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排量:1.6/1.8T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何越來越少?

2021-01-10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問題:

在各大品牌的量產汽車中,最常見的排量標準是「1.5·2.0T」,自然吸氣發動機還有些2.5L-直列四缸發動機可選。而裝備1.6-1.8L/T的車輛越來越少,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冷門車,這是什麼原因呢?量產汽車的排量標準並沒有嚴格的行業製造標準,各種排量的內燃機都是允許生產,所以曾經也出現過1.7L的汽油機,1.9T的柴油機目前還有很多。不過隨著渦輪增壓技術的成熟,綜合消費稅與排量的關係,這兩種排量的發動機確實應該被淘汰了。

01製造成本的差異

≤1.5L的發動機消費稅要低於1.6-2.0L的標準,百分比差2%;也就是說排量稍微大一些的發動機,製造成本就要高出不少。

很多人認為這只是車企的製造成本偏高,對於消費者而言並沒有什麼影響;這種想法有些「很傻很天真」了,汽車的哪項配置不在製造成本的範圍內呢?很多車企還是從一個螺絲釘對成本進行控制。

所以排量與消費稅的比例決定了1.6-1.9L的發動機都會成為冷門,比如寶馬放棄了1.6T,大眾汽車放棄了1.8T;保留的是「1.5/2.0」升的發動機,很顯然這是能有效拉低製造成本的方式,車輛的價格也能隨之適當走低。只是合理的價格更多體現於國產汽車。

那麼排列小幅縮減與加大,能帶來哪些不同的感受呢?1.6-0.1是否屬於品質降級,這個問題是值得分析的。

02增壓技術與夠用的標準

小排量發動機裝備的汽車往往只有「夠用」的動力標準,一般能實現8-12秒的百公裡加速就算正常標準。在自然吸氣發動機主導的階段中,這是個比較高的要求,但是在渦輪增壓技術普及後就顯得很輕鬆了。

渦輪增壓器的本質是空氣壓縮機,通過把大團的空氣壓縮成小體積,增加固定體積中的氧分子含量實現「富氧燃燒」。

燃油在燃燒的過程中有越多的氧氣催化反應,燃燒的速度就會越快;在都不能100%充分燃燒的前提下,燃燒速度的快慢等於扭矩的大小。所以增壓技術可以有效地提升發動機的扭矩,標準會是多少呢?

參考爭議最大的兩臺發動機吧:

JL473ZQ5-1.5T為132kw/300N·m(1250~3500rpm)SRQF4J16-1.6T為145kw/290N·m(2000~4000rpm)這兩臺機器的扭矩是排量更小的1.5T更高,功率雖然懸殊一些但對於家用汽車而言,還是中低轉速的爆發力更強才更重要,因為這是代步駕車的主要轉速範圍。然而2.5L自然吸氣發動機也不過是140kw/250N·m左右,而且最大扭矩基本在4000轉後才能達到峰值。

也就是說1.5/1.6T的增壓機已經有曾經大排量自吸機型的動力標準,排量稍大一些可能會有略高一些的功率,但是實際用車過程中卻沒有很大的影響。那麼消費稅高一些的1.6T也就顯得沒有什麼意義了,不過更大一些的1.8T有沒有優勢呢?

參考機型:

JLH-4G18TDB·1.8T為135kw/300N·m(1750~4000rpm)EA888-CEA·1.8T為118kw/250N·m(1500~4500rpm)這就是1.8T發動機的水平了,大眾汽車曾經的1.8T與其1.4T發動機水平相當,吉利汽車的1.8T水平略高但也被1.5T優秀機型追平。似乎排量的增長並沒有帶來性能的提升,不過理論上通過更高效率的增壓器,更高壓力的直噴系統等技術進行升級,這種機器的功率扭矩還有20個單位左右的提升空間。

但是排量略到一些的2.0T發動機升級空間更大,量產機型已經有200kw/400N·m的高標準選項;如果說1.8T升級後比1.5T是「略有提升」的話,那麼從1.8T升級到2.0T則是「大幅提升」。

排量基數增長的本質是進氣量的提升,噴油量按照進氣量以14.7:1的空燃比計算——1.5相當於1.8T的基數偏低,提升是在低標準的基礎上進行,1.8到2.0T則是在相對高的標準上進行提升,升級的標準當然會更高。

而排量增長帶來的是扭矩的大幅提升,扭矩×轉速÷常數=功率;相同轉速輸出的功率越高則車輛加速能力越強且行駛速度越快,說白了就是駕駛體驗會更好。反之在功率需求相同的前提下,扭矩的巨大差值就能以低很多的轉速運轉;2.0T單次做功的耗油量雖然多了一點點,但每分鐘做功的頻率少了幾百次,油耗是不是會更低呢?

總結:1.6-1.8T發動機被淘汰幾乎是必然的結果,因為0.1L的差距是讓性能處於伯仲之間的標準,不論企業還是消費者都沒有必要為其支付更高的消費稅。而在排量基數偏大的基礎上增加0.2L,帶來的提升效果就是質的變化了,兩相對比差距較大則具備提升的必要性。

所以未來這兩種排量的發動機會更少見,少數車企也應該加速技術研發升級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1.4T、1.8T、2.0T都相當於多大排量?真相在此,90位司機都搞錯了
    那麼1.4T、1.8T和2.0T的排量到底是多少呢?究其真相,在100萬名司機中,有90名司機搞錯了,不知道T是多少排氣量。1.4T相當於多大排量?1.4TEA111發動機與1.8的排氣量相比,這個真的是扭矩比較,最大功率只決定最高時速,EA211 1.4t扭矩在較大的轉速區間內保持在250nm,這一轉速區間的瞬時功率大大高於2.0自吸,因此在這一轉速區間內動力性能較好。1.8T相當於多少排氣量?
  • 自吸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有什麼優缺點?
    現在的汽車市場主要有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兩種發動機,很多消費者在買車的過程中無法準確區分兩者的區別,有的迷惑,有的買不適合自己的車,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有什麼區別?我們應該怎麼選擇?今天一起看吧。首先需要了解發動機的動作原理。
  • 汽車排量t和l的區別是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L代表自然進氣,T代表渦輪增壓。帶t的大多合資和進口車,屬於高端品牌,T其實代表的是在l基礎上多了渦輪增壓,也就是說,提速遠遠高於同排量L車型。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區別1、同排量對比,自然吸氣的動力是要弱於渦輪增壓。也就是說,同樣1.5排量的車,帶「T」動力肯定更為強勁。
  • 用動畫視頻全面剖析2.0T發動機渦輪增壓技術,快來圍觀
    渦輪增壓器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
  • 從綜合角度看,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哪種更優秀?六個細節給你解釋
    不同的增壓方案雖然在不同的方向上,但從目前技術發展的方向來看,機械增壓正在取代渦輪增壓,許多大排氣量3.0T機械增壓發動機逐漸增壓2.0T渦輪。二、為什麼要進行增壓?三、機械增壓的特點:機械增壓的動力來自發動機曲軸的驅動,影響發動機的動力,因此,機械增壓一般需要安裝在3.0排量的發動機上,因為發動機的轉速有限,最大也只有幾千圈,機械的增壓的轉速和發動機是同步的,因此,機器增壓器的增壓值也是有限的,目前最大的增壓值為0.9kg/cm2,最大可增加20-40%左右的發動機性能。
  • 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哪個更省油?
    在考慮1.6L和1.5T哪個更省油之前,先要搞清楚自然吸氣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區別。事實上,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是在傳統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了渦輪增壓器,利用廢氣排放來帶動渦輪,然後渦輪將進氣增壓之後進入發動機艙燃燒,增壓空氣的壓縮比,使燃油的燃燒量和燃燒率提高,從而提升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 小馬真能拉動大車,這款1.3T發動機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
    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很普遍,這是不爭的事實。通用汽車,PSA,豐田和大眾汽車等巨頭都是參與者。沒有什麼是兩個驅動因素:第一,更嚴格的排放政策使小排量甜糕點成為可能。其次,隨著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小排量也可以滿足市場對動力的需求。儘管小排量很受歡迎,但這可能是由於技術限制。目前,大多數製造商的小排量發動機主要用於小型或緊湊型汽車。
  • 1.4T和1.6L發動機相比,你更喜歡哪一個?哪個更省油?
    隨著排放法規的升級,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憑藉低油耗低排放逐漸流行起來,其中1.4T則是目前比較火的發動機,像大眾,現代,吉利等車輛有都這種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而1.6L發動機在5年以前也是火爆一時,1.4T發動機和1.6L自吸相比,哪個更省油?
  • 1.5T T3沃爾沃S60L 26.69萬不值得買!
    越來越多的車企,沃爾沃、寶馬、奧迪、福特都在有意無意的放出口風,小排量發動機跟中型車才更配哦。沃爾沃終於搶先一步,2016款沃爾沃S60L四缸發動機的T3(1.5T)智行版已經正式上市,新車的售價26.69萬元。1.5T的寶馬3系,1.4T的奧迪A4L,1.0T的蒙迪歐,網友喊你趕緊上市呢。
  • 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哪個好 按需選擇是關鍵
    ,更省油,且輸出更大扭矩,在理論層面上提供更好的油耗表現缺點:1、高溫是渦輪增壓的大敵,渦輪增壓的耐用性不如自然吸氣發動機,需要很細心的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普遍能達到相當於其排量1.3~1.5倍左右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水平。自然吸氣: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起步稍微差一點,但是後期的加速還是非常有勁的,不過可能對於有些人來說,後勁即使有,來得也沒那麼刺激了。
  • 心有渦輪,開啥都帶「T」,這個T到底是什麼東西
    現在發動機的排量是越來越小,但是為了保證動力,勤勞智慧的汽車人想出了新的解決辦法,來彌補這部分損失,想出來渦輪增壓,現在大部分都知道他,知道有他可以增強汽車動力,但是具體他是誰、他是怎麼工作的其實並不是很清楚。今天就待著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我們這位小兄弟,明白他到底是怎麼為我們工作的。
  • 買車家用,渦輪增壓爆發力強勁,自吸動力更舒適,究竟如何選擇?
    早期,由於渦輪增壓發動機故障率多,產品價格貴,車主都不願意購買該發動機,不知不覺間,渦輪增壓發動機推出也有20年了,技術水平發展日漸成熟,穩定性及耐久性顯著提升,如果買車家用,對於車主而言,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究竟哪個更實用一些?「汽車概況FLY」通過分析自吸和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優缺點,談論一下該問題!
  • 高速渦輪省油,市區自吸省油?對比速騰1.4T和1.6L後秒懂
    當我們不知道該選擇渦輪車型還是自吸車型的時候,老司機通常會告訴我們,如果經常跑高速的話,渦輪車型更加省油。而經常跑市區的話,自吸車型會更省油。那麼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於是一位車主就做了一次測試,觀察加滿一箱油的狀態下,對比速騰1.4T版本和1.6L版本的車型,究竟誰更省油,看完之後秒懂。在這次測試當中,分別給速騰的汽車油箱加滿了油,自吸版本的車型跑了780km,而渦輪版本的車型跑了將近920km。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得出來,當然是渦輪車型更加省油。
  • 日本人為什麼自己不用渦輪增壓?
    最早的渦輪增壓器用於跑車或方程式賽車上,這樣在那些發動機排量受到限制的賽車比賽裡面,發動機就能夠獲得更大功率。
  • 國內最好的三缸發動機性能排名 吉利1.0T居然排第1 寶馬1.5T墊底
    不過面對越來越嚴苛的油耗及環保排放要求,以及降低製造維護成本的需要,的確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逐步開始推出搭載三缸發動機的車型。比如合資的寶馬、通用、福特、現代、PSA,中國自主品牌的吉利、長安、海馬、上汽、傳祺等等。
  • 奧迪S8L正式上線 :4.0T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48V輕混系統
    新車外觀完美地結合了運動和穩重。中網橫置條幅+「S8」Logo是終極張揚,車身底部特別添加了鍍鉻飾條,凸顯動感。新車配備4.0T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和48V輕混系統,最大功率571馬力,峰值扭矩800牛·米,搭配8AT變速箱和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此外,官方公布的百公裡加速時間僅需4秒。配備四輪獨立控制的主動式懸架和四輪轉向,並可以配備碳陶瓷製動系統。
  • 買車不用再糾結,詳細解釋1.4T和1.6L自吸到底誰更省油?
    因為帶有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本身就比同等排量的自吸發動機重50-100KG不等,在低速行駛中,這個重量相當於1-2個成年女性在車上。油耗上升也成為了必然。 【那如果這麼說渦輪增壓就一定費油了?】 也未必!
  • 買家用車時,選「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
    大家在買車的時候,除了關注汽車的外觀外,還最關注汽車的性能,汽車的性能主要受汽車發動機的影響,現在有兩種發動機,分別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特點是性能非常好,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特點是,在加速駕駛時,可以更加順暢,而且可以非常耐用,買家用車時應該選擇「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
  • 家用車選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車?內行人總結,別買錯再後悔!
    因為排放政策的限制,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已經成為趨勢,2.0T、1.5T甚至1.2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成為了市場上的主流,無論自吸黨的口號「自然吸氣永不為奴」喊得多麼響亮,渦輪增壓發動機漸漸取代自然吸氣發動機,是不爭的事實,目前只有豐田、雷克薩斯、馬自達等少數車企還在堅持在主銷車型上使用自吸發動機,而之前的盟友本田、日產都開始逐漸投入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懷抱
  • 為什麼日本人發明了渦輪增壓,自己不用
    渦輪增壓器用於跑車或方程式賽車上,這樣在那些發動機排量受到限制的賽車比賽裡面,發動機就能夠獲得更大功率。在渦輪增壓的大趨勢下,不少初次購買汽車的消費者開始有些迷惑了。似乎沒有渦輪增壓,就缺乏了高技術,也缺乏了選車的眼光。本文著重分析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存在的安全隱患。  看幾幅渦輪增壓發動機工作時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