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王宏亮
2020-08-27 15:01 來源:澎湃新聞
無人機是本次俄羅斯「軍隊2020」國際軍事技術論壇的一大亮點,俄版「忠誠僚機」首次亮相,剛服役不久的「獵戶座」-E長航時無人機也對外展示。
俄羅斯媒體25日報導稱,俄羅斯國防部在「軍隊-2020」論壇期間籤署了41份武器裝備採購和現代化升級合同,總金額超過1.16萬億盧布(約合1065億元人民幣、154億美元)。
無人機作為無人裝備發展的一個重點,各國投入了不少精力進行研發。隨著無人機的擴散,其身影也越來越多在戰場上出現,深度參與實戰也影響著大國無人機發展和轉型。
俄羅斯「獵戶座」無人機,屬於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
被「團滅」的無人機7月,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軍事衝突,在本輪衝突結束之後,亞美尼亞國防部舉辦了一個小型防空部隊戰果展覽會,主要是展示衝突期間擊落和繳獲的軍用無人機。
從現場滿地的無人機殘骸來看,亞美尼亞防空部隊表現比較出色,不僅擊落數量不少,型號也很豐富,且基本都是以色列生產的新銳產品。如「軌道」2/3與「雷鳴」B小型偵察無人機、「赫爾墨斯」200中型偵察無人機、「哈比」及「天空襲擊者」自殺無人機等。據土耳其媒體報導,亞美尼亞至少擊落或俘獲了28架阿軍無人機,除亞方公開展出型號外,還很可能包括一架沒有拿到殘骸但有視頻佐證的「赫爾墨斯」900大型偵察無人機。
縱觀本輪衝突,在具體作戰上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雙方步兵之間的直接交火極少發生,兩軍普遍採用在無人機指揮引導下的遠程炮擊和狙擊手「點殺」戰術,並由此進一步反襯出現代戰場反無人機能力的重要性。顯然,亞塞拜然很想通過此戰檢驗一下近些年大量引進以色列無人機的作戰效能,以及由此給本國軍事力量帶來的戰術升級成果。但亞美尼亞毫不示弱,可以看到其最重要的戰果(擊斃阿方少將)正是在無人機偵查引導下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亞塞拜然無人機遭遇了比較大的損失,據土耳其媒體報導,在衝突期間俄羅斯向亞美尼亞緊急空運大量軍需物資,其中就包括專用於對抗無人機的先進電子戰系統。
亞美尼亞展示被擊落的亞塞拜然無人機。
此前在伊朗,俄方的反無人機系統已有過成功捕獲或擊落西方無人機的戰績,其中甚至包括美國最先進的隱身戰略偵查無人機RQ-170「哨兵」,也很可能包括最新型高空長航時戰略無人偵察機MQ-4C「人魚海神」(很難相信伊朗擁有獨立擊落該機的技術)。在本輪衝突中,俄方近年來針對西方無人機優勢的反制能力建設毫無疑問又得到了一次完美展示。
在敘利亞,駐敘俄軍也曾多次成功攔截蜂群般來襲的反對派武裝無人機,不過這些戰果大多為簡陋的民用改進型自殺無人機,俄軍防空系統應付此類威脅遊刃有餘。不過敘利亞戰場最近發生的一起反無人機案例卻頗為詭異:據敘利亞當地媒體報導,8月18日美軍一架價值1500萬美元的MQ-9「死神」察打一體型無人機在伊德利卜省上空被擊落。起初,盤踞該地的反對派武裝堅稱他們擊落了一架俄軍「奧蘭」10無人偵察機,但隨後出現在社交媒體的照片顯示這是一架「死神」殘骸。另據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8月18日報導,當天墜落的MQ-9不是一架而是兩架,儘管美國軍方宣稱這兩架無人機是相撞墜落,但來自當地自媒體的視頻證明兩架無人機墜落地點相距甚遠,沒有相撞可能,應是被防空火力擊落。
被擊落的亞塞拜然「軌道」3無人機。
黃金時代大家應該還記得,2020年初,襲殺伊朗傳奇英雄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的正是MQ-9「死神」。該戰例是一次非常典型且成功的無人機察打一體行動,從情報支持、行動策劃、任務執行、實際造成的戰術效果,以及由此帶來的戰略影響來看,對蘇萊曼尼的教科書式空中刺殺都足以成為「察打一體」型無人機作戰的巔峰而載入史冊。
雖然無人機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已出現,比有人機並不落後多少年,且軍用無人靶機在二戰時即已投入使用,但無人機真正大規模用於戰場則是在上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自此無人機作為重要的偵查平臺逐漸確立了的現代軍隊中的地位。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作為無人機作戰能力的慣性延展,最早可用於火力打擊的無人機MQ-1「捕食者」在新世紀初誕生,2001年10月的阿富汗,一架「捕食者」首次在實戰中發射飛彈摧毀一輛塔利班坦克,「察打一體」型無人機正式登上戰爭舞臺。此後由美國、以色列,以及中國製造的「察打一體」無人機迅速在軍事熱點國家擴散,並已成功執行數千次火力打擊任務。
毫無疑問,新科技成就了性能更為先進、功能更為強大的無人機,但如果將無人機在冷戰後的井噴式發展歸因於科技進步,恐怕有失偏頗。推動各國加大無人機領域投入的原動力主要來自戰場實際需求,在冷戰結束後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大國之間爆發高強度對稱性戰爭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軍事大國的無人機足以勝任絕大多數非對稱性的「壓制」型武裝衝突。隨著軍費削減,以及美國、以色列等國對人員傷亡的愈發敏感,人們發現大量採用無人機取代有人機執行該類任務更為划算,無人機由此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
在科索沃戰爭、第二次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以及其他一系列低烈度武裝衝突,甚至和平時期的情報搜集中,無人機已幾乎無處不在,各種型號的無人機活躍在從高空長航時的戰略偵查到單兵級戰術偵察,以及戰役戰術級的「察打一體」等多頻段作戰任務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爬上第一個高峰後,無人機的下一步發展似乎也在今天遭遇瓶頸。(未完待續)
(「宏亮瞻局」系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特約副研究員王宏亮為澎湃防務開設的個人專欄,力求在兼顧分析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時,在前瞻性、敏銳度上更上一層樓)(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宏亮瞻局,無人機作戰,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衝突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