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藥對症治療對2型糖尿病有顯著效果?腸道菌群可能是關鍵

2021-01-16 騰訊網

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受過「偽中醫」的欺騙,於是對於中藥治療2型糖尿病持否定態度,網上爭議很大。但是,很多藥物試驗與臨床研究發現,中藥在於改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減輕臨床症狀、改善胰島素抵抗等方面顯示出一定的優勢的,所以《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把中藥作為改善2型糖尿病的輔助用藥,特別是一些清熱益氣的中藥材。今天,我們介紹一下關於這些清熱益氣中藥材對於腸道菌群的改善與2型糖尿病防治的效果。

一、2型糖尿病的主要中醫體質問題

據中醫臨床研究,大部分2型糖尿病人屬於燥熱熾盛、氣陰兩虛、陰虛火旺等類型,因此通過清熱去火、益氣補腎等藥物,是可以對症改善的。

二、2型糖尿病人普遍存在腸道菌群紊亂

動物實驗與人體臨床研究證明,糖尿病人存在顯著的腸道菌群紊亂症狀,與健康人的腸道菌群組成有顯著差異。但是,不是所有糖尿病病人都是存在某些特定的菌群問題,它們的特徵可能與肥胖程度、病程等等有關,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單獨補充某些益生菌效果有限,需要綜合管理。

三、清熱益氣類中藥複方對2型糖尿病腸道菌群的作用

1、清熱類複方

葛根芩連湯:研究發現葛根芩連湯對溼熱證的2型糖尿病腸道菌群有明顯影響,顯著富集柔嫩梭菌,抑制擬桿菌屬(Bacteroides)生長,降低腸道黏膜通透性以改善低度炎症狀態,促進梭菌屬(Fusobacterium)生長,保護腸道黏膜完整性。

清熱活血化痰方(黃連、黃芩、大黃等):研究發現該方可明顯增加雙歧桿菌、擬桿菌、乳桿菌數量,減少腸桿菌、腸球菌、酵母菌數量,改善患者便秘症狀。

千金黃連丸:研究證明可顯著上調小鼠腸道益生菌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豐度,且其作用效果相比於黃連單一成分更具優勢。

2、益氣類複方

益氣溫陽方:研究發現對糖尿病伴有腹瀉患者有效果,可升高腸道擬桿菌、雙歧桿菌數量,降低腸球菌、腸桿菌、酵母菌數量。

益氣補脾法:研究其對脾虛證2型糖尿病患者腸道菌群的影響,發現腸道中乳酸桿菌、擬 桿菌、雙歧桿菌數量明顯增加,腸桿菌、腸球菌、酵母菌數量明顯減少。

黃芪複方製劑:可使糖尿病大鼠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腸道內五種優勢菌群: 腸球菌、腸桿菌、類桿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均可調整至正常水平。

四、單味中藥及及其提取物對2型糖尿病腸道菌群的作用

1、清熱藥

黃連及其提取物小檗鹼:調節2型糖尿病患者腸道菌群的作用很顯著,患者的益生菌類雙歧桿菌、擬桿菌和乳桿菌檢出值明顯高於對照組,有害菌類腸桿菌、腸球菌與酵母菌檢出值明顯低於對照組,提示黃連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是雙向的。

黃芩:可促進2型糖尿病大鼠有益菌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生長,尤其是顯著促進乳酸桿菌的生長;對有害菌腸球菌和腸桿菌的生長起抑制作用。

大黃:研究發現發現大黃酸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小鼠周圍胰島素抵抗,抑制胰島細胞自身的氧化應激,,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還能明顯改善糖尿病小鼠糖代謝的腸道機制,增加擬桿菌數量,降低厚壁菌數量。

2、益氣藥

白朮:能夠調節糖脂代謝的同時促進益生菌雙歧桿菌的增長、提高乳酸菌屬/厚壁菌屬的比例,降低血清中的三醯甘油、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黃芪:黃芪複方製劑(降糖素)能明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增加血清胰島素濃度;給藥後腸道雙歧桿菌、類桿菌、乳桿菌等優勢菌群的數量明顯高於對照組;血清LPO含量明顯降低及全血GSH-PX活力明顯增強;胃迷走神經放電活動增強;組織學觀察發現損傷的胰島B細胞明顯修復。提示降糖素可能通過調節微生態平衡,改善糖尿病症狀,起到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中藥治療糖尿病不是直接調節血糖,而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紊亂以維持腸屏障功能,降低炎症反應,改善胰島素抵抗,整體改善健康來恢復血糖平衡。因此,合理使用中藥來治療2型糖尿病,對於2型糖尿病人的健康,作用巨大。但是,使用中藥一定要對症,去中醫院門診,不要相信街頭遊醫與網際網路上沒有臨床資質的「偽中醫」。

相關焦點

  • 中藥複方葛根芩連湯中調節腸道菌群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活性成分
    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調在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會導致多種有益菌的減少以及有害細菌的異常繁殖。因此,以腸道菌群為靶點,採用生活方式幹預(如飲食、運動等)、補充微生態製劑(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等)、菌群移植等手段,對腸道菌群進行靶向性調節成為防治2型糖尿病的新策略。
  • 腸道菌群助力中醫藥煥發新的生機
    2型糖尿病是一種受遺傳和環境因素影響的複雜疾病,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的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型糖尿病患者的腸道菌群存在明顯失調,表現為某些產丁酸菌的豐度下降,而病原菌的數量增加。二甲雙胍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研究發現二甲雙胍似乎也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來發揮作用。
  • 糖尿病60%並發骨質疏鬆等問題,腸道菌群是關鍵,做好5點改善
    糖尿病患者合併鈣穩態受損、骨質疏鬆的患病率高達60%!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進展,會並發骨量丟失、骨組織學改變及骨微細結構衰減,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為什麼會引起這些問題呢?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甘肅中醫藥大學的金智生教授團隊就研究了腸道菌群失調對2型糖尿病骨質疏鬆的影響,並發表論文《腸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合併骨質疏鬆中的作用探析》。今天我們介紹一下相關原理與怎麼減少骨質疏鬆問題。
  • 多囊卵巢症候群,與腸道菌群有關
    研究參與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李蓉表示:「我們發現,腸道菌群-膽汁酸-GATA3(轉錄因子)-IL22(細胞因子)軸在多囊卵巢症候群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腸道中普通擬桿菌數量顯著升高,可能是造成其腸道菌群異常的首要因素,導致腸道菌代謝產生的膽汁酸水平明顯降低;而膽汁酸可以通過激活腸道某種細胞,使細胞因子IL-22分泌,起到抑制卵巢局部炎症、緩解症狀的作用。當給多囊卵巢症候群樣小鼠膽汁酸GDCA或IL-22治療後,可顯著改善激素異常、動情周期紊亂、卵巢多囊樣變、生育力下降與胰島素抵抗。
  • Nature綜述:腸道菌群如何劃分腸型
    不幸的是,目前我們只有非常有限的腸道菌群幹擾數據,如抗生素、糞便移植和飲食幹預,並且許多數據都被排除在腸型定義的框架之外,所以很難得出哪個穩定狀態的模型是正確的結論。短期的抗生素治療對人類腸道菌群的影響太劇烈,可以導致整個群落的瓦解,不適合研究腸道菌群的恢復能力。事實上抗生素治療可產生嚴重的菌群破壞,導致病原的入侵(如艱難梭菌),並導致無法恢復至最初的菌群狀態。
  • 糖尿病與腸道菌群紊亂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儘早改善更健康
    阿爾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會讓老人的行為能力受損,顯著降低生活質量,對老人健康危害很大。現在我國的相關疾病發生也越來越多,每年有幾百萬老人確診。怎麼減少這種疾病的發生呢?降低高風險因素是關鍵。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與腸道菌群紊亂會顯著增加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需要好好改善。
  • 腸道菌群與碳水化合物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大多數的纖維素不能為人類腸道微生物所利用,因此纖維素不能被歸為MACs。可消化CHO基本被動物在前消化道消化吸收,而MACs只能在後腸被腸道菌群發酵產生SCFAs,進而作用於動物體。碳水化合物對腸道菌群的影響飲食中CHO的變化對腸道菌群的豐度和結構有重要影響。
  • 治療腸炎的中藥 6款中藥方效果顯著
    因此,治療腸炎刻不容緩。那麼,治療腸炎的中藥有哪些呢?中醫推薦6款中藥方,治療腸炎效果顯著。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為大家介紹一下,治療腸炎的中藥。治療腸炎的中藥方二:黨參12克,焦白朮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炒防風9克,陳皮9克,白芍15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秦皮12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治療腸炎,大便稀薄,便前腹痛,便後痛減,大便挾有粘液,情緒波動則病情加重。
  • 腸道健康如何影響疾病風險|維生素D|腸道菌群|...
    那慢性疾病為什麼與腸道健康有關呢?01 許多疾病始於腸道看過我們文章的朋友,大概已經開始有了這樣的概念:許多疾病始於腸道。因為免疫系統有很大一部分在腸道,具體來講,這要涉及到腸道通透性的問題。這一觀察導致了對慢性炎症性疾病流行的可能原因的重新審視,表明腸道通透性的關鍵致病作用。臨床前和臨床研究表明,連蛋白家族是調節腸通透性的一組蛋白質,與多種慢性炎症性疾病有關,包括自身免疫性,感染性,代謝性和腫瘤性疾病。這些數據為多種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靶點,其中連蛋白途徑與它們的發病機理有關。
  • 深度解析 | 腸道菌群與慢性肝病,肝癌|慢性肝病|腸道菌群|微生物群...
    這些發現可能解釋了為什麼腸道微生物群的改變和細菌易位的增加可能為不同器官的免疫病理發展為器官衰竭,加重全身炎症和誘導ACLF的環境。儘管這一觀點尚未得到確鑿的證實,但我們知道,一種特定的微生物組表型(所謂的腸型)會導致肝功能的病理改變,並且考慮到微生物群中存在著廣泛的成員,如真菌或病毒,微生物組標誌物可能是非常有用的臨床工具,以確定有失代償和ACLF風險的患者。
  • 腸道菌群失調症與腹瀉
  • 貓咪腸道菌群失調可發展為敗血症!養護3大Tips請查收
    那,腸道菌群為什麼會失衡失調?除了拉肚子,腸道菌群失調時,還有哪些表現?在餵益生菌之外,還可以做哪些養護?腸道菌群失調後,貓咪有哪些表現?引發其它疾病發發生、發展引發其它如糖尿病、肝損傷等。➤ 有益菌減少,消化食物作用下降;促進脂肪沉積,還會導致能量內穩態破壞,可能作用與影響2型糖尿病的發生。➤ 腸源性毒物生成增多,可加速肝病及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 剛剛得了2型糖尿病,如果積極治療有可能治癒嗎?需要多長時間?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剛剛得了2型糖尿病,如果積極治療有可能治癒嗎?需要多長時間?這是很多得了2型糖尿病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如何對待這個問題呢?首先要說的是,一旦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就目前的醫學水平而言,糖尿病還是不能根治的,屬於終生性疾病。但並不等於無法治療,得到規範合理治療的糖尿病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享有自然的預期壽命。因此,得了糖尿病沒有必要為是否能治癒而耿耿於懷,積極治療才是關鍵。
  • 寵物貓得了貓瘟有什麼症狀?怎麼辦?貓瘟的症狀及對症措施
    臨床症狀有發高燒、精神不佳、不吃,嘔吐則是最主要的症狀;下痢較少發生,但也可能出現於病程晚期,脫水及繼發細菌感染常是造成猝死的原因。其它併發症包括口腔潰爛、血痢、黃疸、及廣泛性血管內凝血症候群。除此之外細胞檢驗結果出現顯著的白細胞數量減少,感染後4-6天甚至降到50-3000cells/ml/;再生不良貧血則是另一重要血球相病變。
  • GUT:我國學者發現人參提取物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治療肥胖
    肥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它導致各種疾病的風險增加,包括2型糖尿病、脂肪肝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類型的癌症。肥胖是由於能量攝入高於能量消耗,從而導致白脂肪組織(WAT)中以甘油三酯形式儲存的能量過多。
  • 治療直腸炎的中藥 直腸炎這樣治療效果好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直腸炎,這是一種常見疾病,它一旦發病,會使患者疼痛難忍,嚴重的甚至會危害患者的健康,所以直腸炎及時的治療是刻不容緩的。那麼,治療直腸炎的中藥有哪些?直腸炎症狀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治療直腸炎的中藥如果生活中有大便出血的症狀,或者經常便秘和腹瀉交替發生,你就要警惕是否患有直腸炎了。直腸炎最典型的的症狀就是腹瀉或者便秘。
  • 腸道菌群失調與腸易激症候群
    IBS的發病機制複雜,可能涉及胃腸道運動異常、內臟高敏感、免疫異常、腸道微生態失衡、感染、腦-腸軸失調、腸黏膜屏障功能紊亂等多種因素。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調在IBS的發病中起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因此,恢復正常腸道菌群對於治療IBS可能是一個有效的治療途徑。且研究表明使用微生態製劑調節腸道菌群紊亂治療IBS取得了有益的作用。
  • 腸道菌群的形成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2.2 飲食對腸道菌群的影響飲食是影響腸道菌群組成的關鍵因子之一,在腸道菌群的定植、成熟及腸微生態系統穩定的保持中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其它的因素如感染、疾病、抗生素可以短暫的改變腸道菌群的自然組成,因此對宿主的健康產生有害作用[15]。
  • 研究發現亨廷頓舞蹈病與腸道菌群失調存在關聯—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雪梨9月6日電(陳宇)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最新發現,患有亨廷頓舞蹈病實驗鼠的腸道微生物組成與健康鼠顯著不同。
  • 深度解讀 | 腸道菌群和中樞神經系統的關係
    說話晚、讀書讀不進、每天不開心不全是我們的錯,還可能是腸道菌群有問題。腸道菌群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影響神經系統。近年來,科學家們研究發現,腸道細菌可能在神經發育,焦慮和抑鬱症的誘發過程中,甚至很多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