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麗水下南山-
依稀記得,小時外婆家
清晨的雞鳴犬吠,溪旁的陣陣搗衣
挑擔小販的悠長叫賣……
城裡人嚮往的悠然生活,
像電影畫面一樣,定格成經典。
然而,時間流逝,
越來越多的人遷入城裡,
古老的村落如老人一樣,
暮氣沉沉。
那些彌足珍貴卻無可複製的古村,
如若沒有被賦予新的生命
那麼等待它的只有默默地消亡……
這裡是麗水碧湖鎮下南山,
這個小村如同其他古村一樣,
歷經400年的風吹雨打,
曾經承載著榮耀的過往。
這個面朝甌江的古村
將數十棟明清至民國時期的老房子
沿著山坡錯落有致地分布
泥牆、石階、廊道、古樟、流水
在青山綠水懷抱之中,顯得如此靜謐。
古代閨中女子鍾情的美人靠;
渾然天成的木欄窗;
亦或浙南鄉村獨有的吊腳樓;
「天人合一」的黃泥屋……
曾幾何時,
下南山就像是個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儘管被冠以文保單位的頭銜,
但在留守老人陸續搬至山下新村後,
這裡成為不折不扣的無人村。
無人打理的老屋開始荒蕪坍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下南山村也將是即將消亡的古村之一。
好在,還有人捨不得村子的老去。
2015年,一群年輕人發現了老村,
這群年輕人來自國內民宿先行者的聯眾集團。
荒廢的古村讓人嘆息,
他們也在尋覓讓古村新生之道。
何不建立以古村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度假,
讓城裡人的田園夢得以安放,
也讓古村真正換發活力?
民宿,是他們想到的最好結合點。
為了不破壞村道的原始味道,
保留村落的自然風貌,
在現代社會高度機械化的今天,
依然用原始的運輸方式,
肩扛、人抬、人挑、騾馱……
延續下南山村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脈絡。
延用傳統的工匠、技藝,
還原理想的鄉村度假生活。
下南山特有的農耕文化,
和甌越吊腳建築風格,
蹉跎輾轉,宛然依舊。
設計師利用原有風水布局,
營造水系環繞、流水曲觴,
讓靜態的建築與動態的流水交相呼應。
小石磨、柱基石,
原來留下的罈罈罐罐,
都被用作造景的元素,
細枝末節處往往最能打動沉睡的記憶。
百年古樟樹生長的枝繁葉茂,
幾位鶴髮老人趕來看村子的變化,
親歷這個村子的「前世今生」,
他們內心激動又驚喜。
裝飾原料都是就地取材,
就連村中快要失傳的竹編,
也派上了用場。
歷經兩年多的精心打磨
下南山古村落民宿村
(歡庭·下南山原生態度假村)
一家以傳統文化古村落為特色的高端度假村
出現在眾人面前。
從外觀來看,
這與任何一個尋常古村並無異樣,
渾然天成的木欄窗,
亦或浙南鄉村獨有的吊腳樓,
「天人合一」的黃泥屋……
下南山就像是個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而推開房門,卻是別有洞天。
在古樸外表之下,
蘊含著精品民宿所需的一切元素。
兼備野趣與舒適的私人度假空間,
低調與奢華之間的感官切換,
走進這裡,猶如時空穿越般感受歷史。
從歷史文化及每幢房屋的現狀,
定義不同風格鮮明、意境深遠的主題。
每個院子就是一道風景,
每幢民居就是一個故事。
這裡不光有40幢不同的民宿,
同時也是一個開放平臺:
鄉村創業學堂、民宿、創意工作室、
手工藝空間、咖啡廳、
書吧、會議室等各種多元素融合。
還有依山而建的無邊泳池、
提供養生服務的瑜伽房、SPA房、
書吧、酒吧、迷你影院……
有山,有水,鳥鳴,溪澗,
這裡就是一個安寧靜謐的村落。
一如我們當初想像的田園夢,
在這裡得到了穩妥的安置。
重生後的下南山村,
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更是登上了央視舞臺,成為網紅。
這個有著古樸外衣和精緻內涵的下南山村,
是想幫助更多有田園夢的人,找到歸所。
不用動輒數千一晚,
幾百塊錢的親民價格,
讓很多人都能住得起。
當田園夢不再以高昂費用為前提,
才是真正地落地。
不信?那就眼見為實吧!
民宿客定製了一條下南山古村喚醒之旅。
兩天一晚的行程,
喚醒小時候的鄉村記憶。
這一路,風景與美食兼得。
甌江的溪魚,可清湯,可燒鍋。
清晨現捕,味美香醇,
許多人遠道而來只為了一頓鮮美溪魚火鍋,
光喝湯就相當鮮美!
風景亦是一路隨行。
九龍溼地公園位於
浙江省第二大江、浙南"母親河"
——甌江的自然江段,
是八百裡甌江的精華所在。
當然,還有精緻民宿體驗,
青山綠水、古村,兒時的記憶,
都在星空下一一呈現……
- END -
本文圖文源自:民宿人2016、網絡等、鳳凰旅訊綜合整理,文章中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 、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文章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聯繫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