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與羌人是什麼關係?兩者是否同源?和現代羌族又是什麼關係?

2021-01-08 桃花石雜談

在中國歷史上的古族群裡,羌人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族群。說它獨特是因為它可以說出現的最早,至少在大禹時代就已經有了記載。而在中古時代,羌人仍然大量存在,比如在被稱為「五胡亂華」的東晉十六國時期,「五胡」裡就有羌人。而在現代,羌族又仍然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那麼從上古到中古再到現代的羌,其含義是否相同?在上古就和漢族先民有密切聯繫的羌人與漢人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古羌人是什麼人?

其實在遠古,羌人或者說先羌人可以說是除了漢族的祖先華夏人之外的其它漢藏語系族群的統稱。根據現代考古學和語言學研究的主流觀點,現代的整個漢藏語系諸民族在6000多年以前可能擁有共同的起源,而漢藏語系的分化則大約發生在5900年以前,也就是說在此之前,並不存在古漢語和藏緬語族的各種語言,而只存在有當時並沒有分化的古漢藏語。

而這也就進一步說明,包括華夏族、古羌人以及現代各個說藏緬語族語言的諸民族很可能是擁有共同祖先的,而這些共同的祖先出現分化大約發生在5900年前。當時生活在中國北方黃河流域的古漢藏人一支向東遷徙成為了後來的漢人,一支向西遷徙成為藏族等民族,而另外一支則向南遷徙成為了緬甸等民族。後來的歷史傳說裡也有古羌人是炎帝後裔的說法,這可以說也是對古漢藏人原本是一體,後來出現分化的一種體現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後來的漢人和羌人是有著共同起源的。

大禹可能有一些羌人背景

而且在華夏族形成的早期,在一定程度上古華夏人和古羌人的區分也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比如《史記》裡就曾記載說「禹興於西羌」,而另外有些記載也說大禹可能出生在今天四川省的汶川和北川周邊地區,所以大禹是有可能出身於當時一個古華夏人和古羌人雜居的地區,或者說當時還處在古華夏人和古羌人沒有完全分化的時期,因此大禹可能有一些羌人背景,所以《史記》裡才會說他「興於西羌」。而這本身其實也是漢藏語系各民族有共同起源在古籍上的一種體現了。

甲骨文裡的「羌」字

而在夏朝建立,華夏族基本成型之後,羌人這個概念基本上就成了除華夏族之外其它說漢藏語系族群的特指稱呼。在商代甲骨文裡,曾記載說當時河南、山西和陝西也都存在有羌人,是商朝在西方的主要敵人,雙方曾多次發生戰爭。而後來周武王滅商時,其軍隊中也有羌人加入,有人甚至認為後來經常與周王室通婚的姜姓家族也有羌人背景,因為《山海經》裡在記載羌人是炎帝之後的同時,還說羌人是姜姓之祖。所以可以說一直到周朝時期,羌人仍然是一個與華夏人有著非常密切聯繫的親緣族群。

十六國時期的羌人

到了西周晚期,華夏人與羌人的分化更進了一步,雙方之間的衝突也多了起來。當時羌人的聚居地主要位於今天的陝西、甘肅和青海一帶,而在這時他們更多地被稱為了西戎。許多人認為曾經滅亡了西周的犬戎也是羌人的一支。

而在西周滅亡之後,西周故地被封給了秦國,所以之後秦國曾與不同的西戎部族,也就是羌人部族發生過多次戰爭。在秦穆公時期曾經對西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軍事勝利,至少八個西戎部落對秦稱臣,這段歷史後來被稱為秦霸西戎,可以說在秦國崛起的過程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秦國和羌人是老鄰居

而在戰國時期,秦國又攻滅了其它一些西戎部落,當時這部分羌人後來基本上全部融入秦人之中。但當時也有一些羌人部落不願臣服於秦朝,向西遷徙。比如《後漢書》裡曾記載說當時有個叫無弋爰劍的羌人為躲避秦軍,遷到了今天青海境內的湟水流域,最終成為一支羌人的首領。所以後來羌人就主要居住在今天的甘肅和青海境內。而在此時,羌人進一步分化,其不同分支可能在後來成為了藏族等許多其它民族的先祖。

而在此時,漢朝也逐漸興盛,疆域不斷擴大,尤其是漢武帝經營西域之後,許多羌人聚居地也都逐漸被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下。而到三國時期,在中原激烈戰亂,實力明顯下降之時,羌人則大量遷居傳統的中原領地,特別是河套地區。在西晉被南匈奴所建立的前趙政權滅亡之後,中原地區陷入全面戰亂。當時氐人建立的前秦政權曾一度接近統一中國北方,而有些觀點認為氐人其實也是早期從羌人裡分離出來的一個族群,但這種觀點有爭議,而且在當時很明顯氐人和羌人已經是兩個不同的族群。

十六國時期的後秦由羌人所建立

而前秦在淝水之戰被東晉擊敗後,不但南下江南的企圖泡湯,而且還很快導致其它許多被其統治的族群反叛,這時羌人的一個領袖姚萇在公元384年藉機起兵,被其族人推舉為「萬年秦王」。很快他的軍隊殺死了前秦大帝符堅,建立後秦並定都長安。所以這時的羌人其實和上古時代的羌人已經有很大不同了,這時的羌人其實只是上古被稱為「羌」的族群中一個並不算大的分支,可以說這時羌人的主體其實都已經在之前的歷史中融合於漢族和其它族群之中。

從西夏到現代

而在公元417年,後秦被東晉滅亡,之後羌人繼續分化。後來位於甘肅和四川地區的兩支羌人部落宕昌和鄧至也曾先後興起。而到隋唐時期,在甘肅和青藏高原地區則聚居有党項、東女和白蘭等羌人部落。所以大家也就知道了,党項人也是羌人的一支,但這裡要說明的是,党項人很可能也有一些鮮卑的背景,所以在早期其首領都是姓鮮卑姓氏拓跋的。另外此時在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政權的吐蕃人,則很有可能也是一個名為發羌的羌人分支後裔。

西夏的党項人

後來党項人在唐末崛起,其首領拓跋思恭還因為幫助唐朝剿滅黃巢而被唐朝封為夏州節度使。而在公元1038年,元昊在擊敗宋朝之後自立,建立了西夏政權。這可以說是羌人在歷史上的一次巔峰了。但西夏政權在維持了189年之後,被蒙古帝國滅亡。之後党項人曾受到殘酷屠殺,雖然後來党項後裔還大量存在,但基本上都遷離故地,逐漸融入漢藏蒙等民族之中。

所以在西夏滅亡之後,羌人的數量再一次急劇減少,只是四川等地少量部族沒有融入其它民族,而這部分人逐漸形成了現代的羌族,目前中國境內的羌族人口大約為30萬人。所以總體來說,現代的羌族和西夏、十六國時期乃至上古的不同羌人族群有一定的傳承關係,但只是其非常小的一個分支。而羌人這個稱呼從上古漢藏人到華夏族以外的漢藏族群,再到對西北地區一些族群的稱呼以及十六國的羌人和西夏時期的党項羌,可以說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內含,雖然有傳承,但差異也非常明顯,所以不同時期的羌人恐怕也是不能劃上等號的。

相關焦點

  • 同樣崇拜牛,中國羌族與印度有什麼關係?
    羌族認為牛不再是一種動物,而是一種精神寄託,呈現出多樣的文化內涵。兩者所處地域不同,但對於牛卻有著天然的敬畏,因此不免讓人猜度兩者有何聯繫,那麼兩者是否有必然的聯繫呢?印度的牛文化印度,被人稱之為「神奇」的國度。印度作為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其中以印度教為主,教徒佔據全人口的80%。印度教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為牛的生存空間,提供了有利條件。
  • 同樣是崇拜牛,羌族與印度之間是否有什麼聯繫
    但是並不是只有印度對牛有信仰,在我國也有這麼一個民族,有著長達千年的"牛信仰",那就是羌族,羌族分布在我國四川一帶,就有悠久的歷史,有著"雲朵上的民族"稱呼。羌族的"牛信仰"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有意思的是,這時候印度婆羅門文化通過婆羅門僧傳入秦地,兩者之間是否有什麼聯繫嗎?一、羌族之由來在《說文》中記載:"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
  • 羌族的族群記憶——以羌族神話和傳說為例
    禹生石紐是四川岷江上遊羌人的神話傳說,它產生於古代羌人對民族祖先大禹的崇拜。漢族文本對羌人禹生石紐傳說也多有記載。北川古為西羌冉駹夷地,又稱西夷。《孟子》《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史記》《後漢書》《三國志·蜀志》《蜀本紀》等漢文文獻中均有記載。除此,在岷江上遊羌人生活的地區,至今留有禹生石紐的遺蹟。
  • 羌山細語|為什麼羌族人的屋頂上有塊白石?羌族知識小課堂開課啦!
    想必來九皇山遊玩過的朋友,很好奇為什麼在景區的一些建築物,比如西羌酒店、天神殿等景點,屋頂上怎麼會有白色的石頭?今天小編就來為你介紹羌族的白石崇拜。白石崇拜是羌族信仰習俗。流行於茂縣、汶川、理縣、北川等地。
  • 羌族法官官福軍生前絕筆 《羌山深處的鄉愁—窪底鎮餘家溝村》
    餘家溝村距離茂縣縣城約45公裡,是一個具有80餘戶300餘人,民風淳樸、民族風情濃鬱的羌族村寨,村寨座落老君山下,與老君梁子連為一體,海撥2600餘米,背靠大片原始森林與高山草場,四季分明,盛產蟲樓、天麻、豬苓、蟲草等珍貴藥材,至今還保存著完整的羌族村寨風貌和獨特的民風民俗
  • 漢羌矛盾:漢朝西部邊陲的羌族起兵叛亂,成為矛盾徹底激化的標誌
    不過,要說漢朝和羌族矛盾的緣由,還要從漢武帝時期開始講起。羌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他們以部落為單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在漢武帝之前,主要分布於今天的西藏北部、青海以及甘肅西南部分地區。由於受生產、生活環境影響,羌族人天性勇敢、體格強壯,並且喜好戰爭,甚至以病死為恥,以戰死為榮。
  • 羌山彩虹——羌族最純粹的音樂
    解說:羌族是一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川西地區。由於寨子都建於高山上,因此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羌族人民能歌善舞,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薩朗舞。薩朗舞曲調歡快流暢,節奏跳躍明朗,歌詞內容十分豐富。羌人製作工藝品的技術精湛,尤其是挑花、刺繡等民間工藝,集實用與審美於一體,世代流傳。
  • 古老的信仰——羌族羊圖騰
    圖騰,是指原始社會的人認為與本氏族有血緣關係的某種動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標誌。曾活躍於中國西北部的古老民族——羌族,其族民之羌與族姓之姜,皆源於羊圖騰。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解釋「羌」為:「羌,西戍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
  • 羌文化故事
    羌族歷史遷徙與融合仰韶文化末期(約公元前3000年),黃河流域出現了炎、黃兩大部落。傳說炎帝姓姜,而「姜」和「羌」是同一字分化出的兩個形體,甲骨文中經常互用。歷史學家徐中舒考證認為,羌族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原始的部落之一。章太炎也曾在《西南屬夷小記》中指出:「姜姓出於西羌。」古代羌族主要活動在西北地區,故稱西羌。
  • 羌漢戰爭中的隴中
    今定西市轄區在西周以前為羌族的居地,其居地為九州之一的雍州之域。羌族部族十分複雜,他們「各分散溪谷,自有君長.....然莫能一」(《史記·匈奴列傳》)。在今岷縣、漳縣境內居住著羌,在今臨洮、渭源境內居住著狄戎,在今隴西、安定區南部居住著獠戎,在今通渭一帶居住著襄戎。
  • 董卓發家史:成長在涼州,他是「漢羌戰爭」中培植起來的軍閥
    親愛的讀者朋友,感謝您的持續關注,讀史使人明智,願你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增長見聞!上篇文章我們說道,董卓一開始是擁兵自重靜待時機,得到何進徵調之後才有機會進入洛陽,而後名聲一落千丈,那麼,董卓到底是什麼出身呢?
  • 其實兩者並無傳承關係,然而卻是一本同源
    《科學》雜誌11年前曾經發表了一篇關於霸王龍的論文,遺傳學家約翰·阿薩拉在文中報告稱在霸王龍的股骨中發現了7種蛋白質遺蹟和家雞很類似,卻和現代爬行動物關係不大,認為這表明霸王龍較適合與雞等現代鳥類歸類於同一演化支系,不久後又有生物學家發現霸王龍的演化分支介於鱷魚與鳥類之間,這看上去好像是我們熟知的雞鴨鵝等鳥類是由霸王龍進化而來的,真的是這樣嗎?
  • 歷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代,漢族人差點滅種
    五胡亂華,指的就是從公元316年西晉滅亡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百餘年間,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趁西晉八王之亂,陸續建立的北方非漢族政權,這一場動亂,對漢族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北方的湖人來到中原,瘋狂的屠殺漢族人民,死亡達1000萬人以上,幾乎滅種。他們見到男人就殺,見到女人就俘虜,還拿這些被俘女子當軍糧,惡性滔天。
  • 壯族人的名字有個特點,普遍用「漢姓」,壯族和漢族是什麼關係?
    漢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而壯族則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如果把兩個民族放在一起去研究觀察,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壯族人的名字中,幾乎無一例外的使用著漢族姓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羌族草編——匠人手下妙趣橫生的動物世界
    羌族源於古羌,是我國西部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相信天地有神靈,崇拜著先祖文化,是原始宗教的信奉者。羌族人自稱「爾瑪」、「爾咩」,大多聚居在高山或半山地帶,又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交通險阻並沒有影響他們的生活,反而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文化,羌族草編,便是他們獨具魅力的技藝。
  • 岷江峽谷的古羌文化
    圖說:位於岷江上遊羌族聚居區,至今保存著蒼涼的羌笛、激越的莎朗、婆娑的羌紅、精美的羌繡、神秘的祭祀、神奇的羌碉……在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中,古老的羌文化得到大力保護和傳承
  • 羌山年味濃,九皇山羌家兒女與上千遊客歡慶羌年
    ,美麗的羌族姑娘熱情地為現場遊客繫上紅絲帶,送上羌歷年的首份祝福。隨著海螺號的吹響,頭戴猴皮帽、手持法杖的釋比老人(在羌族文化中,釋比的地位崇高,被譽為"羌族的百科全書"。)帶領族人盛裝出場,宣布九皇山景區羌歷新年慶祝儀式正式開始。 11:00開啟羌歷年的第一個慶典儀式——咂酒開壇。咂酒是羌族人民節日裡必不可少的佳釀,咂酒開壇儀式由釋比老人主持,身旁數名羌家小夥圍著咂酒手敲羊皮鼓,跳起舞蹈,慶祝豐收。
  • 放羊人的歷史與華夏西邊的拓展,從河南到邊疆古代羌人是哪些人?
    至於更西一點的關中、隴右、河西等地,則不清楚是什麼人居住,因為這些附近牧羊一族就夠這些種地的部落人煩的了。相互之間還有很多戰鬥。有的羌人成為俘虜後成為了奴隸,有的還作為祭祀的犧牲。這在甲骨文卜辭中可以發現。有一次商王派5族進行徵服,共出動1萬人參加戰鬥。可見西邊的戰鬥是很激烈的。而商人能夠生存下來當然是用武力維護的。
  • 披上羌紅 來北川過羌歷年吧
    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付江00:00/00:00100%用戶鑑權失敗,請先 註冊成為百度雲用戶百度雲披上羌紅,穿上漂亮的羌族服飾……11月14日,北川新生廣場上熱鬧非凡,人們載歌載舞迎接羌歷年的到來。
  • 丁真之外,川西的另一神秘存在—羌人
    今天和大家挖掘一下川西這塊神秘之地除丁真之外的另一個存在——羌族。《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羌,屬他稱,即古羌人是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遊牧民族的泛稱。羌族源於古羌,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