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很喜歡打麻將?多數教不出上進的孩子,你家是這樣的嗎

2021-01-08 嬰幼兒護理說

俗話說得好,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話確實沒有錯!當孩子出生之後和他陪伴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舉止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在平時父母的話,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孩子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會慢慢變成和父母一樣的習慣。

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也是古代人智慧的體現,對孩子來說,無論是做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多數都和父母的品行端正有著直接的關係。有的父母好吃懶做不求上進,那麼自己的孩子多數也不是一個勤快聰明的孩子,所以要在乎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寶寶樹立一個良好的楷模。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做主持人播報的這些年也經歷了不少的事情,除了口才好、主持技術好,更因為他在育兒觀價值方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白巖松曾經在一次探訪中說出了自己關於現代孩子教育上的問題,由於現在的時代發展,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備的產品,該如何把孩子從這方面拉回到書本上,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白巖松也說,他認為打麻將的父母是教不出來上進的孩子。

家長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要承擔起50%的責任,要減少對生活的抱怨,多找找自身的原因,讓孩子時刻感到父母也是很努力很上進,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奮鬥,三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至理名言,能夠極致的表達,家長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對生活是持有什麼樣的態度,孩子又是什麼樣的態度?

也許打麻將在孩子眼中會覺得是一件消遣的事情,只是在打發時間娛樂和自己玩泥巴是一個道理,父母在打麻將的時候,心思全部放在娛樂上,幾乎沒有了時間觀念,想必打麻將的父母,不知不覺就玩到了三更半夜,已經把時間觀念丟得一塌糊塗,在這個時間裡孩子在做什麼玩什麼,自己完全不知,同時也錯過了教育的黃金階段。

如果家長經常去打麻將,每天就像上班一樣,有固定的時間段固定的範圍,那麼孩子在這個時間段也沒有人管,時間長了孩子自然不會自律,更養成了投機取巧的習慣,孩子再長大一點就會想得更多,他們會覺得父母都沒有自律,整天也不做上進的事,孩子慢慢的叛逆,心理變得更強,父母都沒有給自己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自己為什麼要好好學習呢?

其實每個父母對孩子教育理念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只是方法不同,當然不排除一些完全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有時散養的孩子甚至比那些經常去補習班輔導班的孩子成績還好,這可能就是先天的原因吧。

而久而久之,這些天生笨拙的孩子憑藉後天的努力最終還是會超越自己,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學會如何正確的教導,你是一個喜歡打麻將的父母嗎?而你對這一點又怎樣看待?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這樣的父母真的教育不出上進的孩子嗎?

相關焦點

  • 白巖松:父母愛打麻將,難養出有出息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啃老?
    「喜歡打麻將的父母,註定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畢竟環境決定孩子的命運。」這句話背後的寓意,你們真的懂了嗎?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啃老」的意思是明明已經成年,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卻始終依附於父母生活,剝削父母的「巨嬰」,於是人們開始思考,啃老的孩子是不是因為父母從源頭的一些「不良嗜好」造成的,例如——搓麻將。
  • 「不妨礙我打麻將,孩子幹啥都行?」小孩居然在麻將館噴雲吐霧……
    而當有人問到該名男童的母親,為何要帶自己孩子來麻將館,和準許自己的小孩吸菸時。這名媽媽說:「孩子在身邊比較放心,而且家裡也沒人,怕出事。只要不打擾我,隨便他幹什麼,反而我只是給根煙讓他玩玩,又不是真吸!網友都稱:」這名媽媽的心還真大,只要不吵著他,孩子玩煙也沒問題,這樣的教育能教出好孩子嗎?
  • 父母天天打麻將,孩子學習很優秀,其中的奧妙在哪裡?
    有的人對孩子學習很上心,無奈孩子就是不爭氣;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學習操心少,孩子學習卻很優秀,王愛蓮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父母不上心,孩子卻愛學習在王愛蓮的家裡,夫妻分工很明確。老公在外拼事業,愛蓮負責把家看。近幾年,老公的事業蒸蒸日上,整天在外忙著應酬,孩子上學一走,愛蓮在家閒來無事便迷上了打麻將。
  • 孩子懶惰不上進?棍棒教育是傷害,了解「馬蠅效應」培養自律娃
    正文字數:1908字閱讀時長:約7分鐘一些家長在教育自家孩子過程中,常會遇到孩子懶惰不上進、缺乏自制力、做事拖拉等情況,。而且家長苦口婆心的教誨效果甚微,有時候把家長逼急了還可能採取棍棒教育,但孩子也往往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下次依舊再犯。冬冬就是個討厭寫作業的小學生,每次回到家都是書包一扔就跑去玩。
  • 懶父母只會說「你真棒」,正確讚賞要注意三方面,孩子上進太省心
    Matt老師家庭教育集之——正確讚賞要注意三方面,孩子上進太省心。在家庭教育中提倡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這個原因我想父母都能明白。但是,我們在很多家庭案例中發現有些家長並不擅長表揚,錯誤的表揚方式不僅不會起到鼓勵的效果,反而還會影響親子關係,孩子產生對父母的無視感。有些家長並不認為表揚會有多大的效果,所以也不重視。
  • 孩子因一顆軟糖遭遇不幸,姥姥痛哭不止:我不該去打麻將的
    就像有些事情沒發生之前,總是不以為意,可真的發生之後才明白,是怎樣的心痛。最近有一部熱播劇,是講家庭關係的。其中最讓人揪心的一幕就是,凌霄直面妹妹的去世。當時的凌霄也是個小孩子,媽媽出去打麻將,將他和妹妹放在家中。因為妹妹喜歡吃核桃,所以就餵她吃核桃,可讓人沒想到,卡住呼吸道。因為門被反鎖了,也叫不過來人,最後只能生生被悶去世。
  • 第一次去男友家見父母,他媽媽卻這樣對我
    去年年初時第一次去他家見家長,他媽媽和嫂子做了一頓飯和我吃之後,媽媽就去上班了,然後嫂子和男朋友還有一些親戚朋友在打麻將,我就特尷尬就在旁邊幫忙帶孩子,跟孩子玩了一個下午,我覺的自己好尷尬,直到下午男朋友就送我去坐車回家了(去時我買了水果,牛奶去見了老人,還給孩子都打了紅包,我卻空手回來,第一次去見面紅包也沒有,這個是我們這邊的習俗,後來男朋友說他媽媽不懂這些,我就沒說什麼,但心裡有點不舒服
  • 中國小夥教非洲人打麻將 它在國外有多火你知道嗎?
    中國僑網4月22日電 題:中國小夥教非洲人打麻將,瞬間笑噴!麻將在國外有多火你知道嗎?  最近在臉書(Facebook)上有一段視頻,一個中國小夥教非洲人打麻將,「這是一對,碰、碰,touch,touch」、「二條、三條,吃、吃,eat,eat」,男子一邊解釋還一邊作勢將手中的麻將往嘴裡塞。  非洲牌友打出一條時,大喊「小雞」。
  • 從小寄養在別人家的孩子,融不入人家的家庭,和自己父母也不親
    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還好,老人的疼愛不亞於父母,總想把最好的給你,對孩子來說雖然和父母沒那麼親密,但從小是被愛包圍著,心裡是有安全感的,完全是把老人的家當自己的家。但生活在親戚家,很難有這份幸運,特別在還有自己孩子的親戚家。儘管親戚很好,但這些孩子心裡,是深刻知道自己在這個家是不一樣的存在,不能隨便任性,很多不方便不能隨便說出口。
  • 不頂嘴的孩子是好孩子?養出不敢頂嘴的孩子,是父母教育上的失敗
    在父母的觀念中孩子頂嘴就是錯,由於孩子頂嘴,有些家長也沒少教訓打罵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頂嘴就是在向父母示威嗎?難道孩子頂嘴就成為了父母口中的「白眼狼了」?錯了,從來不敢頂嘴的孩子是父母教育上的失敗。我見過不少這樣的家長,在教訓孩子的時候,不允許孩子頂嘴,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孩子越頂嘴父母就窩火,我聽別人給我口述過這樣一件事:陽陽是一個12歲的男孩兒,有一天,他的媽媽出去買東西,突然發現自己的錢少了五十,心想一定是陽陽偷拿的,家裡又沒別人。於是媽媽的就氣衝衝的回到家質問陽陽:「你是不是私自偷拿媽媽的錢了,為什麼我的包裡少了五十元,你拿去幹什麼了!」
  • 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說話,專家:父母這樣圓場,只會讓他沒面子
    有些孩子很怕生,在陌生人面前,不管家長如何教,他就是緘口不言。這種情況,往往大人比較尷尬,情急之下,可能會對孩子說一些指責的話,其實若是父母說話不恰當,可能會讓他越來越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說話。尤其是下面這幾句話,家長儘量不要說。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7-9歲孩子的叛逆,父母這樣做很管用
    7-9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玩耍,如果家長過分的限制就會讓孩子感受到壓抑和不自由,也就出現了常見的「你指東,孩子偏要走西」現象。7-9歲這個階段,孩子迎來了,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孩子不喜歡聽父母嘮叨7-9歲的孩子已經懂了很多道理,但大多數父母卻認為他們是小孩子,總天天給他們講大道理。所以孩子就非常討厭父母這一行為,這時父母的嘮叨就特別容易激怒他們,使得他們對我們父母大發雷霆。
  • 愛貪小便宜的父母,養不出大格局的孩子
    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喜歡貪小便宜的人。上周末,在地鐵站遇見一名年輕媽媽帶著兩個11、12歲的孩子,趁著工作人員不注意,讓走在前面的一個孩子從閘機下鑽過後,讓另外一個孩子緊貼在自己身前一起刷卡進站。成功進站的兩個孩子,開心得手舞足蹈。
  • 「跟你爹一個德性!」父母互相詆毀,激勵不出積極向上的孩子
    家庭生活中,有的父母常常會讓孩子在父母之間做選擇,以此來獲得某些滿足感和成就感。當孩子的回答不滿意時,又常常會擺事實、講道理、細數另一方的不是來試圖轉變孩子的觀念。當夫妻一方反駁或制止時,為保持家庭的「和諧」氣氛,我們又會以「開玩笑」為自己開脫!當孩子還在鄭重的糾結的時候,你卻一句玩笑了之,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判斷更加搖擺不定!
  • 趁午休生下孩子遺棄在鄰居門口,父母生而不養,孩子何以為家?
    你拋棄的不是一個物件,而是一條生命。討生活是不容易,但不是遺棄孩子的理由。養不起真的就不要隨便懷孩子,也不要隨便墮胎,生下來就好好撫養,好好教育。生而不養,生而不教,為什麼要生?朱麗除了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也觸犯了遺棄罪,哺乳期之後將面臨法律的制裁。可憐嗎?可憐!可悲嗎?可悲!
  • 牌桌上的中國春節:過年娛樂為何熱衷打麻將?
    【編者按】關於春節,你知道多少?站在以秒速變化的2019年初,我們問出一個「老套」的問題。很多人知道,春節有名目繁多的禮儀和習俗,有吃不完的飯局和推不掉的聚會,有因此產生的懷舊感和社交尷尬……然而你知道嗎?
  • 家庭幸福指數取決於父母,而不是孩子的性別,你贊同嗎?
    曾有網友提出,家有兩個女兒的幸福指數比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幸福指數高。別人家的我是不知道,我就說我自己家的吧。兩個男孩子也很幸福啊。其實,家庭幸福不幸福最主要看我們做父母的如何愛對方,愛孩子。為什麼二胎政策開放後,人口出生數據卻不高呢?
  • 要想孩子優秀,拒絕做低層次的父母,孩子面前不要說這幾句話
    父母們對待老師的態度決定了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 父母都怕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不好,一邊給老師送禮,一邊在挑老師的毛病, 這些抱怨的話孩子要是聽多了,就自然而然對老師的好感度降低了。於是不尊重老師,也就不好好學習。 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是一種和諧的關係。才能更好地做好孩子的教育。
  • 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沒出路,各位又窮還懶惰的農村人要驚醒了!
    父母那一代的時候,農村的人雖然窮,但是都特別努力上進,但是從什麼時候起,我發現很多農村人懶惰、啃老,不思上進,真的是寒門難再出貴子。子女多是複製父母的人生,不單單是家庭經濟方面的問題,眼界學識格局也同樣決定了會教出什麼樣的子女。
  • 身邊有愛打麻將的朋友,你有福了,好好珍惜吧
    ——來自百度百科麻將通常流行與湖南和四川等地區,打麻將的人的性格通常性格比較粗獷豪放,不論男女。不信的話,聽我慢慢分析給你聽,搬好小板凳做好吧。打麻將的女人通常有著這兩個特性。一:性格豪爽鄰居小鄭喜歡打麻將十幾年了,從剛嫁過來懷孕在家裡沒事做,閒的發慌並且膽子十分的小,家裡人推薦他去村裡跟人學打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