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啥樣的父母會拖累子女?孩子:不是不孝,是無能為力

2020-12-05 宋媽說育兒

前段時間,妹妹的父親偶然間對她說了一段話,讓人聽了後很有觸動,叔叔說:「等我和你媽媽老了之後,生活不能自理或是得了重病,你該放棄就放棄,別捨不得,我們不給你添麻煩。」

每當妹妹說起這段話的時候,都有一種心酸,這種心酸既是對父母的愧疚,又是對自己沒本事的「怨恨」,畢竟之前妹妹的姥姥住院時,3天時間沒有動手術、做診斷,就花費了3萬,而且目前還沒有出院,後面的費用更是不敢想。

但人到老年,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但怕就怕拖累了子女,子女辛辛苦苦掙的錢,一轉眼就「奉獻」給了醫院,人生等於重新來過,身為父母也是於心不忍。但到了晚年,有2類父母很可能會成為孩子的「拖油瓶」,希望子女們能頂得住

一、一輩子的積蓄為「0」,萬事需要子女的扶持

「月光族」這個詞在年輕人中比比皆是,他們認為這是一件正常消費行為,但對於老年人而言,有退休金還好,如果沒有,那可能是一場悲劇。

當人到了中年沒能攢下積蓄時,他們的後半生可能就需要依靠子女了,如果僅是日常開銷,那也倒沒什麼,孝敬老人本身就是一種「美德和責任」。

但如果得了「難以治癒」的疾病,那無疑是對貧窮家庭的打擊,子女可能需要花費掉自己所有的積蓄,甚至背負著債務去過日子,這對誰來說,不是一件「苦難」呢?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同學發起了「眾籌」,原來是她的父親出現了糖尿病併發症,需要手術費用和治療費用共計20萬左右

對於剛結婚生子的她來說,這無疑是一件無法解決的事,於是萬般無奈之下,她選擇了眾籌。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父親出院了,但她也欠下了不少的債務,她拼命工作掙錢,既希望孩子將來能獲得良好的教育,也希望欠款早一天能夠還完,生活能變得輕鬆一些。

因此,對於父母而言,孩子孝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如果你自己本身就「一身乾淨」,那晚年生活可能會很悲涼,不是子女不孝順,而是真的無能為力

二、父母年輕時脾氣暴躁,傷了孩子,卻要求他們養老

前段時間見了個朋友,她說父親得了「眼疾」,快看不見了,要求朋友去照顧自己。就傳統觀念來看,父母養育你,你去為他們養老送終是非常合適的。

但這位朋友卻不這麼想,因為她的父親從小脾氣暴躁、酗酒,總是辱罵她,而且將她送到奶奶家之後,就再也沒有管過她。

如果生病了,卻要求她過去照顧,要是她現在擁有10萬以上的存款,或許也願意過去儘儘孝,畢竟父親給了她生命。

但問題是,朋友每天拼命工作養房、養車,每個月留下的錢只有幾百塊錢,這些年也沒有攢多少,如果全給了父親,那以後的日子可怎麼辦

再加上父親對她的傷害太深,讓她對婚姻產生了恐懼,對愛情產生了絕望,所以,面對年邁生病的父親,她也只能在電話中說:「病了去醫院吧,我真的是無能為力,所以管不了。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她很不孝順,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就像《何以為家》中的小男孩那樣,父母生了他,卻從未養過他,這到底是誰的錯?難道出生是他的選擇嗎?所以,生育之恩不一定大於天,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旁人無權去評論和指責。

因此對於以上兩種父母而言,孩子真的不是不孝順,是真的無能為力,所以父母在年輕的時候要注重對孩子的養育,要積累自己的財富,等到了老年,才可能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讓孩子省心,讓自己快樂。

相關焦點

  • 當子女不孝,老年人如何度過晚年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70多歲的陳姨容光煥發、精神矍鑠,完全沒有了她7年前因子女不孝而孤苦痛苦的樣子。陳姨屬於我們單位的老員工,老伴在一家國有企業上班。兒子1975年出生,女兒1980年出生。像天底下所有父母一樣,在那個物質普遍匱乏的年代,陳姨兩口子為養護一對兒女,可謂煞費苦心,吃了不少苦。
  • 「不願拖累子女」是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反而被「子女」啃老
    在外國到了18歲孩子成人之後,父母就對孩子的管教與撫養義務少之又少,但是中國的父母會在孩子隨時需要幫助的時候隨著站出來。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男孩的話父母就希望早點給孩子準備出房子和車子,為了孩子成家立業著想,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等到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在生活中遇見苦難,父母也會及時的伸出援手,幫襯子女。
  • 「不想拖累子女」是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
    其實當我們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家庭與事業,與父母的聯繫越來越少,這時父母會覺得「打擾孩子」「拖累孩子」,也越來越害怕「麻煩孩子」。 「最害怕生病,增加孩子的負擔」「最害怕拖累孩子,成為孩子的累贅」……這些擔憂並非個例,而是多數老年人的擔憂。對於他們而言,比起年老,他們更害怕生病;比起死亡,他們更怕給孩子添麻煩。
  • 「新型不孝 」,讓子女潸然淚下,長輩天經地義
    網絡上突然火起來個梗:一類「新型不孝」已經在擴散,父母一點都不清楚,子女卻早已潸然淚下。很簡單幾句話,並沒說明其它原因。起初看見,我很吃驚:有新型病毒,也有新型不孝?「許多父母老以為孩子在大城市挖金礦。」「農村老人以為子女在城市,錢全都是大颳風刮來的。」
  • 孩子的一句話,治好了媽媽對奶奶的「不孝」
    1、因果循環,孩子對父母好與壞的模仿就是一種傳承。其實孩子的行為很多都來自與父母的傳承,這裡包括好的和壞的。我們所看到的不孝很多都是因為父母的傳承造成,一切皆有因果,當年對父母的不孝造就如今子女的不孝。所以想要有一個好的「果」,那麼今天就要有好的「因」去為孩子做榜樣。2、想改變人的想法,需要智慧,需要將心比心。
  • 為人子女的無奈:父母幫我帶娃十幾載,如今快70卻要回老家過晚年
    隨著兩個孩子長大,兩室的房子顯得越發狹窄,今年碰巧她沒了工作,想著自己在家帶娃,可老人的安置成了問題。爸媽跟著自己在城市待了十幾年,老家的房子早就已經搖搖欲墜,況且老人身體開始慢慢不好,回老家住,她不放心,不回老家繼續待在城市,家裡地方小不夠住,經濟壓力也很大。老人到底該何去何從,她犯了難。相信不只是我閨蜜,很多人到中年的父母們也面臨著這樣的難題。
  • 3種「新型不孝」方式正在形成,子女理直氣壯,常令老人叫苦不迭
    可見,古代人對於子女孝順父母看的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提倡構建和諧社會的當今時代,「孝」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現今有些做子女的卻不「孝順」。當然,他們並不是真的不孝順而是與父母之間構建了一種「新型不孝」的關係。常見的3種「新型不孝」的類型1. 將自己孩子撇給老人,自己專心忙事業二胎政策開放以後,不少家長都想著剛好趁著政策要兩個孩子,來進行撫養。
  • 這幾件事很現實,人到晚年害怕的一樣都逃不過,比子女不孝還可怕
    前言在有生之年,面對著越來越老的生命,相信很多人還是有些迷茫的,如果是你的話,此刻的你心裡又在想著什麼呢?是金錢還是親情?其實有幾件事是很現實的,每個人到了晚年害怕也逃不掉比子女不孝還要可怕。逐漸被遺忘「死亡不是終點,被遺忘才是」。
  • 「父母都不孝順,你還能幹嘛?「:5句話喚醒不孝之人
    司馬遷說:「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人之根本。世界上的人,大多是孝順父母的,但也難免出現一些不孝的子女。不孝之人,也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受後天各種因素影響導致的。但,不管怎麼樣,不孝順父母都是不對的。古語云:「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 「父母都不孝順,你還能幹嘛?」:5句話喚醒不孝之人
    司馬遷說:「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人之根本。世界上的人,大多是孝順父母的,但也難免出現一些不孝的子女。不孝之人,也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受後天各種因素影響導致的。但,不管怎麼樣,不孝順父母都是不對的。古語云:「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 新式「不孝」的流行,讓許多父母心碎,遺憾的是年輕人並不贊成
    父母親含辛茹苦撫養孩子,這其中不僅要付出金錢,時間更多的時候是付出滿滿的愛。兒童生來就像一張白紙,在父母的教導下,兒童逐漸有了自己的樣子。但是,如果父母只懂得愛,而不懂得正確的教育方式,孩子的生活可能會出現跑偏。隨著「啃老」一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到,家長們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教育水平。將孩子培養成"小白眼狼",顯然並非父母之愛的本意。
  • 73歲老人哭訴:五個子女都不孝,為了逃離他們,我帶老伴背井離鄉
    作者:雪影導語:很多老人都覺得多子多福,家裡子女多的晚年肯定能有保障,即使子女們都沒有大的成就,一個人湊一點就可以給老人養老。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家裡一個孩子反而會孝順老人,因為沒有逃避的理由,就算不願意,也不想落得一個不孝的罪名,反倒是幾個子女的老人,被孩子們當作皮球一樣踢來踢去,誰也不想做那個付出的人。
  • 60歲大媽感慨:老頭子走了之後,我才知道一個人的晚年有多難
    執筆:檸兒【原創內容,歡迎個人收藏轉發】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為人父母的,大概都問過孩子:「長大對誰親?會不會孝順爸媽?」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把愛都給了孩子,孩子長大再沒良心,也不會不給自己養老。
  • 新型不孝正蔓延,養兒真的能防老嗎?讓很多人很迷茫!
    而在我們周圍,如果有人不贍養自己的父母,我們就會非常鄙視這些人,還給他們一個統一的稱呼叫「不孝」。如今,我們的經濟狀況不斷改善,很少再出現像以前那樣的「不孝」,讓父母缺吃少喝。然而,一些新型的不孝,正悄悄靠近我們。本來,新型不孝指:有些家長把半輩子的積蓄都吃光了,終於看孩子走進了職場,以為完成了任務,等著孩子衣錦還鄉,揚眉吐氣。
  • 「新型不孝」蔓延:父母一無所知,孩子淚流滿面
    -1-抖音上忽然火起來一個梗:一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父母一無所知,孩子卻已經淚流滿面。簡簡單單一句話,沒有任何解釋。最初看到,我很驚訝:有新型病毒,還有新型不孝?翻了翻評論區,發現網友紛紛吐槽:「有些父母老以為兒子在廣東挖金娃娃。」
  • 老話「子女不孝,沒有福報」說的是實話,上一句更讓人驚醒!
    老話不可小瞧,每句話都蘊含著道理;然而,有些人雖然知道許多老話,但做事偏偏違背老話,結果受到懲罰,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遷怒別人,結果境遇更慘;「子女不孝,沒有福報」,這句話人人都懂,但是不孝子女太多太多。
  • 老了才知道,兒女不孝的理由完全不同,八旬老母現身說法
    如果是獨生子女的話,是很容易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的,因為父母從小到大對他們都是專心照顧,到父母百年終老之後,也不會發生分配財產的糾紛行為。但如果是有多個子女的父母,該如何分配贍養義務呢?曾經有一個真實的報導新聞,一位86歲的老人家竟然成了子女們「踢足球」對象,子女的不孝行為,使得老人的晚年生活沒有保障。
  • 送父母去養老院就是不孝?
    孩子那麼忙哪有空照顧好我,去專業的地方讓專業的人照顧我不好嗎?@Brute殿下 :為什麼會有這個話題,就是有些人把父母送到敬老院後,就真的不聞不問,再加上國內敬老院水平參差不齊,才導致大眾把敬老院和不孝劃等號,但是未來敬老院一定會是大多數老人選擇的地方。
  • 今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不孝子女」沒法繼承房子了,吵也沒用
    那麼其中我相信大家最為關心的還是對於房子的繼承問題,畢竟在如今高房價的社會,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房子肯定是最為重視的東西。如果能繼承到房子留下來的房子,最起碼不用背負30年房貸,做一個房奴。可能有人會說筆者了,你這不是在說廢話嗎?父母的房子不留給子女會留給誰呢?為啥得去關心繼承的問題。確實,父母辛苦一輩子的財富不留給子女,難道還送給外人嗎?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樣做
    父母對孩子的牽掛是不會停止的,當孩子年幼時,他們為子女遮風擋雨,當孩子長大後,他們依然會默默關心著孩子的生活,希望他們能夠一生順遂。可是有些人並不知恩圖報,他們習慣了對父母的依賴,即使已經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仍然依附於父母,形成了「啃老」這種令人不齒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