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雲南發現珍稀神秘「飛鼠」,此前全球僅發現過兩種!

2021-01-09 八兩科學

大自然有很多夜行性的動物,若提起會在夜間飛行的哺乳動物,除了貓頭鷹、蝙蝠一類,你還會想起什麼?還有飛鼠。但它們「飛行」實際是一種「滑翔」。也因飛鼠常在夜間出沒,讓人很少察覺到,有一些神秘感。據《動物分類》(ZooKeys)7月18刊登一項研究,我國雲南發現一種新品種的「飛鼠」,不過這個物種已極度瀕危,急需保護。

據悉,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李權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個稀有的飛鼠物種——高黎貢山飛鼠(Biswamoyopterus gaoligongensis)。從公布的資料看,高黎貢山飛鼠體長1米(含尾巴)左右、體重不到2公斤,背部紅褐色,脖子一道明顯的灰白色,一直延伸到腹部。至於圖像所示的兩眼放光,則是晚上拍攝產生眩光的原因。

高黎貢山飛鼠
高黎貢山飛鼠

鼯鼠,也叫飛鼠,夜行性動物,常在樹林間滑翔,以植物果葉為食。其中比氏鼯鼠屬被認為是最神秘的極度瀕危飛鼠,被列入「全世界最稀有的25種野生動物名單」。2017年研究人員在整理標本時,發現了一種產地在高黎貢山的鼯滑鼠本,誤以為是屬於比氏鼯鼠。但毛色、頭骨、牙齒等特徵分析,結果顯示兩者存在很大差異,或許是一種新飛鼠種。

隨後研究所的科學家和澳洲科學家合作進行實地考察。順著標本線索成功捕獲這個物種的新標本,並找到另外2隻飛鼠活體進行了觀察記錄,確認它們是不屬於任何已知飛鼠種(印度比氏鼯鼠和寮國比氏鼯鼠),故將其命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這一發現填補了印度、寮國比氏鼯鼠分布區之間1250千米的空白,也意味著比氏鼯鼠的分布範圍比以前認知的更為廣闊。

雲南大鼯鼠

其實高黎貢山保護區分布著很多的種類的鼯鼠,其中雲南大鼯鼠居多。主要這裡有著不遜色巴西和的婆羅洲的溼性常綠闊葉林,另外巨大的海拔差異,非常適合鼯鼠這類高度依賴溫暖森林的動物生存。目前保護區已著手對高黎貢山飛鼠的監測調查,以確定分布狀況和種群數量,制定保護措施。

相關焦點

  • 黔江發現世界珍稀物種峨眉草蜥 盤點全球罕見動物
    原標題:黔江發現世界珍稀物種峨眉草蜥 盤點全球罕見動物   日報報導:黔江發現世界珍稀物種峨眉草蜥  世界珍稀物種——峨眉草蜥近日在我市黔江被發現。  25日晚,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理事長計翔,重慶動物學會理事、西南大學附中課程研發中心成員羅鍵等前往黔江,對學生捕捉到的「壁虎」活體進行鑑定,確定為世界罕見的珍稀物種——峨眉草蜥。通訊員 李詩素 攝  相關閱讀  太神奇了!
  • 雲南疑現罕見物種裡氏盤腹蛛 中國目前僅發現6隻
    雲南疑現罕見物種裡氏盤腹蛛 中國目前僅發現6隻2017-03-19 14:28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PConline 資訊】近日一則「雲南疑現罕見物種」新聞引發關注,據報導,雲南省鹽津縣廟壩村民近日在玉米地裡發現了一隻類似蜘蛛的生物
  • 中國雲南震動世界,發現珍稀瀕危植物,引得外國人連連感嘆!
    今年中國雲南震動世界,是因為我國的研究人員在這裡發現了珍稀瀕危植物。這一發現,對我國的生態乃至全世界的植物研究都極具重要的意義。瀕危植物的發現,給予了我們可以延續物種的希望。這又是怎麼樣的一種植物呢,引得外國人連連感嘆?
  • 澳洲科學家發現兩種新的大飛鼠物種
    澳洲科學家在對易危物種大飛鼠(Greater Glider)進行了DNA檢測後,發現了兩種新的大飛鼠物種。 大飛鼠是一種負鼠般大小的有袋動物,在森林中可滑翔長達100米。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懷疑大飛鼠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物種。
  • 物種資訊:雲南滄源發現「極危」生物——伊江巨蜥&圓鼻巨蜥
    巨蜥隸屬爬行綱(Reptilia)有鱗目(Squamata)巨蜥科(Varanidae)巨蜥屬(Varanus),全球約有中國分布有圓鼻巨蜥(V. salvator) 和伊江巨蜥(V. irrawadicus)兩種巨蜥(楊大同等 2008,蔡波等 2015)。圓鼻巨蜥分布於廣西、廣東、雲南和海 南。1987 年在雲南德宏州瑞麗市畹町河谷發現伊江巨蜥(Yang et al. 1987)。伊江巨蜥僅分布於雲南盈江和隴川邊 境線一帶(饒定齊等 1996,楊大同等 2008)。
  •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屬哀牢山南延餘脈,生物多樣性豐富。去年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開展了兩棲爬行動物調查,此次調查期間採集到的4號掌突蟾標本經過形態學和分子系統發育學分析,確定為一新種——黃連山掌突蟾。
  • 雲南發現兩個魚類新物種(圖)
    新物種華吸鰍 本報記者 付興華 攝昨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整理採自於李仙江流域華吸鰍魚類標本時,發現了兩個新物種,並命名為李仙江華吸鰍和大口華吸鰍。新發現的兩個物種採自李仙江流域,位於普洱市江城縣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的交界處。據陳小勇副研究員介紹,早在2003年,因為要建設土卡河水電站,研究人員到李仙江流域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調查。從那時起,就陸續在李仙江流域採集了幾批魚類標本,當時就發現華吸鰍似乎有所不同,可能涉及多個種類。但當時由於沒有開展相關研究,這批標本就一直存放在標本館裡。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2021-01-04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魅厲雲南】在雲南經常有新物種出沒是什麼體驗,一起來看看動植物...
    ,此前在全球僅發現兩例該物種標本,2019年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 然保護區發現該物種活體尚屬首次。此外,園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衛矛科的1個新種,該新種被命名為「勐臘五層龍」。除了這些新物種,雲南還有許多富有魅力的生物,展現出雲南生物多樣性的獨特魅力。
  • 坐標雲南!兩個全新物種被發現,為何自然界不斷有新物種出現?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新物種的?我國雲南,自古以來就是物種繁茂之地,無論是對於遠古生物的研究,還是對於現生物種的尋找,科學家們在雲南也經常會有收穫。比方說在去年,雲南地區就發現了不少新物種,例如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小飛鼠」,它被取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屬於比氏鼯鼠種群的一員,不過發現它的時候,這種「小飛鼠」就已經是瀕危物種了。
  • 中科院科研團隊在南海發現神秘物種,系全球首次清晰目擊活體
    「不管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人類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該團隊主要負責人介紹,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
  • 江西發現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央視也報導了!
    江西發現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央視也報導了!▲黑麂正在覓食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教授級高工程松林介紹作為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黑麂,能夠拍到這些畫面是非常珍稀和寶貴的。黑麂屬於中國所特有的全球瀕危物種,種群數量較少。目前,也只在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四省交界山區分布。由於黑麂性情膽小,遠離人類活動的區域,所以逐步逐步地向森林退縮,也造成它的總群量很少,人類能夠觀察到黑麂的機會比較少。
  • 緬甸發現新物種「波巴葉猴」全球僅約260隻
    中國期刊《動物學研究》11日刊登最新研究,宣布在緬甸中部偏遠死火山「波巴山」的森林發現新物種「波巴葉猴」,但科學家預估目前全球僅存約200至250隻波巴葉猴,屬於極危物種,並且面臨棲息地喪失與遭到狩獵的風險。
  • 雲南巧家縣五針松成全球最瀕危物種
    中國園林網9月24日消息:昨日,記者從昭通巧家縣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主辦並於今年9月6日至15日在韓國濟州召開的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由8000多名科學家在48個國家搜集了眾多的動植物資料,公布了全球
  • 昆明動物所等發現世界最稀有哺乳動物之一比氏鼯鼠屬新物種
    比氏鼯鼠屬(Biswamoyopterus)是亞洲南部的特有屬,全世界曾僅記錄到2個物種。第一種印度比氏鼯鼠(B. biswasi)自印度學者Subhendu Saha 1981年根據一號採自印度東北部的標本描述後,就再也沒有被正式記錄到過。
  • 上海發現全球昆蟲新物種!濱江森林公園內約有200頭-物種 步甲 新種...
    原標題:重磅丨上海發現全球昆蟲新物種!  自此,上海動物大家庭又多了兩名新成員。就在科研工作者們認為驚喜已經足夠多的時候,又一項驚喜橫空出世:科研工作者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發現了一個全球昆蟲新物種!
  • 十堰賽武當發現珍稀動物中華鼯鼠(高清組圖)
    原標題:十堰賽武當發現珍稀動物中華鼯鼠(高清組圖) 十堰賽武當發現珍稀動物中華鼯鼠 (中廣網發 葉桓 攝)  在十堰賽武當金頂,筆者一行三人發現並拍攝到了珍稀動物中華鼯鼠。早就聽說十堰賽武當多次出現過珍稀動物中華鼯鼠,只是很少有人到他的影像。
  • 陝西天坑群發現飛鼠,一跳可飛百米遠,原來它就是傳說中的
    ,實際上其種類相當多,全球分布也十分廣泛。 也有人認為鼯鼠和飛鼠是一種動物,實際上鼯鼠並非一種,它雖然是松鼠科的一個分支,但是全世界現存的鼯鼠種類就有13屬34種,僅在我國就有7屬16種,我國特產的鼯鼠有復齒鼯鼠(又稱橙足鼯鼠
  • 澳大利亞南部發現兩種新的哺乳動物物種
    澳大利亞南部發現兩種新的哺乳動物物種(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在對動物的新組織樣本進行DNA測試後,科學家確定在澳大利亞南部發現了兩種新的哺乳動物物種,這是兩種生活在澳大利亞森林中的貓大小的有袋動物。
  •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灌樹蛙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1月2日從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在黃連山掌突蟾這一新物種被發現後,又一新物種黃連山灌樹蛙(Raorchestes huanglianshan)在黃連山被發現,其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ORIGINAL ARTICLE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