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筆下的淮安味道:獅子頭松而不散,入口即化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汪曾祺先生多才多藝,他不僅創作了獨具風格的小說、散文、劇本,還擅長書畫,會唱崑曲,精於烹飪菜餚、品鑑飲饌。他一生遊歷很廣,嘗遍天南海北的各種美食,涉筆成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賈 珺

不過最美還是家鄉味,汪先生是江蘇高郵人,對家鄉的美食難以忘懷。高郵舊屬揚州府,與淮安府近在咫尺,民俗風情、說話的口音乃至飲食習慣都很相似。淮安是淮揚菜的發源地,汪先生津津樂道的魚、雞、鴨、野菜、蔬果、鹹菜、炒米等各種高郵的食物,在淮安都很常見,做法也差不多。

汪先生與淮安很有緣分。民國時期,他家在高郵城裡開了兩家中藥鋪,中藥鋪裡從掌柜到夥計都是淮安人;汪先生對這些人很熟悉,曾將他們作為人物原型寫入小說《異秉》。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部很受歡迎的電視系列紀錄片《話說運河》,其中淮安那一集的解說詞就是汪先生寫的,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更重要的是,汪先生曾在高中時期於淮安中學借讀半年,吃過半年淮安飯,大飽口福,晚年在文章中多有提及,不吝讚美之詞,令我這個淮安人頗感與有榮焉。

淮安與高郵都是著名水鄉,依臨京杭大運河,水產豐富,所以人們都愛吃魚。所有魚中,最愛鱖魚,當地人稱「鯚花魚」。汪先生考證「鯚」字當作「罽」,指魚身上的花紋宛如古代的雜色織物,他還說:「鱖魚刺少,肉厚。蒜瓣肉。肉細,軟,鮮。清蒸、幹燒、糖醋,做松鼠魚,皆妙。氽湯,湯白如牛乳,濃而不膩,遠勝雞湯。我在淮安曾多次吃過『幹炸鯚花魚』,二尺多長的活治整鱖魚入大鍋滾油幹炸,蘸椒鹽,吃了令人咋舌。至今思之,只能如張岱所說:『酒足飯飽,慚愧慚愧!』」

《魚我所欲也》中所記更詳:「一九三八年,我在淮安吃過幹炸鯚花魚。活鱖魚,重三斤,加花刀,在大油鍋中炸熟,外皮酥脆,魚肉白嫩,蘸花椒鹽吃,極妙。」

家父很會做鯚花魚,我從小就愛吃,紅燒的、糖醋的、清蒸的都沒少吃,卻從來沒吃過幹炸的。炸兩三斤重的魚需要大鍋寬油,一般家庭很難置辦,不知道現在淮安的飯館裡還有沒有這道菜。

淮安廚師最擅長烹製鱔魚,清代有著名的「長魚席」,一百多道菜品都用鱔魚做成。汪先生對此了如指掌:「淮安人能做全鱔席,一桌子菜,全是鱔魚。除了烤鱔背、熗虎尾等等名堂,主要的做法一是炒,二是燒。鱔魚燙熟切絲再炒,叫做『軟兜』;生炒叫炒脆鱔。紅燒鱔段叫『火燒馬鞍橋』,更粗的鱔段叫『燜張飛』。制鱔魚都要下大量姜蒜,上桌後灑胡椒,不厭其多。」

鱔魚形長如蛇,味道極美,淮安鱔魚菜的水準之高,遠非其他地方所能及。最具代表性的「軟兜長魚」,以整條鱔魚入高湯略焯,將脊背單獨劃開,下油鍋爆炒數十秒起鍋,又嫩又滑,口感奇妙,足以秒殺常見的炒鱔糊之類。如汪先生所言,鱔魚燒好上桌後,內行食客需加大量胡椒粉,更添鮮香。

他在《肉食者不鄙》一文中還寫到了淮安的獅子頭:

獅子頭是淮安菜。豬肉肥瘦各半,愛吃肥的亦可肥七瘦三,要「細切粗斬」,如石榴米大小(絞肉機絞的肉末不行),荸薺切碎,與肉末同拌,用手摶成招柑大的球,入油鍋略炸,至外結薄殼,撈出,放進水鍋中,加醬油、糖,慢火煮,煮至透味,收湯放入深腹大盤。

獅子頭松而不散,入口即化,北方的「四喜丸子」不能與之相比。

周總理在淮安住過,會做獅子頭,曾在重慶紅巖八路軍辦事處做過一次,說:「多年不做了,來來來,嘗嘗!」想必做得很成功,因為語氣中流露出得意。

我在淮安中學讀過一個學期,食堂裡有一次做獅子頭,一大鍋油,獅子頭像炸麻團似的在油裡翻滾,撈出,放在碗裡上籠蒸,下襯白菜。一般獅子頭多是紅燒,食堂所做卻是白湯,我覺最能存其本味。

周恩來總理祖籍紹興,生在淮安,吃家鄉菜長大。很少有人知道周總理居然會做老家的名菜「獅子頭」——治大國之餘,也能烹小鮮,著實令人佩服。

做獅子頭的訣竅在於不能用絞碎的肉末,而要用刀把肥瘦兼具的肉塊切成細小的肉丁,否則滋味大減。梁實秋先生是北方人,《雅舍談吃》裡談及獅子頭時,也特別強調這一點。

汪先生喜歡吃蘿蔔,在《蘿蔔》一文中列舉了南方和北方的許多蘿蔔品種,其中說道:「我在淮安第一回吃到青蘿蔔。曾在淮安中學借讀過一個學期,一到星期日,就買了七八個青蘿蔔,一堆花生,幾個同學,盡情吃一頓。後來我到天津吃過青蘿蔔,覺得淮安青蘿蔔比天津的好。大抵一種東西第一回吃,總是最好的。」

淮安人習慣拿青蘿蔔當水果吃。青蘿蔔的價錢很便宜,路邊的小攤常有賣,切成幾瓣,灑點水,清清爽爽,很誘人。從前也常有人在澡堂子裡舉著盤子兜售,泡完澡,吃兩瓣青蘿蔔,渾身通暢。這種青蘿蔔別處也有出產,比如汪先生所說的天津青蘿蔔,即在北方十分有名的沙窩蘿蔔,俗稱「賽鴨梨」。沙窩蘿蔔比淮安青蘿蔔的個頭大,但甜脆程度似乎有所不及。

汪先生後半生久居北京,思鄉心切,尤其掛念家鄉的美食。我也在北京住了許多年,淮安風味的鯚花魚、鱔魚、獅子頭和青蘿蔔都不容易吃到,只好屢屢重溫汪曾祺先生的舊文,聊以解饞。

(原標題:汪曾祺筆下的淮安味道)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汪曾祺筆下虎頭鯊汆湯等土菜搬進五星級酒店(圖)
    昨日,記者從市區某星級酒店獲悉,汪豆腐、鹹菜慈姑湯、虎頭鯊汆湯、油條揣斬肉等汪曾祺筆下的「土菜」搬上星級酒店餐桌,人均餐標也「腰斬」了一大截。對於此舉,業內人士分析,高端酒店另闢蹊徑推出「媽媽菜」、打「文化牌」,或許是一個有效嘗試。
  • 汪曾祺筆下的美食,生動到肚餓!
    「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老先生對現代文學的造詣可是如火純青,我很喜歡讀汪老寫的散文,生動形象,很有意思。(推薦朋友們可以看看汪老的《露水》)而且汪老對美食的見解也是非常的獨到,我摘抄整理了一下,給大家欣賞一下汪曾祺作家筆下的美食。馬鈴薯下午,畫馬鈴薯的葉子。
  • 入口即化的「獅子頭」的做法——如何做出正宗的獅子頭?
    最早知道獅子頭是小時候看的電視劇《神醫喜來樂》中的一個角色賽西施在滄州開了一個飯館「食為天」,其中獅子頭是她飯館中的招牌菜,對面藥鋪「一笑堂」的鄉下神醫喜來樂非常喜歡吃她家的獅子頭,每次都偷著去去吃。最近又想起獅子頭是在最近一期的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中黃磊為了接待老狼、鄭鈞、歐陽娜娜做的一道獅子頭,看起來非常的誘人,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如何做出正宗的獅子頭。
  • 汪曾祺曾自創"塞餡回鍋油條" 自稱比炸春卷味道好
    汪曾祺曾自創"塞餡回鍋油條" 自稱比炸春卷味道好 2014-05-23 13:41:51來源:河北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宋宇晟   汪曾祺是文學大師,也是美食大師。
  • 汪曾祺:塘鱧魚就是虎頭鯊,嗐!
    虎頭蛇即虎頭鯊。這種魚樣子不好看,而且有點兇惡。渾身紫褐色,有細碎黑斑,頭大而多骨,鰭如蝶翅。這種魚在我們那裡也是賤魚,是不能上席的。蘇州人做塘鱧魚有清炒、椒鹽多法。我們家鄉通常的吃法是汆湯,加醋、胡椒。虎頭鯊汆湯,魚肉極細嫩,松而不散,湯味極鮮,開胃。
  • 教你做一道紅燒獅子頭,不放澱粉,不放麵粉,軟爛入味,入口即化
    今天做一道紅燒獅子頭,不放澱粉,不放麵粉,軟爛入味,入口即化,花25元買了一斤肉餡,肉餡兒最好選用三分肥七分瘦,這樣吃起來才香。一斤肉餡大概放入100克蔥姜花椒水,準備一個雞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攪散,倒入肉餡中,準備一個饅頭用擦板擦碎,放饅頭,丸子吃起來蓬鬆柔軟,而且也不容易散,倒入少許香油,再次抓拌均勻,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兩分鐘,肉餡就調好了,然後將肉餡擠成大丸子,在手中將其鬥園接下來開始雜誌,鍋中坐油油,用5成熱下入丸子開始炸,全部下入鍋中,用灶裡輕輕地撥動,防止其粘連,中火炸約兩分鐘
  • 純純的黑巧克力,做了次生巧,味道還不錯,入口即化
    還有幾包被他送人的送人扔的扔,好在搶救下兩包,做了次生巧,味道還不錯,入口即化。原料:90%黑巧克力、德芙絲滑巧克力、淡奶油、無鹽黃油、蜂蜜、可可粉。
  • 30年老廚師,教你紅燒肉的正確做法,香而不膩,入口即化!
    30年老廚師,教你紅燒肉的正確做法,香而不膩,入口即化!紅燒肉是一道經典名菜,這道菜的主要特點有:味道香濃,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它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家常美食。紅燒肉的主要原料為帶皮五花肉,加入各種調味料入鍋燒制而成。
  • 永春特色甜品榜舍龜 入口即化香滿口
    灶臺蒸煮可使味道更香柴火烘焙綠豆沙 入口即化揉捏兩三分鐘之後,糯米糰的表面變得十分光滑。吳素華取出1/4的糯米糰,揉成長條狀以後,再切成寬約2釐米、長約3釐米的劑子。「先把劑子捏成圓形,再往中間放進約6兩左右的綠豆沙。」
  • 《綿軟入口即化的棉花糖》鐵面孔目-協助拍攝
    綿軟入口即化的棉花糖【第1幅圖】此作品由海南攝影愛好者寇先生在著名的遂寧地區拍攝綿軟入口即化的棉花糖【第2幅圖】此作品由惠州攝影愛好者何先生在著名的蕪湖地區拍攝綿軟入口即化的棉花糖【第3幅圖】此作品由揚州攝影愛好者嚴先生在著名的綿陽地區拍攝
  • 老師傅親手教你做傳統老席八大碗,成品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尤其是滄州老席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輔以豆腐、寬粉、嘎巴、白菜等材料作為墊碗,通過汆、煮、炸、溜、蒸等多道工序,肉質酥爛,肥而不膩,葷素搭配,入口即化。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鄉鄰親戚們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已經形成了一道具有濃鬱色彩的地方餐飲文化。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的是八大碗紅肉、白肉、丸子、松肉、卷肩、假雞、假魚、燜子等中的,紅白肉中的扣肉。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
  • 不加油和糖,做出營養又健康的香蕉鬆餅,入口即化全家都愛吃
    不加油和糖,做出營養又健康的香蕉鬆餅,入口即化全家都愛吃文/權師傅家常菜教學現在的人們都吃是越來越有研究了,就拿簡單的水果來說吧,能做成千奇百怪的美食來。做法簡單,不加油和糖,但是這道餅可不簡單,既營養又健康,口感微妙入口即化。下面就開始皮皮的分享了,朋友們跟上了。
  • 做紅燒肉,記住「整焯、2炒、加3水」,肉塊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正宗的毛家飯店位於湘潭韶山沖,這裡的紅燒肉選的是五花肉,把五花三層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後炸後放入鍋放豆豉佐料,做法非常講究和複雜,做好的毛家紅燒肉色澤金黃油亮,肥而不膩,十分的香潤可口。我們平常在家中做這道名菜的時候,不用這麼複雜,只需記住幾個關鍵地方的處理方法就好,紅燒肉的做法有幾十種,大同小異,最終要達到顏色漂亮,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的標準即可。
  • 汪曾祺誕辰100周年|「隨遇而安不是一種好的心態」
    《昆明食菌》裡一句「入口細嚼,半天說不出話來」,不知讓多少讀者從此迷上了這種「像一個被踩破的馬蜂窩,顏色如半乾牛糞,亂七八糟」的乾巴菌——他的文字仿佛真的有某種魔力,讓人相信再平淡的日常瑣細,經由他下筆熬製醞釀,也能成為回味綿長的醇酒佳釀。縱使經歷坎坷艱困,經由他溫情脈脈的文字洗禮,也能化苦難為一笑。很難想像能有比汪曾祺更順生知命的樂天派了。然而就像那句常說的成語「一葉障目」一樣。
  • 年夜飯必備的把子肉,做法比扣肉簡單,吃起來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馬上就到春節了,每年春節把子肉或者扣肉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不管是用來配飯還是夾饅頭都是不錯的選擇,今天來和大家分享怎麼在家做出好吃的把子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把子肉是一道山東名菜,也有朋友說徐州的把子肉最正宗,我們今天不研究哪裡的把子肉最正宗,只為做出最好吃的把子肉,把子肉想要好吃,需要掌握關鍵的4點;第一步就是選肉,選擇肥瘦相間的帶皮五花肉
  • 如何做出入口即化棉花般口感的鬆餅?有技巧,不用和面,零失敗
    如何做出入口即化棉花般口感的鬆餅?有技巧,不用和面,零失敗。今天要同大家一起來分享的美食是鬆餅,說到鬆餅,其實它是屬於蛋糕的一種,通常是以泡打粉或者小蘇打粉作為烘焙操作中的漲發因素,受很多人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它有著蛋糕的鬆軟香甜的味道,還有著它不需要烤箱操作,也不需要去揉面,特別是對於初學烘焙的新手來說,家裡沒有烤箱,還想吃小蛋糕的人來說,鬆餅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 書評| 讀汪曾祺的第七年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小說當然是最大體量的,年紀輕,別的看不出味道,常常是什麼情節奇詭看什麼,什麼口味重看什麼,像是吃著重油重鹽的火鍋,正在尋求更熱辣的東西,就是這時候,碰上了汪曾祺。第一次看汪曾祺,就是他的小說。胸中的種種不平皆能解開汪曾祺的小說用今天的話說起來,第一大觀感,可謂「淡定」。讀完他寫的故事了,總覺得胸中的種種不平,皆能解開。淡是他傳達出的味道,也是他看世事的方式。舉個例子,《受戒》裡,汪曾祺寫了一個庵趙莊的荸薺庵裡幾個和尚的事兒。故事本身一點兒不複雜,但是卻被他寫得饒有興味。
  • 我家做雞蛋布丁不用烤,Q彈爽滑,入口即化,比賣的還好吃
    雞蛋布丁是用母雞蛋、鮮牛奶,白砂糖製作的一道甜品小吃,口感柔滑細膩,入口即化,營養豐富。今天就來分享下牛奶布丁的做法,學會了自己在家也可以做,自己做的雞蛋布丁營養健康而且不用烤箱,做法簡單,想學的朋友可以試試做。
  • 番茄炒蛋新做法,滿滿都是料,酸甜起沙入口即化,孩子吃完還想吃
    番茄炒蛋新做法,滿滿都是料,酸甜起沙入口即化,孩子吃完還想吃家有正在長身體的孩子,要多吃雞蛋,雞蛋是我們平時攝入蛋白質的最佳來源,它不僅價格實惠而且營養豐富,是一種人人都愛吃的食材,說起雞蛋的吃法那可就多了,可以煮著吃,可以蒸著吃,可以煎著吃,還可以炸著吃,但最受人們喜愛的則要數跟番茄一起炒著吃了。
  • 誰人不識臭豆腐,但聞只聽汪曾祺!
    在很多人眼裡,汪曾祺是把鹹鴨蛋寫到極致的作家,是最早的美食KOL,文章大多關乎吃吃喝喝,是一個清新的生活家。但其實,只讀汪曾祺的文字,你可能想像不到他的一生,歷經過多少起起落落。整整一百年過去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好像突然躍遷到了一條魔幻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