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水生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生物室杜浩主任(博士/研究員)帶領科研團隊,在穀城縣廟灘鎮湖北五合特種水產有限公司開展中華鱘全人工催產繁殖,穀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2名水產專業人員全程參與,並提供相應的支持。
技術人員為中華鱘人工採精採卵做準備
中華鱘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中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億年,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和「水中活化石。2014年,中國水生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與湖北五合特種水產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在該公司建設實驗基地,開展中華鱘原種保護與科學研究、親本培育與人工繁殖。
中華鱘人工採卵
今年是中國水生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在該基地連續開展第三年中華鱘全人工催產繁殖,本次人工催產共獲得中華鱘受精卵5萬粒,據杜浩主任介紹,今年的親本成熟度相比前兩年好,精、卵質量更高。受精卵在經過脫粘處理後進行人工孵化,根據受精率預測,本次人工繁殖可孵化中華鱘魚苗4萬尾。
中華鱘受精卵脫粘
中華鱘在谷城連續三年採取全人工繁殖成功,標誌著中華鱘種群可以在全人工環境下生存繁衍,人工技術對中華鱘物種保留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穀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