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單腿站立20秒嗎?不能的話要小心了
我信了。美國《中風》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單腿平衡能力可預測中風危險,如果單腿站立無法堅持20秒,那麼中風的危險就相對較大。嚇得我趕緊站起來測試了一下,但是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啊?研究結論,單腿站立時間不超過20秒的參試者,發生小中風或腦內小出血風險相對更大。在至少發生過兩次小中風的患者中,三分之一的人存在平衡問題。在發生過一次小中風的患者中,平衡能力差的比率為16%。平衡能力差的參試者,在思維能力測試和記憶技巧測試中得分也相對更低。
-
60秒健康自測法 可測出7種潛在疾病
一個人在家就能用的「60秒健康自測法」,不用去醫院排隊,不用花很多錢,在家就能快速、簡便地檢查自身的健康狀況。如果雙腿或單腿在抬起時變得蒼白,放下後需好幾分鐘才可恢復紅潤,或雙腿抬起時呈現鮮紅色,都說明動脈可能發生了堵塞。下肢動脈是心臟和血管的「風向標」,腿的抬高或下垂,可測試血管阻斷和放開時的反應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是否通暢。如恢復「遲緩」,建議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應對方法: 動脈硬化會造成血管狹窄、堵塞,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
英媒:單腿站立可預測早亡風險 53歲男性能平衡10秒較健康
人民網倫敦4月30日電 研究發現,一些簡單的日常檢測即可預測中年人早期死亡的風險,比如單腿站立、連續起坐等。 英國每日電訊報公布了相關的自測標準,比如一位年齡53歲的男性,可以單腿站立至少十秒,並且一分鐘之內連續從椅子上起立坐下37次以上,早亡的風險較低。同齡的女性,標準則為一分鐘內連續起坐超過35次,單腿站立保持十秒。
-
養貓可大大降低中風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養只貓可以將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降低三分之一。科學家表示,養貓有助於緩解壓力和憂慮,而這能降低血壓,減緩心率,因此有助於預防心臟病。 這項研究對4435名年齡在30到75歲之間的成年人進行了調查,他們中大約有一半人養貓。結果顯示,在10年內,貓主人的死亡率是3.4%,而不養貓的人的死亡率是5.8%。
-
美一隻貓頭鷹瞪著攝影師,霸氣地單腳站立,一副「你瞅啥」樣子
據攝影師介紹:當發現這隻貓頭鷹時,這隻貓頭鷹不但沒有被嚇飛逃走,反而張開翅膀,黃色的鷹眼變得兇狠起來,霸氣地單腳站立,一副「你瞅啥」樣子。貓頭鷹和攝影師的對峙,本來應該是貓頭鷹逃走才對,但是當攝影師還在繼續拍攝時,這隻貓頭鷹開始變得憤怒,不斷擺動翅膀,單腳雙腳交換站立,發出警告聲,攝影師看見憤怒的貓頭鷹,為了不繼續惹怒它,只能選擇後退,很快這隻貓頭鷹表情就變了,很像一種嘚瑟的表情。
-
美一隻貓頭鷹瞪著攝影師,霸氣地單腳站立,一副「你瞅啥」樣子
據攝影師介紹:當發現這隻貓頭鷹時,這隻貓頭鷹不但沒有被嚇飛逃走,反而張開翅膀,黃色的鷹眼變得兇狠起來,霸氣地單腳站立 貓頭鷹和攝影師的對峙,本來應該是貓頭鷹逃走才對,但是當攝影師還在繼續拍攝時,這隻貓頭鷹開始變得憤怒,不斷擺動翅膀,單腳雙腳交換站立
-
貓咪站立左顧右盼,下秒發現鏡頭緩緩坐下:喵星人身份沒暴露吧?
大多數用四隻腳走路的動物都不太會單腳站立,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最近日本有隻貓咪就在因為一支10秒多一點點的影片在網路上瞬間爆紅。網友@reiwa_mofumofu就在推特分享有趣的貓咪,可以看到影片的主角是一隻身材瘦削的虎斑貓,它站立著左顧右盼,非常警惕的樣子,好像是在找什麼東西一樣。靠著後腳站立的它看起來完全沒有重心不穩的問題,頭和上半部身體微微向前傾,有點像是在駝背。
-
三個測試提前發現中風
「山雨欲來風滿樓」,腦卒中(又稱中風)也一樣,發作前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如果能及時發現,科學應對,就可能「逃過一劫」。在此,為大家推薦三個測試,有助提前發現中風發作的蛛絲馬跡。「120」鏡面測試。腦幹是生命活動的中樞,呼吸、心跳、循環等都由它控制,如果腦幹出現損傷,即使是輕微中風都可能出現嚴重症狀。患者可對著鏡子做「120」測試,檢查腦幹是否受損。具體方法:對照鏡子,看1張臉是否對稱,口角有無歪斜,鼓嘴是否漏氣,齜牙對稱嗎?查2隻胳膊,平行舉起,單側是否無力,會不會出現上肢逐漸下垂、掌心向內問題。0(聆)聽語言,言語是否不清,表達困難與否,說話音調是否變低。
-
一項國際新研究表明:腹主動脈鈣化可提前預警心臟病和中風等風險|...
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近期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發表的研究表明,心臟外主動脈中鈣積聚可以提前預警心臟病和中風等風險,可幫助醫生在症狀出現前的幾年內確定心血管疾病風險人群。該研究是在Lewis副教授最近關於使用骨密度掃描和人工智慧識別和量化腹主動脈鈣化的研究基礎上開展的,其成員來自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辛達和馬庫斯老齡研究所、雪梨大學、西澳大利亞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
-
秒秒測的這臺代號霸王龍的溫溼度,為啥這麼猛?
2020年10月20日秒秒測發布年度力作:秒秒測溫溼度計LCD版(內部代號霸王龍),這是近一年內繼小米米家藍牙溫溼度計2代、秒秒測溫溼智能時鐘、秒秒測藍牙溫溼度計之後,秒秒測發布的又一款溫溼度計產品,主打溫溼度監測、時間顯示、可定製化、高性價比、靈活擺放等功能。
-
中風:1步自測、3步判斷、7步遠離!畫個圈就能自測出來
這條線在10秒內畫完。判斷:如果這條線有兩處以上的地方,能和螺旋線碰觸在一起,就要高度懷疑隱性腦梗死了。判斷:需要30秒以上的,就需要引起注意了。方法三:走直線,測小腦和腦幹方法:在地板上畫一條5到10米長的直線。左右腳交替踩在直線上向前走。
-
我國每16秒就有一人死於中風!常見的危險因素,你真的重視了?
中風也叫腦卒中,很多人都認為中風比較高發於老年人群體,其實不然,據數據顯示,15歲到49歲的年齡層裡,越來越常見,甚至更嚴重的是,我國目前的中風患者已高達700萬,大約16秒就有一人死於中風,由此可見,不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要高度重視!導致中風的幾個常見因素,你真的重視了嗎?
-
中風的先兆有哪些?
中風的先兆有哪些? 意識障礙 在意識方面,中風的先兆症狀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覺或整日昏昏沉沉。嗜睡是出現最早的中風先兆症狀,如果能儘早針對血脂、血黏度、血壓等方面進行調理,就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
-
中風猝死前的死亡信號,身體出現4個徵兆要小心,或可救人命
若不及時進行治療,腦組織處於缺血氧狀態下,就會壞死或軟化,而當發生出血後,更是會造成大腦組織的嚴重損傷,從而增加猝死風險。雖說腦中風是突然性的,但在中風發作前,身體也並非是毫無徵兆,以下四個症狀出現,就可能是腦卒中發出的信號:突然出現的劇烈眩暈或頭痛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對於頭痛或頭暈應該都不陌生,但是當中風發作前,這種情況就會有些許變化。
-
中風偏癱老人康復訓練「五步走」
步行是中風偏癱老人獨立生活的關鍵,步行康復訓練是老年人第二次「學習」走路。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中風偏癱老人都能進行步行康復訓練,這取決於老人病情的輕重、年齡、心肺功能、肌張力、併發症等。 偏癱老人步行康復訓練,主要分為坐起訓練、站立前準備訓練、站立訓練、步行訓練、上下臺階訓練五個階段進行。
-
鳥睡覺時為什麼要單腿站立:保溫、保持平衡、緩解肌肉疲勞
,雙腳站立很穩定(圖 A);單腳站立時候,身體要向站立的腳傾斜,才能保持重心和支撐腳在一條線上,保持平衡(圖 B)。鳥兒單腳站立時候趾間關節伸直,也可以讓身體非常穩定,保持平衡。,火烈鳥還可以單腳站立時候進行覓食和戰鬥。
-
替換機械翻頁時鐘,秒秒測時鐘溫溼度計體驗
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內置有高精度RTC時鐘晶片,這就意味著通電便能準確的顯示時間,當然默認顯示的是北京時區,如果身處其它時區則可以通過連接米家APP進行設置。為了獲得更好的擺放傾斜角,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背面增加了可抬合的支撐板設計,收納時可以收起支撐板以節省空間,放在桌面使用時便可抬起,一方面能夠獲得更好的觀看角度,另一方面增加穩定性。
-
八成以上中風可提前知曉 十分鐘就可檢測出中風前兆(圖)
」,揭示中風奧秘。專家指出,85%以上的中風事件可以檢出。預計到明年,「中風預警」系統將向全國醫院推廣。屆時,市民經過10分鐘檢測就可知是否有中風先兆。我國著名腦血管研究專家王桂清教授昨天指出,雖然中風是突發病,但腦血管疾病的病變有規律可循,中風可以早知道,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