等,均來自於此。
  • 廣東玉水村鹽商古道:挑鹽多為女性 延續百年(圖)
    2月18日上午,我們來到了玉水古村,古道邊芳草萋萋。細雨紛飛,料峭春寒。  石板路上那一塊塊光滑的石板,經歷了百年來艱辛擔夫汗水的沁潤和身負百斤重擔一雙雙穿著草鞋的腳的磨礪後,依然保存完好地在那裡,見證從它們身上壓過的歷史車輪。
  • 【網絡媒體走轉改】高清大圖:春節前夕,白鷺古村的寧靜祥和
    1月19日,在白鷺古村村口,一對年輕夫妻拉著行李箱經過池塘旁的小路,即將回到自己的家中。他們的倒影落在池塘裡,讓古村愈加寧靜。   客家新聞網訊 記者楊北泉攝影報導:春節前夕,贛州市贛縣區的白鷺古村剛剛下了一場小雨,讓古村多了幾分寧靜與祥和。   白鷺古村是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位於贛縣區最北端的白鷺鄉,毗鄰興國縣和吉安市萬安縣,村裡保留著大量的明清古建築,客家文化風情濃厚。
  • 牛過蓢:靜守在東莞時光角落裡的800年古村
    牛過蓢古村落的更樓  說起東莞市的明清古村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茶山鎮的南社古村落,但在距離南社不遠的超朗村,還靜靜地矗立著一座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牛過蓢古村。  壹 古村 明清古建築保護完好  站在超朗牛過蓢古村落的村口,一條被野花、野草掩映的泥土小路橫在眼前,兩側的池塘半包圍著古老的村落。冬日陽光下,古村老屋安詳地臥在水邊。據茶山鎮文物管理部門介紹,牛過蓢古村落面積0.76平方公裡,建於南宋時期,村民歷代均是一個姓氏——麥,所以這個地方也被叫做「麥屋」。麥屋大部分人已出港經商或旅居海外,現村裡有兩百多人,大多從事種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