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彰化素有臺灣穀倉之稱,開發很早, 有很多人文史跡。 直通臺灣今天帶大家走訪彰化的鹿港小鎮,感受這裡豐厚淳美的人文景觀以及與大陸的緊密聯繫。
是這首老歌,讓很多人知道了鹿港這個地方。鹿港1784年開港,在鹿港的這條老街上走一走,總有說不完的故事。
「這些船頭行他們當時把鹿港的米和糧食運到泉州去,然後從那邊運來絲綢、瓷器。這些石頭都是當時運去的東西米、糧很重,絲綢很輕,他就要壓船,壓船的產品就是用這種石頭,來了的時候居民就用它來蓋房子。」
當年不少商號都用大陸的花崗石板、杉木、磚瓦興建大宅,這棟建於光緒年間的大宅院,就是鹿港保存最完好的長條型街屋。
當年羅大佑寫下這首歌,一首想家的歌,懷舊的歌,唱出了根與血脈的傳承。建於明末清初的這個廟,據傳是從泉州的安海龍山寺分靈過來的。最初的時候從海上飄來了一個小神像,大家就膜拜,並且在海邊蓋了一個小小廟,鹿港變成一個大的商港之後,跟泉州做很多貿易來往,富有起來,他們就覺得小小廟不夠用,在乾隆51年蓋了這麼大廟。
在鹿港小鎮, 人們還可以領略不少代代相傳的傳統手工藝。 鹿港中山路的吳敦厚燈鋪的燈籠遵照古法製作,圖案精美細緻。承襲祖業的錫器工藝大師陳萬能用錫片裁剪、敲打、冷鍛、焊接等技法,創造出許多錫雕造型,將錫器提升為錫藝。
責編:劉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