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有為、敢想敢幹,這是西秀區東關辦事處羅仙村群眾對駐村第一書記王海的第一印象,村民們對他的評價都很高,誇他為村裡辦了不少好事實事。
王海是東關辦事處的工作人員,2019年10月,他被選派到羅仙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後轉變成駐村第一書記。接到任務後,他就開始認真思考,探尋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子。
在經過認真調查後,他發現村裡的老百姓都還是停留在傳統農業的發展模式上,其他村支兩委成員由於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產業發展中的帶頭作用也不明顯,這可急壞了王海。
「在這個問題上,我就和村支兩委開會,我們就把羅仙村所有的優勢全部分析,就在網際網路上去查,有什麼特色的產業適合我們羅仙的發展,然後我就帶著我們羅仙村的村幹部在辦事處的安排下出去學習,考察,回來以後我們決定選擇『魚菜共生』這個項目。」王海希望選擇的是最適合羅仙村的產業。
項目實施過程當中,也正是疫情期間,王海吃住在村,沒有回過家,在這裡和大家開展疫情防控,還和大家探討羅仙村的發展。到疫情稍微減輕時,大家就決定著手開始羅仙村「魚菜共生」項目。
就這樣,在王海的堅持和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由村幹部帶頭貸款入股合作社,加上村集體部分資金啟動建設,項目得以順利實施。
「現在我們基本上成型,在籌備功能區,主要是對孩子的一些科普,知識教育,讓更多人了解,『魚菜共生』,生態、有機、高效的產業這種模式。」王海說。
目前項目建成1個養魚大棚、8個種菜大棚,共計24個魚池、64個種菜池。第一批試種的10畝朝天椒成效良好,已經全部售罄。大棚裡現已種下草莓2萬株,各式瓜果、蔬菜2萬株,養殖魚苗、半成魚近8萬尾,長勢喜人。
王海表示,羅仙村本身就具有發展鄉村旅遊的良好基礎,立足生態環境好、離城區近的優勢,下一步,將發展新型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特殊旅遊,把「魚菜共生」基地打造成集農事體驗、科普教育、旅遊接待、餐飲娛樂於一體的農旅融合休閒度假基地,一個老少皆宜的安順城郊「世外樂園」,帶動村民就業創業增收,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推動鄉村振興。(李磊 齊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