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魚缸,一般都會被贈送或者推薦購買開缸神器——硝化細菌。但是去不同的地方,硝化細菌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有的是粉末,有的是液體,有的是沒有氣味的,有的是臭的,硝化細菌究竟是什麼東東呢?
硝化細菌
硝化細菌是一類好氧性細菌,包括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者砂層中,在氮循環水質淨化過程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
以上是硝化細菌的介紹,基本上說明了,它是怎樣存活的,兩個關鍵:好氧、硝酸和亞硝酸。
也就是說,硝化細菌存活,必須在氧氣含量豐富並且有有機物給這兩種菌群分解的環境。
類比到魚缸,魚消耗水中氧氣,需要配備過濾器或水妖精增強水中氧氣含量。魚便便、魚食殘渣、腐爛草葉等有機物,可以給硝化細菌提供生存必須的養料,但是有機物的量一定要控制,在建立硝化細菌初期不能過量,會導致硝化細菌團滅,在硝化細菌建立好之後,暴增有機物的量,例如餵多魚食,不及時撈出,會導致硝化系統崩潰。
硝化細菌的建立標準
硝化細菌是肉眼不可見的,我們只能通過間接標準判斷硝化細菌是否建立成功。
1、有機物被分解,也就是魚便便沒有了,魚食殘渣沒有了。
2、水沒有腥味、異味。
3、魚的狀態良好。
以上3點還是非常抽象的,在硝化細菌建立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水質來判斷!
硝化細菌的建立過程
1、準備好魚缸、水、過濾器
往魚缸加入適量魚食、魚便便等,但是不建議下活魚,雖然活魚本身可以產生有機物,但是它會和硝化細菌爭奪氧氣,開過濾器。
這時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水質透明,魚食在魚缸內。
2、大約3-7天後
不管是在魚缸底部的魚食還是被過濾器吸收的魚食,經過一定時間的有機物分解,魚食可能殘留部分,同時水質會變得透明—稍微渾濁—渾濁—清澈。
這個過程就是硝化細菌的建立,自然過程中,硝化細菌就能自動建立,但是並不是百分之百會成功,因為初期的魚食加入的量要仔細把握,如果多了,水質變壞的太快,魚缸水體被厭氧菌稱霸,硝化細菌就團滅;如果少了,硝化細菌吃不飽,繁殖的不快,很快就斷後了。
不過出現以上情況也不用擔心~
測試硝化細菌的建立
硝化細菌有沒有建立,不是我們來決定的,是魚來決定的!
在經歷了硝化細菌的建立過程後(水由透明變渾濁再變透明),我們可以買一條闖缸魚,我一般用黑瑪麗,把它單獨放入魚缸中,如果2天內,依然活躍,那這個水質就OK啦~
如果這個黑瑪麗遭遇不幸,那麼,魚友也不必難過,換1/3-1/2的魚缸水,在放入部分魚食,繼續建立就好啦~
多試幾次,魚友就能很快掌握硝化細菌的建立情況,從養魚愛好者進階為養魚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