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期間,走進江西于都縣的小街小巷便能看到張羅臘肉的畫面。「臘香腸、臘豬肉、臘魚、臘鴨子」掛滿整整一竹篙,經過醃製的臘肉們,在冬日陽光的穿透下由原來的油膩漸漸成就了秀氣的模樣。各戶醃製臘肉的主時刻關注著豬肉價格,想著在降價之時且趁著好天氣多醃製些臘香腸。在菜市場多方打探後,豬肉價卻沒啥波動,也就管不上價格高,總歸是要醃製些許臘肉迎接新年!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醃製臘肉這一活成了於都人新年前的約定俗成。
最近可難得有這連續幾星期的好天氣,幾乎各家各戶愛吃臘肉的朋友開始陸陸續續籌備,「關注最近幾天的天氣」、「問價」、「選肉」、「選加工地」、「帶回家晾起曬乾」,作為春節的一道佳餚!
小區裡興起的熱門話題非灌香腸莫數了!逢人便問:「你們家灌香腸了嗎、豬肉多少錢一斤、醃製了多少」?三五成群的人一頓分析商討,找個合適的時間、地點一同去醃製。
住在建國路圖書館旁邊的舒阿姨自己家買了一臺灌香腸的機器。每年這個時候便把機器擺放於家門口,附近的住戶以及來往的人群看到了,在商販那裡買好十幾斤或幾十斤的豬肉,提去她這灌香腸。
也有好多熟客光臨,之前在她家醃製過,今年也還是在她家灌香腸,包括作料(食鹽、生薑米、料酒和水,並調以五香粉、味精等)3.5元一斤。
先將肉絞碎拌好多種佐料,一邊嫻熟地將肉從漏鬥裡塞進去,一邊小心翼翼擺放好臘腸。別看這滿大盆肉不一會就能灌好,這也很考驗灌香腸的技術,一不小心就會爆裂斷節。
灌好的香腸兩端紮緊,紮成一節一節地方可掛起來晾曬,晾曬一星期左右,沉甸甸地的生肉就能變成餐桌上誘人的佳餚!
很多人都說豬肉越來越過貴了,今年就不醃製香腸了,可也只是說說而已,還是會忍不住醃製些臘肉迎接新年伊始,這麼多年的約定俗成也早已嵌入心間。
不少小區裡曬滿了「臘香腸、臘豬肉、臘魚、臘鴨子」,在冬日陽光的穿透下由原來的油膩漸漸成就了秀氣的模樣,每每上下班經過忍不住多看幾眼,仿佛已經抓住了年味的初始!
說起臘肉,腦海中不禁浮現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嘗著新一年第一口腊味時的喜悅畫面。相聚時是它,分別時也是它!最好吃的是那一份惦記和不舍。
《舌尖上的中國》曾這樣描述「它」: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是一年結束時不可或缺的儀式感,歸根究底是記憶中家的滋味。
今年過年
你家「灌香腸、燻臘肉」了嗎?