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新甸鋪鎮陶政俠:把扶貧工作幹好,才對得起組織信任

2020-12-03 新野扶貧

一大早,像往常一樣,陶政俠吃過早飯,就在村委會召集白龍村「兩委」工作人員,商量幫助脫貧戶增收、提升村容村貌等工作。對38歲的陶政俠來說,這種一大早就忙碌起來的場景,是他當上駐村第一書記5年來再平常不過的場景了。

陶政俠是中國人壽新野支公司員工,2015年11月經公司推薦,被新野縣委組織部委派到新野縣新甸鋪鎮白龍村任駐村第一書記。5年來,他紮根扶貧一線,用汗水和實幹磨礪無悔青春,在白龍村奏響了脫貧攻堅的「奮鬥之歌」,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擔當。如今白龍村剩餘的貧困戶8戶11人已全部脫貧,如期實現脫貧攻堅任務。但陶政俠每天還是很忙碌:「作為共產黨員,組織上派咱來當駐村第一書記,就必須把扶貧工作幹好,才能讓群眾滿意,對得起組織的信任!」

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白龍村地處偏遠,有6個自然村2200人,耕地5030畝,2015年有貧困戶27戶41人,2016年經過精準識別還有18戶31人。」對於剛到村裡的情況,陶政俠歷歷在目。

駐村之後,陶政俠簡單歸置好行李,便匆匆拿起本子和筆,走進農戶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剛到村他就發現黨群服務中心比較破舊,衛生室與村委在一起辦公,比較混亂,於是他積極協調爭取資金解決村委會面貌。2016年,縣民政局專門對準偏遠鄉村建設的兩個項目(老年幸福大院建設、老年書屋建設)在白龍村落地,修繕了村部的地坪、院牆,又建設房屋,種植綠化樹木等,使白龍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農民要增收,必須改善基礎設施。2017年初,當了解到縣農業農村局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並且配套打井、修路、架輸電專線、修橋等工程,陶政俠就積極奔走,並在鎮裡的大力支持下為白龍村爭取到這個項目,使白龍村1000多畝耕地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豐收有保證,惠及400餘名群眾。

白龍村辦公設施不完善,影響工作,陶政俠和村黨支部書記找組織匯報,爭取到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基金2萬元,購買了空調、電腦、印表機、辦公桌椅等設備。同時,向上級爭取資金40餘萬元修路500米,建設文化廣場1處,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的努力下,籌措資金近20萬元,為白龍村修路2公裡。路通了,燈亮了,群眾樂開了花。2020年4月,白龍村修通了通往陳家村的路,兩村聯繫更方便了,情也更濃了。

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群眾的事兒,再小也是大事,只有投入真心為群眾辦實事和好事,才能擦亮黨徽,得到群眾的認可。

2017年臨近秋收季節,出現了連續2個多月的陰雨天,陶政俠和村「兩委」一班人積極協調機械,組織群眾,排除內澇險情。但由於下雨影響了秋收,致使群眾的花生無法收穫,群眾損失慘重。通過走訪發現,很多群眾為此寢食難安。陶政俠就組織村「兩委」一班人對重點戶逐戶談心交流,讓群眾情緒生活穩定,保證不發生任何意外。可連續幾個月的高強度工作,不到半年時間,他硬是瘦了20多斤。

駐村的這幾年裡,陶政俠積極協調各方,為村裡貧困群眾辦理了低保,為殘疾貧困群眾辦理了殘疾證,還積極協調危房改造項目,解決群眾住房問題,運用「七改一增」使白龍村的戶容戶貌大幅改善和提升。他還為群眾辦理慢性病卡,解決了群眾看病難問題。疫情期間,他更是積極協調電信部門,為困難學生拉網線,解決學生學習問題,積極為貧困群眾辦理外出務工證明,解決貧困戶務工問題。

衝鋒在前當好主心骨

疫情期間,陶政俠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衝鋒在一線,帶領白龍村的黨員和群眾同心戰疫情。大年初三,陶政俠就急匆匆回到工作崗位上,和其他黨員、群眾一起天天值班,為白龍村群眾的生命安全值好崗。加強巡邏值班後,他天天晚上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提起陶政俠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白龍村的群眾紛紛豎起了大拇指:「人家陶書記帶頭值班站崗、宣傳防疫,真是沒說的!」

脫貧攻堅已經到了總攻時刻。陶政俠表示,不到最後,決不收兵,堅決不辜負上級黨組織和公司的重託,一定要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以優異的成績向組織和公司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陶政俠一臉堅毅地說,「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接下來就是實現鄉村振興。5年來,白龍村的土地上有我和鄉親們同心脫貧的腳印,鄉親們和我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只要工作需要,我會繼續和其他同志一道,強化黨的建設,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撲下身子務實重幹,帶領大家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讓白龍村的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新野縣:新野縣召開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推進會
    1月13日,我縣召開2021年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推進會,總結去年工作進展情況,安排部署今年重點工作。會議強調,各單位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通過規範完善「兩庫一單」,科學制定、實施抽查計劃,圓滿完成年度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工作任務。要主動扛起主體責任,不推不躲,主動作為,把任務和責任具體到科室和個人,確保工作平穩推進、迅速見效。 會上,縣市場監管局技術人員對25個有關單位業務骨幹進行業務培訓,進一步規範完善了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
  • 新野:扶貧「定製」甩「窮帽」
    12月17日,河南日報頭版刊發文章《扶貧「定製」甩「窮帽」》,報導新野縣為確保脫貧成色,精準實施「四集中」兜底模式,通過發展產業、穩定就業等舉措,開啟扶貧「定製」模式,專啃脫貧攻堅最後「硬骨頭」,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不返貧。
  • 紮根沃土「參天樹」 赤誠丹心護平安——記新野縣公安局上港派出所...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王晶)在三國歷史文化名城——南陽市新野縣,高鐵通道、職教中心、一號橡膠壩等重點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一位高大魁梧的民警帶隊巡邏在施工現場,他就是新野縣公安局上港派出所的「大個」所長張雲華。提起張雲華,轄區群眾發自肺腑說:有「大個」所長和民警的守護,我們的日子才過得這麼安心。
  • 新野縣漢華街道營造濃厚氛圍做好脫貧攻堅宣傳工作
    漢華街道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採取多項舉措,切實做好扶貧宣傳工作,努力營造幹部和群眾關心、支持、參與扶貧的濃厚氛圍,為脫貧攻堅工作加油鼓勁。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把精準扶貧工作的宣傳報導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將其與脫貧攻堅日常業務工作同謀劃、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所有幫扶責任人要按照要求,深入到分包的貧困戶家裡,大力宣傳脫貧攻堅相關政策,採集扶貧工作中的最新動態、成功經驗和特色做法,機關交流群,並積極推廣。二是創新宣傳方法。
  • 「我的扶貧故事」換崗不換初心丨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官田村黨...
    我叫楊琴,今年37歲,2009年招聘到新蒲新區永樂鎮新民村工作,現任永樂鎮官田村黨支部書記。自2014年新民村納入省級一類貧困村以來,我與同事們與群眾並肩齊行,2019年順利完成了新民村整村脫貧出列任務,今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服從組織安排,到官田村任支部書記。
  • 新野縣公安局舉行森林警察大隊成立暨揭牌儀式
    1月13日上午,新野縣公安局舉行森林警察大隊(新野縣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成立暨揭牌儀式。標誌著新野縣森林公安體制調整轉隸工作順利完成。新野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郭恩建、副縣長徐成旺、縣政府黨組成員、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高雁、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史則從出席揭牌儀式。儀式由徐成旺同志主持。
  • ...扶貧故事」能為群眾做點事,再苦也是甜︱沿河縣雄水村駐村幹部...
    我叫崔鵬,2018年被組織派駐銅仁市沿河縣甘溪鎮雄水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幹部,能投身到脫貧攻堅戰,我的人生閱歷也隨之掀起嶄新的一頁。駐村這麼久,一直都在忙碌和焦慮中度過。當我再回頭看的時候,才發現這兩年來的收穫竟然如此之多。
  • ...土地就要對得起這方百姓丨貞豐縣長田鎮瓦廠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天祥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深知農村生活的艱辛,感恩農村這片熱土培育了我,也感激組織對我的信任。來到這片土地,就要對得起這方百姓。瓦廠村郎所組是長田鎮布依八音坐唱的發源地,作為少數民族村寨,一定要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我白天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夜晚便思考如何發展民族文化。首先要有活動場所,這樣村民們農閒時不僅可以拉拉家常、也能表演八音坐唱等,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 扶貧日記丨扶貧工作,累並快樂著
    現今我們這批駐博社村扶貧工作人員是 2019 年 5 月開始陸續被派駐博社村,駐村後,工作人員努力克服諸多不便,積極配合村兩委幹部開展幫扶工作。一年多來,我們訪遍村戶、摸清了解民風民俗,深深地感受到各級部門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也體會到了基層幹部的艱辛與不易。就拿入戶走訪說起,這是一件看似簡單卻又涉及很多細節的事。
  • 精準扶貧丨有「強迫症」的「周博士」:3年7本筆記記錄鄉村扶貧路
    來源:中核集團2013年研究生畢業後,周浩到了中核集團新華發電下屬湖南新華供電公司工作。2013年到2018年年初,周浩都在公司從事農村電網改造工作,雖說也是為老百姓服務,但他總覺得不夠。2018年1月,公司成立扶貧工作隊,周浩清楚他的機會來了,於是第一時間報了名。
  • 黎平:四個強化推動扶貧車間創建工作
    黎平:四個強化推動扶貧車間創建工作 發布時間:2019-05-27 11:50:49      來源:黔東南新聞網   今年以來,黎平縣不斷強化機制體制建設和工作舉措,突出本地資源優勢,
  • 一個家,三人戰鬥在扶貧一線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一家子3個扶貧幹部,公公工作多年、群眾經驗豐富,兒子兩口子雖然年輕,但想法多、有闖勁。三人難得聚在一起,一見面,聊得最多的便是扶貧。■為了不讓雙安村第一書記的崗位長時間空缺,任彩英主動提前半個月結束了產假,到村裡報到。她帶著母親和哺乳期的奶娃下村扶貧,贏得了村民的心。
  • 四川師範大學在獅子山校區召開扶貧工作會
    3月19日,四川師範大學在獅子山校區七教A區四樓會議室召開扶貧工作會。校黨委書記丁任重、校黨委副書記黃鋼威、副校長張海東出席會議,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學校扶貧工作駐村幹部參加會議。
  • 新野縣王集鎮:「獨臂羊司令」徐德法的脫貧路
    徐德法是南陽市新野縣王集鎮徐埠口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因患有長期慢性病,僅醫藥費便壓得他喘不過氣。並且失去手臂的徐德法生活中有諸多不便,無法再乾重農活,每日只能放羊。他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內向。」徐德法每天和羊一起生活,羊幾乎就是他唯一的朋友。
  • 投入資金7.24億元 江蘇省社會組織十佳扶貧案例發布!
    今天(12月17日)從江蘇省民政廳獲悉,2020年江蘇全省1382家社會組織共實施脫貧幫扶項目3145個,投入資金7.24億元。   同時,江蘇省民政廳發布了2020年江蘇省社會組織十佳扶貧案例發布,「老齡公益,你我同行」「關愛母嬰健康,助力健康中國」等10個案例入選。
  • 140個太陽能路燈,5.6公裡砂石路,一位扶貧幹部的工作清單
    剛駐村工作時,面對自然環境惡劣、貧困情況複雜的局面,如何開展扶貧工作可謂是一頭霧水、無從下手。精神壓力來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從事交通工作多年,地方工作經驗缺乏,尤其是對基層的情況知之甚少;另一方面脫貧攻堅任務重、時間緊、要求嚴、標準高,總擔心幹不好,愧對組織的信任和農牧民的期望。就這樣,在猶豫、忐忑、焦慮中度過了在青海省玉樹州四紅村的第一周。
  • 古丈縣召開光大集團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9日訊(特約記者 石立新 通訊員 石流火)5月15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召開光大集團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古丈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秦綱,副縣長周大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孝東及各鎮、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 「我的扶貧故事」撕掉千年「貧窮」標籤,一切付出都值!|仁懷市後山...
    2015年12月,根據組織的安排,我來到後山民族鄉擔任黨委書記。一日後山人,一生後山情。由此,就與「搖錢樹」結了緣,一頭扎在這裡就是五個年頭。  不認窮命,闖出一條致富路  後山鄉屬於高海拔山區,自然條件惡劣,農產品生產效益低,群眾發展種植積極性不高,加之當地村民發展觀念較為落後,長期以傳統種植方式為主,發展內生動力不強,扶貧之路困難重重。
  • 「他吃掉600多桶方便麵」:聽聽扶貧幹部的心聲!
    「貧困戶需要資金、技術,更需要基層扶貧幹部的思想引領、行為帶動。要真正發揮『領頭羊』作用,需要駐村入戶,贏得群眾信任。我身邊的大多數扶貧幹部下派入村後,在宣傳黨和國家政策、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方面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贏得了群眾信賴。」
  • 【代表風採⑨】易紅科:致富路上的領頭雁,群眾信任的代言人
    【代表風採⑨】易紅科:致富路上的領頭雁,群眾信任的代言人 2021-01-13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