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地方。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羅大佑的一首懷舊經典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地方。「假如你先生回到了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歲月掩不住爹娘淳樸的笑容,夢中的姑娘依然長發迎空。再度我唱起這首歌,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繁華的都市,過渡的小鎮,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文化氣息濃厚的鹿港小鎮,曾有聲名顯赫的文化歷史,「一府二鹿三艋胛」是早期臺灣文化鼎盛發展的標杆,分別指的是:臺南、鹿港和臺北的萬華。三步一座廟、五步一條巷,密集的寺廟古蹟和傳統建築,廟裡虔誠的信徒,街巷裡古早味的小吃,是鹿港留給我的記憶。來到這個故事多的小鎮,處處都是臺灣的回憶,媽祖廟和風情老街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司機王師傅先帶我們在鹿港小鎮街邊品嘗了著名的米線糊。看賣相一般,口味絕對一流。鹿港現在的遊客越來越多,早已打破了小鎮原有的寧靜,但小鎮人似乎並不被外界幹擾,居民每日按照自己固有的方式過著自己的日子。
走過「摸乳巷」、九曲巷等巷子,體驗一下小鎮老街當年的繁華熱鬧。邊走邊想,巷子裡每一座老房屋都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摸乳巷」,名字有點色色的,形象比喻巷子太窄,如果兩人從不同方向巷中相遇,即便是側身而過,依然會發生身體摩擦。儘管巷名有點色俗,但形象生動好記。鹿港那麼多巷子我輕易就記住了這個巷子,另一個就是「九曲巷」,也是因形象而記住滴!
鹿港鎮並不大,古蹟眾多,值得好好品味,基本靠徒步可玩遍所有的景點。在古舊的街巷中穿行,一邊欣賞古蹟,一邊吃隨處可見的古早味小吃,不亦樂乎。
鹿港有很多古老的寺廟和商行,以清朝和日據時期為主,都保存完好。我們按個人喜好走適合自己的路線。天后宮、天龍寺、還有一些沒記住名字的小寺廟,沒走幾步就會看到。
鹿港的寺廟非常多。老街兩側的房屋既有滄桑感又不失時尚元素。如果僅僅是遊玩,這裡不算是個好玩的地方,如果你對歷史、文化、民俗、建築有些興趣的話,這是一個非常值得一個人慢慢品味的地方,是一個歲月的味道擋也擋不住的地方。
小鎮附近有一座玻璃媽祖廟,晶瑩通透大氣,尤其是午後陽光下非常上相。裡面還有一家販賣琉璃工藝品的店鋪,實話說做工有些粗糙。
離開鹿港直奔臺中高鐵站,對照時刻表買好車票,乘坐18:25高鐵,19:10到達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