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春有啥說法?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2021-01-10 膠東鄉村

今年的冬天比較寒冷,有專家預測為60年不遇的冷冬。在如今,該冷就冷是莫大的好事,特別對於農村農民來說,人們喜歡冷冬,卻不希望來年春天寒冷。

春天寒冷,標誌著出現了倒春寒,會給作物返青與花期授粉造成影響,嚴重了,將造成作物減產或絕產。那麼,明年的立春在什麼時候呢?明年春天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

在農村,有經驗的老農民經常說「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其實就是這樣一句關於預測春天冷暖的俗語。下面,咱們就來聊聊其中的含義。

說到立春,我們都知道,它屬於春天的第一個節氣,並且與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被共稱為「八節」,都屬於節氣的起始與峰值,比其它節氣更受重視。

冬至屬於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與立春隔著小寒與大寒三個節氣,一個節氣15天,所以,冬至過後45天就會迎來立春。而冬至之後,開始數九,所以,立春一般是在六九的頭。(冬至後45天,第46天),但由於立春的時間並不固定,因此,立春往往出現在五九尾和六九頭,時間也並不固定。聽人講,如果立春出現在上午10點之前,那麼,立春就會在六九頭。如果出現在十點鐘以後,立春便會出現在五九尾。今年立春的時間為2021年2月3號的22:58:39,屬於五九尾。

「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實際上是以跑斷腿要飯來形容年景的艱難,說的是收成不好,其原因與倒春寒有關。他們認為如果立春時間在五九尾,明年的春天可能會發生倒春寒。

對於倒春寒,農村農民聞風色變。因為它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太大了,尤其過去靠天吃飯的年代,一季的收成,可能很就是打了水漂。當然,如果立春出現在六九頭,就有了不同的說法,即「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

是不是感到很神奇?以關鍵的節氣就能預測天氣與收成,這是古代勞動者進行農事謀劃的主要指導,其中以觀測節氣、物候等一系列的變化,蘊含著科學因素,也包括了千百年來的經驗總結,所以,有些道理,但不可能百分百正確。

針對今年的氣候特徵,朋友們是不是感覺到有一絲奇怪?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拉尼娜的橫空出世,加上極地漩渦,讓今年的氣候覆雜多變。元旦之後,全國25個省市將迎來速凍寒潮,而2021年「寡年」,也讓年景籠罩上一層神秘色彩。

其實,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我們對於倒春寒的防範已有完整的方法,即使出現,也不會發生多大的歉收,更不會出現吃不上飯的悽涼。所以,有很多俗語,在今天也失去了指導意義,我們在繼承的時候一定要辯證看待。

朋友,您是如何看待今年立春的說法呢?歡迎老鐵留言與點讚,謝謝。

相關焦點

  • 俗語「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頭」啥意思?2021年立春是哪天
    導讀:俗語「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頭」啥意思?2021年立春是哪天?最近天氣是越來冷了,據說幾天之後跨年全國範圍量會有大面積降溫天氣,剛好是元旦假期,低溫天氣對假期出行還是有很大影響的。不過話說回來,如今已經是到數九寒冬時節了,天氣寒冷也是應該的。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 「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頭,家家賣黃牛」是啥意思?
    提要:「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頭,家家賣黃牛」是啥意思?文/二狗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也表示是一年真正的開始,節氣歷幹支歷就是以立春為界來分上下年的。所以我國人是特別重視立春這個節氣的,人都有求善始順始的心理,故特重視交春時的種種狀況,會依據其種種狀況而做預測,所以民間有許多有關交春俗語農諺流傳。俗話說「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頭,家家賣黃牛」,字面上說的大概意思,就是立春在「五九尾」的話,年景會變得比較困難;而立春在「六九頭」的話,那麼年景就會寬裕很多。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臘月十五是大寒日,在二十四節氣裡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因每個節氣都是15天的固定期,必然臘月三十就是立春日,俗語中,立春也叫打春。在中國還有一個冬季時令歌訣,那就是數九歌,在九九歌的規定中,從冬至日開始數起,每9天為一時令,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數九結束。
  • 「春打六九頭,吃水像喝油,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是啥意思?
    數九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說法不一,無法確定什麼時候開始。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在南北朝時,數九已經開始在全國已經流行。梁朝的時候有一本專門記錄節令的專著《荊楚歲時記》,就有關於數九的記載:"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數九誕生的背景是什麼,為什麼會推廣開來呢?
  • 鄉下的一句俗語:「春風吹又生,吃穿跑斷腿」是什麼意思?
    鄉下的一句俗語:「春風吹又生,吃穿跑斷腿」是什麼意思?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和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這是一種廣為流傳的俗語,其中許多都與二十四節氣有關。就像今天要說的那句俗話:「春風吹又生,風吹又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俗語「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啥意思?古人節氣經驗
    關於冬至的含義也是頗有說法,南朝《三禮義宗》是這樣解釋的:「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可以看出古人認為冬至這天是陰陽並至,二氣相爭的日子,所以才將這天視為判斷來年晴雨、冷暖的絕佳時機
  • 俗語:一年兩個春,老牛冷斷筋,啥意思?19年真是「無春年」嗎
    今天就是小寒的節氣了,在過15天就到了大寒,接著就是立春節和過年,在農村人們還有個說法就是「小寒過後就是年」,在農村進入臘月人們就要為準備過年期間的年貨準備了。在農村老人常說「寒冬計立春」指的就是冬季就計劃好立春的工作,因為立春是農民人家農事的開頭,農民都希望有一個好開頭,所以立春節氣向來是農民人家十分關注的節氣之一,因為立春和播種農作物息息相關。
  • 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到底是什麼意思
    立春節氣的俗語也有很多,其中就有一句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老人對於立春天氣的一種期待而言。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的意思是,如果在立春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麼今年的收成不用問神仙就能知道答案,那就是今年的收成一定會很好。這樣的天氣,在民間認為是極好的事情,也被叫做: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立春節氣當天天氣晴空萬裡,也預示著今年是一個相當好的年景。
  • 昨天立春。老人說「兩春夾一冬,十個牛圈九個空」是什麼意思
    比如說「瑞雪兆豐年」,這句諺語應該每個人都熟知,意思是冬天下大雪預示著來年有一個好的收成。科學依據是,下大雪說明天氣冷,雪水將土壤中的蟲子、蟲卵凍死了,沒害蟲侵食莊稼了,第二年糧食一定增產,是一個豐收之年。昨天是農曆正月十一日,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之後,預示著天氣將越來越暖和了,萬物復甦,春暖花開。
  • 農諺「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什麼意思?今年過年冷嗎?
    農諺「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什麼意思?今年過年很冷嗎?文/農夫也瘋狂再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有些在外打工的農民兄弟也開始返回家鄉了,家裡養豬的人家已經殺年豬,做臘肉了。古人在這方面也是總結了許多的農諺,不知道大家可曾聽說過「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這句農諺呢?其說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年會有「兩個春」呢?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在一年中如果出現了兩個立春,即年頭和年尾都分布有立春節氣,那當年過年期間的天氣就會比較的寒冷。而今年就正好是一年中有兩個立春,年初的時候有一個,而在大年三十的時候還有一個立春。
  • 俗語「一年若是兩個春,老牛過年冷斷筋」什麼意思?今年冬天冷嗎
    俗語「一年若是兩個春,老牛過年冷斷筋」什麼意思?過去的人們從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了很多的俗語,在那個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們播種的時候就會參考這些俗語判斷天氣,畢竟天氣的變化可是影響著莊稼的收成。天氣好莊稼收成就好,天氣不好,忙忙碌碌一年到頭來還是顆粒無收,關於天氣的俗語,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一年若是兩個春,老牛過年冷斷筋」這句俗語呢?它表達了什麼意思呢?一年中會有兩個春嗎?
  •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今冬多地打雷,有啥說法嗎?
    摘要: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今冬多地打雷有啥說法? 文/農夫也瘋狂 目前正是春節,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點不同,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能像過去那樣去走親訪友,給親朋好友們拜年了,只能是被迫宅在家裡,以簡訊、電話等形式來代替拜年。
  • 辛丑牛年,農村俗語「年無春,起早種田」是啥意思?俗話能信嗎?
    由於鼠年是雙立春,一個年頭,一個年尾,因此,第二個立春出現在鼠年臘月二十二。鄉下無春年曆來有「滑年」「寡年」等種種說法,多少帶著不祥的預兆,後來甚至引申為結婚,說成是「寡年」,其實都是望文生義,毫無科學根據,不可信。無立春,成為2021年的特色之一,體現在農業上,將產生巨大的影響。有經驗的老農民在農村常說「滑春耕早,早耕種」,這是一句俗語。滑年月會影響年景嗎?
  • 農村俗語「春脖長,春臉短,少有倒春寒」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脖長,春臉短,少有倒春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明年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隨著新一年馬上就要臨近,關於2021年的新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的說法,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辛丑年將至,俗語「辛丑牛年遇無春,來年糧食五穀登」,啥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辛丑牛年遇無春,來年糧食五穀登」,這是什麼意思?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農村老人說今年是庚子年或者辛丑年、甲子年等等。其實這是我國一直沿用的幹支紀年法曆法。現在我們使用的曆法是陰陽合曆,而2021年同時也是對應著辛丑年,而辛丑年的來由就是有我國10個幹支和12個地支組成的其中一對。
  • 明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年不遇春,逢牛米生蟲」,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年不遇春,逢牛米生蟲」,啥意思?快到年底了,人們都開始在總結一年的得失,也都在憧憬未來一年的新生活,新計劃了。在2020庚子鼠年,我們有太多不容易,不過我們已經堅強的走過來了,對於2021年,辛丑牛年,我們有太多想說的話,有太多想實現的事,總結一句來說,希望在辛丑牛年,大家牛年行大運,努力賺錢。大家聽說過寡婦年的事嗎?對於老年人,特別是農村稍微年紀大一點的,都知道寡婦年的說法,並且還知道寡婦年不能結婚的說法,因為寡婦年沒有「春」。大家對這個「春」是不是有自己的理解呢?
  • 辛丑年將至,俗語「寡年遇到牛,無春也盼頭」是什麼意思?
    辛丑年將至,俗語「寡年遇到牛,無春也盼頭」是什麼意思?光陰似箭,轉眼間就到了農曆十一月二十號,離2021年春節還有不到40天。新年伊始,人們對即將到來的新年伊始將會有怎樣的期待?今年是辛丑牛年,在整個農曆年,立春沒有節氣,就是無春年,鄉下老人說明年是「寡年遇到牛,無春也盼頭」,這是什麼意思?老祖先的話有沒有道理?無春年指立春節氣在整個農曆年都沒有出現的年份,在有些地方,無春年也被稱為寡婦年、滑年、黑年等等。無春的出現,是與陰曆和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不一致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