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換一種說法,換一種活法

2021-01-17 藍色學堂

關注藍色城圖書

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藍色城堡……

把你從流水般的日子裡撈出來,放到山巔雲端,

一窺活著的美好!

一次外面吃飯,兩個老人帶著小孫女在鄰桌用餐。一頓飯下來,我發現鄰桌那位大爺特喜歡說「跟你說了多少遍了」。

看到小女孩敲筷子,大爺便嚴肅地說:「跟你說了多少遍了,飯桌上敲筷子很沒禮貌。」小孫女沒把他說的話當回事,過了一會兒又繼續敲。

看到老伴玩手機,大爺嘆著氣說:「跟你說了多少遍了,總盯著手機,股票也不會漲。」老伴聽了氣不打一處來,懟大爺不心疼錢。

看得出大爺是個顧家又疼人的人,但他的口頭禪,不僅讓家人聽著心情不爽,就連一旁的我都覺得很有壓迫感。我心想,如果他能把「跟你說了多少遍了」改成「我跟你說哦」,聊天氛圍肯定會不一樣。

回家後我對著鏡子試了一下,一個人在說「跟你說了多少遍」時,表情嚴肅,語氣容易越來越重,讓人覺得受到了冒犯,好像自己聽多少遍都不會,智力有問題一樣。偶爾說幾次不是事,但大爺把這句話當成口頭禪,說得多了,不反駁的人則不當回事兒,反駁的人則直接懟回。往小了說,會搞砸氛圍;往大了說,會傷了感情。

而當人說「我跟你說哦」時,表情顯得親切柔和,語氣呈上揚態勢,會讓人對接下來要說的話抱有幾分期待。我決定在個人語言系統中,用「我跟你說哦」置換掉「跟你說了多少遍」。

換掉哪些口頭禪,能讓人的情商和幸福感提高呢?

讓我們細分場景,咬文嚼字一回。

兩性相處中,

把「又怎麼了」換成「怎麼了怎麼了」

一次有男生私信我,希望我寫一篇關於男生怎麼哄女友開心的文章。他說他和女友說話,每次女友都會生氣,於是我讓他重演最近一次女友生氣的場景。

他說女友剛不高興,就問她又怎麼了……我急忙喊「停」。我告訴他,以後當你想說「又怎麼了」時,要改成「怎麼了怎麼了」,並根據女友當時的情緒選擇措辭。

就拿我來說吧,老公見我有情緒,問我「又怎麼了」時,那個「又」字非常刺耳,顯得我不可理喻,他很不耐煩,就算我原本沒生他的氣,也會把怒火燒到他的頭上。

但如果他改問我「怎麼了怎麼了」的時候,我感受到的則是他對我的關心,就算真生他的氣,也會馬上沒脾氣,然後進行正向的溝通。

和朋友聊天中,

把「為什麼」改成「怎麼了呢」

《好好說話 2》裡,周玄毅講到一個溝通技巧。在聊天時,少問「為什麼」,多問「怎麼了」。他說:「『為什麼』顯得有負面態度,但不一定真有,潛臺詞是,我不懂,你有義務向我解釋,很有壓迫感。而『怎麼了』的潛臺詞是,我雖然不懂,但認同你的觀點,你沒義務跟我解釋,但我想聽你多說幾句。」

我剛聽到這個觀點時半信半疑,後來慢慢發現的確是這樣。我在問「為什麼」時,是因為我想不通、有疑問,是帶著一種尋求解答的目的發問的。而當我說完話後,別人問我為什麼時,場面便不知不覺地嚴肅起來,我得找理論、想證據、舉例子,來解釋併合理化我之前說過的話。

對方幾個「為什麼」連問下來,我著實感覺到壓迫,覺得自己不被相信或不被理解。當我解釋完,如果對方沒有心悅誠服,搞不好我們還會不歡而散。

何必呢?對老師可以多問「為什麼」,但與朋友相處時還是多說「怎麼了」。

有意識地在朋友聊天中多問「怎麼了呢」「然後呢」,同樣是接話,但這種互動會讓雙方都很輕鬆自在。

別人願意講,我也願意聽,而對方在輕鬆自在的氛圍下,會表達出更真實的觀點,何樂而不為呢?

工作場合中,

把「我能怎麼辦」改成「我來想辦法」

朋友說過一件事,有次他去辦理業務,有個證件落在了家裡,但他手機裡存有證件的照片。他問業務員 A 有照片行不行,A 告訴他,「這是規定,我也沒轍」。

朋友打算回去拿證件,走到門口時想著一來一回太費事,又折回去換了業務員 B 說明了情況,B 禮貌地說:「您稍等,我去向領導請示一下。」

朋友說他在等待期間,覺得不管這事能否辦成,他都會給業務員 B 一個好評,他很欣賞 B 的「我來想辦法」,而不是 A 的「我能怎麼辦」。

後來他說給我聽時,我也深有同感。工作中,很多難題不是你能解決的,就算你說「我能怎麼辦」「我也沒辦法」實屬客觀情況,但對方心裡還是會不太開心,覺得你是在推諉,說不定還會遷怒於你。

如果你說「我來想法子」「我來幫幫忙」,哪怕只是去請示上級,或告訴對方一個聯繫方式,哪怕最後問題沒能解決,但對方心裡肯定會被溫暖到,覺得你態度端正,待人真心誠意。

劉軒在《幸福的最小行動》中列了一個表格,一側是消極被動的負面說法,另一側是積極主動的正面說法。

能說「很好」,就別說「不差」,前者是正面反饋,後者雖然負負得正,意思也是好的,但聽到的仍是兩個充滿負能量的字眼;

能說「一切都好嗎」,就別說「現在是什麼狀況」,前者包含一種關心,而後者只顯示出預設立場不明;

能說「我要」,就別說「我得」,前者有一種主動感,後者則顯示出控制權不在自己手裡,有點被迫、不情願;

能說「我可以接受」,就別說「我無所謂」,前者讓人覺得舒服,後者容易讓對方感到彆扭,認為自己的付出可有可無;

能說「最近工作很充實」,就別說「忙到分身乏術」,前者聽起來積極樂觀,後者聽起來瀕臨失控。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例子。表達同一個想法,積極正面的說法與消極負面的說法相比,更利於營造雙方良好溝通的氛圍和關係,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我已經在「你聽懂了嗎」改成「我說清了嗎」中規避了許多麻煩。

我在沙發上靠著老公的手說「我會不會壓著你的手」,比「你的手頂著我的背了」顯得更加溫柔體貼,替人著想。

沙皮爾·沃爾夫說:「我們使用的語言能夠直接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也有研究說,使用負面詞彙,會刺激大腦情緒化的杏仁體,而使用正面詞彙則可以啟動大腦理性的前額葉皮層,可見,多用好詞好句對身體也有好處。

所以請專門審視一下自己的口頭禪和日常表達。揪出那些負面的、抱怨的詞句,並用積極正面的詞句將其替換掉,這能改變我們與他人關係的質量,更有利於自己的身體健康。

很多時候,換一種說法,就是換一種活法。

文章摘自《當你又忙又美,何懼患得患失》

每個人心中

都有一座藍色城堡

相關焦點

  • 《蔡康永的情商課》解讀01:換一種說法,就是換一種活法!
    反之,每一種情緒,其背後都隱藏著某些事情,蘊含著我們人生經歷的故事情感。所以,每一種情緒,都值得我們深入探究自己的內心深處。2、如何正確表達情緒?情緒,最簡單的表達方式就是:說話。但是,當我們情緒失控後,往往卻說錯了話,特別是與人溝通,產生矛盾衝突的時候。你想想,當你情緒一來,氣在頭上的時候,你會說什麼?
  • 換一種說法,只需要換一種說法
    上面這些顯然都是段子,那麼離開段子回到現實生活中,把同一個意思的話換一種說法還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嗎?心理學家通過以下實驗驗證了這種做法同樣有效。實驗是讓受試者想像某種傳染病毒致600人感染,現有兩個急救方案供你選擇。供第一組被試者選擇的兩個方案是:A方案可以救活200人。
  • 陳果:如果你累了,就換一種活法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在《好的孤獨》中說:「換一種看法,便是換一種活法。」世間的活法有千萬種,總會有一種是適合我們的。人生苦短,如果你覺得累了,不如就換一種活法。01一段路,走不通,就改變方向。林語堂說:「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人生的道路千萬條,真的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 《瓦爾登湖》:這一生,至少敢於換一種活法,只為取悅自己
    生活變得太有序,太按部就班了,我心裡感到一種無名的恐懼。對生活真正感覺厭煩與恐慌的,又何止是旁觀者。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懷揣著各自的遠方與夢想,所以,才有那麼多人羨慕李子柒的田園生活,才有那麼多人渴望換一方水土,尋到內心的安寧。對於現代人來說,自由似乎永遠是可望不可及的東西,我們看似是一個又一個的自由身,卻莫名地被很多東西層層捆綁。
  • 「滾」字能換一種說法嗎?結果被大家玩出花來了,網友:門道真多
    「滾」字能換一種說法嗎?結果被大家玩出花來了,網友:門道真多「滾」這個字現在很多的人都把它當作罵人的話在說吧,特別是在玩遊戲的時候,經常的出現,如果換一種說法,會是什麼樣的感覺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鎖一下吧。
  • 哪些話換一種說法顯得高大上
    下面小編盤點了一些網絡上當紅的流行語,這些表達換了一個說法就可以幽默得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1.「秀恩愛,死得快」=「愛而不藏,自取其亡」。2.「我想睡你」=「我想睡醒有你」。3.「關我屁事」=「你開心就好」4.「我也是醉了」=「微醺」。5.「你咋不上天呢?」=「汝乃天驕,何不直上雲霄」6.
  • 老莊:人至中年,換種活法,餘生必有餘慶(深度好文)
    人生百態,各如其面,思想不同,活法也就不一樣。有人嗜酒如命,有人滴酒不沾;有人好賭,好閒;有人潔身自愛,修福修德。有人爭強好勝、死要面子,有人淡泊明志、明心見性、深明事理。活法不同,餘生的因果自然不一樣。
  • 換一種說法,你會更有力
    它起步於上個世紀20年代,通過對許多研究發現,眾多古今先賢之所以能對人類歷史產生影響,都跟一種特質有關:他們的語言很有力量。     日前,加拿大註冊高級神經語言程式學培訓師、註冊高級催眠培訓師格林·亞力山大(Glenn A lexander)受邀在北京大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沙龍講座。通過他的講授和舉的例子,顯示了神經語言程式學的有趣和微妙。
  • 想換一種人生活法,那就去印度吧
    可見恆河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這已經不單純是一條河流了,而是一種崇高的信仰。清晨,恆河河畔的人們或是沐浴、洗衣,或是祭拜、進行火葬,這些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而又覺得虔誠無比的場景,大概只有在這裡能看到吧。夜晚的恆河又是另一番景象,無數朝聖的虔誠者蜂擁而至岸邊,寧靜的注目著祭臺,許下自己的心願。
  • 說話的藝術:換一種說法會更好
    因此你完全可以用一種他喜歡的方式來讓他心甘情願跟著你說話的思路走,即讓他明白你說話的用意,又讓他樂於接受,因為你給足了他的面子,他自然也願意接受你意見,用這樣殊途同歸的方法,又何樂而不為呢?
  • PCD木工刀具專利資訊:一種換刀片式金剛石平面銑刀
    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換刀片式金剛石平面銑刀,屬於刀具領域,包括刀體、刀片和刀齒,所述刀體上設有定位臺階,所述定位臺階上設有安裝孔,所述刀片通過螺栓安裝在所述定位臺階上;所述刀片上設有齒座,所述刀齒焊接在所述齒座上,所述刀齒的材質為金剛石。
  • 神奇寶貝,當卡洛斯地區的御三家換一種畫風,泡沫蛙變成了狐狸
    如果你所熟悉的神奇寶貝突然換一種畫風,那麼很多人肯定一時半會都接受不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安利一下卡洛斯地區御三家換畫風后的樣子。首先卡洛斯地區的御三家分別是針慄鼠,炎耳狐和泡沫蛙。當它們變成另外一種畫風會怎麼樣呢?
  • 我的世界:換一種角度看問題,發現村民不再是「奸商」
    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迷戀認為是不太應該的,我們應該學會換一種角度去看待問題。場景一:一天,小A在MC中奔跑了很久,以至於後面發現自己的耐久度即將沒了。就在這時,一個頭頂黃色草帽的村民出現了,看到這幅裝飾都知道該村民的職業是農民,所以必然會有食物可以進行交易。小A點開村民交易界面後發現,新手的村民一個綠寶石只能換六個麵包,這讓小A覺得很虧,但又不得不進行交易。
  • 貓糧到底要不要經常換,如果換,什麼時候需要換呢
    貓糧是貓咪的主食,所以貓糧吃的好不好跟貓咪是否健康長壽關係非常大,而好不容易給挑嘴的貓咪找到一種它喜歡吃的貓糧以後,問題又來了,如果總是吃一種貓糧營養會不會不均衡呢,貓糧到底要不要經常換,如果換,什麼時候需要換呢。
  • 進擊的巨人:這些角色換一種畫風,赫裡斯塔變萌妹,兵長更加帥氣
    進擊的巨人是一部非常熱血的動畫,當初在第一季播出的時候這部動畫就吸引了無數的人,如今已經到了第三季,隨著劇情的展開,越來越多的謎題出現了,而我們的主角艾倫正在逐漸的變得強大起來,和他一起的三笠貌似有著不俗的身世,期待作者在後面的漫畫中把這個問題揭開,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進擊的巨人中的五位角色,如果這些角色換一種畫風會是什麼樣的呢
  • 別和我說對不起,對不起只能換來你的安心,而非我的釋然
    人生有一千種活法,但沒有一種活法可以重頭再來。一句對不起是最為蒼白無用的。當你做錯事,不要想著口頭上一句對不起來彌補,那樣沒任何意義。發自內心的道歉從來都不是嘴上說出來而已,嘴上的道歉越多,越會讓人感覺麻木,所以不要用對不起來彌補你的過失,這即無意義,也換不回我的釋然。對不起是這個世上最沒用最不負責任的三個字,但又有太多的事情,終究只能用這三個字來收尾。
  • 貓貓長期吃一種貓糧還是不時換貓糧?
    相信這個問題也是許多鏟屎官們糾結的,因為如果貓只吃一種貓糧,會不會因為營養不全面而對身體造成影響?而如果不時換貓糧,又擔心換糧太頻繁,在換糧過程也會讓貓腸胃遭罪。那麼科學的餵食方法是什麼呢?答案:長期吃同一種貓糧,並定期為貓咪打打「牙祭」!
  • 過年還能換一種Style!
    過年還能換一種Style!過年還能換一種Style!》
  • 農村有一種說法:「竹子開花,就要搬家」,是什麼意思?
    但是不知為何,在農村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流傳著「竹子開花就要搬家」、「竹子開花兆荒年」這些說法。本來挺難得、挺美好的事物竟成為了不好的寓意,這究竟為何呢?其實,農村常見的竹子大多屬於多年生一次開花的植物,一旦開花也就意味著其生命的終結。竹子品類繁多,它們的開花周期間隔也十分懸殊,比如有每年都開花的群蕊竹,30年一開花的茨竹,甚至120年一開花的桂竹。
  • 懶也是一種活法,樹懶的身存哲學
    flickr/Guilherme Alex樹懶就是這樣一種動物這樣一種持之以恆的文明行為,卻被人誤解成懶,樹懶實在是冤枉啊。懶是人類進化的原動力,現在文明的一切不都是為了懶而服務嗎,只不過我們把這種懶換了一個更優雅的詞——「便利」。 懶的走路,有了車;懶得寫信,有了電話;懶得做飯,有了外賣;懶得讀書,所以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